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一位普通北京市民「关于春天的一点建议」

2022年3月4日 文/ 原版二姐 编辑/

春节过后,北京又生冷了一礼拜,人类缩回厚厚的羽绒服里,植物们没有棉袄穿,可没耽误积蓄能量、暗搓搓地迎接春天。

上周某天路过一个过街天桥,看了眼台阶旁的一丛连翘,发现小花苞们鼓鼓囊囊的,一副跃跃欲试的劲头。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小花苞,心里有点感动:植物们比我们更早知道春天就要按时回来了。

一想到春天就要回来,心情不免荡漾,各种计划、各种愿望,想法纷至沓来。捂了一冬天,浑身上下都需要解放,至于具体怎么解放,没有哪种配饰比丝巾更能表达春天。

文|原版二姐

1

第一次发现丝巾的神奇,是在我工作的上一家公司。

我们的市场部总监是个时髦姑娘,什么犄角旮旯的牌子都认得,天赋异禀。有年春天,我们路过一家小服装店,里面有两方丝巾,一条是白色底、浅紫色花,另一条是橙色的,都很好看。她们一忽悠,我就都买了。回到公司,市场总监过来教我怎么把丝巾系出花儿来。就是打得随意又好看。我是不会的。我只会像上吊一样,把脖子围几圈绕住而已。那两方丝巾在她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怎么一折、一挂、一披,素色的衣服一下子就变得亮了。

那两方丝巾就是火药捻子,引燃了我对丝巾的热情,好像一扇窗被打开了——丝巾这个物件儿,还是挺有的说的。

其实,现在想来,可能我心里早就有一个丝巾的种子,只是一直没有发芽。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1980年?流行一种现在看来很粗糙的头巾,那时候叫纱巾,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就一块又硬又透的纱,上面有些不规则的金线。就这么一个东西,也是缠了我妈有一段时间,才给我买的。当时有两种颜色,黑色和蓝色。我要了蓝色的。每天戴着骑车上学,美。戴了好几年。

上大学的时候,80年代末,有一年三八节,我用攒下来的零花钱去西单给我妈买了一块丝巾。方的,挺厚的,真丝双皱,宝蓝色底子上有白色的玉兰花。25块钱。我妈呲儿了我一顿。说我乱花钱,以后不要给她瞎买什么的。既然挨了呲儿,我也没客气,那块丝巾我时常借来戴戴。

后来工作了,2000年左右,我们部门女领导去香港出差,回来聊天,她说花两千多港币买了一方XXX的丝巾,「没办法,扛不住。」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那个超级大牌,且完全想象不出来,那得是一个什么东西啊要那么多钱。女领导说,「摸上去像一块厚的布。」我更不理解了。丝巾这个东西和那个牌子,都变得很神秘。主要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

直到后来的那两方丝巾,就相当于种子遇到了合适的土壤,且到了一定的节气,一下就被丝巾上身的美丽给引爆了。

《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颈间的一条丝巾,给整身的简约装束添了一丝俏皮的味道。

2

说起我的上一份工作,那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对上班的着装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偏正式、偏休闲都可以。但很多女生在服饰方面都有自己的小爱好,有人喜欢香水,有人喜欢连衣裙,还有一位,连保洁阿姨都知道,「她桌子底下有八双鞋」。

我喜欢的东西跟她们不一样。我喜欢丝巾。也是全公司都知道。现在分析,那时候我刚刚结束在家一年多的赋闲,重返职场,内心里暗搓搓地希望,首先从形象上,不能给别人一种「在家呆了一年多、家庭妇女就是不要样儿」的感觉,丝巾恰好可以满足这个要求,甭管多普通的衣服,只要搭配一条好看的丝巾,整个人就能立刻亮起来。

自从那两方火药捻子之后,有那么七八年时间,很是迷恋丝巾。出去玩、出差、平常闲逛,反正是没少买。便宜的居多,贵的也有。真是,不放过任何一家小店啊。

没有统计过,大概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总得买上十几条吧。

我们那时候没有OOTD(今日穿搭)这一说,但市场总监还是习惯每天在豆瓣上贴几张图,记录一下我们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女生每天穿了什么来上班。多年以后回看,还是挺有意思和意义的。前些天她发到群里几张图,就是那时节我们的OOTD,我还感慨了一下:假如再有一次机会,依然选择跟你们做同事。

