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500万人在线呐喊,什么时候能出门看演出?

2022年4月2日 文/ 郑小玲 编辑/ 太子

9000场演出取消与500万人在线云蹦迪,线下演出的魔幻现实主义。

作者 | 郑小玲

编辑| 太子

据说有超过500万人,“举”着莴笋、黄瓜、胡萝卜和绿叶菜……连续两天在线蹦迪到凌晨?

29日晚,TudiMusic现场在视频号上进行了Ultra Miami “重温云蹦迪现场”的直播。前3个小时一切如常,看过人数不超过1万。

直到屏幕上突然多了一些挥舞的蔬菜,定位在上海的观众开始加入,画风突然开始变化。最高在线观看人数超过了60万,最近看过人数超过了300万。

30号晚,TudiMusic现场再次进行了一场百大DJ专场,看过人数在凌晨1点达到了520万。#云蹦迪# 话题一路冲到了热搜第10。

“朋友们!让我看到你手中的菜!”满屏弹幕有些魔幻又有些心酸。毕竟,在这场狂欢之前,摆在国内线下演出面前的数字是——取消9000场。

3月22日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在其平台公布,根据综合调研票务平台、剧场、演出经纪机构,预计至3月底全国取消或延期的场次约9000场,占一季度专业剧场、新空间演出总场次的30%。

网友笑称“再不去看演唱会,灯牌都要发霉了”,更有网友直接二创“去演出场馆打卡要打老年卡”,莫不是等到歌迷团下一次见面,纷纷变夕阳红旅游团?

除了整体行业数据的视觉冲击,音乐人、乐队们官方账号那一篇篇或取消或延期的公告,或许更为直观。

万能青年旅店宣布广州站巡演遗憾延期,成都站提前进行;二手玫瑰宣布3月11日厦门场演出延迟;热浪乐队原定3月26日的“欲望指南”巡演长沙站延迟;败犬乐队的厦门、广州、桂林、杭州、上海站全部延迟。

话说回来,这个四月,能看上一场线下演出么?

5月之前,都见不到万青、告五人...了

“万青广州场延迟了”;

“你想看的太一,延迟了”;

“今晚的演出能办了,又取消了”;

演出同好消息群里不断更新着讯息,观众的心情如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场地的工作人员忙不迭向其道歉,演出行业又将进入新一轮难熬的生死考验。

连有点家底的摩登天空,都因为“取消9000场”的现实压力,而选择了“主动变革”。3月29日晚,摩登天空向全体员工发出《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通俗直白地讲,因演出停滞,线下业务难推动,摩登天空准备发力线上,并且可能要优化业务及组织结构。

截止至3月18日,2022年全国专业剧场、新空间演出场次2.47万场,票房收入13.16亿元。预计一季度演出场次较2021年同期降低25%以上,票房收入降低35%以上。

可见受2022年第一季度疫情影响,对整个演出行业的冲击力,的确不容小觑。

以livehouse演出为例,整个3月重庆的坚果LiveHouse14场演出就取消了8场;郑州7LIVEHOUSE光是23号到27号,4天就取消了3场演出,延期2场;南京八度空间也于3月15日发布公告,取消近期所有场次的演出。

户外音乐节从2020年9月至今,其有效运营时长也不过11个月。2022年年初,本来各家繁花似锦,宣布开票。现在大部分也都延期到了5月、6月,甚至是9月。原本充满希望的五一档,基本是无望全面回归。

而上海从3月开始,线下娱乐包括livehouse、影院、剧院、club、剧本杀等,更是全面停摆。

以万代南梦宫上海文化中心为例,从3月3日到3月18日,延期演出4场,取消演出2场。其中郭亢原定于3月26日举办的“无法亢拒2.0人间观察手册”演出,甚至延期到了10月29日。

