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当一个配角,跳进人生的旷野

2023年12月5日 文/ 林念 编辑/ 李粟

一个精彩的世界可以没有主角,却不能没有多元、自在、具体的人。配角是客观世界解释权的真实拥有者,他们看得到比主角更大的世界,可以肆意妄为,可以说发疯就发疯,可以不带主角光环就出门,他们的人生有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文|林念

编辑|李栗

图|(除特殊标注外)受访者供图

「发疯」

「没错,我精神不正常。你跟一个精神病人在一起的目的是什么?」

在上海的街头,这英穿着经典的红色丝绒衬衫和黑西服,把头发梳得紧贴头皮,戴一副黑边窄框眼镜,拿着话筒,重复着影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中,「黎明朗」的经典台词。

这是万圣节,上海的街头人头攒动。「『这英』!你是『这英』吧?」认出她的人乌泱泱地围了上来,把她涌到了一间银行门口的角落。

本来想趁着万圣节「疯一把」,这英没想到大家比她「还疯」,成千上百的人聚集起来,人数增长、被包围的感觉和直播间的数字完全不一样,她心里紧张,面上却很镇定,巧妙地模仿那英的语气,金句频出,段子不断。围观的人觉得有趣,和她搭话,她也应对自如,每说一句话,周围的人便跟着鼓掌、尖叫。欢呼声引来了更多的人,把她团团围住。

人多到她不禁担忧秩序问题,干脆踩着高跟鞋向外逃。这英在前面跑,人群在后面追。最后,这个疯狂的局面,以她躲到一处小树林,再偷跑回家告终。

这英的直播间就在她家,一间小出租屋。她第一条因模仿黎明朗而出圈的视频,还能看到她的衣柜和简易衣架。当时她连真正的眼镜都没有,只是草草地设置了一个眼镜框特效,皱起眉头,说起了那英的经典台词,「放他妈的屁,这简直就是危言耸听!」

这则粗糙的模仿视频让这英拥有了第一批粉丝,2000人。

一个粉丝请求她在中午直播一次,和他们说说话。她就开了一个下午一点的直播,本来觉得能有五人、十人就不错了,没想到刚开场就有2000人。大家拱她模仿音乐综艺里的导师,其他人是学员,一个接一个和她连麦唱歌。

这英没有想到,那么笨拙的自己,反而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千奇百怪」的人。2个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最高达到10万人,最多的一次,有500人排队连麦。

自那以后,她每天都会开直播,为大家主持《中国坏声音》《没有音乐的夏天》,让每个人连麦唱歌。

和她连麦的人,有周浅、汪疯、腾各尔、可以敏,还有在冰岛被孤立的企鹅。循规蹈矩没有意思,直播间不表扬唱得好的人,甚至会被踢出去,「不允许他们来卷,让唱得不好的人没有生路。」这是这英设立的规则。在她看来,唱歌好听的人完全可以在别的地方得到鼓励和肯定,但那些唱不好的人,往往羞涩、不自信,她不能扫他们的兴。

直播间固定的环节是最后的大合唱,这英选9个人连麦,众人隔着屏幕,或夹着嗓子,或用怒音,怪里怪气地唱《难忘今宵》,乱哄哄一片。在这个集体发疯的虚拟世界,许多无所适从的人有了各自的位置。

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一股脑地挤进了这个场域,这英形容他们,「一群人在那儿嘎嘎叫」。唱累了,大家就开始讲故事,有人讲述自己失恋的故事或不幸福的童年,有人说自己在公司里被当作工具,每天过着机械化的生活,有人倾诉自己创业失败的痛苦。

这英记得,有个大学生声音特别微弱,他在直播间吞吞吐吐地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性格比较自卑,他包揽了宿舍的卫生,替别人完成小组作业,给别人带饭,可别人都不喜欢他,出去玩也是最扫兴的那个。

