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年度电影美术指导叶锦添:艺术是对抗时间的最佳载体

2023年1月3日 文/ 里昂 编辑/ 孤鸽

他所建构的“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承袭了讲求意境的中国文化传统,又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不断地触及并打破更远的边界。他担任史诗巨片《封神三部曲》的美术指导和人物造型指导,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视觉的原创表达,赋予封神故事新的生命力。他在多个领域游刃有余地挥洒灵光,致力于让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为继承和发扬中国美学精神提供了成功范例。

作者|里昂\编辑|孤鸽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2023年暑期档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凭借对于神话故事的重新解读以及出圈的话题拿下超26亿元的票房。作为美术指导及人物造型指导的艺术家叶锦添,让观众抛开对神话故事的刻板印象,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视觉的原创表达,重新点燃了观众对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热爱。

从《胭脂扣》到《卧虎藏龙》,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每一部叶锦添经手的作品,都离不开东方美学。作为首位拿下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华人,叶锦添所弘扬的“新东方主义”美学与哲学,也从中国走向世界。

几十年来,他游走于服装、视觉艺术、电影美术、当代艺术创作之间,将时尚嫁接于传统,又由传统演绎出时尚。今年他担任舞台美术及服装设计的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他和游戏公司共同设计的皮肤上线,从实体服装跨越到虚拟世界,对他来说,是一次很新鲜的尝试。在他看来,艺术始终是对抗物质与时间的最佳载体。

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视觉的原创表达

叶锦添是最早进入《封神三部曲》项目的幕后主创之一。

2016年,叶锦添在美国接到乌尔善的一通电话,希望见面聊一部电影。当时,叶锦添在旧金山做歌剧《红楼梦》。乌尔善也在美国为电影《封神三部曲》考察视效制作公司,筹备电影的前期工作。两人见面聊了下这部电影,之后回到北京继续深入沟通后,叶锦添对这个中国神话史诗很感兴趣,觉得可以为中国电影工业探索一种新的可能,就进组了。

小说《封神演义》已被改编过多种艺术形式,叶锦添就在想,会不会再有一个新的方法,做个原创性的东西,可以让观众抛开对神话故事的刻板印象,也能吸引全世界的观众,让他们对中国的神话感兴趣。他一直在追求一种可能性,用我们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和电影语言,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视觉的原创表达。

“《封神演义》是一代一代人传下来的,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受教育水平很高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然而,叶锦添在和导演讨论这部戏时却发现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小说原著讲述的是3000年前武王伐纣的故事,但小说作者许仲琳生活在明代,书里的很多细节和商朝的系统对应不上。

这就需要叶锦添在美学部分去寻求一个平衡。小说是发生在商朝的故事,但电影不可能完全按照商朝的美术风格来做,因为商朝是从部落文化发展而来的,很多士兵都光着腿,片中的人物形象处理就是个难题,这条路走不通。

“后来我们还是回到观众最熟悉的《封神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人物的一些造型”,叶锦添和团队花了大量的精力,包括与导演到各个博物馆考察,发现从宋朝到明朝,曾经刻画过很多不同的神话人物,就从中吸取一些经验,看他们是如何描述神仙的。

他还看了以道教人物为主题的绢本白描长卷《八十七神仙卷》,上面有八十七种神仙形象。等看到元末明初时期道教水陆画时,各种神佛的颜色、细节最接近电影的美学系统。于是,叶锦添向剧组引荐了对道教比较熟悉、从事艺术工作的李云中,做人物造型方面的概念设计。李云中先把剧本中有名有姓的100多个人物,全部用道教系统画了一遍,最后叶锦添在此基础上变成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美术风格。

《封神三部曲》的美学是好几个朝代综合起来的,有3000年前殷商的青铜器美学,还有1000年前宋人的山水画美学,但是主体其实还是元明时期的道教水陆画。“我们希望在戏剧上做出一种超现实主义味道,所以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只属于《封神三部曲》的物理空间。”叶锦添说。

导演乌尔善也认为这种美学设定是最合理的,因为《封神三部曲》是一个神话史诗电影,并不是写实类型,也不是以还原历史真相为目标,更多的是神话和想象,所以用道教文化作为美学基础,对这部电影来说是最符合类型特点的。

