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东软不肯认错,是有原因的……

2022年9月5日 文/ 烟酰胺 编辑/ 江芸 贾亭

东软的系统到底有没有问题?

上周末,“成都核酸检测系统崩了”的消息刷爆网络。为控制疫情,成都于9月1日-4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结果,9月2日晚,这座常驻人口超2100万的城市响应防疫号召时,核酸录入系统却崩了。

网上流传了很多“大白”将手机伸向天空找信号的画面,身后是看不到头的核酸队伍。很快,有人开始指责成都核酸检测系统的开发企业:东软集团。

9月3日,东软集团发布声明表示,系统的崩溃与公司无关,是网络的问题。

有成都网友在线回击:你嘴可真硬,看线上演唱会都流畅无比,一个核酸系统能被网络卡到不行?事实上,就在大白们伸手向天空找信号的9月2日那晚,歌手李健举办了线上演唱会,3000多万人完成了观看。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随后也发布公告,明确表示:“目前,全市通信网络运行平稳,各核酸检测点移动网络覆盖良好,没有出现网络拥塞和故障。”

(图片来源:四川通信管理局)

成都市民能在手机上看演唱会直播,成都大白却连不上东软的核酸检测系统。

东软:错不在我

核酸检测是抗击新冠的有力武器。工作人员需要将受检者的个人信息、核酸编码录入系统,才能确保结果和人一一对应。

东软负责的就是信息录入系统。医护人员或者志愿者安装了“东软系统APP”之后,通过这套系统自动识别身份证件、自动信息录入等工作。系统崩溃后,信息无法正常录入,所有后续的检测工作都被迫暂停。

“原本几秒钟扫一个人,后来变成几分钟扫一个,大家都聚集在核酸检测的地方。不要说系统了,人都崩溃了。” 成都网友吐槽。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大规模核酸检测变成集体罚站,民众对系统开发商难免生怨。但事实上,这种事情已不止发生过一次。

2021年年末,西安因疫情需要,当地连续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西安健康码却频频崩溃。为此,国家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到西安进行工作调研,重点便是解决西安“一码通”崩溃的问题;今年年初,西安“一码通”再次崩溃,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军因此被停职检查。

西安“一码通”的承接方包括东软集团。彼时的西安民众和当下成都居民一样,也将怒气对准东软。面对西安民众,东软集团同样表态:东软只是西安“一码通”系统的应用层支撑厂家之一,崩溃与应用层无关。

总之一句话:不是我们东软的问题。

久而久之,有些地方甚至提前打起了预防针。

在北京中央商务区国贸附近,部分核酸采样点直接挂出了“东软系统扫描识别错误率为3%左右”的牌子,要求大家在录入处仔细核对身份证号信息。

软件老大,不进则退

按照东软集团的说法,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东软的核酸检测产品已在国内17个省的120多个地方部署应用,其中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人口特大型城市,累计检测超过140亿人次。

如果按3%的识别错误比例来算,140亿人次中有4.2亿人次的信息识别是错误的,需要人工重新复核。

身份证上文字的识别用的是OCR技术,健识局从相关技术人员处了解到,国家要求简体字的识别错误率不超过万分之三。考虑到身份证表面反光等问题,错误率肯定会高一些,但3%的错误率依然大大超出国家要求。

东软创立于1991年,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没有从事消费软件的开发,而是一开始就瞄准了低调而又稳定的医疗领域。

据东软集团半年报,截至2022年上半年,东软已经服务600多家三级医院客户、2700多家医疗机构客户、500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30多个省市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几乎遍布全国。

即便在疫情中出现问题,东软依然没有被医疗行业抛弃。究其原因,国家对数据安全的重视是很重要的因素,尤其对医疗行业数据安全的重视一直有增无减。8月29日,国家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发布了《关于印发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医疗体系内信息安全的保护。

不过,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更具创新性、便携性和安全性的医疗信息化产品可能迎来机会。行业老大若不进,便是退,这种事情在医药行业并不少见。

认错使人进步吗?不一定。但如果错了,还拒不认错,肯定不利于进步。

全国30多个省市,都在等待更好的东软。

撰稿 | 烟酰胺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