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大过年的,为什么年轻人不爱买东西了?

2023年1月16日 文/ 李楠 编辑/ 孤鸽

对关注消费降级的人士来说,都不会只关注价格的高低。大家谋求的,是以较少的费用换取相似或更好的商品、服务和生活质量。消费降级的背后,其实是性价比层面的消费升级。

作者|李楠 编辑|孤鸽

本来吃着火锅唱着歌,等着过年好好休息,年轻人又陷入了一场存钱焦虑。

1月12日,“年轻人报复性存钱”的话题开始发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数据,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大幅高于2021年9.9万亿的新增水平,刷新历史纪录。同时有一份年轻人攒钱报告显示,有14.6%的年轻人存款超过了50万元。

网友评论,谈何报复性呢,存点钱不是很正常吗?

疫情之前,“升级”曾是年轻人消费的一个主题。而在疫情后,积极攒钱成了大家所关心的事情。一方面,手中积蓄可以在应对意外情况时提供安全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提升自我或生活品质时,提供必要的支撑。

外界习惯于给年轻人打上标签,而他们的真实状态或许与此不同。存钱对应了他们金钱观,也间接关联到他们的消费理念。这届年轻人,不仅有存钱的热情,还有消费的冷静。

消费逆行者

电商平台的年货节悄然展开,李玲决定不再参加。她想摆脱类似满减的优惠措施陷阱,也不想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本身诱惑。

早先临近年关,除了采买必要的年货,买上几件心仪已久的商品作为礼物,送给家人或送给自己,是很多人的习惯。然而抵御消费冲动的人越来越多。对李玲来说,变化不是刚刚发生。2022年的双十一、双十二,她都没怎么参与。

从收入水平来看,李玲薪资不算低。她在北京一家小型私企工作,每月薪资到手有一万五千元左右。丈夫更是每年进账大几十万元。而且两人早就买下房子,当时北京房价还没走高,因此需要偿还的房贷不多。可是从2022年起,夫妻两人开始有意识地缩减开支。不仅网购频次减少,还默契地取消了每个周末下馆子的例行享受。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给家中小朋友报校外课程的热情,也开始降温。除了跟课本学习关系紧密的阅读课、语言课之外,从女儿出生满6个月开始,李玲便连续给她报游泳班,到如今上幼儿园,多年下来的花费已有数万元。为了塑造形体仪态的芭蕾舞课,花费同样过万。不过小朋友对这些课程兴趣不大,现在减少报课,正好止损。

消费习惯的变化,是受工作影响。李玲所在的单位,每逢过节会发购物卡作为礼物。2022年,这些福利全部被悄然取消。丈夫的单位经营不善,也在这一年暴雷,工资拖欠了两个月都没有发放。而工作的变动,与疫情不可分割。

两人的工作都跟互联网有关。在疫情初期,互联网因为可以线上办公的特性,曾是相对受益的行业。但在疫情第三个年头,这一行业没能避免冲击。互联网大厂纷纷裁员,更何况他们所在的并非主流互联网公司。外界环境波动下,两人被动开始了消费降级。

有时候,李玲会为此情绪低沉,内心焦虑。不过慢慢地,她也从中发现了好处。因为起了省钱的念头,李玲在买买买时会浏览更多平台,而不是按照之前的习惯不假思索地下单。这让她发现了更有性价比的商店。花出去的钱,更有效率。存下的钱,则让她更为安心。

实际上,疫情成了一种催化剂,带来更多关于消费的思考。

“一部手机,你用多久会换新?”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给出的数据是24个月,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给出的数据是28个月,网上普遍的反馈是两到三年,而在一个引发数百人讨论的豆瓣帖子下,大家给出的回复不少是5年、6年,甚至有人使用一部功能机超过10年。

这番讨论,出自名为“今天消费降级了吗?”豆瓣小组。眼下,有超过36万人聚集于此。他们统一的名字是“骄傲的倔降”。在此起彼伏的“1、2、3,上链接”的呼喊声,和流连于直播间忙碌抢购的身影之外,他们是逆消费潮流而行的一群人。

“降”,自然是指消费降级。与“骄傲”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对“降级”决策的笃定。他们关注洗剪吹的价格,留意网费的支出。从“护手霜是不是智商税”,聊到“水果价格怎么这么贵”。一切关于买买买的疑惑,都在讨论的范围。

济南90后女生米诺,就是其中一员。

米诺在一家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上班,月入5000元,另外每月有500元到900元不等的奖金。虽然薪资待遇不算高,不过吃住在家,即便除去每月给父母买东西的花费,也能有3000元左右结余,所以生活还算自在。约朋友吃饭,和闺蜜逛街,买一些“花里胡哨”的小物件,日子在岁月静好中缓缓流过。

可疫情也打破了她的温馨日常。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取消了业绩考核和奖金发放——前者当然不是说工作会变轻松,后者则实实在在地意味着,一年下来,自己的收入要减少一到两个月的工资。

米诺为此郁闷起来。之后一段时间,她开始消极怠工,同时决定另寻出路,开启了“刻到山东人DNA里的”考编考公之路。然而山东人在考试方面一直是卷王争霸,加上仍要应对工作事务,备考并不顺利。于是她的状态在卷和躺平之间徘徊,持续至今。

更现实的转变,同样体现在消费上。自从收入减少,米诺对“买买买”有了警惕,消费越来越冷静。

女生对衣服往往充满热情。米诺以前买衣服,首要的一点是喜欢,至于质量和使用频次,都不会在意。结果便是积攒了很多当季的衣服,穿不过来。而现在,她把衣服和类似小爱豆“代言同款”这类“花里胡哨”的消费,压缩到每月500元以内。消费越来越倾向于实用性,甚至在油价上涨后,刻意减少了开车的次数。

