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到来,我们应当用一种什么视角看世界?
学科之间的藩篱是不应该存在的,我们应当用一个整体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表达。
作者|孤鸽\编辑|彭晨
4月6日,“想象另一种引力”科学艺术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以突破常规、打破想象的跨界表达,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科学之美。
这场有着“国内首场科学艺术展”之称的特别展览,最大的亮点正是“跨界碰撞”,更集纳了生物学、天体物理学、艺术学、化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7月9日。
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是“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以“跨界促生变革”为核心,致力于打造科学艺术交叉研究与创新平台,促进不同学科领域间的高度融合。
中心集创作与传播为一体,推动科学知识的艺术化呈现,曾与奥斯卡最佳美本指导叶锦添共同开发“全观”和“凝望”等科学艺术展;为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可视化呈现,其中服务的学术期刊《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简称“GPB”),获“中国最美期刊奖”。
成立以来,中心坚持科学艺术领域的科普文章原创,微信公号“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屡次入选腾讯新闻“惊蛰计划”;出版多部科学艺术类书籍,如“生命小剧场”系列、“不完全人体手册”系列、《生命折叠》等。
正是因为在科学艺术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和知识沉淀,连接了全球顶尖的科学艺术家,本次展览才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内容,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并启发了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
为更深刻理解展览内容,博客作者专访了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创始人、策展人蔡潇女士,讲述“想象另一种引力”展览幕后故事,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以及最新的AI技术发展。
以下是对话内容——
博客作者:科学和艺术其实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目前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机构也很少,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as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是研究哪些方面,做哪些具体的内容?
蔡潇:我们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其实最主要是研究科学与艺术怎么在一起交织、相融,所以我们没有叫“科学与艺术”或“科学和艺术”,而是叫“科学艺术”。
我们觉得科学里边一定会有一些艺术性的呈现,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很美的,我们的宇宙也是很美的,我们的微观生命也是很美的。而艺术,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当代艺术,随着科学对未知世界的更多探索,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丰富,艺术家看待世界的看法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影响,双方也是越来越接近。在此基础之上,艺术的内容也是在不断地进行更迭。
同时,现在很多科技手段的飞速发展,也会影响到当代艺术形式上的一些表达。所以我们觉得科学与艺术在一起交融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做科学艺术研究中心的一个初衷。
我们有一个solgan叫“跨界促生变革”,因为我们觉得现在世界各个学科之间的交互、交融是越来越频繁的,我们想让我们的大众,尤其是我们的孩子们感觉到,学科之间的藩篱是不应该存在的。我们应当用一个整体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表达。
博客作者:本次展览的主题叫“想象另一种引力”,具体怎么理解,您想表达的是什么?
蔡潇:“引力”大家都知道,这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更多地是讲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发生引力,慢慢地聚合在一起。科学与艺术,大家都以为是相反的两极,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但实际上在现在社会中,它也是慢慢发生引力,在向中间靠拢。
我们展览里边有很多的主题,有微观的主题,有宏观的主题,其实宏观与微观之间也有一个引力。我们在微观视角上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可能跟我们宏观视角观察的现象是统一的。
还有很多不同的学科,本身是不相关的,但是这些科学艺术家巧妙地把它们做了一个交融。所以我们也希望大家在展览里多多去发现,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词放在一起进行了交融。
博客作者:这次展览也同步发布了图书《想象另一种引力》,里面收录了14位科学艺术家的300多幅作品,有哪些亮点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蔡潇:这14位科学艺术家其实每一位都有很多值得被关注的点,因为我们这本书跟一般的采访有些不一样,我们会更多地关注这些科学艺术家本人的教学背景、教育背景,包括他们在从事科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而不是说只看作品本身。所以我觉得我们这本书和这个展览,都是比较人性化的,我们想去看一下这个作品背后到底是什么促发他们去进行这样的一些跨界思考,以及他们为什么能够去做这些跨界的创作。
博客作者:我很好奇这14位科学艺术家是怎么选出来的,怎么联系到他们?
