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被群嘲的「演员版」《陈情令》,如何就位?

2020年10月14日 文/ 郭帖 编辑/ 顾鸽

作者| 郭帖

编辑| 顾鸽

在编剧圣经《故事》一书中,作者罗伯特•麦基提出一个理论: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不知《演员请就位2》是否有综艺台本,但上周六何昶希、张逸杰版《陈情令》掀起的闹剧,无疑是当今演员市场的绝妙比喻。

这段让李诚儒「如鲠在喉」、令观众如坐针毡的表演,结果却是:张逸杰晋升A级,何昶希从郭敬明手中接过S卡——这意味着他从B级跃升市场评级最高档。

随即而来的是关于「公平性」的困惑。演员区炸开了锅,陈凯歌、李诚儒接连质疑郭敬明发S卡标准。

而在节目播出后,该段视频播放量迅速突破千万,#张逸杰何昶希 台词背诵表演#、 #何昶希发长文#、#郭敬明李诚儒battle#等多个相关话题相继登上热搜,B站涌现无数吐槽视频。

通过展现一版「灾难级」的《陈情令》,节目组收割了点击量,观众迎来了群嘲狂欢,而何昶希得到了出圈曝光度——这种被制片人「想起来」的资格,倪虹洁、马苏、温峥嵘都没有。

但对于此事的思考,不应止步于笑话何昶希,又何尝不是当下娱乐时代的缩影。

何昶希、张逸杰版《陈情令》

演员市场:不公平的游戏

何昶希终于出圈了。

上周六,《演员请就位2》第二期播出了他饰演魏无羡、张逸杰饰演蓝忘机版本的《陈情令》片段。

两个破圈话题点都聚焦在他身上:一是他把魏无羡演砸了,二是他在演砸之后,得到了郭敬明的S卡及力挺。

根据节目定义,拿到S卡的演员是市场评级最高档,总共只有8张——照常理推断,它应当发给演技最优秀的演员。

赤裸裸的不公平,令导演、演员、观众都无法安静。陈凯歌暗讽,李成儒明怼,张大大委屈:「尔冬升得补我一张S卡。」董思怡直接发问郭敬明:「给S卡的标准是什么?」

网络争议声一浪高过一浪。

就是在这种争议之下,何昶希从一位非著名爱豆,突然进入了大众视野。

一夜间,#何昶希发长文#、#郭敬明给何昶希S卡#等多个话题霸占热搜,他的百度搜索指数狂飙30倍,远胜于他身为偶像组合UNINE成员时期,热度碾压该团所有其他成员。

显然,在UNINE解散前夕放话「我很清楚,未来想拍戏」的何昶希,已拿到演员市场的关键武器——被制片方「想起来」的资格。

当下的中国娱乐圈有道奇景:偶像跑去拍戏,演员跑去选秀。

从《创造101》出道后,孟美岐、吴宣仪、杨超越纷纷走上拍戏之路。而本是演员的虞书欣、张艺凡,则参加选秀节目重新出道。各路实力派女演员,也前往《乘风破浪的姐姐》PK唱跳。

虞书欣

核心原因在于,影视选角市场,偏爱有热度的人。

无论制片方口口声声说多少遍选角标准是「要角色合适」、「要戏好」、「流量抗不了票房」,但只需想一想上述案例,就足以明白「热度」如何在选角中起到关键作用。

每个不知名演员的必修课,就是想办法让制片方记住自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许多经纪公司选择将旗下演员送去选秀节目,以期获得更好的影视资源。

营销公司有一项服务叫「朋友圈」——在业内微信群中发布艺人宣传物料,让领取红包者帮助发圈,期望各位导演、制片人能看到艺人,某日选角时会想起这个「熟面孔」。

正如《演员请就位2》中制片人对B级演员提出的忠告,「你需要多一点曝光度,让制片方看见你。」

《演员请就位2》

制片人看见之后,可能会因为角色不合适被pass,可能会因为演技不过关被pass,但是不被看见的,永远没机会。

面对陈凯歌的暗讽,郭敬明对何昶希说:「你要给凯歌导演看到更多成长。」

未来何昶希真有可能打翻身仗。手持S牌,他接下来可以优先挑选合适自己的剧本与角色。演得好,励志逆袭;演得差,也能继续收割话题讨论度。

有了话题度,他可以持续出现在制片方视野中,说不准就会有某个角色特别适合他,说不准演着演着就开窍了。聚光灯打在身上,照亮了前方无限的可能。

但这些机会,许多演员永远都得不到。

偶像话题:挨骂工具人

《演员请就位2》的播出宣传很有意思。

第一期节目,上下两集分别主打张大大《我和我的祖国》与任敏《少年的你》。第二期节目,上下两集又分别主打何昶希《陈情令》与黄奕《风月》。

标题中好烂各占50%,以烂戏赚流量,以好戏赢口碑,可谓两全其美。

正如影视作品需要被打脸的反派,综艺节目也需要「反派」担当。

中国演技类综艺历来有个保留节目:没演技的流量明星被专业人士「打脸」。

《演员的诞生》首期开播时,章子怡公开批评郑爽演技;《演技派》开播,吴镇宇毒舌辣评小鲜肉;《巅峰对决》张纪中怒扇董又霖巴掌;《演员请就位1》,李诚儒狠怼各路烂演技爆火。

