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喜剧之外,冯小刚还有更大的创造力

2023年4月14日 文/ 里昂 编辑/ 孤鸽

岁月的沉淀中,以前的老炮儿,平添了几分柔软,恰好与《忠犬八公》的人物形象契合。而戏里戏外,冯小刚都在带给观众惊喜。

作者|里昂\编辑|孤鸽

好久不见的冯小刚,今年带着两部作品回来了,一部是执导的网剧《回响》,另一部是正在热映的电影《忠犬八公》,改编自日本同名IP,他在片中饰演一位爱狗的大学教授陈敬修,人和狗的感情赚取了观众的无数热泪。

《忠犬八公》票房已经突破2亿,各平台评分也维持在高分水准:猫眼9.4、淘票票9.1、豆瓣7.9,做到了票房和口碑双赢。目前影片的单日实时票房屡屡逆袭,长尾效应明显,有望实现更好的成绩。

这位内地贺岁片的开创者,曾经在商业片上开疆拓土,留下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叫好又叫座的“冯氏喜剧”,之后又在艺术上尝试探索,执导了《集结号》《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芳华》等既具有个人情怀又不乏现实批评的作品,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大胆游走,不愿做票房的奴隶,开始忠于自己的表达。

创作之外,他的个人特质也在发生变化,曾经那个好打抱不平、言语犀利、锋芒毕露的冯小刚不见了,转而变得温和淡然了许多。岁月的沉淀中,以前的老炮儿,平添了几分柔软,恰好与《忠犬八公》的人物形象契合。而戏里戏外,冯小刚都在带给观众惊喜。

内地贺岁片的开创者

1993年1月5日,广电部发布《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电影体制开始全面改革。起初几年,电影市场仍处于低潮期,被当时火热的电视剧市场压制。

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与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试图救市,希望制作一部贺岁影片,想寻找一位符合观众口味的导演。当时已经拍过电影《永失我爱》和电视剧《一地鸡毛》的冯小刚碰到了这个机会。他改编了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剧本初稿名为《比火还热的心》,就是后来的《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剧照

拍摄这部影片,对于冯小刚来说,有点孤注一掷的意思。因为在此之前,他筹备的《我是你爸爸》《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等好几个项目都因为各种原因流产。他要通过这部作品来证明自己,为此也接受了一个当时看来极具风险但也极具超前意识的条件:不拿导演片酬,只参与票房分成。

《甲方乙方》的剧本注重商业逻辑,从观众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投资只有340万元,但最终斩获了3600万元票房成绩。更为重要的是,该片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同时也确立了内地“贺岁档”的概念,并将这一档期长久固定下来。之后,每年12月中下旬都会有导演携新片加入贺岁档,而只要有冯小刚在,贺岁档霸主的位置基本就没变过。

1998年,冯小刚乘胜追击,赴美拍摄了《不见不散》,拿下4300万元票房,成为当年国产片票房冠军。之后两年,他又相继执导了《没完没了》《大腕》,票房分别为3500万元、4200万元,分列当年国产片票房榜的亚军和冠军。

至此,“冯氏贺岁喜剧”日臻成熟。他的电影延续了王朔式的平民化幽默,关注草根、调侃精英,再加上浓厚的京味幽默台词,都让他成为最被观众熟知的国民导演。无论是《甲方乙方》中的经典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它”,还是《大腕》中李诚儒饰演的精神病人那段经典独白,都可看出冯氏喜剧在反映社会现实上的某种超前性,永不过时。

《大腕》中 李诚儒 饰演 精神病人

2004年,冯小刚在商业贺岁片上继续探索,执导了《天下无贼》,成为他首部票房过亿元的影片。很多人还记得,电影上映前,出品方华谊兄弟包下从北京西站开往香港的T97次列车,命名为“天下无贼号”,载着葛优、刘德华、刘若英等主创还有一众媒体,一路喝着聊着采访着,浩浩荡荡地奔赴香港做首映。

面对市场,冯小刚曾表示过“特别孤独求败”。可以说,在打开中国电影市场这件事上,他顺应潮流,贡献巨大。但在主流评论界,冯小刚的电影也遇到过争议,觉得太过娱乐。于是,当市场的积累到了一定阶段,他也开始有意识地去拍严肃作品。

尝试创新,突破自己

在一战成名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之前,冯小刚其实是很有艺术追求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艺术创作没法施展开来。但当商业取得成功后,他没有忘记艺术追求,一旦有机会就会拍自己喜欢的东西。

拍完《没完没了》之后,他拍了一部表现婚姻关系的现实题材影片《一声叹息》。拍完古装商业大片《夜宴》之后,他拍了一部战争片《集结号》,突破主旋律表达,揭露了残酷的战争真相。从这部影片开始,可以很清晰地将冯小刚作品的前后风格区分开来,他创作上的格局打开了,关注在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普通个体的命运,有着对于现实的批判与人性的思考。

《集结号》剧照

冯小刚靠拍贺岁片发家,本来可以一直将冯氏喜剧拍下去,这是他在市场上的制胜法宝,但他觉得“应该说点实话”。他一心想拍以河南大旱、民众逃荒为故事背景的《一九四二》。这部片子投资巨大,成本高达2.1亿元,最终票房只收了3.6亿元。从商业收益上看,不如贺岁片,但经过10年沉淀,如今这部片在豆瓣的评分涨到了8.1分,已成为历史题材经典作品。当提起冯小刚的代表作,也绝对少不了《一九四二》,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价值。