「我就突然一下又回到十年前的感觉,好像看到了那个又自卑又敏感的自己。」这英说。

这英

氧气面罩

「这英」光环背后,是普通女孩张迪,北漂二代,中专毕业。

她的父母从安徽来北京打拼,住在城中村里。村子四周都是平房,出租屋的卫生间破败不堪,她更愿意花10分钟,跑到村口的学校里去上厕所。

在公立小学,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外来者」。不仅口音,她吃的、用的,都和当地小孩不一样。本地人的路线清晰可循,但外地户籍的学生只能在北京的公立学校上到初三。父母都不确定会不会一辈子待在北京,更不用提他们了。

她的性格敏感内向,课上老师提问,张迪会把头缩下去,怕老师看到自己,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被叫起来的她会尴尬得一字不说,经常被老师因「发言不踊跃」留堂。

体育老师揪全班最调皮捣蛋、令人讨厌的男生出来展示一遍刚教过的体操。张迪想,自己跳得再差,也不会比他差。结果没想到,男生跳完,老师问,班里谁跳操跳得最差,全班都指着张迪。

父母忙着打工,没时间关注她的精神世界,更不必说表达爱了,「他们不会放下耐心,跟你温柔地说一件事情,要互相阴阳才能说话,不然就说不了话。」她有鼻炎,用纸擦鼻涕时,妈妈责备她,「用那么多纸,不花钱的吗?」她改用水龙头冲,爸爸就骂她,「造纸厂的人都死光了?买不起纸了?」

为了不被看见,不被责骂,张迪会躲在被子里吃苹果,她觉得她吃苹果被看见了,也是一个错误。

慢慢地,她开始想通过讨好让别人喜欢她。在学校,她主动给同学带好吃的,做什么事都陪着她们,帮她们按摩、带饭。

讨好失效后,她开启了另一种防御机制——生气了,其实内心希望别人来关心来哄,但别人真来问怎么了,她又会说「没事」,拒绝沟通和表达。别人都觉得她古怪。

她把自己比作一只透明的河豚,气鼓鼓的,却无人理睬。

由于外地户口不能在北京上高中,张迪17岁上了中专,一边读书一边工作。父亲要求她赚的钱上交给家里,不管工资是2000还是3000,只能留下400块钱的生活费。但张迪从来没有想过这有什么不合理,只是同事互相请客时,她从来都不去——只要请了一次,接下来的一个月就没有饭吃。家里住得远,她天不亮就得起床去打工,等到回到家里,天都黑了,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直到19岁,她因工作认识了一位大她15岁的姐姐,问她为什么非要和父母住在一起,而不是搬出来。

张迪觉得对,就策划了一场「出走」:她算好时间,每天提前一个小时起床,轻轻地把生活用品装进一个手提袋。在爸妈面前,她装作若无其事地出门,到了公司,再把手提袋的杂物放进一只更大的袋子。蚂蚁驮物一般的「转移」持续了一个星期。最后一天,她拖着那个大袋子,彻底搬进了好友家。

离开家的张迪不断跳槽,想要接触和吸收新的事物。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后,她接触到许多外向又开朗的人,他们有梗、松弛,「我就觉得,这样多好啊,人还是要活得充实,活得有意思。」

于是25岁的张迪,决定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

她要接纳那个「古怪」的自己,不再逼迫自己讨好所有人。她领养了一只小猫,和前男友分了手,甚至换了一种穿衣风格,又在去年十月,搬到了上海。「全部都是重新开始了。」

今年夏天,因为「这英」,张迪和形形色色的人相聚在直播间。

「你要先帮助你自己,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飞机上不是有一句话吗?请先佩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能够正常吸氧了以后再给身边的人佩戴。」张迪对直播间里,那个有些自卑、讨好、声音微弱的大学生说,像是劝过去的自己一样劝他。

过去的张迪觉得自己的未来是外界既定的,没有大城市户口,不能在北京高考,被父母否定,日子一复一日,像是个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她把自己重新养育了一遍,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了自己。她知道被忽视的感受,在直播间里给别人「戴氧气罩」。

