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异想大会 内文

践行ESG,点燃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火|异想大会

2024年2月26日 文/ 杨洁 编辑/ 刘肖迎

2024年1月10日,由市界联合《财经天下》周刊、市界研究院举办的异想大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大会以“韧性·穿越奇点时刻”为主题。2024年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第四年,践行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关键议题。因此,在大会上也举办了“践行ESG,共同守护蔚蓝地球”为主题的圆桌论坛。

在资本市场上,ESG信息的披露已是大趋势。企业进行相关信息披露的意义何在?在未来,我们又将期待监管建立何种机制和激励措施,来鼓励企业更好地践行ESG?建设ESG生态体系,还需要哪些努力?市界副主编兼市界研究院副院长胡雯,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中金公司研究部量化及ESG首席分析师刘均伟、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等专家,共同讨论了企业在践行ESG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议题。

01、企业做ESG的意义何在?

在2024年,ESG已经是众多公司熟悉的名词。它是“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如今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双碳”目标及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也为ESG理念在中国企业中推广落地,提供了一次重大的机遇。在资本市场上,ESG信息披露也渐成全球趋势。我国对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也不断加强,A股上市公司主动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但对国内的很多企业来说,“践行ESG”是否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

蓝虹认为,企业践行ES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气候、生物多样性,以及其他社会相关议题的治理,获得了广泛关注,而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环境和社会绩效,需要企业界和金融界的共同参与。对企业而言,实践ESG也可以引导具有ESG投资意愿的绿色投资,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融资机遇。

同时,蓝虹提到,对于金融机构来说,ESG投资已是绿色金融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银行或金融机构通过ESG投资,可以将资金引向那些环境友好、社会公益等方面有益的项目,在企业端和金融端共同发力,推动可持续生产、经营、消费等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生态圈层。ESG指标体系的形成,也为绿色金融、绿色生产、绿色经济方面提供了更具体的行为准则。

在刘均伟看来,ESG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国家和地区甚至整个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他提出,在资本市场层面而言,ESG有三重作用:资源配置、资产定价、风险管理。

▲(中金公司研究部量化及ESG首席分析师刘均伟)

首先,资源配置方面,监管、政府或者是投资者,可以运用ESG工具,让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到ESG表现更好的产业或地区。

其次,在资产定价方面,以前市场对资产进行定价的时候可能仅仅关注企业在财务上的表现,但现在,在全球都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双碳、气候变化等议题的情况下,把ESG因素考虑进去,放在资产和项目的定价模型里面,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最后,刘均伟提到,ESG也是风险管理的工具,很多机构把它作为对企业风险评估的补充,依据ESG的评价体系,机构可以观察和梳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而企业也可以据此通过改善管理实践,获得更好的ESG评价,提升长期价值。

▲(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

施懿宸简单介绍了ESG的发展历程。这一理念在2004年由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首次提出。2015年9月,联合国通过以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核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从宏观来讲,ESG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微观来看,它也代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他看来,企业的价值之一来自于解决社会问题,ESG是议题导向,其中关于环境、社会治理等问题,都是大众关注的社会议题,一个企业ESG的评级,甚至可以上升到一个企业的品格,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此外,施懿宸提到,从金融层面考虑,在ESG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在投资流程里也会要求重视这一方面。

在推动企业ESG实践中,监管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内,各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施懿宸表示,数据显示2023年“新三样(包括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发展动能强劲,出口增长,成为贸易新增长点,而这就可以说是“碳中和经济”的优秀表现。但在其中监管也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ESG投入需要成本,ESG监管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企业采取更加可持续和负责任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时监管对“飘绿”等行为进行监督、对虚假ESG行为进行追责等,也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在2023年8月,国资委办公厅向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下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成果,推动加快建立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2023年9月,证监会表示,正在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监管部门出台标准,推动强制信息披露,这是ESG的基础设施的第一步。ESG报告,也就等于是企业的‘第二张财报’,需要监管部门提出要求和标准。”施懿宸说。

此外,他还提出,对国内的评级机构,也需要监管进行规范;以及激励金融机构,通过市场的评级机构来调动金融机构把ESG评级纳入到投融资流程。

02、ESG如何与企业长期价值相结合?