虽然缩减了开支,但生活并没有因此发生多大的损失,反而给了米诺一个重新认识生活的机会。一次,她在豆瓣首页看到了“消费降级”小组的推荐,就点进去看了看。她恍然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善于攒钱的人。一扇新世界之门就此开启。

看见新世界

“原来网费可以很便宜”,这是米诺从“消费降级”小组得到的收获。

在手机新号码的合约到期后,米诺发现,之后每月在手机网络和宽带上的费用将超过130元,相比之前上涨三分之一。而她询问父母,听说楼上邻居刚办的网费每月只要40元。

这种价格让米诺有点难以相信。于是抱着咨询的心态,她到了“消费降级”小组询问大家的网费状态。

结果让她意外:有人没办理宽带,手机套餐是无限量流量,只需要49元;有人通过老用户优惠,拿到了同样是每月49元的手机套餐,而且获赠300M的宽带;还有人每月150元,虽然花费更多,但费用涵盖了三个手机号码和两条宽带。

最终,米诺自己也通过携号转网的优惠,办下了每月三十多元的套餐,包含40G手机流量和500M宽带。

很多时候习以为常的消费,都可以找到更经济的备选方案。就像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其实,只要打破惯性,就能看见别样的生活。

关于如何顺利消费降级,不少人总结过实用的经验。

比如沐浴露买大瓶装而并不是小瓶装;专业书可以从买新书转向二手,不影响使用,用完还可以出掉回血;家电产品多做比较,国产品牌可能以不到一半的价格,提供跟国外品牌相似的功能。但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具体的省钱法门,而是对消费理念的思考。

一位网友在网购26万元后,列出了一份在买买买之前可以问自己一下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如果缺少,会有什么影响吗?”

跟“断舍离”有关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在豆瓣拿下8.4的高分,当中传递了一种理念,“绝大部分东西,拥有会很好,没有也无妨。”这位网友感慨,能算得上生活必需品的物品其实不多,“请尽情享受空间和时间吧,而不是享受物品。”

实际上,消费降级小组的成立,并不提倡一味省钱或是减少消费。组长lomo36提到了美国脱口秀明星Dave Chappelle讲过的段子。

Dave家小时候特别穷,暖气都开不起,冬天很冷,他向老爸抱怨:贫穷太烦了。而老爸纠正Dave:Poor is a mentality you never recover from(贫穷是无法恢复的心理状态),you are not poor, you are just broke (你不是贫穷,只是没钱而已)。

lomo36表示,建立小组的意义,本来是想讨论消费降级这件事本身,即,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怎样消费。

一位小组成员对此回应:消费降级的最终目标不是“忍耐”,而是脱离消费系统的荼毒,对物品价值的判断不因为标价而左右。

降级与升级

2022年的夏天,“雪糕刺客”横空出世。当时流传的一段视频里,买完雪糕回家的博主满脸写着不高兴。男朋友一句“怎么了”,更是让她几乎哭起来。

原来,她想买盒雪糕跟男友一起吃,便挑了一盒大的。心里盘算,即便不便宜,也不是买不起。可结完账,这位博主“傻”了。她估算雪糕的价格是二十多元,实际却花了160。

万万没想到,雪糕有朝一日成了奢侈品。

尽管厂家为雪糕刺客的高价做解释,但仍遭到网友纷纷讨伐。大家总结经验:不要拿不认识的雪糕,会变得不幸。在营销手段愈加复杂的当下,稍不注意,钱包就有瘦身的可能。而关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越来越值得认真考量。

网友青柑树的总结是,好物件并不完全对标高价。有些好物件,就是便宜的。不过遇见平替也需要谨慎,有些东西打着平替的旗号,却丝毫没有平替的体验。“目的是省钱,实际却被割了韭菜。既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又交了智商税,这种钱的浪费,一定要避免尽量避免。”

对文具感兴趣的男生宋明,差点在直播间翻车。因为自己母亲常从直播间购买生活用品,基本不看直播的他也试着逛了下。恰好一位主播给钢笔套装带货,宣称原价一百多元,现在只要18.9元就可以发货。

钢笔看起来精致,宋明有些动心。然而他去某“砍一刀”平台搜索同名产品,发现这份套装售价本就不到18元。显然,低价商品也可能是一种陷阱。

实际上,对关注消费降级的人士来说,都不会只关注价格的高低。大家谋求的,是以较少的费用换取相似或更好的商品、服务和生活质量。消费降级的背后,其实是性价比层面的消费升级。而后者正是疫情前消费行业的一个关键词。

有金融机构的研究指出,在消费降级的周期中,长期消费升级形成的对品质的追求不会骤降,消费行为更趋成熟、理性,更看重消费带来的长期价值。从“雪糕刺客”的消费者讨论看,本质上是消费者不再为虚假的精致和纯粹的品牌支付溢价。

米诺最近查看了自己的淘宝账单。当手机屏幕跳出了这些年自己的消费总额,她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假的!”她调侃,“没想到自己这么有钱”。

一位消费降级小组成员感慨,我们常常把钱消耗在莫名其妙的地方。一位关闭花呗多年的网友灰灰叶反思,之前有段时间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会去购买大牌商品,觉得可以提高自信心,但后来忽然意识到,其实大家的消费水平和经济状况本就不同。如今她在一家企业担任市场部主管,收入不低,而消费理念倾向于回归生活本身,更加务实。

借用青柑树的总结,在消费中,重要的是感受自己真正的需求,并分出主次。当按照需求付出自己满意的价格,便会感受愉悦。

无论存钱还是消费,说到底,应该是服务于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