所有美术都为故事和人物服务

整部戏的人物造型在确定好演员之前,基本就已经设计好了。比如,殷寿确定由费翔出演前,叶锦添和团队已经设计好了角色的大部分造型。费翔进组后,几乎不用调整,“他本身很适合这个造型。”叶锦添说。

片中殷寿有场登基大典的戏,在人物造型上叶锦添以最简单的方式去表达隆重,在殷寿的服装上加了非常多的手工刺绣,全部都是盘金秀,一点一点盘出来。颜色以白为主,白里泛金。殷寿和姜王后的服装也非常统一,整个造型宏大华丽,写实中带有一种舞台感。

在叶锦添看来,片中所有的场景美术细节,都是为故事和角色服务的。他在跟导演讨论时,将饕餮作为殷寿的一个象征,变成一种图腾。因为在商朝的时候,人们相信神兽这些东西,对饕餮是有敬畏的。

美术团队还将原来是在器皿、服饰上的饕餮纹,转到建筑上。片中好多场景都用了饕餮图案,包括一些屏风、柱子上都会雕刻着很多冷酷的眼睛,把殷寿的性格在景里呈现出来,对周围环境造成一种压迫感,对于演员表演也有很大的帮助。

龙德殿是《封神三部曲》里很重要的场景,是商王殷寿权力、欲望集中的地方。姜子牙向商王殷寿献宝那场戏就是在龙德殿。在电影筹备时,叶锦添和团队去过河南安阳考察,发现商朝的房子没有太大,但是要在戏里突出商王殷寿的野心,这个空间必须得大,这样才能让观众相信这个角色。

龙德殿高约14米,灯光师需要坐5层电梯才上得去。整个场景的搭建历时四个半月,峰值时有大约200个泥雕、木雕和石雕师傅同时进场。龙德殿整体美术风格比较写实,但叶锦添在写实空间里推了一些气氛,加入了一些超现实元素。比如建筑的雕刻特别狰狞,好像盯着这个房间。“你看到整个戏的感觉是有很强烈的戏剧感,但又非常写实。”叶锦添说。

对于妲己这个角色的人物造型设计,叶锦添说,以往影视作品中,妲己的造型都是很华丽的,但这次他想往比较真实的方向走。妲己本身是冀州城的一个公主,她目睹了家庭的毁灭,最后自杀,被狐妖附体。在叶锦添看来,妲己其实是一个带有强烈悲剧感的人物,“如果是一个很聪明的狐妖在殷寿旁边,就没有什么想象力,但如果是一个可怜的悲剧公主,为了生存,慢慢与殷寿建立关系,戏剧性就很强了”。

在服装的颜色上,妲己出场穿的是青莲色,之后过渡到粉红色,等她在殷寿面前跳舞的时候,穿的舞服就变成了朱红色,象征着她内心欲望的变化。“妲己和殷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离经叛道,两个人有点堕落的感觉。”叶锦添说,两个角色之后衣服的变化会越来越多,《封神三部曲》中两人各自应该有40套衣服。

正是这些精心的设计,让整部片展现出恢弘繁复的史诗气度。

在创作上打破多重边界

在外界看来,让叶锦添登上名誉之巅的是22年前那部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等4项大奖的《卧虎藏龙》,他也凭借该片成为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的首位华人得主。通过影视作品被大众认知,那些充满文化气息与创新意识的作品,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叶氏风格”。

然而,这些只是叶锦添艺术成就中的冰山一角。除了涉足影视创作,他同时游走于摄影、录像、雕塑、装置、舞台等更多元的艺术领域,试图在创作上打破多重边界。

2023年2月26日,新制作的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迎来首演,叶锦添担任舞台美术及服装设计,试图打造一个创新、富有未来感的舞台。这次创作过程中,叶锦添意识到抽象在他的创作中意味着什么。在他看来,疫情改变了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格局,一股希望的新能量在我们的灵魂中蓄势待发。这种剥离的状态驱使他抽离传统的戏剧语言,用抽象的手法,以情感驱动我们内心的寂静世界。

今年,叶锦添还与热门游戏合作,设计了一款新皮肤,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尝试。从做实体服装跨到虚拟世界,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系统,面对新的受众群体,跟一个年轻团队合作,会有怎样的想象和火花,这是叶锦添觉得很有趣的地方。

“叶锦添像一个制造奇迹的矿藏,不停喷发。”曾合作过《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的导演李少红这样评价他。

