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职场至暗时刻,他们得到救援

2020年6月22日 文/ 林念 编辑/ 楚明

我们都是巨大机器上的小小齿轮,但齿轮也可以有自己的呼吸、声量和品牌,当它展现出专业性和人情味时,便有人为它驻留。

文|林念

编辑|楚明

发光的消息抓住了他

提起这几年的低谷,林原会想到2018年的很多个夜晚。那段时间,他常关掉家里所有的灯,提着酒瓶去阳台,坐在椅子上,看对面楼栋明明灭灭的窗户。家住在18楼,很多次,他冒出翻下栏杆的可怕想法。

林原那年不过25岁,在省城的一家股份制银行做信贷客户经理。银行上班,旁人看起来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但只有他知道,光鲜的袍子下爬满了虱。整整一年,他都在承受来自部门领导的职场欺凌。

「那种规则有时候其实挺血淋淋的。」林原回忆起各个细节。6点钟是下班时间,领导掐在这个时间点通知职员们开会。周末无偿加班,国庆假期也会被腰斩成两半,10月3日、4日返司工作。如果拒绝,假期后将成为被刁难的对象。部门聚餐自然不得不去,开饭前,领导在饭桌上将每个人的缺陷大声数落一番。「有没有长脑子啊?」、「你到底行不行?」语句里夹杂着性器官、脏话。一名女同事当场被骂哭,再也没有来过公司,同批的同事挨个提出了离职。

林原不敢走。他才在省城买了新房,如果辞职,房子就会断供。作为家里的独子,父母都已经上了年纪,他不敢想象辞职后要遭受的经济压力。

起初,林原还保有自信。过去的24年,他沿着一个县城青年向上攀升的通道行走。考入一所不错的大学,就读热门的工程造价专业,曾经连续3年拿过国家奖学金。他没有想到,进入职场后的自己,被判定为「不行」。

和大多数经历职场欺凌的人类似,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反抗,而是在自己身上纠错。「我一度以为,是不是职场都是这个样子的,只是我没有适应而已?是不是他说的是对的,我就是做得不行?」

一次,他和同事去影院看《捉妖记2》,影片播到一半,止不住大哭起来。「我看到那个小妖王被抓、被人排挤的时候,我就受不了了。」朋友来家里吃饭,无意间提起他所就职的银行,他像是被电击一般,跳起来大骂公司的坏处,声音激昂,在空气里比比划划,吓坏了朋友和家里的宠物狗。

林原发现自己变了。他不再是身边人眼中那个温和、开朗、爱笑的朋友,他变得敏感、容易失控。失控事件发生后的3天,他蹲坐在家里,不接任何人的电话。医院为他开具了诊断结果:中度抑郁。

知道结果后,天塌了一角。他在领英上发布了一条动态:「生活没有意义,世界也变得灰暗,压力好大,我该怎么办?」他从没有想过这个动态会得到回应,也正是因为它和自己的现实交际圈没有交叉,他才敢把脆弱暴露给这个平台。

「叮——」当林原几度想翻下阳台栏杆的那一刻,一条发光的消息瞬时抓住了他。

一个陌生人看到了这个呼救信号,他紧急回复林原:「有些人是为了重塑山河,有些人要和日月争辉,但有些人可能就是平平凡凡。人生将至的时候往回望,都不过是山川河水的一慨而已。你要不放下目前的工作、生活,出去走一走?」陌生人又回了一句,「你要过得快乐。」

一条消息有那么大的力量吗?林原无法作出解释。但在那一刻,轻生的念头消失了,它为他提供了一条疏解的路径,让他和世界上某一处的陌生人产生了联结。

后来聊天中,林原了解到,屏幕那边的人大他3岁,在一家体制内的公司上班。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开导林原,教会他如何去适应职场的环境与规则。在陌生人的建议下,林原终于把工作辞了,用积蓄开始了自己的旅行。

曾经也需要这种援助

林原不是孤例。

根据人力资源公司officeteam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数据显示,有35%的员工表示他们经历过职场欺凌。从另一项职场暴力学会的调查数据来看,经历过职场欺凌的人中有80%都患有麻痹性焦虑, 49%的人产生或者加重了抑郁。缺乏职场互助组织的前提下,遇到欺凌、困境、发展瓶颈的职场人们,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与帮助,只能继续受困于职场围城。