她发的图里面,有我的第一条贵价丝巾。那方丝巾的名字叫旅行。黄色和绿色相间。饱和度挺高的。数次卖二手的时候,整理到这一条都舍不得卖。第一条,总是个特别的存在,特别的意义。也是那一条方巾,让我理解了七八年前部门女领导说的,「挺厚的一块布」到底是什么手感。

那是我第一次进大牌店吧?知道贵,哆里哆嗦进去了。内心忐忑,怕被看不起。销售姑娘挺好的,态度和善,当时就教给我好几种非常容易学会的系法,还说,不想买丝巾扣的话,戒指可以代替。总之,那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美丽物件,我拥有了。那时真是鲁,买了就买了,全然不顾一个月工资总共才有多少。

说到那第一方大牌丝巾还有个小故事。公司拍广告,借了去当道具。结果没出一个月深圳分公司就开始有传言,说广告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任凭我怎么解释,只有那个不到半秒钟镜头的丝巾是我的,深圳的同事就是不信,并开始质疑总部工资有多高。

其实,这些年买了这么多条丝巾,我得到的最重要的心得之一,就是不必迷信大牌。丝巾不像衣服,设计、剪裁都是功夫,哪里收一下放一下效果全然不同,丝巾就那些形状,上身之后首先入眼的是色彩。

这一点,丝巾和口红很像,都是特别打眼的东西。脸上第一眼看到的是口红,全身第一眼看到的是丝巾。它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的作用,就是提气色。对于996、菜色脸的职场女性而言,提气色约等于救命。而且,相对而言,它们在同一品牌里肯定是便宜的。比如,同一个化妆品品牌,口红肯定比面霜精华便宜,同一个服装品牌,丝巾肯定也比衣服便宜。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丝巾爱好者,觉得丝巾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过时这种明显的危险性。只要你喜欢、适合你,戴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因为没那么贵,适配性又比较强,所以多买几条也无妨。

更何况丝巾是有实用功能的配饰。闺蜜说,「丝巾之于我的意义,挡风,挡沙,挡脸……提亮肤色,服装配色,看着心情好。」

你想想,系上鲜艳的丝巾去上班,是不是连工作这么没劲的事儿都有点劲了?我们为什么要去上班啊?还不就是为了把用上班挣的钱买的漂亮行头都披挂上身啊?

我们总爱说,美永远无用。怎么会呢,美比一切都有用啊,美就是生产力啊。

和闺蜜一起带着出去玩的丝巾

3

这几年,因为父母开始逐渐身体不好,开始操心焦虑,这两年又是疫情,内外结合,出不去了,对丝巾的狂热也逐渐降温,但绝不是再也不买了,每年还是会买上一两条,当然不是普通心动就出手,是感觉到心跳了,那早晚还是要拿下。

谁能想到,最近一次让我感觉到心跳的丝巾,居然来自《人物》。出乎我的意料,真的。

刚开始听说《人物》要出丝巾的周边时,我是谨慎看好的——毕竟咱又不是时尚号,咱是民间普利策,挺严肃的号,听着好像和丝巾不太搭边儿。直到看到这两条丝巾——

黑色的盒子,实话说,我开始觉得吧,不喜兴。里面的黑色包装纸,也不喜兴。可是没想到,打开黑色的包装纸,一看见丝巾,哇,太漂亮了——这黑色的包装恰好和丝巾的亮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两款丝巾,还有两个好听的名字。一个叫「原野时趣」,一个叫「夏末森林畅想」,从色彩上都非常适合春天,戴上之后,我家先生看了,说:「你一下就亮了。」

