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广告药遇袭,传统招商还能做多久?

2018年5月9日 文/ 老戴 编辑/ Shirley

作者:老戴

来源:健识局(jianshiju01)

全文2329字,阅读需要4分钟

最近,一个代理商朋友在他的产品招商信息中加入了一条,“面对纯销队伍,二次招商者勿扰!”

我跟他开玩笑,“你也搞‘两票制’啊~”。

在流通领域,各环节都想把流程变短,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但对于药品推广,传统的主要流程如下↓

近年来,众多知名的非处方药,都是靠广告树立大众口碑,贴近了生活,却淡化了药品的本质……

时间长了,确实容易跑偏。

以前,真的无所谓,因为再透彻的亮也照不到消费者。现在不一样了,环境变了,有互联网和自媒体参与的舆论力量,真的能掀翻很多传统的,固有的利益格局。

比如,打翻一瓶药酒,引发“墙倒众人推”。为了流量,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一拥而上,倒逼国家多部委“严打”表态。

但就在两个月前,敢问医药行业,“神药”的营销模式,哪个不是黄金教学案例?

作为医药流通领域从业者,除了“吃瓜”吐槽,是不是该想想,广告药遇袭,传统的招商路径,还能做多久?

此刻,坐在修正药业集团号火车上,看着肺宁颗粒的广告,我脑海翻滚,思绪万千。

做药的

做药的,需要关心的事情太多。

但把复杂的关系网理一理,核心,无非是药品本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从打击安全、无效的辅助用药开始,再到涉嫌虚假宣传的广告“神药”被围攻,多少药品,最终一败涂地的核心原因,是被揪住了“不良反应频发”的尾巴。

2017年12月,国家局(指原CFDA,健识君注)发布《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明确药物(安全)警戒是上市许可持有人的重要的职责。

供过于求的时代,自营也好,招商也好,制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因素,还是销售;而销售的根本,就是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自营与招商的博弈

招商符合市场经济的资源共享和价值交换,工业出让产品与技术,代理商贡献现金流和渠道资源,承接协议销售指标。

双方博弈中,制药企业总会觉得,代理商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效果却总是达不到,自己还要提供大量的学术支持和费用。

代理商也希望制药企业能够提供更多便利,尤其是不断降低成本,以弥补其推广费用。

自营,对制药企业来说,对渠道和终端市场的掌控力更强,但一定意味着高昂的管理成本。

站在工业的角度看,招商与自营,各有利弊。但目前环境下,做招商的还是占据绝大部分。毕竟招商起步容易,风险小,短期可以快速启动。

话说,很多跨国药企,也把产品交给第三方去做。比如,继佳达修4+后,默沙东把备受关注的佳达修9+(九价HPV疫苗)在中国的总代理权,交予智飞生物。

传统招商模式的革命

传统的招商,只是粗放的投入在信息推送和和价格体系维护上,换句话说,仅仅负责吸睛和带动交易氛围。

这是基于总代或者渠道商强势的基础上,完成快速收割的方式。

所以,这一阶段,衡量一个药品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是看其毛利空间大小。

然而,政策环境和药品供需格局的改变,上述方式的低效开始凸显。

通过鼓励创新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药企业的话语权逐渐强大起来;而“两票制”提高了大量现金预付的“门槛儿”,代理商面临命运的生死挑战。

国家两票制文件虽依然是试行,但在国务院医改办撤销之前,地方已经在“两票制”全面推进上,与中央决策层达成一致:药品生产企业或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型企业设立的仅销售本企业(集团)药品的全资或控股商业公司(全国仅限1家商业公司)、境外药品国内总代理(全国仅限1家国内总代理)可视同生产企业。

显然,多数中小代理商的死活,要依附于制药企业;传统招商模式的变革,也更加取决于制药企业的产品推广策略。

新形势,新分化

院内市场,独家、原研产品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自营耕耘当然获益最大。

但随着一致性评价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原研药在中国,将面临“疗效、安全性一致”的仿制药围攻。如果在医保支付标准,这些原研药也不再具有远高于仿制药的优势,降价带来利润减少,将导致它们的生产企业,放弃自营转为代理招商。

反之,最先获得一致性“入场券”的仿制药企业,很可能会将与原研药“安全、疗效一致”的仿制药销售,从代理招商(外包)转为自营,以增强市场掌控权,也可能选择提高代理商的保证金的“门槛儿”,先把投入赚回来。

但3~5年内,没有通过/开展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依然存在,惨烈的竞争下,产品的毛利空间将越来越小,大部分还要通过招商来销售。

此刻的招商,四面都是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简单粗暴的信息推广和价格体系维护,显然已苍白无力,寸步难行。

院外市场,药店分级管理的大趋势下,处方药的销售将日趋集中,诊所会成为新的争夺对象。

非处方药,完成大众教育少不了广告。但在信息掌握越来越多,需求细分越来越高的消费者审视下,无论自营还是招商,广告投放真要拿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精神劲儿,一招不慎,所有投入都将付诸东流。

药品招商,回归本源

药品,基础属性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该回归本源的,终将回归。

传统招商,是广泛撒网、重点培养,有目标客群,但没有目标渠道。只要达成销售,就是成功,上游和终端,对中间环节的利益分配,都存在信息不对等和难以掌控的尴尬“中空”状态。如果渠道更迭,矛盾很容易爆发,甚至让产品的流通链条崩坏。

今后,药品招商的方式,不再是广撒网,而是基于传播拉动下的渠道商谈判。

很多人会问,啥是传统?啥是非传统?很简单,当你的招商手段,越来越走进死胡同,就是传统的。

“不让中间商赚差价”,似乎是在嫌弃渠道商了。但制药企业、代理商和(市场)终端,都面临着生死变革,不仅仅药改新政对处方药的影响,还有非处方药一直以来尊崇的“广告神药”法则的崩塌。

我们一路走来,曾努力的制造信息不透明。

当下,市场的要求却是信息简单而透明。

传统招商,正在不断瓦解变化。

这,是医药圈中你、我、他——

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生存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