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要“造车”?背后是一盘大棋
10月14日,在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上,京东汽车宣布将联合宁德时代和广汽集团共同推出一款“国民好车”。此举被不少媒体解读为:京东下场造车。
对此,京东相关发布人表示,京东汽车并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而是联合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共同推出一款汽车。
据广汽埃安透露,该款车型为广汽埃安UT的换电版本。新车将整合京东在用户洞察和买车、养车等方面资源,以及广汽集团整车制造能力和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及换电生态。该车将在京东双11期间正式发布,并在京东进行独家销售。
无独有偶,10月15日,长安汽车集团也宣布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旗下五大品牌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长安汽车、长安凯程也与京东集团旗下京东零售、京东物流等板块签署了合作协议。
同期,京东与宁德时代也官宣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其中,京东物流将与宁德时代围绕绿色运力、物流仓配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合作,宁德时代凭借其在商用电池产品方面的技术优势,将为京东物流提供领先的电动化解决方案,共同打造绿色低碳运力。
从京东造车,到京东卖车,看似辟谣的背后,到底藏着京东怎样的算盘?
京东跨界,意欲何为?
显然,京东这么卖力吆喝,还拿出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这个黄金档期进行宣传,目的绝对不会那么单纯。
目前,该款新车基本确定定位为高性价比新能源车型,将由广汽集团主导生产制造,宁德时代负责动力电池研发,京东则主要负责销服板块,三方分工明确。
具体来看,在销售方式上,新车将采用“线上定制+线下快提”的模式。消费者不仅可选择标准版车型,还可灵活选配“车衣定制版、车品配装版、养护加持版”等多种套餐,实现“买车-保养-配件-能源”一站式服务。
京东官方列出的京东买车的N个理由,也“明牌”指出了京东官方自认为拥有的优势:专业采销、一站式配齐、7*24小时在线客服、京东白条以及京东商城优惠等。
但其实,京东真正想要吃下的,是除了造车以外的所有环节——运输、销售、养车、维修等,甚至包括供应链金融。
而以上几项,也分别对应了京东目前已有且表现亮眼的物流板块、电商板块、京东汽车以及京东金融。
事实上,过去几年,京东在汽车业务上的布局愈发明显,从汽车用品电商扩展到整车销售,再到金融、保险、后市场服务以及充电桩配送乃至车辆交付中心建设,京东已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车生活”业务链条。
其中,京东汽车目前涵盖汽车整车、汽车用品配件及服务、京东养车连锁服务门店及三方服务网络、维修改装、汽车贴膜及其他汽车创新业务。截至目前,京东已经拥有近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和超4万家合作门店。
未来,京东将打通一个新的场景链接——在销售端,京东将利用平台优势,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汽车消费新体验;在使用端,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保养、维修、保险等后市场服务,拉长销售与服务的生命周期;在供应端,京东也将依托物流与供应链优势,构建二手车交易和零部件回收体系,达成汽车品类的全生命周期覆盖。
更进一步看,京东正在打造另一种形式的“人车家”生态——通过整合电商、金融、物流、售后服务和数字化运营,将汽车变成一个超级入口,实现与用户生活的更强绑定,从原先的买车服务,到用户用车全周期的参与。
但事情仅仅到这就结束了吗?并没有那么简单。
赌注汽车模块化标准化未来
其实,车企与电商合作卖车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23年年末,现代汽车就宣布将与亚马逊进行合作。国内的天猫、拼多多等电商也尝试过卖车业务,包括汽车之家、易车网这样的垂直网站更是把汽车电商业务作为了主力。
此前,小米、智己、比亚迪等车企也在京东开启了旗舰店,但都并未激起明显水花。
抛开汽车这种重资产消费,天然与线上渠道无缘的因素之外,此种模式下的电商平台,仅仅只是车企的“嫁衣”——它既不如传统4S店那样集销售服务一体,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且平台在整条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也十分有限。