《原野时趣》

《夏末森林畅想》

赶紧去打听设计师是谁?编辑妹子告诉我,是著名的华裔女设计师Jessie Zhao。她设计的丝巾上,大多以大自然中的草叶、枝条、花朵、动物作为主角,通过翻转、对称,让花草树木和生灵在大片的蓝、绿中互相交叠、映照——无论是「夏末森林畅想」还是「原野时趣」,不仅亮眼,丝巾上的整幅图案还很平静、和谐,这不就是自然的感觉吗,原始、狂野,但也静谧。

据说,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和英国剑桥公爵夫人凯特王妃,都曾写信给Jessie Zhao,表达她们对她丝巾作品的喜爱。

Jessie Zhao描述她创作状态时的一段话,也很打动我,她说:「跟着笔下的线条,我不断沉下去,现实生活的吵闹、不安离我越来越远,最后我进入一个完全安静、原始、纯粹的世界。除了我,这儿一个人都没有,只有长着长角在丛林里散步的梅花鹿,在层层叠叠的草木叶片间穿梭的金钱豹,蓬勃绽开的野花和柔和伸展的藤蔓……」

Jessie Zhao在设计丝巾图案

这些年,我买丝巾,除了看重色彩,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质地——丝巾这东西,试得多了,你就知道垂和耷拉不是一回事儿,挺和支棱也不是一回事儿,柔软和ruá不是一回事儿。

《人物》的这两款丝巾,用料都是100%天然桑蚕丝,细腻亲肤、触感柔软,垂坠度也很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丝巾使用的是难度极高的手工卷边技术,至于这是一种什么技术,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爱马仕的丝巾,用的也是这种卷边工艺。

至于具体的品质,Jessie Zhao可比我严苛多了,查了下她对丝巾品质的要求,原样复制过来,大家看看——颜色不能跟设计稿有偏差、花纹色块必须清晰不能有晕染、织造丝巾的天然桑蚕丝不能有断头和杂质、手工卷边不能歪扭和粗细不均。每道工序必须严格检验,最终达到完美的品质。

都这么完美了,居然只卖368元,要么说这写字的人不擅长做生意呢。

拿到丝巾后,我简单地胡乱系了一下,大家姑且一看——

据说《人物》的两位作者也戴着它拍了一组照片,搭配了不一样的衣服和系法,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穿搭灵感——

特别鸣谢:人物作者谢婵、戴敏洁和摄影师徐晴

其实,丝巾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不仅实用,还很好玩,是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物件。

大的小的方的长的三角的菱形的,绑头发绑包包当腰带当手镯,跟珍珠项链拧成一条新的项链,或者改造成提兜或者当一幅画一样挂起来,怎么着都行。

比如《人物》的这两款丝巾,都是90厘米的经典方巾尺寸,还是设计师原创的手绘图案,即便不戴,也可以用画框裱起来,当做一幅非常漂亮的房间装饰画。

记得《人物》上一次推出丝巾,一个读者妹子留言,「我缺的是丝巾吗?我缺的是系丝巾的手啊!」其实不然。关于系丝巾,最决定性的一条,就是随意。

这些年来,只有一个人,她系丝巾的样子,深深地打动了我。

那是在一个博物馆外面。我从一个中年女性旁边走过。她右手拿着根烟,左手托着右胳膊肘,跟她对面的男伴聊天。头发及肩,有点乱,早上起来着急、没梳也没洗就出门了似的。不年轻。大墨镜都挡不住她笑起来眼角明显的皱纹。她穿一件似乎是浆洗过的白衬衫,不平整,甚至有点皱。肩膀上斜着系了一条橙色的丝巾。一边在肩上,另一边从腋下穿过来,在胸前当不当正不正的位置打了一个结。阳光下那个橙色,鲜艳得惊心动魄。

打动我的不是那条丝巾,是那位妇女。是她对待那条丝巾的态度,太大大咧咧、随随便便、拿品牌不当回事儿了,整个人看上去特别放松,随意。那就是她日常使用的一个普通物件,完全不必供着,也不必表现得过于正襟危坐。

所以,姑娘们,不管你练习了多久,系丝巾一定是放松、打出来看着随随便便、不紧张不刻意不铺陈,才好看。

4

我从来不认为喜欢美丽的物并且想拥有,是不好的、上不得台面的事儿。

这些年,我最后悔没买的丝巾,也是一个联名款,是一个美术馆跟一个品牌的联名系列。全世界只在那个美术馆有售。当时也不知怎么想的,反正就没买。出门就后悔了。联名这个东西,为什么有特殊意义,因为别的纪念品带回家没几年就成了玩儿闹,而这个变成了真正的纪念品。更何况,还美啊!