蔡潇:我们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挖掘各个领域的科学艺术家了,长期在输出内容,我们的公号现在有500多篇评论文章。这14位科学艺术家是我们经过很多轮筛选,最后选出来的,在主题各方面比较适合,是我们觉得在科学艺术统一性上做得最佳的。
博客作者:是一开始就计划把图书出版和展览一起做吗?
蔡潇:刚开始并没有,但是我们在采访这些科学艺术家的过程中,本身还是很受鼓舞的。比如我们在采访岩石摄影家贝尔纳多的时候,他花很长时间专门为我们做PPT,带着我们去参观他的实验室,告诉我们怎么进行岩石的拍摄。他本身对科学艺术的执着精神,点燃了我们,让我们有激情来用更丰富的方式去传递出他们的思想,呈现他们的作品。
博客作者:听说你们去年开始策划这场展览,那正是疫情快结束的时候?
蔡潇:其实我们一直在酝酿,前后差不多5年时间,但始终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当我们知道疫情可能会慢慢收尾的时候,马上就想把这个展览给做出来。
博客作者:出版和展览是两种文化形态,从图文到展品的转化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付出了什么创新努力?
蔡潇:这个展可能跟其他一些展有些不一样,大家可以看到,它涉及的学科门类是特别多的,有六大主题,每个主题里边又涉及了不同知识的学科。我们之前粗略地计算过,展览里边涉及的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学科,加在一起要超过40个。所以,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怎么在短时间内迅速去学习40多个不同的知识,你要去了解它,并且要去溯源。这是我们面临的比较大的一个困难,就是迅速学习的能力。
博客作者:我发现很多小朋友来看展览,您在策展之初是不是就考虑到科普方面的表达?
蔡潇:当然,因为小朋友是我们特别重要的受众,我们觉得科普教育对小朋友来说是一个刚需,我们特别希望这个展览能够点燃小朋友心中的一些种子。他们可能突然经过,看到某一幅画,或者看到某一个装置,点燃了对科学或者艺术的兴趣。
但是大家可能也会注意到,我们没有刻意去打“亲子教育”“儿童科普”这样的关键词,因为我们觉得一个好的科普,它面向的对象应该是大众。
也就是说,无论你有没有科学素养,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学科背景,到了我们这里都会有不同的吸收。比如说,你可能不懂科学,没关系,你能看到艺术;可能你之前对这个学科知识完全没有感觉,但是看到展览里的这个交互设置,就可以去玩,去了解。
所以,我们更希望这个展览是一个立体的、丰富化的呈现,不同的人在里边都会有所得。这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打“亲子”概念的原因,但儿童确实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受众群体。
博客作者:这次展览北京是第一站,接下来在全国巡展方面有没有什么规划?
蔡潇:之后肯定要去做巡展,现在第二站正在谈,在内容上也会继续优化。
博客作者:最近AI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能够通过关键词合成一些图片,引起了众多讨论。那么对科学艺术领域来说,是不是也受到一种冲击,会不会被AI所替代,您是怎么看的?
蔡潇: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的宏大,有可能我们下几代人都要去考虑这个问题,就是AI有哪些是可以替代我们人类的,我们人类独有的那一部分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在这个时候来做科学艺术展览,也确实是有意地在回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觉得人类有两个地方是不能被替代的:
一个是对世界的探索欲、好奇心,这有可能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质。就是人天生会对一些自然的现象也好,或者人类本身也好,是有一个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的。这个欲望是我们进行科学发现、科学探索最基础的推动力。
其二就是艺术是我们情感上的一种表达。我不知道之后AI会不会也会产生感情,也有可能他们有他们的感情,但是我觉得现在比较初级的GPT,其实还是基于大数据的基础,还是机械地表达,机械地学习。比如大家目前看到的AI画的画,包括摄影作品,虽然貌似真实,但是你还是能够区分出来,因为它是制式化的,缺乏温度,这跟我们人类的作品是有很大区别的。
还有就是,当艺术家投入精力创作出作品,观者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其实是能够感受到背后这个艺术家付出的时间、他的思想,甚至他的感情。我觉得目前这个阶段,还是AI不能替代的。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