景红希望能打破这样的壁垒,尽可能更多地对他人实施「职场救援」。

6月的某一个星期四,一个中年人出现在景红面前,焦虑、憔悴、眉头紧锁。她15年前刚入行做猎头时,曾和他见过面。当时他30岁不到,从国外留学归来,拿到的offer已经是近70万的年薪,「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最近一个月,他突然被公司裁员,重新开始寻求工作,却始终得不到面试机会。他再次找到景红,希望她能够帮他修改简历。景红看过简历,和他打趣,「你唯一可以改的就是你的年龄。」

「他几乎是大部分职人的缩影。」她说。晋升为团队leader,进入舒适圈后,他开始怠惰,技术语言只会最初那一门,人际脉络也不再去延展。「在一个大公司里,平台看上去挺稳定,他不关心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关起门过日子,慢慢地40岁了,挺可怕的。」在景红看来,职场不是一潭死水,立定原地,眼界只会逐步缩圈。

就如景红,她不止是一名专业猎头顾问公司的总经理,另一个栖息地里,她也在触发更多有价值的讨论。2016年8月,受到领英方面的邀请,她撰写了第一篇与面试相关的文章,很快受到关注。接着,她写了更多「职场生存指南」,关注者的数量猛增到285万。

工作属性使然,景红了解大部分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为领英的关注者们写文章成了景红每天的必修课。通勤或是吃饭,想起某个点,她就条件反射似的,打开手机备忘录记下,晚上回家再整理成文。在她看来,「一个人琢磨职场经验真的太慢了。那么多被前辈们琢磨过的东西,形成了经过检验的规则,应该被及时地传递。」

工作间隙,景红要一一回复站内信和微信。有人频繁给她打电话,甚至来公司堵她。景红很少拒绝他们,每周,她会利用午饭时间约见两三个求助者。

「工作这么忙,为什么在这些事上花费时间?」这个问题抛来时,景红给了一个答案:她曾经渴望得到这种引领。

1995年,景红大学毕业,进入无锡的一所大专院校就任高校老师。每年,学校里都会评选30年教龄的优秀老师。台上的前辈们笑着领奖,景红却暗自感到恐慌。30年都做一样的事情,教书、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继续教书,日子一眼就望到了头。她买来《China Daily》,仔仔细细看其中的招聘栏,再一一剪下反复地读,「我想看一下,全球顶尖的人才会是什么样。」在每个职人都曾出现过的职业困惑期,景红寻求周围同事的帮助,但得到的回应出奇地一致:继续干吧,会有前途的。但具体问到前途在哪儿,没人答得出。

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没有更多的经验可考,景红只能自己看书。她喜欢看名人传记,在成功人士的自传里和他们发生对话。一本《我和三洋》被翻烂了,每回打开,书页刷刷地落下来,布满勾画的笔迹。那些年,景红靠自己慢慢摸爬出了一条路。辞去稳定的教师工作,存钱出国,从事猎头行业。「当时神交了很多名人,我视他们为偶像,他们帮助了我很多,所以我现在愿意和别人交流。」

现在,景红常常收到求助者寄来的礼物,有时候是零食,有时候是一只毛绒玩具。大大小小的纸盒子围满了她的工位。「我刚做猎头的时候,就在想这个工作的意义所在,现在我找到了。」

让你和工作保持刚刚好的距离

这样的互助在当下得到了实现。一层绵密而完整的网络支撑起了这些「职场救援」、「为自己增值」的故事。

今年3月,一个名为「职场人时间捐赠计划」的公益项目在领英受到关注,计划倡议职场人捐赠1小时的交流时间给一位应届毕业生。学生、导师双向选择交流,参与计划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诉求选择导师,一对一交流行业经验。据领英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已有超过1万人报名成为在线导师,学生在线预约导师指导次数超过1万次。

余一是时间捐赠计划的参与导师之一,一个年轻女孩通过这个计划找到了她。女孩就读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公司的留用名额被取消了,她只能重新开始找工作。今年的就业环境让她焦急沮丧,希望能从余一这里得到帮助。

她们通了1个小时的电话,5月的每个星期都会在微信上聊天。余一工作忙,却也空出时间回答她的问题。她给女孩提出了建议:「你可以把整个周期拉长,暗示自己,在毕业之后的3个月内找到工作,这样你就有更长的时间准备。第二,不要像原来一样广撒网,要变成精准式的投放。」