丝巾这个东西,买了就没有后悔的,只有后悔没买的。每一步来时路都不白走。它们共同构成了现在的自己。只是,如果能重来,也希望自己早点明白,世上美丽的物太多,个人不可能穷尽。曾经很长时间想买到最好看的那一条。现在知道,它们本身就丰富多样,只有不同的美,找不到最美。

再说,那些丝巾上承载了很多美丽的过往,和被世界温柔相待的故事。

生活正常的时候不觉得什么,这两年憋在家里,渴望出门的感觉越发强烈。前几天又想出二手,把丝巾又数了一遍,哪一条是在哪里买的,当时什么情境,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动物图案的有两条一样的,我自己买了一条蓝色,半年之后我先生出差给买了另一条黑白的;这条是在一个老奶奶开的小店里买的,奶奶教我说当地语言,还夸我发音好,也不知真的假的;这条玫瑰红的就不是丝巾,是一块餐巾,我系脖子大小正合适,那个小店也不知还在不在;这个小长条丝巾是帮别人买东西时候顺便给自己买的,然后跟店员说能不能借用一下你们的员工洗手间?这个是在瑞士买的,湖对岸就是法国,那天晚上下了雪,我跟闺蜜在湖边冲着法国的方向喊「路易你还胃疼吗?」

……

原本是想出二手的,结果想着这些画面,咬着牙,最后还是都留下了。

于是,本来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现在有了:

它们是我曾经热烈地活过的证据,傻了吧唧地用一种ALL IN的力气,爱着全世界的证据(并将继续热烈地活着、爱全世界)。

最后,关于丝巾,还有两个不成熟的小想法跟各位分享一下。

卖丝巾的告诉我们,赫本说「不戴丝巾的女人没有未来」;卖香水的告诉我们,香奈儿女士说「不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赫本说了什么、香奈儿说了什么,我根本不关心,更何况,她们极有可能根本没说过这话,所以,与其说不XX的女人没有未来,还不如说不能自己挣钱的女人没有未来——女性独立的其中一条,就是经济独立,想买什么买什么、想买多少买多少,别人管不着。

反过来说,我也觉得女性独立也有被过分强调的趋势。我们有能力给自己买任何喜欢的东西,但男友或配偶愿意送我们礼物表达爱意,这也是挺好的事儿啊。不必一定对立。非此即彼的世界挺可怕的。就好像我们给妈妈买礼物,是因为我们爱妈妈,不是妈妈自己买不起,对吗?

说到妈妈,这些年,由于上了年纪的女性喜欢披着丝巾在各大景点照相,因此遭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嘲讽。我觉得,青春不再的女性,她还喜欢照相,喜欢留下自己的样子,那是她心里还抱有对自己的希望、对自己的爱。一个不爱自己,360度嫌弃自己老、难看的女性,她不会爱照相的。

所以,无论多大年龄的女性,爱照相、爱自己,我都觉得是个积极正向的事儿,值得鼓励。假如是咱自己的妈,去趟海边或草原,拍回来大红纱巾的照片,你挤兑她么?是不是麻利儿地给妈买两条好丝巾,不那么怯的,让她下次出门时候带上?

据我这两天的最新观察,上周还含苞待放的连翘已经开花了,春天就这样来了。希望大家买到自己喜欢的丝巾,把春天系在颈间,让笑容开在脸上,人与自然一起活过来的感觉,是不是人间特值得?

(温馨提示:大伙儿戴着漂亮丝巾去赏春的时候,切勿摘花、折柳、晃悠树,文明赏春,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