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消费特刊 | 别焦虑了,自我提升吧,方法都在这里了!

2017年10月8日 文/ 严冬雪 编辑/ 胡刘继

编者按

国庆长假来临,《财经天下》周刊隆重推出“消费特刊”,分别从吃喝零售、共享出行、非标住宿、热门IP、新派健身、豪华品牌、生活科技、智能家居、投资理财、在线教育等十大领域,采访业内专家,为您解读最新潮的消费趋势,并提供最具诚意的消费建议——全是干货哦!今天推出第10期:在线教育篇。

1、自我提升,可以有很多选择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知识焦虑症,作为一种新的病症,出现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面对海量信息,绝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自如,由此造成一系列紧张感与自我强迫。

这种症候,在上班一族中尤为严重。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未来的不确定,都会加强这种知识焦虑症。好的方面是,这种焦虑往往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学习意愿。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秋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数据,96%的白领认为需要充电学习,仅有2%选择不需要,还有2%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

需要敲警钟的是,该报告数据同样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白领的学习意愿大概率呈现降低的状态。各年龄段认为需要学习的比例如下:60后(82.1%),70后(90.4%),80后(96.2%),90后(97.1%),95后(95.1%)。

从这里不难看出,80后、90后乃至95后的学习意愿差别不大,但一旦到了40岁上下(70后与80后交界年龄),上班族的学习意愿大为降低,而到了50岁上下(60后与70后交界年龄),又将进一步大幅降低。

从不同工作年限来看,工作年限在1~3年的白领学习意愿最强。工作1年以内、3年以内、3~5年,以及5~8年、8~10年的白领学习意愿都较高,差不多都在96%左右,但工作超过10年的上班族学习意愿则骤然降低,仅为91.85%。

除去年龄与工作年限,从不同行业来看,各行业白领的学习意愿相差不大。这些统计都指向一个结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没毛病,现实却很骨感:年纪愈大,愈是俗务缠身,力不从心;或者工作越久,越甘于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还仅仅是“学习意愿”,真正能将意愿付诸行动的,又只是其中一部分。

所以,时不我待地行动起来吧,要知道,已经有很多上班族马不停蹄地走在了个人提升这条路上,他们也都各有牵绊,但总能抽出时间、找到方法去完成学习。

有一点宽慰的是,报告同样显示,月薪在3001~5000元的人学习意愿最强,有97%的人认为需要学习。在月薪达到15000元以前,各收入水平人员学习意愿差不多,大概在95.5%左右;收入超过15000后,学习意愿大幅降低到90.4%,超过20000元后再次降低到81.5%。即是说,越有钱,越任性。

但是,首先你得有钱,所以还是先学习吧。更何况,保持学习,你会有更大概率变得更有钱。

问题来了,你愿意为这种学习付出多少呢?上述报告数据显示,有22.3%以及16.6%的白领选择将年终奖用于学习进修和培训充电,排名第6和第8,高于为子女培养的12%,也高过了旅游和个人保养、美容的付出。

说到底,写字楼里的人们还是愿意为学习这件事砸下真金白银。

那么,首先从哪里学起呢?

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无法脱产的上班族而言,利用碎片时间在线学习,是最现实、经济的方式;利用周末时间加入线下培训班,则更适合单身人士。

想要自我提升,渠道足够多,专门的App诸如“网易公开课”,更广更杂的平台则聚集于微信公众号。总的来说,它们分为需要单独占领时间的方式——文字、视频等;和可以平行于其他时间的方式——音频。当然,你需要先明确学习的目的。

2、为了提升职业技能,方便升职跳槽

网易云课堂是个不错的选择。PC端、手机端均可操作。里面的“高级UI设计师”课程,叫价1648元,内容分为UI设计进阶、工具类产品视觉设计实战、电商设计师的“自我修养”、文艺类产品的设计探索、商务类产品设计法则和项目实训6个阶段。全程学下来耗时4个月,每周需投入2~3小时。