在她身上,余一看到过去才入行的自己。毕业那几年,她有过同样的困惑和无助。每一代人的痛苦是相似而广泛的,「我告诉她,我也在焦虑,可能你身边更棒的人,哪怕是公司的CEO,没有一个人不为此焦虑。它是正常的。在帮助她的时候,我也在给自己缓解、安慰。」

远程办公的那一个月,余一被封闭在家里。从早晨8点的晨会持续到晚上10点,她始终端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像一个不断运转的工作机器」,保持着极高的工作效率。周围寂静,只有键盘的敲击声。最远的涉足距离是小区门口,唯一的社交是和父母交流。不消一周,她就感到身体被透支了,疲惫感快速将她击垮。

「远程办公处理的不是效率,而是孤独。」她说,「不论是同事还是同行,它可以完成社交的满足。当你的身边有一些人,你再去做某件事情,就不会有强烈、快速的疲惫感。」

余一的微信共有5000多位好友,每个人都被细分成不同的分组。在朋友圈互动,她要思量很久。她在领英上寻求互动的替代。「在领英上分享东西,对我而言真的是一种放松和抽离。它让你和工作保持着刚刚好的距离。」

对于孤独感,赵宇鹏有自己的深刻体会。研究生毕业后,他从深圳来到一家上海的金融机构实习。9个月来,没有朋友,没有周末。每天的生活被工作排得满满当当。9个月如一日,下午5点下班,吃过饭又开始办公,持续到晚上11点。唯一的娱乐是小区楼下散步,「来了上海这么久,我连浦西都没有去过。」他养成了暴饮暴食的习惯,家里的办公桌上摆满零食,大把大把地吃,胖了10斤。

一次发生在线上的交流打破了这个循环。一次工作到凌晨1点,他看到领英发起了「我的转行经历」的话题,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经从石油行业向金融行业的过程,一口气敲完了近800字的文章。第二天醒来,动态陆陆续续收到了回复。最后,这条动态得到了近200条评论和上千个点赞,来自刚毕业的学生同样因为转行迷茫的工作者,行业大佬,甚至有其他国家的人。赵宇鹏没有想到,从前不怎么使用领英的自己,能够得到如此多的目光和关注。

一个航空制造业从业者问赵宇鹏,「目前在航空制造业,现想转行研,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赵宇鹏研究了他的档案后,为他做了规划,「第一,要有金融行业的知识,你可以考证,CPA或者CFA。第二,交大做行研的非常之多,可以找找校友资源,帮忙内推。第一点要花非常多的时间成本,第二点很看缘分,这个行业整体比较饱和,竞争也非常激烈,转行的话要天时地利人和,非应届生客观来讲难度很大。」

赵宇鹏几乎回应了每一条评论,对迷茫的人说「加油」,对支持他的人道「谢谢」,更多的人,因为他的故事而有了勇气。他们告诉赵宇鹏,「谢谢你的故事,这成为对我的鼓励。」

另一片栖息地

不可否认,我们正在经历原子化的社会。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的书中揭示了这个时代的通病,「城市居民的生活长期处于紧张刺激和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导致居民逐渐缺乏激情、过分理智、高度专业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原子化。」社会原子化的背景下,人们慎于交流,敏于互动,与公共世界产生疏离。

高节奏的工作让这座巴尔干半岛分裂更深,长此以往,人们孤独对抗。领英扮演的是职场人之间的粘合剂。

不论是林原、余一,还是赵宇鹏,他们并不是领英从头到尾的拥护者。所有人都提到了那个使用领英的起点:注册账户、填写档案,但,再也没有打开过。转折发生在2019年前后,也是领英中国着力改变自身架构的时间节点,他们得以回到领英,与他人形成连接。

2019年5月,领英中国召开发布会并进行2.0的战略升级。总裁陆坚在发布会上强调转变的重点:打造一站式的职业发展平台。本土化问题告一段落后,领英中国有自己的考量。国内社交平台已经杀得火热,但不是毫无空隙。仔细往里一看,关系网在各个超级社交平台上相互缠绕,分解不开。领英的优势是纯净性,它抽剥出用户职场人的身份,让他们在一个健康且流动的生态圈里,发生有价值的互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学者杨宇田在其2017年的论文中指出,领英建立了高潜在价值的用户数据库,锁定的是商业社会中的金字塔尖人群。这是领英重要的底色——专业、真实、可信,这和国内其他商务社交网络相反。「迫于某种压力,一些商务社交网络开始急于追求注册人数的增加,而放松了质量和品牌管理。」杨宇田写道。

