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界 内文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复牌大涨,行业迎来大洗牌

2019年1月10日 文/ 编辑/

作者 | 市界 许芸

编辑 | 成静卫

在筹划收购广州证券事宜停牌半个月后,中信证券终于在1月9日晚间拿出了收购预案。

根据预案,中信证券拟以不超过134.60亿元的价格,收购越秀金控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控有限”)持有的广州证券100%股权,收购款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

收购完成后,越秀金控、金控有限将合计持有中信证券6.14%的股权,成为其实质上的第三大股东。

1月10日,受本次交易刺激和停牌期间补涨要求等因素影响,中信证券、越秀金控复牌双双大涨。截止10点20分,越秀金控一直处于涨停状态,股价报8.77元;中信证券大涨6.37%,股价报17.03元。

交易还设置前提条件,即:交易完成前,广州证券须将所持广州期货99.03%股权、金鹰基金24.01%股权剥离给越秀金控及/或其关联方。若广州证券资产剥离交易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或核准,则收购将不予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项交易距越秀金控、广州越秀拿下广州证券100%股权不到4个月时间。

越秀金控腾挪

如交易成功完成,越秀金控将摇身一变,成为中信证券股东。

若收购价确定为134.60亿元,按发行价格16.97元/股计算,中信证券共需发行793,164,407股支付收购款。

其中,向越秀金控发行259,880,188股,购买其持有的广州证券32.765%股权;向金控有限发行533,284,219股,购买其持有的广州证券67.235%股权。

如发行股票收购完成,越秀金控、金控有限将分别持有中信证券2.01%、4.13%的股权,合计6.14%,成为中信证券实质上的第三大股东。

强者恒强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证券早已是越秀金控的重要利润来源,不过,近两年其业绩处于下滑态势。2016年、2017年,广州证券净利润分别为9.65亿元、2.41亿元;2018年上半年,广州证券出现亏损,净利润为-2980.87万元。

作为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为何瞄上了广州证券?而越秀金控又为何将到手仅几个月的广州证券拱手相让?随着收购预案的发布,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中信证券在预案中列示三大交易目的,揭示收购意图:

一是落实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广州证券全部股权注入中信证券,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资源低效利用问题。

二是抓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收购预案称,越秀金控在大湾区具有显著的区域市场优势,有助于中信证券快速打开广东地区市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三是进一步改善中信证券华南地区业务布局。收购预案称,本次重组后,中信证券位于广东省及周边区域的人员数量将获得显著提升,通过充分利用广州证券已有经营网点布局及客户资源实现中信证券在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2017年广州证券17.4亿元总收入中,有16亿元来自于华南地区,区域优势显著。而中信证券在广东省布局偏少,2017年广东省区域性收入3亿元,远低于山东、江苏,未来这一业绩贡献比例提升的潜力较大。二者结合有助于中信拓展在华南地区的经纪、投行业务布局,且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环境下,更加能够把握业务拓展机遇。

华创证券研报称,本次收购意味着券商行业洗牌时代再度到来,未来证券行业将面临更全面的竞争,市场若持续低迷,中小券商业务单一、竞争力差,出现亏损或将成为常态。可以预见券商行业未来并购整合将变得频繁,对盈利性的需求料将超过对牌照的盲目信仰。集中化程度提升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头部券商有望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