网易云课堂的学习形式上,包括观看视频-做课程笔记-答疑解惑-题库练习这一整套闭环体验。同时,“技能图谱”“猜你喜欢”等功能,可以辅助用户定位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薄弱点,做出合理课程学习选择。而“精选笔记”“答疑解惑”“题库训练”等功能,又能在课下的互动中形成闭环,增加黏性——毕竟,学习贵在坚持。

这种学习,需要你浸入式地、有相对完整时间段进行学习,并且,在每周2~3小时的课堂时间之外,付出大量时间去消化、实践。适合可支配时间相对宽裕的单身或是已婚无孩人士,否则,无法保证时间的话,很有可能浪费了这些课程,最后收效甚微。

毕竟,动辄上千元的课程,对于在线教育而言,不算便宜。

另一个相对轻量的选择是音频课程。但是,对于抱有升职目的的你,我们推荐更耗费时间精力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方式。毕竟,想要在工作上提升,获得成就感以及金钱的回馈,没有捷径可走。

千万别太心疼钱。须知道,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视频已经有近20%的收入来自用户付费,这一数字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约40%,与广告收入占比基本持平。即是说,已经有相对比例的人舍得花钱追剧了,花钱学习还有什么舍不得?毕竟,你是冲着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去的,不是么?

3、为了兴趣爱好、增广见闻

音频类课程是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目前,喜马拉雅FM在音频行业占有率高达73%,属于头部中的头部,资源集中,值得初学者作为开启学习生涯的起点。

根据官方数据,喜马拉雅FM有超过4亿的激活用户,其中活跃用户3500万,他们的日均收听时长大于128分钟。针对知识付费推出的“付费会员”,已经招募了200多万。付费用户自2017年以来月均付费超过90元。

问问自己,会为了求知欲花费月均超过90元吗?答案如果是,请继续向下了解。

喜马拉雅FM副总裁张永昶明确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内容是分阶层的。最底层是八卦,然后是新闻、资讯、知识,最后是思想观点。5个层面从下到上,是授之于鱼与授之于渔的本质区别。越是上层的总结,即人的思想观点层面,越有价值。

在这个平台上,由马东团队操刀的《好好说话》,就是最上层的“思想观点”的典型代表。这个号称每天1元、每天1招的“修炼说话秘籍”,在上线首日收入就超500万元,一周超千万元,成为首个音频超级IP。

梁冬的私房笔记《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首日销售也破200万元。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的金融课首日破百万元。

而类似这样的内容,在喜马拉雅这家平台上,就有20万+自媒体大咖如罗振宇、ayawawa、凯叔、王冠雄等,5000+行业精英如秦朔、吴晓波、冯仑等,800+机构如湖畔大学、万合天宜等。

鱼龙混杂,如何挑选?

首先是平台先帮你挑选,喜马拉雅是邀请制,挑选各类别中的头部大咖邀请进入,帮助用户初筛。

然后找自己喜欢的品类,试听。一般而言,听完一两集,甚至几分钟就会有判断。对于出于兴趣爱好,只怀有增广见闻目的的用户,有一两句觉得值的内容,他可能就觉得钱没有白花。挑选成本是音频类课程迈不过去的门槛——你必须试听,才知道值不值,买不买。

最后,由于口碑打分已是一种趋势。你大可以在社交媒体中看这些课程的口碑,一般而言,5星满分而只得到3星的课程就不用听了。

这种音频平台的缺点是内容庞杂海量,挑选成本偏高。优点是有平台保障——如果课程确实太差,老师会被劝退下线,课程费用返还。

在喜马拉雅FM待够两个月,厘清自己的志趣所在,你还有知乎、得到等更“点对点”的问答类App可供选择。其中,知乎有1200万活跃用户,活跃率18.8%。得到有200万活跃用户,活跃率9.4%。

另一类可供增广见闻的是视频类课程,比如网易公开课。这一App在应用商店里长期拥有5星好评,优点是相对网易云课堂有更多的免费课程,且维持了内容的高水准,缺点也非常明显:相对职业提升课程的系统化,这些课程更零散,且仍然需要你付出独立的时间去观看消化,更适合不抱升职目的,只为提升个人修为的学习。