之前有人问冯小刚,还在意票房吗?冯小刚回答,在意啊,只是不想变成票房的奴隶。所以,他在之后的创作中更加自如洒脱,大胆地突破禁忌,去尝试一些新的可能性。

拍摄《我不是潘金莲》,他在技术上选择了圆形画框,电影精致的方中带圆摄影技巧,开创了国内讲故事的一个新手法。在内容上,对于官僚体制和舆情管理的揭露讽刺也相当深刻,是一次有开创意义的大胆突破。

接下来的《芳华》,则是冯小刚心愿清单里的电影,是他的青春记忆,也拍出了一代人的青春。而最终这部绝对私人化表达的作品,却斩获了14.23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冯小刚目前为止最卖座的电影作品。

《芳华》剧照

拍了这么多年喜剧的冯小刚,忽然掉头去拍文艺片,这件事让很多观众不能接受。但是,冯小刚自己是满足的,包括前段时间在爱奇艺上线的网剧《回响》。

冯小刚也知道,从文本上来说,这部剧有些忤逆观众对于“迷雾剧场”的期待,如果观众按硬悬疑的标准去要求该剧,可能会失望。然而,这其实是一部情感推理剧,导演对悬疑类型在叙事上做了一次升级,不再单纯地做商业类型化的悬疑叙事,而是从婚姻、情感角度切入,去探索人性,探究人心到底有多宽广深邃。主人公能够侦破案件却未必能侦破人心,人心才是最大的悬疑。

或许,这也正是冯小刚导演接这部剧的原因,他希望能对悬疑剧做一些创新,不要套路化,也给观众一些新鲜的刺激。

演员的“反差感”

2017年,冯小刚凭借《老炮儿》中的“六爷”一角拿下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当晚他并没有出席颁奖典礼,导演管虎代他发表了获奖感言:“我应该拿最佳新人奖,因为我还是一个刚出道的新演员,直接给男主角,我就没有进步空间了。”彼时,他正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演唱会上,穿着黑色皮夹克刚唱完一首《爱的代价》。

有人说,他在《老炮儿》里演的就是自己,有一种侠义精神。美国《综艺》杂志说,片中描写的传统与现代冲突,让人想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老爷车》。

《老炮儿》中 冯小刚 饰演 六爷

在此之前,冯小刚就在银幕上为观众留下了不少难忘角色。《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饰演在讲台上讲述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胡老师,在课堂上被学生戏弄,虽然只有几分钟戏份,却十分显眼。就算远景镜头中,他去厕里小解,完事还打了个激灵,细节刻画很是到位,带有知识分子的酸腐和悲凉。

而《功夫》里那个出场没多久就领盒饭的“鳄鱼帮”老大,算是他客串角色的巅峰之作了,一句“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成为流行语,至今被人们拿来调侃。

《功夫》中 冯小刚 饰演 “鳄鱼帮”老大

多年来的龙套生涯足以证明冯小刚是个好戏之人,就像姜文所说:“他早就该一门心思做演员,他干导演是‘误入歧途’。”冯小刚客串的角色,身上多带着喜剧色彩,并且有着尖锐的讽刺意味,表演外放张扬,却总能被冯小刚拿捏得当,找到包袱的尺度。

《老炮儿》算是冯小刚作为演员身份的重要代表作。导演管虎有一个野心,做一个“能在影史上留下来的人物”。可中国男演员里,谁能够出演一个年近60的老混混?管虎曾考虑过葛优,但一想,葛大爷太温和了。演员梁静提了一嘴,其实冯小刚导演挺像六爷的,这才有了之后的合作。

有些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一个契合自己的角色是幸运,但冯小刚在演戏这件事上不止是幸运,还来源于他以演员的素质来要求自己。虽然冯小刚是知名导演,但据管虎回忆,两人在片场从没吵过架。只要是剧情需要,导演要求,冯小刚都完全投入去做。

冯小刚不是表演科班出身的演员,在演戏的时候,更多表现的是内心的真实感受。如果没有被感动,很难流出泪,如果不好笑,也笑不出声来。所以,在表演上他学会了“藏拙”,尽量少一些表演成分,多一些真情实感的流露。

最近热映的《忠犬八公》中,冯小刚饰演木讷寡言的“理工男”教授陈敬修,作为一个异乡人生活在重庆,虽然是“耙耳朵”,但却是一位对家人爱得很深沉的“中国式父亲”。

《忠犬八公》中 冯小刚 饰演 陈敬修

之所以接这部戏,很大原因在于冯小刚爱狗。戏中的陈敬修,与狗狗“八筒”有一段不解之缘。而戏外,冯小刚曾收留过一条流浪狗,一起生活了16年,今年大年初三刚过世。

拍戏之前,他和片中的狗狗提前熟悉了几天,给狗狗“脱敏”。这样,表演起来才更真实自然。整部戏中,冯小刚的表演遵循一种生活流的质感,追求真实自然的反应,他淡化生活中的戏剧性,转而以一种看似温吞实则收放自如的方式化解矛盾。

有一场戏,狗贩子将“八筒”带到饭店准备屠宰,冯小刚饰演的陈敬修一路跟随,最后关头,本以为他会提起身边的刀和狗贩子拼命,结果却以“智取”的方式化解危机。

《忠犬八公》剧照

其实,这正是这位“老学究”的性格,内敛严谨,再急切的事情也被他的化骨绵掌给化开。这也让观众见识到了冯小刚赋予角色的“反差感”。

商业与艺术,导演与演员,电影与网剧,几十年来,冯小刚穿行于不同类型、不同身份间,构建起独属于他的品牌,影响着这个行业。即使年过六旬,依然活跃在第一线,因为他始终对创作怀着热情,并由此迸发出旺盛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