基底坚实,才能盖出漂亮的房子。在追求风口和流量的竞争环境下,领英选择了一条看起来不那么好走的路。做正确、但不容易的事,是产生这些故事的前提。现在可以看到,这个选择正在开花结果。

正式的工作生活中,林原和同事社交很少,各自就工论事。他有3个微信,一个用作工作交流,一个发布客户相关信息,一个只添加亲密的朋友。每天,他要在3个账号里来回切换,斟酌该如何运营这3个身份。

领英是他的另一片田地。在那里,可以迅速找到没有利益交割的共鸣者。救援事件后,林原开始发布有关经济态势、理财观念的文章,内容是自己对行业的观察,从房地产金融写到茅台经济。沿着个性化推荐的信息流,这些文章被投放到更多人面前,一些人看过文章,和他聊了起来。

这些人身份各异,有公务员、高校教师、创业者,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声音,林原笑称他们都是「形形色色的但很有意思的人」。工作不忙的时候,他总会和他们唠嗑,聊生活也聊工作。 「领英可以让我放下戒备,去和不同行业的人成为朋友。」林原说。那些分享是无偿的,他曾在最晦暗的时刻得到援手,他想把这些帮助传递下去。

其中一个未曾谋面的领英好友为他推荐了一份新工作,虽然不太对口,但在面试之后,面试官又将他推荐到了现在的公司。新工作的环境比先前的那份工作舒展得多,竞争压力小、没有官僚风气,一切好转起来。最重要的是,他不再因为别人的苛责而怀疑自己。他被一个接着一个帮助者推着朝着光亮走。

这张网络里总是发生相似的故事,即具体的人继续影响下一个具体的人。你可以在细节中发现领英正在发生的自我优化。今年4月,筹备半年的「领英头条」上线。这是领英的新玩法,后台先抛出一个事件的引子,吸引不同行业的职场人发起观点和讨论。今年6月,「地摊经济」掀起热浪,对其讨论的余波传到了领英上。

在话题标签「全民摆摊谁能赚钱」下方,有近20位实名用户跟上了长短不一的看法。 「地摊经济一定会对直播带货带来冲击,或者说是直播带货的升级版变种。」Veryke公司的市场营销主管Sail Zhang说。文案写作人彭伟聪发表了相似的看法,「要让地摊持久地帮助人们收到稳定收入,其实可以考虑跟网购合作,作为O2O offline体验端。」

过往去中心化信息交流,是人们均匀分布在广袤的空间,各自传播自己的声音。领英头条则是在这个空间里搭起了多个舞台架子,被话题吸引的人们逐渐走近,辩论,在碰撞的想法中获得新知。

在领英上持续地分享,余一有自己的「私心」。「一方面是疏解,另一方面是对我职场身份的增值,我能够精确地去影响到那些我想影响的人。」这个想法和景红不谋而合。相比于招聘网站,作为猎头的景红女士更愿意在领英上寻找她的下一个候选人。

领英是景红的人类观察图本。判别一个人是否适合某岗位,她会浏览一遍他过往的职业路径,如果他曾经分享过有趣的动态,发布过高质量的文章,或勇于与他人交流,将为他增值加分。

一个生动、多维的人出现了,不再是纸片化的存在。判定标准也不限于过去的平台高低与否,那些暗暗发光的普通人得以被照见。

余一发布的一篇长文章曾经提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中的一小段情节。在那个故事里,一位被困地心的女领航员,通过一种可以与其他人共享视角的科技设备,暂时「离开」狭小的救生舱,看到太空探索员眼中的世界。

某些时刻,我们就如故事里的领航员,被困于当下的境遇,无法飞出舱室。但还有机会借由别人的眼睛,与他人联通,看到更广阔的旷野。我们也都是巨大机器上的小小齿轮,但齿轮也可以有自己的呼吸、声量和品牌,当它展现出专业性和人情味时,便有人为它驻留。

(应受访者要求,林原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