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网友吐槽《我不是药神》:只看到原研药高额利润,却看不到……

2018年7月6日 文/ 健识君 编辑/ Shirley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太火了,刷爆了整个医药圈。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新闻事件改编,讲述了一位药店店主从印度代购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药获得极大利润,开始贩药敛财之道后良心发现的故事。

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他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收获巨额利润的他,生活剧烈变化,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

但,争议的焦点在于,病人的生存权利与医药公司的商业利益该如何去平衡?

笔者终于看了《我不是药神》,观后可谓情感复杂,某些桥段挺感人,但没觉得特别好看,好评如潮更多的可能是医药圈子中一部分人的自嗨。毕竟这么多年了,国内连个制药行业电影都没几部。

首先,电影整体的一种舆论趋势就是,药是用来救人的,不应该有原研药专利保护。

虽然,道理很简单,那主创团队是否可以忍受盗版电影的存在呢?从电影制作角度看,人员、编剧、道具、后期处理、软广等都需要钱。还有一部分费用就是风险,任何电影公司都不敢保证每一部都能如期上映,甚至不敢保证都能公映,更别说赚取利润了。

可药企呢?更不敢说,像伟哥那样研制心血管疾病不成功,反成了另个方向的成功,真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产品的研发还没走到临床就死了,投资的钱,也全打了水漂。当然,不要觉得能走到临床三期就注定是种幸福,因为可能死于上市前,或上市后,还可能面对不良反应引起的退市。就算没退市,也不一定能进入市场赚取利润,你只看到原研药高额的利润,却看不到原研药身后“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壮。

其次,刻意把药企描绘成唯利是图,不关心病患。谁关注过药企的运营成本?

现在的药企,不管原研药还是仿制药,药价成本的核算,根本不是简单的把配方成分比例乘以原料的价格加和。

一瓶注射用氯化钠,普通人只看到了氯化钠,塑料瓶,水。食用盐,还是加碘的,两三块一斤,矿泉水塑料瓶回收价两块多一斤,生活用水价格是按方算的,更便宜。在哪里检验?用什么检验?在哪里生产?会用到什么设备?需要用什么学历背景的人?没人关注,嗯,除了药监系统。

可以这么说,几万块,在一些洁净厂房的建设中,根本砸不起水花来,因为太费钱了。另外大型洁净室运转一天就可能耗费几百度电,商业用电,一两块一度,这些钱不在药品出售的利润里赚回来,难不成求电厂降价吗?

还想跟众自媒体道一声,“仿制药说的再好,也是洗稿”。

原研药相当于原创文章,仿制药说的再好也是洗稿。没见到作者那些不成功的稿件耗费脑力、体力有多少,挑到合适的文章就洗稿。一边洗稿还一边谴责原创作者维权,“我这是为了推广文化知识,你当作者的不能这么思想狭隘!”您倒是去查查当年《中国药典》电子版引发的律师函事件。像这种捡着药企软柿子捏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偷了人家东西,还要暗讽人家吝啬贪财,错误的三观。

说实话,这个电影好多桥段,我也看哭了。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老吕的死,黄毛的死,牧师的登台谴责假药,甚至连假药贩子张院士在被捕后的紧闭牙关,都让我动容,这么真实,这么血性!

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吃上廉价的仿制药,但也一样希望原研药的企业能过上好日子。没有人家前期砸钱,病人能去哪里吃仿制药?政府从中对原研药企业又有多大的扶持作用?任何人或者部门不能等着原研药企业一成功就迫不及待的摘果子。

现在的情况下,药企可以说是步步艰难。要想患者活下去,必须让药企,尤其是有研发能力的药企活下去,如果说勇哥是“为众人抱薪者”,那么药企就是为大众植树养薪柴的人,如果连植树的人都没了,才真正的没有人能活下去。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为众人植树者,同样需要善待。

本文为行业作者投稿,不代表健识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