其他如ModernSkyLAB、育音堂音乐公园、MAOLIVEHOUSE上海等等官方公众号近期的推文,也几乎都是延期和取消演出的消息。

从2021年开始,“挣扎着向前”的演出行业也逐渐习惯,一边发布延期或者取消的公告,一边更新未来演出开票预告的“随机应变”模式。

一旦面对突发情况,各大主办方、票务平台及场地方,也基本能够做到及时发布消息、进行退票流程和关闭场所,算得上应对自如。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演出行业没有呈现出如2020年那般停滞不前,但背后的艰辛困苦,恐怕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感触到了。

于2020年5月关停的北京山老胡同DDC,在关闭了541天之后,宣布觅得日坛公园北门新址回归。但也提及了资金的问题,最终不得不选择众筹方式,用储值卡预售及周边预售的方法回血。

2020年因疫情关停的live house当然不止DDC一家,还有深圳的蛇口红糖罐、广州TU凸空间、北京的摇滚live house 13club等等,之后2021年12月,成立三年的天津DAFAclub也宣布关停。

2020年后,每一个巡演、每一场演出需要承载的,除了人员、场地、物料、宣传成本,还有隔离风险等难以评估的多重开销。反复延迟、取消的“不确定性”,随时可能打水漂的宣传计划与运营成本,无不持续地冲击着整个演出行业。

根据艾瑞3月24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线上现场音乐演出产业研究报告》,受疫情影响,我国线下现场音乐演出票房和举行场次数量骤减。2020年总场次不到1000场,票房近8亿元左右。

2021年的情况也没有很乐观,总场次预计超过30000场,近乎追平2019年,但总票房收入预计仅17.5亿元。

缘何演出场次数量回升,但收入并未有大幅度增长呢?一方面大型演出如演唱会或许因为防疫难度较高,审批空间多给到小型演出如livehouse;另一方面,小型演出票价相对低廉,在票房上难以与大型演出比肩。

具体到各场地公布的全年数据,以ModernSkyLAB上海为例,2020年的数据为109场活动,164组艺人。2021年举办了140场,包含音乐演出、商业活动、派对等等活动类型,承接了约93000位观众。

但再往前的2019和2018,这一数字分别是超过200场和245场,如今几乎是砍半减少的程度。遥望《乐队的夏天》刚吹起的风,还没来得及成型,就这样消散了。

线下九死一生,线上繁花正盛?

线下的停滞难前,加速推动了音乐演出完成数字化的转型。

从2020年年初开始,TME推出TME live,网易云配置了云上LIVE,抖音拿出了DOUlive,以及前文提到的摩登天空等,音乐平台和公司们都在积极探索线上现场演出的模式。

根据3月21日TME发布的2021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信息,2021年全年,TME live合计举办了线上演出56场。包含了Adele、五月天、容祖儿、陈奕迅、INTO1等国内外音乐人的线上音乐会。在音乐人扶持上,也扩充了“万物可歌季”、“造乐计划”等计划助力更多原创音乐人的培育。

在演出策划上,也能与时俱进。如TME live陈奕迅「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慈善演唱会,由清晨6点日出场和傍晚17点日落场组成,寓意“黎明终会来临”;而林俊杰的「幸存者 如你」在线听歌会,则邀请歌迷和50位乐评人共同揭开新作。

图/微博@小宇的太空人

去年10月17日,INTO1首张EP《风暴眼》首唱会在TMElive启航。“这是我梦里到过的地方,站在蓝天下尽情地彼此交响”,出道半年后重唱《我们一起闯》,粉丝们也能在固定机位里感受少年们的舞台魅力。

而TME live在商业化探索上,主要路径有两个,其一是站在自家版权城池里的内容付费。

从2020年8月R1SE的“SUPER R1SE以曜为名”周年庆生会起,TME live开始尝试会员福利专场。之后的TWINS二十周年、林俊杰巡回演唱会收官等都陆续开启了付费模式。

