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故事是什么,手机相册都知道
2022年就要过去了。
每当我想要看到这一年的样子,我总会打开手机相册。照片记录下我们的故事,也记录下我们选择的生活。
12月15日,央视和小米联合推出了一段视频,记录了手机相册里的2022。
一共3分08秒的视频并不长,但看完心里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情感。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些选择,人们选择勇气,选择坚守,选择所有道路中更难的那一条,选择看到美,看到真实,看到自己内心所爱。
勇气
有一句话说,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在吴朴慧的故事里,勇气应该是红色蝴蝶结的模样。
8月22日一早,重庆女孩吴朴慧正准备给新开的摩托车店安装牌匾,突然从一个车友群里看到一条来自北碚山火现场的招募信息。由于起火处地势和山路狭窄等等原因,汽车无法开到灭火最前线,群里正在招募能去运送物资的摩托车骑手。
今年25岁的吴朴慧从7、8年前开始接触越野摩托车,还曾在重庆当地的摩托车比赛中拿到过女子组的冠军,看到这条招募信息,吴朴慧立刻放下自己手里所有的事情,戴上自己缀着红色蝴蝶结的头盔,骑上摩托车赶往了现场。
能上到灭火前线的山路只有一米多宽,还是用挖掘机临时修出来的,路面上有不少石子。现场的指挥高喊,「有没有摩托技术好点的?再往里面送一送!」听到这句话,吴朴慧高高举起了手,「我得行!」
对吴朴慧来说,是一种对家乡的情感,给了她奔向火海的勇气,「我想以自己的方式回报这座城」。
她背着背篓,跨上摩托车。水、药品、食物、灭火器,背篓里的物资换了一轮又一轮,「逮着什么送什么,看到什么送什么。」山火炙烤,越往山上走,气温就越高,大部分时候,吴朴慧的衣服都是被汗水浸透的。
5天时间里,吴朴慧每天要往返30个来回。她在山火中逆袭的身影,和那朵飘扬在头盔上的红色蝴蝶结,被现场记者捕捉下来,很快传遍全网。网友们亲切地叫她「最美蝴蝶结女孩」、「又飒又美」、「重庆人的骄傲」。8月26日凌晨,在全体消防员和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下,持续多天的山火终于被扑灭。
重庆山火期间,有无数这样的平凡英雄,选择成为穿越火线的逆行者。是他们让我们明白,原来勇气如此朴素,又如此真挚。
善良
9月,我们看到善良带来的奇迹,以一种最其貌不扬的样子出现。
那是一张用手机前置摄像头拍下的合影,照片里的两个男人穿着卷了边的夹克和工装,看上去甚至有点灰头土脸。但就是这样两个人,在泸定地震后上演了「好人救下好人」的故事。
倪太高和甘宇 图源倪太高微博
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时,泸定县湾东水电站的职工甘宇和罗永没有立刻逃离,而是选择了逆行去开闸放水,也因此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身为当地人的罗永去寻找救援,高度近视的甘宇留在原地等待。9月8日,罗永获救,但甘宇却消失在了密林中。连绵不断的雨雾中,一批又一批救援人员进山寻找,又几次和甘宇擦身而过。
最终救下甘宇的,是另一个善良的普通人,58岁的山民倪太高。倪太高的家,位于进入甘宇失踪地芹菜坪的必经之路上,也是全村海拔最高的房子之一。听说有人在身后这片山里失踪,原本已经住进镇上安置点的倪太高,决定留下找人:「如果他走下来,肯定能听到他的声音,我当时就是这个想法。」
长达17天的时间里,大家没有放弃甘宇还活着的希望。9月21日早上,倪太高听到了甘宇的声音。在这场地震里,甘宇和罗永救了村民,倪太高又救了甘宇。好人救了好人,好人活了下来。三个好人的故事,像是这一年里的一个童话。
我们与甘宇素昧平生,但在他获救的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等待着与他在镜头中「重逢」。后来甘宇和倪太高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不算什么英雄。
这一年里的很多时刻,我们就是被这些普通人的善意照亮,并燃起继续前行的力量。
梦想
有些故事从破碎的大地上长出,有些故事则悬挂在星空上。
今年,航天员王亚平为自己的女儿实现了「摘星星」的梦想。为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王亚平与5岁的女儿分离了183天。出发前,王亚平与女儿拉钩约定,这次「去太空出差」,妈妈会为女儿「摘一颗大大的星星」回来。
宇航员的日常训练十分忙碌,女儿有时会忍不住问妈妈,「为什么其他小朋友总有爸爸妈妈陪,为什么我只有姥姥姥爷陪?」姥姥告诉王亚平,孩子每天都会画一张有妈妈的画,太想念的时候,也会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泣。