本季《演员请就位》预告片,重点聚焦尔冬升狠批小鲜肉:「你没有演戏天分。」

这些戏剧化的言行都成为节目的宣传重点。

尔冬升《演员请就位2》

不难理解综艺节目的制作思路:没有流量,没有话题热度;不骂流量,不足以彰显专业性。唯有找几个流量明星过来,放在一群戏骨演员中出丑挨骂,方能又赚热度又赚口碑。

更何况,好戏口碑能否发酵很难确定,而流量热度可以直接召唤广告收益。

一档演技类综艺在前期筹备时,往往会先确认好所需的艺人类型,再分头去邀约:一部分找实力派演员、一部分找话题艺人、一部分找流量偶像、一部分找潜力新人。

多方之间如何摩擦产生话题,早在选人阶段就已有筹谋。节目组只需前期筹备好,便足以制造热点。

有些话题注定会产生。没演技的偶像被叫去演经典片段,出丑是大概率事件。被骂后什么反应?被批后是否成长?任意一种可能性,都足以上热搜。

有些对比势必会爆发。同为被邀请的流量偶像,陈宥维、何昶希因烂出圈,丁程鑫、费启鸣反而受到了一些演技认可。他们互相之间可以比,跟实力派演员又可以比,随便一组合都是话题。

丁程鑫《演员请就位2》

作为流量艺人,他们在综艺节目中不断上演「没演技爱豆被狠批」、「不被认可却逆风翻盘」、「被狠批后以实力逆袭」等精彩剧本,成就节目组的KPI,娱乐大众。比起一群实力派演员互相PK,这更加符合综艺需求。

若没有这样的如意算盘,何昶希、陈宥维、张大大们,又怎会和胡杏儿、黄奕、马苏、倪虹洁、温峥嵘们站在同一个演技PK台上?

不用奇怪,为何中国演技类综艺必爆各种演技车祸场面。从「蚂蚁竞走」的欧阳娜娜、「海娃死了」的黄圣依到「像个小偷」的张大大、「夜华嚼口香糖」的陈宥维,再到何昶希、张逸杰版《陈情令》,无非是又一次符合节目KPI算盘的出丑。

对于这种一拍即合的流量交易,实在不必光谴责其中一方。

烂片狂欢?观众请就位

节目播出后,一个最火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请郭敬明?

答案是:因为大数据说,观众想看。

从《演员请就位》节目角度来说,郭敬明两季以来不断创造话题,节目组的热搜KPI,至少有80%靠郭敬明承包。

从导演角度而言,虽然郭敬明导演的几部作品——《小时代》三部曲、《爵迹》在豆瓣评分徘徊在3-5分之间,但票房却累计超过20亿,且具有强烈的社交传播属性。

当「庆祝顾里的生日」刷屏,没看过《小时代》的你自然会产生落伍恐惧。

顾里生日《小时代2》

口碑差而流量高——这个娱乐时代的典型特征,浓缩在郭敬明本人及他的作品上。

许多观众已经习惯了另一种娱乐模式。

紧张工作间隙,他们不再选择需要深度情绪投入的口碑之作,而是打开一部槽点满满的低分作品,在吐槽中宣泄负面情绪,在吐槽互动中满足社交需求。

每部大烂片,都会在网络吐槽狂欢中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并随着「滚雪球」效应带动越来越多的好奇心,以至于最终成为某种网络社交货币——你连《xxx》都没看过?怎么跟人家聊天?

市场会迎合观众的需求,也会利用观众的需求。

《上海堡垒》在登陆视频网站前,已为无数网友翘首期待:想一睹它究竟有多「烂」。而B站回应了这份期待:想看这部烂片,还得买个大会员。

有一种商业模式叫「烂片经济学」,在国外已成型多年。

美国有家影视公司The Asylum就深谙此道,该公司每部电影拍摄时长15天左右,制作成本控制在100万美元以下,出品了《鲨卷风》《环大西洋》《史前一亿年》(这些片名都没打错)等低分电影。

图/豆瓣

这些山寨片趁着好莱坞大片上映时推出,再「以烂出圈」引发社交平台讨论,并作为「派对电影」大受欢迎——在派对上,朋友们一起观影吐槽,足以令全场气氛热烈。

据称,该公司从未做过一单亏本电影。

今年7月,弹幕文化圣地B站购买了大量豆瓣3.0分左右的烂片,并开设了「低分电影看弹幕」专栏,其中就包括了该公司的作品。

这一专栏在B站爆火,网友们挨个观看这些漂满了弹幕的低分电影,从中获取欢乐。

我们依稀可以回忆起多年前《富春山居图》上映时,官博那一句「欢迎大家客观的吐槽,能带给您欢乐,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图/微博

如今,陈宥维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引发的笑声未歇,何昶希、张逸杰版《陈情令》又掀起了一波网络狂欢。

在微博上,它是段子手的灵感源泉。有人将这段表演比作「上课打瞌睡的差生,被老师叫起来念课文」;有人觉得像「公司年会被迫上台表演小品,只想赶快念完台词下去」。

在B站上,UP主连夜赶制吐槽视频、对比视频。在豆瓣,这段车祸演技的讨论高楼,远远多过该节目其他所有被认可的表演。

下一个演技车祸现场,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