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一款集采药,把药企抬上了创业板门槛,它又自己退了

2024年1月22日 文/ 杨曦霞 编辑/ 江芸 贾亭

又一家药企卷入2024年初IPO终止潮。

1月19日,深交所网站显示:成都欣捷高新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已撤回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IPO宣告终止。事发突然,不到一个月前,欣捷高新于2023年12月22日更新了招股说明书。业绩显示公司正处在高速发展期,2021年以来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双翻倍增长。

这家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仅凭单品撑起了业绩: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于2021年3月获批,2022年7月中选第七批国采,欣捷高新从此驶上快车道,2022年实现营收2.83亿元、净利润6152万元,2023上半年超过上一年全年营收和净利。

产品卖得好自然是好事,但假如只有一两个卖得好就不是那么让人放心了。深交所曾就此进行了问询,欣捷高新只委婉承认:业务“相对集中”。

然而在做出回应后不久,欣捷高新就撤回了自己的上市申请。

集采药业绩风险较大

招股书显示,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占到欣捷高新营收的55%左右,而且全靠集采拉动,否则欣捷高新达不到创业板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的上市门槛。

欣捷高新成立于2000年,早期凭借罗库溴铵为主的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业务起家,近几年才开始布局化药制剂。公司创始人关文捷曾在成都倍特、四川倍达尔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经理,有几年药品开发的经验。

欣捷高新在医药行业不算突出,但运转得比较平稳。公司转型做制剂是在2017年,经过一轮筛选后,2018年开始了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项目。为了产品上市后顺利推广,关文捷未雨绸缪,与福建巨泽生物建立联系并达成合作销售协议。

2022年7月第七批国采中,欣捷高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以18.72元一支的报价成功中标。当年,其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市场份额就从前一年的不到10%跃升至21%,位居第二位。自此,欣捷高新搭上了集采的顺风车,一炮而红。

目前,欣捷高新制剂产品有近十种,大多难以成为公司的业绩支柱。其中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罗库溴铵注射液、丙戊酸钠注射液都已经开展了国家集采,但欣捷高新并未中标,不能复制公司支柱单品的成功路径。

独木难支,一旦今后集采参与者有变化,欣捷高新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

短缺和急抢救药品有反垄断风险

根据招股书,欣捷高新原打算募集12.4亿元以拓展业务规模,用于特色制剂、高端化学原料药产业化基地等的建设。仿制药企业的生存空间因为集采已经被大大压缩,上游普通原料药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不少原料药企业只能被迫转向特色、高端的化合物生产;另一些则向下游扩展制剂业务。这都是常规的业务选择。

对于欣捷高新这样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两条路都不好走。想要做高端,必须有很强的研发背景;想要做制剂,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都要成体系才行,因为对手是齐鲁药业、科伦、正大天晴这些有雄厚实力的大药企。

欣捷高新也设定了自己的方向:主做易短缺和急抢救制剂,例如公司的升压药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都是易短缺和急抢救药品。目前,这两款药已经有联盟集采,欣捷高新的产品还没有明显的销售放量,或许会复制盐酸溴己新的例子,通过集采实现市场逆袭。

药物短缺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近几年监管部门对短缺药的管理也开始打“七寸”。国家医保局曾发文称,2023年初以来,少数企业部分药品存在垄断控销、虚增成本、以缺逼涨等问题,直指短缺药品的涨价乱象。今年1月,上药第一生化就曾因滥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市场支配地位被国家医保局再度约谈。

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2023全年累计约谈了23家药企,涉及30个品种,约谈药品平均降价超40%。药品短缺再也不是可以卖高价的理由。欣捷高新选择的短缺药方向,很有可能随着一次次的强监管而失去竞争优势。

旧业务面临危机,新产品尚未形成气候,欣捷高新此时选择终止IPO,焉知非福。

药企业务的可持续性正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撰稿|杨曦霞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图源丨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