2021年11月8日,王亚平顺利完成出舱活动,成为全球第十六位、亚洲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2022年4月16日,王亚平连同神舟十三号乘组另外两名成员一起搭乘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安全返回地球。她完成了属于中国航天人的「大梦想」,也没有忘记,属于自己5岁女儿的「小梦想」。
王亚平乘专机抵达北京后,穿着一身中国红的女儿,将一束花献给了妈妈。镜头记录了阔别183天后,王亚平与女儿的第一个拥抱。随后,王亚平掏出一个星形项链,履行了自己「摘星星」的承诺。这一刻,她是开创历史的宇航员,也是给自己的孩子摘回星星的妈妈。
到了今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小米也在现场记录下了这个画面。
是在这些瞬间,我们知道了梦想的可贵,懂得了仰望星空的意义。
真实
2022年,我们被他人的善良、勇气、梦想照亮。但更多的时候,你发现真实的生活就足够闪光。
立秋这天,爱好摄影的城市规划师耿弘按下快门,给自己的邻居爷叔和他的孙女拍下一张照片。
与爷叔做了十多年邻居,之前耿弘一直没有机会和他好好交流。直到今年,上海封控期间,爷叔在小区里帮大家理发,两人才多了些交流的机会。
耿弘这才知道,六十多岁的爷叔也喜欢玩摄影。他平时在家会用单反拍阳台的鸟、拍小区的花开花落,甚至小区里组织阳台音乐会时,爷叔还会用无人机拍摄记录。
聊得多了,爷叔的女儿告诉耿弘,其实爷叔一直有一个环游中国的梦想。他给自己规划了线路,河南、徐州、陕西、山西……今年立秋,爷叔终于出发了。耿弘也下楼与爷叔告别。爷叔坐在贴着「漫游,换个活法」的车上,与自己的外孙女握手告别。
耿弘赶紧抓拍下这一幕,并用它来参加了小米徕卡影像大赛《2022中国影像辞典》。对于耿弘来说,那些平凡的、真实的生活,就是值得被定格的瞬间。
奋斗
最后一张照片,来自43岁的建筑工人刘刚。他拍下自己工友在工地上的样子,画面里工友的脸上落满了油漆,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口罩印痕。
刘刚和工友都是油漆工,是做外墙漆的「蜘蛛人」。戴口罩是他们常年的工作习惯。
「我们都说做这行,就是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刘刚说。很多工友会觉得自己穿得太脏了,不想被拍。但对他来说,拍照只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从02、03年开始摄影,平时看到好看的风景、故事,都会拍下来,「想展现下基层人的生活状态,并不是诉苦,我就是真实地记录一下,我们基层人就是这样的。」
刘刚说,自己的生活比较平淡,「干什么工作不辛苦」,只要能追求自己的爱好,记录下这一路走来的风景,就是很好、很充实的生活,就有为之奋斗的意义。
拍照,就是选择
站在2022 的末尾,回望这风尘仆仆的一年,你选择留住什么?打捞什么?哪一个画面让你久久地凝望?哪一个瞬间让你忘情地出神?
《人物》有一个每月一度的「the moment」栏目,邀请我们的读者分享当月记录下的生活片段。每次,我们都能收到三四千份投稿。
三月,万物复苏,大家拍下许多盛放着的照片:樱花、月季、梨花、桃花、木棉花、风信子……它们开在路边,开在小区,开在山上,也开在自家阳台;六月,夏天来得轰轰烈烈,大家不约而同吃起西瓜,拍下傍晚盛夏的晚霞,也拍下毕业季里和同学们的郑重告别;九月,中秋月圆,人们拍下天上的明月。没有机会出门赏月的朋友们,用屋顶灯、路灯,甚至小台灯,为自己创造一场团圆。
四季轮转,每当翻开手机相册看到这些照片,我们总会意识到,正是一个又一个值得被记录的瞬间,组成了我们值得被热爱的生活。
一位摄影师曾经说过,你拍的照片,不只是照片,你拍的照片里,有你所有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和爱过的人。
因为就在拍照的那一瞬间,你选择将时间定格。那是此刻,也是永恒。
Xiaomi 13系列,忘情一刻,真徕卡。
小米与徕卡合作让移动影像再升级,让专业创作更简单,让每个人都能随手记录美好瞬间。深度联合研发的专业光学镜头与一英寸大底,让夜摄、抓拍更加轻松;徕卡原生画质与超色彩影像,让原汁原味的徕卡影调一键即出。
75mm徕卡长焦浮动镜头,非常适宜拍人,远可高倍变焦,近可微观特写,一颗镜头实现长焦、微距、人像的多重拍摄场景;徕卡水印,见证你的忘情一刻。
我们每一次拿起手机记录的时刻,都是我们忘情地投入生活的时刻。在不确定的年代,我们更珍视已经拥有。忘情投入当下一刻,哪怕只是一瞬间,生活就在我们的面前闪闪发光。
在你2022年的手机相册里,又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