叶锦添将这份自觉的实践归结于好奇心的驱使。在接受《博客天下》对话时,他坦言自己对于未知充满了好奇:“我的好奇心无边无际,很早已经探索到各种维度。”他将自己的创作历程比作“打跟头”:“每次我都选那个最不熟悉的东西来做,想尽办法把那个跟头打完。”

这份好奇心贯穿了叶锦添的成长历程,同时驱动着他的人生选择。大学时,叶锦添选择了香港理工学院摄影美术专业,读遍了学校图书馆中各种关于西方艺术的书籍。怀着对艺术的好奇心,叶锦添背上背包来到欧洲游学,开始“陌路”的旅程。

在欧洲接触了许多艺术品,他想弄清楚“这些东西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因此不断闯入陌生的环境,观看多样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凿开自我的认知。

回到香港后,他以美术设计身份参与拍摄了《英雄本色》《胭脂扣》《诱僧》等电影,开始将西方元素大胆加入东方作品中。凭借着从小积累的艺术素养和广阔的艺术视野,叶锦添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视觉语言体系。

之后的几十年,叶锦添继续丰沛着“新东方主义”美学的骨架,在不同领域中持续游走连接,不断地触及并打破更远的边界。他的设计团队,一度是李安、蔡明亮、冯小刚、李少红等导演的班底,而他作为当代艺术家的意识也持续萌动和扩大着。

从电影到舞台,从张爱玲到瓦格纳,从东方主义到西方美学……叶锦添早已能在多个领域游刃有余地挥洒灵光。在他看来,艺术始终是对抗物质与时间的最佳载体。

年度对话

《博客天下》:您担任了《封神三部曲》的美术指导和造型指导,这部作品的整体美术风格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叶锦添:我们讨论到最后的时候,导演比较倾向于写实,所有的神话都要服务于人物角色,还是要拍人的故事。我们就把神话的部分摆放在支撑人物和故事上来,所有东西都往实的方向走。这就变得很有趣,无论是人还是神兽,出来都很写实,偏虚幻的东西都用很写实的方法来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博客天下》:如何将“封神”这个传统神话故事拍出中国的语言?

叶锦添:技术上如果要做出一个中国的感觉,的确有非常多跟现在的电影系统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们花了非常长的时间跟导演一直研究,怎么样可以把中国的感觉拍出来。其实导演有一个很具体的想法,那就是很想还原水墨画,他觉得那个东西是最真诚的幻想。比如他一直强调水墨画带给他的那种感觉,而且这个东西出来就代表中国已经很完整的美学体系。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们可以慢慢去找寻里面的东西。比如我们对昆仑仙境那个场景的研究,什么叫大虚大实,我觉得这是西方拍不出来的。

《博客天下》:片中昆仑仙境这个场景在美术设计上做了哪些参考?

叶锦添:在《封神三部曲》中,昆仑山是神仙住的地方,也是道教的神山。它不是一个写实的空间,是一个比现实高的世界。整体风格上,我们参考了中国的北宋山水画。它讲的是内在精神的反映,等于是画出来的山,是对原神的理解,把整个世界构成一种能量模式,再把它反射到山上。

片中,昆仑山被设定成一个气的流动体,所有神都是在大地的气里面慢慢展现出来,虚景跟实景相互交错的共同体。在昆仑山上面,它是一个存在的虚景,而在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实景。神仙活在虚景里,它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去到实际的时空,就是故事发生的写实的地方。

《博客天下》:《封神》中有不少饰演“质子团”的年轻演员,进组后您有观察过他们吗?

叶锦添:导演跟我聊了为什么要找陈牧驰、于适来演殷郊和姬发,之后我就开始观察这些演员。我觉得导演的确是抓住了这个演员的特色放到角色里面去。比如殷郊会有点忧郁感,姬发就是那种很直白、很单纯的感觉。所以,在戏中他们两个的那种感觉还是很准确的。

《博客天下》:给年轻演员的美术造型是怎么设计的?

叶锦添:我还是在考虑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让他们抓住观众,因为他们还是新人。当初我们也是花了好多力气去构建他们的第一个镜头,导演觉得姬发是那种很活泼,可以带动全场的,而给殷郊的处理方法就跟姬发不一样。他们穿的盔甲都很漂亮,每个人都要经历非常长时间的训练,把身材练得很好,所以他们在镜头里面的那股劲都是很真的,就非常用心地在银幕上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