第二个就是商业赞助。从2020年6月徐佳莹那一场“放声去热爱”的超现场演出开始,陆续打开了Bose、益达、雪碧、百事可乐、维他柠檬茶等多个领域的品牌合作。

可以说,靠着长久的版权积累和音乐人资源,TME live基本完成了品牌化初步建设。

对比在本年度发出了第一份财报的网易云音乐,其线上演出品牌云上live,在整体声量上的确要小一些。

2020年的TFBOYS、潘玮柏、张杰等知名音乐人的演出还能引起高关注,到了2021年,云上live就略显低调了。艾瑞数据显示,2021年网易云音乐仅举办了三场演出,自6月起并无新增的线上演唱会。

目前来看,云上live演唱会的最高峰,还停留在TFBOYS“日光旅行”七周年的合体演唱会。官方数据显示,TFBOYS“日光旅行”七周年售票数量超过100万张,演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78.6万人。

网易云音乐当然也很会,那一场演出提供了三人机位、单人视角可供歌迷们按需选择。

版权走向内容的累积和过渡,加之广告与用户的连接。线上live演唱会的诞生与商业化发展,为音乐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这个业务是否仅是为缓解燃眉之急而孵化,还是以建立起长线的品牌而输出,或许还需要平台和公司们想得更清晰一些。

另一方面,自2020年起,一些演出公司面对营收压力,也在跟进平台的线上业务,进行结构调整——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以拓展现有IP商业化途径,保证一定的营收。

譬如去年摩登天空就与优酷合作了音乐综艺《草莓星球来的人》,也尝试通过直播打开线上渠道。在自家的“草莓星云”计划中,摩登天空尝试了单价18元的付费直播,还与TME达成了战略合作,打造TME live·草莓舞台;另一边的MAO Live house也与抖音展开合作直播。

图/微博@草莓星球来的人

但不容忽视的是,研发综艺、直播舞台等合作,绝大多数建立在于强大的版权、艺人、厂牌等资源基础上。就连头部公司摩登天空尚且需要靠“优化组织结构”来控制成本,其他中小型演出公司能否依葫芦画瓢,结果尚未可知。

人类需要线下,不止演出

“世界上应该未试过有一个演唱会,超过10万观众一直持有门券不肯放让、等待两年半。我们相信10万人一同等待两年半,已经是一个世界纪录,看看杰伦是否可以跟歌迷一起拿到吉尼斯世界纪录作为一个纪念,以答谢大家长期持有门票不放不让的决心。”

以上文字,是原定2019年12月《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第四次延期的时候,主办方宝辉娱乐在公告中提及的信息。

两年半历经四次延期,纵使举办日期难确定,但10万人仍未退票。不仅主办方惊讶,就连不少周杰伦粉丝也很震惊。

一方面,线下演出除了具备超强的社交属性,其独特的文化场域,也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

另一方面,线下是音乐、演出行业深度发展的重要阵地。即便是线上live,在宣传期间也选择符合防疫要求的线下活动来拓展声势,如明星快闪活动等。

麦肯锡近年的消费者研究报告中也强调了体验消费的重要性,“全球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从购买商品转向经历体验,人们不再执着于拥有多少物品,而更加看重经历了怎样的难忘体验本身”。

回顾一下过去,我们曾在拥挤的草坪,享受现场演出带来的律动和燥热;在有序场馆举着灯牌,喊着安可迟迟不肯散场。当我们沉浸在线下演出带来的氛围感时,我们谈论的,远不止是今晚的乐队表演了什么曲目那么简单。

在艺术传递的愉悦当中,娱乐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之所以周杰伦粉丝长久持有门票,一来是票确实难抢,二来也是对全球疫情尽快缓解,能够开放演出的一种寄情。

对于热爱演出的观众来说,停演、居家、隔离、无法外出等因素,带来了一定的演出戒断反应折磨。在放开之后,或许能助力演出行业迎来一个热烈的消费期。演唱会、音乐节、音乐剧、live house和club,都是不错的选择。

情感的共鸣、思考与享受,感受不同音乐类型带来的文化体验,包括社交场域的多样化碰触。那是一种无论线上技术如何演变,都很难超越或替代的场景消费。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得能到现场去。夏天来临之前,让我们期待碰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