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自称业内最大数字医疗服务平台,最终靠卖货为生

2023年12月25日 文/ 小米 编辑/ 江芸

12月15日,根据港交所官网,自称“中国最大数字医疗健康平台”的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已递交上市申请。申万宏源香港、清科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健康160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深圳。创始人罗宁政从深圳公立医院辞职,创立宁远科技,为各大公立医院开发软件和维护医院官网。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到2018年就摘牌,重组成如今的“健康160”。

招股说明书显示,健康160是一家数字医疗服务平台,主营业务包括为医院提供在线营销及数字医院解决方案,提供医务人员的在线健康服务。换句话说,健康160是帮医疗机构进行网络推广、数字化服务和在线问诊。

不过,这些数字化服务没能成为主营收入。2020至2022的三年间,健康160公司的数字医疗服务年收入最高不足1.4亿元,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三成。真正的营收大头是医药健康用品批发,占公司总收入的七成之多。

到2022年,这部分营收更是达到3.85亿元,创下近三年的历史新高。

“互联网医疗的尽头是卖货”,健康160也无法逃脱这一戏谑。不过,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巨头,健康160的毛利率偏低,且逐年下滑,2020年药品批发业务的毛利率是7.9%,到2023上半年仅为2.1%。

创业至今18年一路走来,健康160走得依然不太顺畅,仍在持续亏损。这也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现状的缩影。

曾挂牌新三板,业务覆盖超3万家医疗机构

细数健康160的发展历史,还要追溯至2005年。

2005年,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信息健教科副主任的罗宁政决定辞职,与王明共同成立深圳宁远科技(健康160前身)。之后,二人奔走于各大三甲医院,推广软件开发和官网维护等业务。

在互联网医疗风起云涌的年代,健康160快速扩展,迅速抢占深圳、长沙、青岛、重庆等省市的公立医院市场,并与支付宝、华为等科技巨头签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健康160曾一举拿下长沙本地生活服务APP——“我的长沙”的医疗健康服务板块的委托运营权。

不过,业务快速扩张意味着更大的资金压力。公开资料显示,在造血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健康160曾为筹措资金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但到了2018年就选择摘牌、退市。

幸运的是:挂牌新三板期间,健康160完成对一六零医药和瑞文泰药业两笔收购,让公司进入医药零售及批发的业务领域。

为保初心,健康160选择了继续做医生端服务,推出“云医院”、“160云社康”等多项解决方案,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医疗机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健康160平台服务范围涵盖全国260余个城市,连接超过3万家医疗健康机构,包括超1.4万家医院、1.6万家基层医疗机构,约6600私立医疗机构。

据健康160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22年通过平台的挂号数量、合作医院的数量以及接入平台的医务人员数量计算,“我们是2022年行业中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

不过,理想很骨感,现实很丰满。即使是行业第一,也难逃亏损的命运。2020年至2023上半年,公司分别亏损2987.6万元、1.524亿元、1.201亿元、2477.6万元。

这意味着,过去3年半,健康160累计亏损3.271亿元。

事实上,国内用户还未养成为医疗服务买单的习惯,这是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最为尴尬之处。不论是自称“行业中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健康160,或是一些知名的互联网医药平台巨头,概莫能外。

卖货占比超7成,毛利远低行业平均水平

医药健康用药销售业务,是健康160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至2023上半年,该业务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2.63亿元、3.85亿元、1.86亿元。但面对动辄上万亿的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这个业绩还不成气候。

在成熟的商业市场中,没有规模效应就无法拿到更低的进货价,批发业务就不能保证足够的毛利,健康160的数据同样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3上半年,健康160的医药健康用品销售贡献营收分别为1.55亿元、2.64亿元、3.85亿元和1.86亿元,但相应的毛利率仅有7.9%、4%、4.1%和2.1%。

这个数字意味着,健康160的药品批发业务毛利率远低于业内均值。

健识局曾统计各大流通企业的财报,九州通、鹭燕医药、嘉事堂等药品批发业务的毛利率均在7%左右。业内普遍认为,健康160还需要拓展更多商业合作伙伴,主动掌握批发业务的议价权,才能攫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不过,拓展核心商业合作伙伴谈何容易。健康160也清楚这一点,因此已将业务从批发延伸至零售。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零售模式产生的收入分别是8554万元、8525万元、8077万元、1639万元。

只是业务刚刚有了起色,就惹上了官司。2020年,健康160旗下一六零医药从某买方中收取2100万口罩货款,但未能及时提供口罩,买方直接对簿公堂。今年12月,健康160赔付买方1300万元,将诉讼和解。

作为诉讼保全措施,一六零医药的银行账户于2021年11月实现限制。为继续开展正常的零售业务,健康160同期收购一家拥有药品零售资质的海联堂大药房,但经营业绩大受影响,无法与一六零医药同期相比。

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医疗公司肯定存在生存空间。眼下的健康160,当务之急是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否则能否成功上市都不一定。同样成立十余年的微医、医联迟迟没有等到上市聆讯,圆心科技已第五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撰稿 |小米

编辑 | 江芸 贾亭

运营 | 山谷

图源 | 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