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追平《尘封十三载》,再次为迷雾剧场鼓掌

2023年4月10日 文/ 莫莫 编辑/ 孤鸽

无论从剧集立意还是剧情表达来看,《尘封十三载》都是一部大胆的破局之作,努力挣破框架,摸索、创造着悬疑题材新的可能性。

作者|莫莫\编辑|孤鸽

一桩跨越13年的连环凶杀案,让悬疑爱好者在这个四月享受了沉浸式的追剧体验。

4月6日,由陈建斌和陈晓主演的《尘封十三载》一经上线,就在短时间内通过口碑发酵实现了出圈。“真没见过这样的国产剧,我仿佛在看一部悬疑感十足的公路片”“没想到国产剧在师徒关系的刻画上还能玩出新花样”……诸如此类的评价开始频繁出现。

从观众的反馈声来看,《尘封十三载》有着区别于传统悬疑题材的新鲜气质。比如剧中油画式的死亡现场和受害者诡异的死法,让案件笼罩上更加神秘的色彩。而师徒二人街头追凶的大量情节,不仅使南都市的烟火气跃然纸上,更为观众带来了第一视角抓捕嫌疑人的沉浸感,以至于有人感慨:“这部剧适合跑着看。”

爱奇艺迷雾剧场开播3年,已推出13部作品,3年间观众对剧场的好奇心愈加浓烈,核心的一点就是在于剧场的创新。当下,《尘封十三载》就再次打破大众对于悬疑题材的认知,这不禁让许多人在网络上真诚发问:“迷雾剧场,你真的没有创作瓶颈吗?”

双时间叙事下,烧脑的街头追凶

“和而不同”,一直是迷雾剧场的显著特色,在“悬疑”这个大类型下,每部剧都能做到风格独特,不断给观众创造新奇感。《尘封十三载》便是采用了巧妙的双时空叙事,将1997年和2010年连接在一起,让人物穿行其中,塑造命运变化,也描摹时代变化。

两个年代的案发现场,有强烈的重叠感。破败的民房里,被摆成舞蹈姿势的裸体受害女性,令人毛骨悚然,凶手刻意留下的刻有“HB”字样的铅笔,充满了浓厚的挑衅感。走出案发现场后,又能强烈感受到两个年代的巨大差异。1990年代的街景、老式自行车、新潮的大哥大都快速褪去,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备受欢迎的iPhone 4所取代了。

为了打磨好这两条叙事线,在演员状态、年代风貌上做到极致,《尘封十三载》经历了两次开机和杀青,1997年和2010年的剧情,完全是分开拍摄的。为了凸显人物的蜕变,导演在许多细节处下了功夫,比如1997年的陆行知,穿得多是牛仔、羊羔领的衣服,有一种阳光稚嫩感,而到了2010年的陆行知,已经成为了刑警队的队长,服装就多以军绿色系为主,更具干练成熟的气质。诸如这样的细腻处理,剧中还有很多。

《尘封十三载》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创新,比如每集片头都会有一段线索式的短片,通过铅笔、跳舞的女孩、樱桃头绳、鸟头面具等暗示,让观众可以快速抓住重点,以第一视角和剧中的警察一起抽丝剥茧追逐真相。而熟悉的观众可能更有体会,迷雾剧场几乎每部作品都重视片头的设计,会结合剧情营造一种冷峻、悬疑气氛,这也是打造品牌整体形象的一种策略。

与传统的涉案悬疑剧相比,《尘封十三载》定位为“师徒街头追凶剧”,上演了大量街头追凶的桥段。剧中有一段出圈的名场面:卫峥嵘抛下吃汉堡的儿子,在大街上追起了摇滚青年姚乐,实现了惊险氛围和喜剧感的结合。剧中也有师徒二人大量走访群众、盯梢的情节,生动地刻画出了在那个侦查技术还欠发达的年代,警察要下的“真功夫”。

这在极大程度上打破了涉案剧所陷入的思维定式,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了警察多元化的办案过程。有观众感慨道:“还是第一次在国产剧中看到这样的处理。”

无论从剧集立意还是剧情表达来看,《尘封十三载》都是一部大胆的破局之作,努力挣破框架,摸索、创造着悬疑题材新的可能性。

家庭与案件紧绑,迷雾剧场的心理战

近些年来,国产悬疑剧,特别是涉案剧,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观众只对查案追凶的过程感兴趣,余下的情感戏、家庭戏,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但要想塑造人物的饱满性,也不能让警察只谈工作,还是需要生活戏份,结果就陷入了两难困境,难以平衡。

但《尘封十三载》不一样,观众对剧中的一个个小家庭,产生了许多好奇。陆行知和杨漫感情那么好为什么离婚了?卫峥嵘和白晓芙之间发生了什么?卫峥嵘和胡海霞不是离婚了吗,怎么又在一起了?这些家长里短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了相关的评论区中。

如果站在国产悬疑剧的维度来看待这一现象,那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尘封十三载》就像是一位被人们期待已久的破局者,谁也不知道它的能量将会在未来产生多大的震动。

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靠着单个人的努力或幸运,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剧场化运营模式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作为国内悬疑剧场的第一厂牌,爱奇艺迷雾剧场一直在类型叙事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不断拓宽着悬疑题材的边界。而打破悬疑剧的距离感,摆脱悬疑剧一味靠刺激肾上腺素来留住观众的困局,使其回归生活、双脚落地,就是迷雾剧场努力的方向之一。

