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大利好!医保局探索创新药定价机制,最多5年保护期

2024年2月7日 文/ 雷公 编辑/

一份名为《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医药圈广为流传。这份文件是由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印发,时间是2月5日。

据《财经》,这一文件正在通过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国家医保局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在借鉴新冠治疗药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今后进一步以药学、临床价值和循证证据为切入点,根据企业自评结果,分别适用稳慎、积极、宽松的办理规则,梯次递进给予政策支持。

2023年医保谈判已展现对创新药政策的倾斜。25个创新药参与谈判,23个品种谈判成功,总体降价温和。此番出台化学药首发价格形成机制,无疑又是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吸引国内外更多的创新在中国上市。

企业申报自主定价,不能把回扣做进价格

本次《通知》是针对新上市的化学药品首次在各省药品采购平台申报挂网时,企业可以按医保部门公布的评价量表,从药学、临床价值和循证证据三方面对号入座,自我测评,按分值进入高、中、低三个组别。

根据企业自评结果,国家医保局对自评点数高的新上市药品,采取监管申报资料、缩短办理流程、办理结果全国通行,保持自主制定价格稳定等措施。对自评点数低的新上市药品,转入常规管理。

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药品在正式获批上市之前,可向国家医保局申报产品的首发价格。不过,企业要承担申报产品的信息披露义务、接受同行评议和社会的监督。

国家医保局此番对创新化学药物提出这一定价政策,可能是受2023年几款新冠药物上市的启发。当时先诺欣、乐睿灵、民得维等几款新冠药几乎是应急上市,详细披露的药品的研发投入、生产成本和售价,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外界也就少了很多争议。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向《财新》杂志指出,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的着眼点,首先是如何整体提升创新药品挂网效率,加快创新成果临床转化,更好地服务企业自主定价、更好地指引企业创新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能给申报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通知》指出,点数高、中两档的新上市药品赋予首发价格1至5年不等的稳定期。稳定期内,医疗保障部门和医药采购平台对首发价格执行情况以监测为主,暂不纳入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原则上不采取价格约束措施。

不过,该负责人同时也强调,监管部门不干涉首发价格,由企业自主定价,这不等于企业能随心所欲、任意妄为,把回扣等不当利益“做”进价格中,故意虚增原料药成本,提高销售费用,一经查实将按照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探索定价机制,让广大患者用上药是医保的职责

决定企业命运的创新药定价问题,一直是中国医药产业关切的焦点。

相比于欧美国家,中国创新药的起步较晚,在研发新靶点和新机制的道路上,中国创新药很长时间处于“Me-too”的阶段,药企研发扎堆,临床使用时有混乱,早就被业界诟病。PD-1类药物、EGFR、VEGFR和HER2等申报企业均超过50家,最终药价上不去,销售难以收回投入成本。

现金流告急的创新药企必须寻找出路。去年,海外市场成了救命稻草。2023年10月起、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相继登陆美国市场,相同产品的售价是中国市场的10到30倍。但出海不易,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难以做到。

本次出台的化学药首发价格形成机制,可能是在探索由定性向定量定价方式,是医保支持原创性、颠覆性医药创新的一种价值导向,未来很有可能会在生物药、ADC等类型药品上推广开。

根据《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的数据显示,创新化学药品的上市申请79件(55个品种),同比增加172.41%,而创新治疗用生物制剂上市申请45件(29个品种),同比增加136.84%。化药创新药无论在申报数量还是增速上都比生物药要多。从化药入手,解决创新药的定价问题,是国家医保局理清所有创新药定价的关键一步。

健识局获悉,国家医保局于2023年3月参照国产新冠药物的定价规则,探索、完善新批准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并确定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四川等6省(市)要做好首发价格受理、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等工作。

可以预见,化学药的首发价格形成机制对创新药品实行随报随挂,将有助于推进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不过,创新药研发是分层次的,既有颠覆式创新、又有改善效果的创新,还有换汤不换药的伪创新。化学药首发价格机制的出台,是防止减少伪创新侵蚀创新土壤的“公地悲剧”现象。

总的来说,化学药首发上市定价机制的核心,是要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在产品生命周期起始阶段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同时,支持有临床价值的高质量创新,价格、挂网、采购等政策资源向真创新、高水平创新倾斜,避免伪创新、低水平“创新”。

与药品监管科学政策改革相比,医保药品准入支付制度改革更为挑战和复杂,创新药价值分类评估和关键机制的建立仍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如何平衡医药创新和医药可负担性是全球性的挑战。以患者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是中国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管理的核心所在。

撰稿丨雷公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朱颖

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