这显然与京东的野望不能匹配,此次联合广汽和宁德时代推出合作车型,目的就是在汽车价值链中占据更接近C端用户的位置,实现战略升级,从“经销渠道型平台”转向“生态型平台”。
这一点,也与阿里几年前推出的“犀牛智造”如出一辙,电商平台用数据,把合作伙伴的成熟技术快速推向市场,同时保留对用户的服务能力和数据接口。
然而,京东更大的目标,是汽车标准化市场。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车企格局逐渐稳定,技术逐步迈向平稳迭代期,汽车标准化,已是不远的未来。
届时,通过各种技术与零部件的模块化,用户定制、升级、换新的频率与需求都有望大幅提升,它们将共同成为汽车消费的“新常态”。
在这样的理想状况里,京东不亲自造车,能够避免与车企成为竞争对手,也就能最大化地凭借自身各业务板块的优势集合,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服的头部平台。
某种程度上,京东希望再度复制3C故事,用流量换定价权,用定价权换产业链指挥权。最终实现,京东不造车,但却能够参与瓜分新能源市场的方方面面。
这也是为什么,京东拉来了宁德时代与广汽,首款汽车还是当下并不好卖的换电车型的主要原因——因为换电,是汽车标准化销售与服务的关键。
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最核心也最昂贵的部件之一,电池标准化是汽车标准化的前提。依托换电模式,消费者将突破车型与电池技术强绑定的限制,无需通过换车,就能通过标准化换电块的技术迭代,持续享受电池性能升级。
而这样的升级,未来将不仅限于电池一个品类,甚至底盘、内饰、车载芯片及与其强关联的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直接升级,都有可能如今天换个轮胎一样方便。
届时,用户最常去的地方,不再是充满“陷阱”的4S店,而是“优惠多多”的京东汽车门店,不仅能洗车保养,还能各部件模块化定制、升级;如果不想要手上这台车了,还能直接置换,手指点一点,新车就能成功下单。
而这,才是京东最深层的愿景。
标准化打造三赢生态
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换电模式率先跑通,才能逐步实现。于是,京东找来了广汽与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早有模块化换电计划。早在2022年1月,宁德时代就发布了巧克力换电品牌,彼时,曾毓群还曾手持巧克力,以VCR的形式亮相发布会。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举办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其中,广汽集团宣布埃安UT、埃安RT、智驾SUV埃安V霸王龙与一款即将上市的A级SUV,将全面推出巧克力换电车型。
此次合作也进一步显示出,不同于蔚来从高端市场摸索换电之路,宁德时代选择反其道而行之,计划用10万元级以上的换电车型,率先打开门路,快速铺开市场。
而广汽,无疑是车企中的最优选择之一。毕竟,广汽特别是广汽埃安品牌,在网约车市场拥有的极高市占率。因为换电时效及其带来的经济性,对模块化换电需求最大的必然是网约车在内的营运车辆。
网约车市场是模块化换电市场的天然储备军,无疑也是能最快推动宁王换电计划落地的实验田。
而对于广汽来说,把新车交给具备互联网思维,同时又强势主导国内电商格局的京东来销售汽车,既是一次渠道的拓展,也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打法——例如电商式下单体验、直营交付、透明服务价格、赠送生态权益或换电升级方案,都将与现有渠道形成差异。
毫无疑问的是,京东在此次合作中扮演了一个最“聪明”的角色——不同于两家的重资产投入,京东只卖车,不造车也建站;只做流量入口,不大规模举债投入。
不过,此次合作也并非没有挑战,首要面对的是行业竞争压力。阿里、腾讯等巨头同样在汽车领域布局,各有侧重;汽车后市场本身已经存在众多垂直平台,如瓜子二手车、途虎养车等;传统车企也在加速数字化转型,自建数字化服务能力。此外,汽车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安全性要求,也对这种跨界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消费者角度看,京东介入汽车领域可能带来诸多实惠:更透明的价格体系、更便捷的服务获取、更一体化的消费体验。传统汽车行业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不标准、流程不透明等痛点,京东的数字化能力和平台模式有望在这些方面带来改善。
但汽车消费不同于普通商品消费,其购买成本高、使用周期长、安全要求严,购买决策链条长,消费者能否快速接受京东的汽车服务模式,仍需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