早前播出的《八角亭谜雾》《回来的女儿》《回响》等剧,就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之中,对夫妻关系、原生家庭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探讨。悬疑剧的“面子”是案件本身,这是刺激观众观感的部分,但“里子”是案件背后所反映的人性、情感,才是作品的意义。

而《尘封十三载》之所以能打破旧有的格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两条悬疑线并行的架构。除了连环凶杀案之外,卫峥嵘和陆行知的个人命运,以及两个家庭的命运也有强烈的悬疑色彩,并与案件本身形成了强关联。对于整个悬疑类型而言,这样的设置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1997年和2010年的师徒二人,有一种浓烈的角色互换感,徒弟经过时间的磨练后,成为另一个师父,而师父又和早年的徒弟越来越相似。1997年的卫峥嵘,一身大哥气派,穿着皮衣,戴着墨镜,发起火来能用澡堂的浴巾抽断凳子腿,但到了2010年,他却突然变成了在家洗手作羹汤的“暖男”,穿着老头背心和拖鞋,拿一个粉色儿童水杯出门。这样的鲜明对比,让观众很难不对他这13年来的经历产生“窥探欲”。

不难看出,《尘封十三载》所呈现的,不仅是一份烧脑的连环追凶案,更是与观众进行了一场心理战。

在多部作品的累积和复盘之下,迷雾剧场对观众心理的洞察已经可以形成准确的预判,从而快速找到突破点,这是其他“单打独斗”的剧集很难比拟的优势。迷雾剧场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已经刻下了国产悬疑剧的成长线。

迷雾剧场用三年时间刻下国产悬疑成长线

直到现在,人们也常常会谈起迷雾剧场诞生时,在国产剧领域掀起的巨大风浪。其对剧集进行剧场化、品牌化的运营模式,完全打破了当时人们已有的认知。迷雾剧场在通过《隐秘的角落》一炮而红后,又吸引了一批追随者,让剧场化的概念快速走红。

3年过后,模仿者早已寂静无声,只有迷雾剧场的风头依然强劲,而这并不是偶然。

首要的原因便是爱奇艺对创新的鼓励,为创作团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也让他们有了敢于创新的底气。因此,在“悬疑”这个大类型下,迷雾剧场的的作品整体上有鲜明的风格,但每部剧的叙事模式和风格,又并非重复前者,而是另开新枝,做到了“和而不同”。

在迷雾剧场诞生的第一年里,观众对它的定位是“精品悬疑短剧集”,但之后的每一年,迷雾剧场都打破了观众对其的想象,在悬疑类型中不断做突破,甚至出现了“始于悬疑又走出悬疑”的趋势,让剧场本身形成了独特的迷雾气质。

以今年播出的几部作品为例,《回来的女儿》是“家庭+悬疑”组合,营造了浓郁的小镇生活代入感,尤其廖穗芳一角给人印象深刻,不亚于爬山的“张东升”;6集迷你剧《平原上的摩西》,从一对青梅竹马的年轻人命运切入,展现时代浪潮下的社会众生相,如一部质感厚重的长电影;《回响》则是将一起刑侦案件与一场家庭婚变双线交叠叙述,形式上和内容上都颇具特色;当下的《尘封十三载》,又突出双时间叙事和街头追凶场景。

回看迷雾剧场过往的作品,可以发现其中没有一个主角、一个故事是相似的。即便是在《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剧爆红之后,迷雾剧场也不断突破原有风格打造系列化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凝聚了从头再来的勇气。尽管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作品反响不一,但回头来看,正是因为这种敢于求新的勇气,让剧场的边界不断扩展,根底不断加厚。

而能做到不断创新,关键是有多元化、风格化的创作团队。爱奇艺始终尊重艺术家,迷雾剧场汇集了多位经验丰富的导演、制片人,增加了好内容的确定性。3年来,迷雾剧场一方面发现和启用了吕行、张大磊、辛爽等年轻的优秀导演,正是他们颇具新意的艺术思维,引领了悬疑潮流;同时平台又和冯小刚、王小帅等资深电影人合作,他们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成熟的电影语言,为迷雾剧场的内容增加了厚度。

精品内容与优秀人才汇聚,让迷雾剧场培育出了一片正向循环的优质土壤——在多个爆款剧的影响下,迷雾剧场成为了悬疑剧品质的背书,有极高的市场信任度,因而吸引更多人才加盟。同时,各具特色的主创班底的加入,又让迷雾剧场的气质不断出新,品质持续升级。

同时,平台在剧集创作、排播节奏等方面的精细化运营,也让好内容的传播效果实现了最大化。《尘封十三载》两次开机、两次拍摄的大胆尝试,很大程度上就是平台赋予的底气。而平台的运营,对观众审美趋势的把控,也会反馈到创作团队,提升作品的受众度。

迷雾剧场所构建的,是一个庞大的生活世界。警局、家庭、大厦、山、平原、街头……每一部剧中都有区别于其他作品的、鲜明的要素。从起初的“约你去爬山”,到这次的“约你去上街”,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包裹着不同风味的故事,我们看到国产悬疑类型剧走出警局、走出城市,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但对生活的温柔关照一直贯穿其中,带给人感动。

如今,人们很难再用特定的词汇来为迷雾剧场设限了,它代表着这个行业所有的可能性,任何创新、任何突破出现在其中,都不会有人感到意外。“迷雾”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而是对剧场的自身气质及其未知感的诠释。

其实,不仅是悬疑剧需要迷雾剧场,所有类型的国产剧也都需要属于自己的迷雾剧场,尊重人才,遵循规律,追求创新,快速推动其类型化的升级。而当有了成熟的案例在前,国产剧蓬勃开花的这一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