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杨森”,再见

2023年9月15日 文/ 李谨行 编辑/ 江芸 贾亭

9月14日,跨国药企巨头强生宣布品牌更新,旗下医疗科技和制药两大业务将整合至强生(Johnson & Johnson)名下,杨森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ve Medicine),强生医疗科技(Johnson & Johnson MedTech)则保持不变。

知情人士透露:这次是全球官宣,各个地区真正完成法人实体和产品包装的更替还需要一些时间。“杨森将成为光辉的历史”。

1961年,比利时科学家保罗·杨森博士创立的杨森制药加入强生,成为强生旗下制药板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强生因为这次收购奠定处方药研发上的优势。吗丁啉、西比灵、达克宁等都是杨森的明星产品。

杨森并入强生的时候曾约定:保留杨森公司的名称、标识以及公司不受干预的独立运营。

如今一甲子过去了,历史的尘烟终究埋葬了曾经的约定。

从巅峰到“弃子”

加入强生后,强生红和杨森蓝一直是业内一段“佳话”。如今启用的全新品牌标识则只有强生红,杨森更名后,成为强生创新制药,将专注于肿瘤、免疫、神经、心血管、肺动脉高压和视网膜等领域。

杨森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医药企业,是强生在中国的一张重要“名片”。1985年,美国强生子公司比利时杨森与陕西省医药总公司等四家企业联合投资2.9亿元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强生控股52%,合资期限50年。

这家公司,就是国人熟知的大名鼎鼎的“西安杨森”。

西安杨森最初主要业务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块,产品涉及胃肠病学、神经精神学、疼痛管理学、抗感染、生物制剂和肿瘤等领域。其曾凭借吗丁啉、达克宁等销售过10亿元的明星产品,在鼎盛时期为强生贡献亚太地区营收的半壁江山。

西安杨森留给中国医药行业最深远的影响,就是大规模地、系统地培育了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医药代表。

医药代表模式,为中国医药界输送了不少职业经理人。一个细节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西安杨森人,每个人都被要求走上讲台进行3~15分钟不等的主题演讲。这种美式管理让当时普遍不善表达的中国人慢慢熟悉医药代表这个行业。

但西安杨森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是,它过于强大的OTC产品线由于后续产品断档,导致公司业绩开始陷入低迷。2012年,西安杨森营收同比下滑1.12%。

根据公开数据,2004年~2014年强生公布的产品引入计划中,10年内引进了20多个高科技产品,新产品销售占到总销售的29%。西安杨森以OTC为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从美国强生手中拿到新的OTC产品。

2015年,西安杨森引进了“善妥达”、“恩泽”、“普泽力”、“亿珂”等大批处方药;2017年,西安杨森架构大调整,处方药医学事务部和OTC医学事务部合二为一;2022年1月,一直负责强生公司制药业务的Joaquin Duato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上任后即表示会对杨森制药进行改革。

今年以来,杨森已经剔除了7个传染病项目,其中大多数是治疗乙肝的。另外,杨森总部还打算关闭其位于荷兰莱顿的传染病和疫苗部门。

如今强生正式官宣,药企名录不再有“杨森”。

“釜底抽薪式”调整背后

过去几年,强生大刀阔斧地改革,开启新的战略布局,以应对营收增长的压力。

2022年,强生营收949.4亿美元,制药、医疗技术和消费品三大业务分别营收525.6亿美元、274.2亿美元和149.5亿美元,营收增速仅为1.9%,远低于辉瑞的23%和默沙东的22%。

营收承压,挑战还不断,研发管线一直颇多不顺。强生麾下已经进入临床三期试验的HIV疫苗研发失败,新冠疫苗也因血栓等安全性问题没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另外,还被“爽身粉致癌事件”诉讼缠身长达十年之久,到今天争议仍在。

为了改革,强生这两年做了很多调整,砍掉乙肝和丁肝疗法管线,只继续进行“遗留研究”,还有就是停止所有抗菌治疗业务等,并逐步停止其新冠疫苗和HIV疫苗的研发。如今更是直接抹去“杨森”品牌,上演“釜底抽薪式”调整。

聚焦核心业务、将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已经成为药企巨头保持竞争优势和高效运转的不二法宝。强生也不例外。

2021年11月,强生宣布自1886年成立以来的最大一项分拆重组计划,保留旗下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为“新强生”,将消费品和个人健康护理业务独立分拆为新的子公司,“Kenvue”,并于2023年5月4日登陆纽交所。

频繁进行管线、组织架构调整,带来的是高频率裁员。今年以来,强生已宣布多轮裁员,包括外科机器人领域裁减近352名员工,宾夕法尼亚州的格林菲尔德工厂裁员57人等。

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合并62年后的杨森,终究隐为强生百年进退巨变中的一个注脚。

撰稿 | 李谨行

编辑 | 江芸 贾亭

运营 | 山谷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