企业践行ESG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发展目标,也是个重要的话题。胡雯提出,随着ESG投资的兴起,投资者对企业ESG表现要求越来越高,一家企业建立长期、可持续的ESG战略,也是投资者们日益提高的要求。

结合此前对部分上市公司ESG调研的情况,刘均伟认为企业如果想要在新的时代更好地践行ESG,主要有两点:首先,企业做ESG“不要流于形式”。“如果你只是想把ESG的报告写得漂亮,最终不一定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而是应该把ESG从上到下融入到公司的战略以及经营活动过程中。”刘均伟说,“比如说,能不能把ESG指标和目标分解到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其他的相关部门中去,成为它们的KPI?否则你设定的碳减排的目标等,可能都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其次,他认为,企业更重要的一步是要做好和投资者的沟通和信息披露。尽管国内市场现在对ESG报告披露不是强制性的,但不排除未来可能会有强制的要求。除此之外,企业要做好ESG沟通,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发布一份ESG报告,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例如在官网、企业和投资者交流的场所、举办投资者交流会议等,把公司做的ESG相关事情讲得更透彻,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企业在ESG大发展的背景下,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投融资环境和条件。”

反过来,对金融机构如何践行ESG投资,刘均伟也提出了建议。首先,投资机构在投资公司的时候要设置筛选的流程,把ESG相关的因素融入股票的定价模型里,从而对公司的定价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判断。

其次,投资组合构建以后,可以根据ESG整体的表现或者关键指标,比如说碳排放的强度、总量、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对一些特定的目标进行跟踪,如果有一些公司出现问题,就可以考虑对异常的指标进行深度分析,并且在投资组合层面对公司的持仓进行调整。

第三则是尽责管理,对一家所处的行业是有前景的企业,机构可以参与到公司的ESG治理中,通过股东大会或者其他的沟通方式影响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帮助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重视ESG议题、提升ESG评级,为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带来长期价值的提升。

蓝虹也认为,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和有跨国业务的企业来说,整体来看,是有利于其财务收入增长的。

“企业在信息披露之前自己要先做ESG的数据和评估,这对它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规避风险的过程。做了ESG评估,有各种评价指标,企业可以在合规性方面有更严格的自我检测。其次,一个企业投资的往往是长期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和政策在不断变化,做ESG评估中同时还有对未来市场、对低碳在本行业未来趋势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可以提前对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进行一些风险规避。”蓝虹说,“一般来说,做了ESG的企业,它的风险度比没有做ESG的企业要低一些。”

同时,蓝虹也提到,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企业,也更容易和国际领先企业进行沟通、业务合作。在国际市场中,这已经是大趋势,“早做总比晚做要好”。

但蓝虹也强调,做ESG最难的还是中小企业,ESG的评估成本压力,对它们而言还是很大的。此外,如果它们不进行上市融资,也没有国际业务,在市场中因为ESG评估获得的收益也会相对而言少一些。因此,她建议,对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在评估标准和方法上可以进行革新,或者由监管部门进行引导,通过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等领先技术,降低中小企业做ESG的成本,这也是未来应该突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也得到了其他嘉宾的赞同。刘均伟表示,期待企业、金融机构和监管一起来推动和建设我国的ESG生态体系、提升ESG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可靠性,同时也鼓励长期资金加快实践ESG投资理念。随着长线资金将ESG理念引领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进行更全面的实践,社会公众也将会直观地认识到ESG对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施懿宸也特别提到,金融机构也都在关注“漂绿”的问题,所以在生态建设中,也特别需要有相关的第三方机构或者是媒体、监管部门进入。而关于ESG领域的概念和知识,在企业、投资人中的普及仍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人一起进行努力。

市界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关注ESG的践行,未来也将继续整合各方的资源,共同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