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生物类似药正被跨国药企抛弃

2022年2月8日 文/ 小米 编辑/

生物类似药正经历化药仿制药一样的局面

曾被业界寄予厚望的生物类似药,如今已经被跨国药企抛弃。

1月27日渤健发布公告称,向三星集团出售合资公司股份,总价值为23亿美元。

渤健与三星此前共同出资组建的三星生物,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物制药CDMO企业之一。同时在过去9年间,三星生物拥有雷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依那西普6款生物类似药。

渤健持有持有合资公司49.9%的股份,生物类似药的销售收入也都来源于此。尤其是,这两年销售收入小幅增长,2021年收入达到8.31亿美元。但让渤健恼火的是,生物类似药的专利问题却引来大量诉讼。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渤健已开始意识到:生物类似药是一桩投入大、利润低的生意。根据转让协议,渤健今后还将继续协助三星生物销售的生物类似药。

放弃生物类似药的开发,似乎是众多跨国药企相同的选择。自2017年以来,辉瑞、默克、山德士、默沙东、勃林格殷格翰等多家公司逐渐放弃一些生物类似药业务。

现如今,生物类似药正重演仿制药时代的历史。业内普遍认为,价格暴跌和利润的减少,会直接减少跨国药企投入研发的热情。

跨国巨头开始放弃生物类似药,中国企业却还在纷纷上马。

多家药企放弃,不能满足利润需要

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类型,生物类似药的市场规模正日益扩大。多家券商分析:2021年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突破350亿美元。

不过,硬币另一面是,庞大市场规模也引来了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渤健在2021年报中坦言,由于生物类似药陆续上市, 利妥昔单抗的收入将持续下降。

市场前景不确定,对全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亿美元大关的渤健来说,不足10亿美元销售的生物类似药物无疑是鸡肋,最终选择出售变现似乎更为稳妥。按合同,三星必须在三年内付清23亿美元的股权收购款。

渤健,辉瑞、山德士、勃林格殷格翰等多家跨国药企都在陆续放弃生物类似药。从火热到遇冷,生物类似药的热潮持续了不到10年。

早在2017年,默克作价1.95亿美元将生物类似药出售给Fresenius;2018年10月,默沙东与三星生物终止胰岛素“来得时”类似药的开发,尽管该药已经获得了FDA批准。

仅仅一个月之后,山德士放弃“美罗华”的生物类似药Rixathon在美国市场的监管申请。几乎同一时间,勃林格殷格翰也表示,公司收缩全球生物类似药业务,仅把重点放在美国。

2021年3月,辉瑞宣布停止在中国的生物类似药生产,将生产基地出售给药明生物。

这一切都可以归因于2018年7月,FDA出台了一项鼓励生物类似药上市的行动计划,旨在降低美国生物产品的零售价格。根据FDA数据显示,如果当时FDA批准全部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美国2017年的医疗卫生支出可节省超45亿美元。

FDA通过行政干预,拉低生物制品的市场价格,和我国的集采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批同类产品上市,利润大幅下降,生物类似药的发展遭遇了障碍。分析人士指出,原研药的价格一旦降价60%,加之多年积攒下的品牌认知度,在短时间内生物类似药很难在竞争中赚得甜头。

更为关键的是,按照现有各国的审批流程,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是需要与原研药做“头对头”试验,这不同于化学仿制药。仅凭这一项,就拉高了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成本。

根据复宏汉霖的公告显示,2017年和2018年的研发投入共计6.22亿元。而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姜伟东曾表示,作为全国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需购买原研药完成头对头试验。

好不容易产品获批上市,但市场零售价却逐年下降,无法得到预期的利润,这是各大药企不再看好生物类似药的根本原因。更有甚者认为,生物类似药的产业“虚火”,是该降一降了。

进入过渡期,生物类似药市场迎巨变

国际上大量生物类似药上市,其实和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有关系。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明确支持生物类似药发展。

自那以后,大批中国企业投入到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之中。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生物类似药研发管线数量约有400个,约有180家企业在布局生物类似药。

大批中国创新药企布局生物类似药,在国内竞争引发集采整的关注之外,还纷纷“出海”影响了欧美市场的格局。

生物类似药集采,这是2021年年初国办文件里确定的内容。根据国家医保局2022年规划,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总数累计要达到350个以上,在化学药、生物药、中成药全方位推进集采。

2021年胰岛素集采,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生物类似药集采。2021年11月底,胰岛素专项集采结果出炉,11家企业的42个产品拟中选,产品价格最高降幅超过70%。

放眼全球医药产业,生物类似药正和当年的化药仿制药一样,目前跨国巨头与创新药企共同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生存下来,也不是所有药企都能为“高成本”和“低利润”的竞争格局来买单。

向全球扩张,这成了中国创新药企唯一的出路。

根据汤森路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临床前在研生物类似药数量超过美国居首,核心专利数量也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欧盟。而专利问题是生物类似药绕不开的问题,很多跨国药企依靠专利壁垒阻碍生物类似药上市。

此外,生物类似药领域也面临着技术难题,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正因如此,相比于化学药,生物类似药的投资成本会更高。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跨国巨头已经开始先退了,中国的企业会坚守多久?

文 | 小米

运营 | 廿十三

每天两篇深度稿件,解码医药健康

#跨国药企##三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