4、为增强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这类学习以技能类,比如语言为主。语言涉及听说读写,音频加文档的课程形式显然更适合,这方面,不少微信公众号都有语言大牛们在开课授业。

这类学习是典型的碎片化学习。以职场达人海峰的个人经历为例,她选择了微信公众号里的“一席英语”来精进口语。她的学习经历,是典型的工作家庭两不误的职场妈妈范本,以下是她的自述:

孩子上学之后,跟不上他的成长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孩子在成长,不管是知识体系建设,还是心理建设上都需要提升。以语言为例,它是一个技能,不学不用不行。

《疯狂动物城》特别火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不会唱这个英文歌,里面很多词语跟小时候发音不一样,是纯美式发音。这样非常native的发音,促使她去找课程学习。挑选了很多平台,最后归纳出5点选择标准:

1.必须符合英文学习的科学理念和最有效路径。比如英语学习应该从听开始,再是背单词、情景的介入等。

2.必须有可以解惑答疑的导师,包括答疑、互动、点评、外教跟班等。

3.课程内容必须是适合口语学习的材料,内容涉及本土化的场景,比如吃饭、商务会议、打车等。

4.课程设置必须满足情绪机制和记忆机制,要有激励机制,类似于开学典礼的仪式,微信群全程跟踪的小组互动等。

5.考试、测评这种陪伴,包括最后评选三好学生。

囊括了以上的课程才是有体系、专业的,需知道,对于成人学习,体系化的运作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时间高度碎片化,没有体系很容易半途而废!

时间安排上,从早晨开始,洗脸刷牙早饭就能开始听,通勤路上听,午饭后可以听英文歌放松,包括出差时机场候机,也都是很好的碎片化时间。

很多家长都在跟着各种公众号,来注重自己的学习。毕竟,现在孩子教育跟以前不一样,他的成长阶段每个心理状态都不一样。从知识体系上来说,语文都是阅读堆出来的,英语也是大量的听说读写,所以,必须陪孩子一起学,他的效率才更高。基本上就是帮他高效构建知识体系。

具体到学英语,还是文学或艺术,推荐大家先广再精,再找到自己要的,一定要有一个试的过程,广泛地看一看。也许别人说的都挺好,但那是适合别人的,你得找到适合自己的。

实在不想挑,那就先看别人推荐的,先动起来。再不做学习型的家长就老了,其他人都在走,孩子也在成长。

一席英语的创始人翩翩老师也支持了海峰的这些观点。翩翩认为:找到兴趣爱好点在哪里,非常重要。根据这个去挑东西,而只要叩门了,知识就会对你开门,用热情而非功利心去引导自己找,一定会找到。

翩翩也强调,一旦找到兴趣,下定决心要学,就要系统去学,纵深去学,如此带来的滋养会是很大的。碎片化学习,指的是学习时间,而不是内容,真正想要学东西,必须系统。

5、为了打鸡血,保持生活信心。

各类TED演讲是你的不二选择。人生需鸡血,但给自我打鸡血需把握好量,过犹不及,空谈误国,鸡血无法帮你完成任何一件工作任务,听遍了人生的所有道理后,绝知此事仍需躬行!

如果你怀念学生时代,偏好学校课堂般的氛围,类似51CTO、多贝公开课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两个平台通过和机构合作,个人老师入驻的形式,向学习者提供在线和点播的网络授课资源,内容涉及各个领域。

最后,我们乐于与你分享一组数据,让你知道,人们为了知识愿意付出多少:

2016年12月,喜马拉雅举办“123知识狂欢节”,销量超5000万元;上线1年,知乎Live举办了2900场Live,每位主讲人平均收入超过1万元。

除了头部玩家,各个细分领域下的知识付费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生发,2016年被认为是知识付费的元年。知识付费正在向“去头部化”发展,各领域金字塔中间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将会是知识分享的主力军。

【本文首刊于2017年9月25日出版的第142期《财经天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