站在上海万圣节光怪陆离的街头,张迪意识到,「大家的生活想怎么样,是他们自己决定的。」

只有NPC才能恣意妄为,活得尽兴。

上海万圣节前夜图源视觉中国

决定

妶耳的决定很大胆。她决定辞去老家稳定的工作,来北京从零开始。

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电视台出镜主持人。这份工作虽然光鲜,但处处都是限制——台前播报的语言枷锁,台里的种种规则,和因改革要自负盈亏的传统电视台,分发给每个人的绩效任务。

妶耳也有完成广告份额的压力,她不喜欢这份工作,觉得身不由己——即便站在聚光灯前,也只是背着KPI的打工人。

她性格有些内向,下班后也不喜欢社交,缓解压力的方式,是躲进自己的「秘密世界」——一张书桌,一台电脑,简易的耳麦,鼠标点击进入语音平台,拿着一份台词和一个随机分配的搭档,一来一回地配音。如果双方都配得好,「彼此都觉得配这个片子爽到了,很开心。」

当然,也有尴尬笑场的时刻,在对手戏演员的笑声里度过一晚上。

「秘密世界」之外是现实世界,KPI是工作里的鞭笞,噼里啪啦,把人抽成奋发向上、勇夺第一的螺丝钉。

就像小时候,妶耳的书法写错一笔,父亲就会用戒尺打她。

戒尺的材质特别,是一种很长很厚的竹条,由上向下劈开一截,打到皮肤上,裂缝会炸开,把肉狠狠夹住。

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书法老师,妶耳4岁就拿了全国书法比赛的第一名。但是知道这把戒尺,见过噼里啪啦打下去的小伙伴,没人羡慕她,甚至转而威胁:「你不听话,我就告诉你爸爸,让你爸爸去打你。」

家里规矩严,电视不能随便看,更不用说动画片了。她的房间里有一面墙,摆满了书。这里成了妶耳的小天地。她先是看童话书,印象最深的是《拇指姑娘》,一个只有大拇指大小的姑娘开启了她的历险,接着看《故事会》,再后来是找网文看,看完了《吞噬星空》,又看《盘龙》。

妶耳觉得好神奇,她太喜欢故事了,借助故事,她能离开这个充满规矩的房子,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去过百样千样的人生。

配音也许是她长大后的「成人童话」。在语音平台,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思岑。他鼓励她,为什么不试试做配音演员呢?

她下定决心,大胆从老家的电视台辞职,离开温暖的南方,来到北京重新开始。

做一个自由的人。

不过,故事里,离开庙堂的主角总能快意江湖,可妶耳似乎不是那个主角。

刚开始,她很少能接到戏,便常常跑到北京高碑店一带的录音室找机会。说是录音室,其实就是地下室里简易的棚,墙上贴几块隔音海绵,幽幽黑黑静静,有时可能有很厚的灰,大家就坐在里面配音。「像棚虫,经常从一个棚爬到另一个。」

即使接到戏,离开主持人工作的妶耳依然摆脱不了「规训」的痕迹——到麦前,会忍不住「起范儿」:以前播新闻,每句话的句尾是向下收的,观众要明确听到句号点,但是配音不同,一个真实的人说话,情绪往往泄漏在句尾,它是多样又微妙的。听完妶耳又高又亮的播音腔,旁边的老师直接开口,「不行,这个孩子做不了配音演员。」

这是一句残酷的拒绝。

「医生,血库里的O型血,没有血了!」她记得,她磕不下来这句话,抠了十遍二十遍,搭戏的演员只好在旁边一直等着她。她又着急又愧疚,最后被导演赶了出来。

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一句话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导演说,「这句话练好了,你再进来录。」

那时,妶耳和思岑的北漂生活只能靠思岑一个人的薪水周转,一块钱掰成两半,一点一点花。如果两个人都做配音,无法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最终,相比配音工作已经走上正轨的思岑,妶耳离开了录音棚。

可即使不做配音了,思岑每接到一个角色,妶耳都会参与进来。没有了语言技法的压力,小时候的故事一个个活了起来——妶耳总能通过故事找到人物色彩。她帮助思岑拆解角色的层次,经常提出一些他想不到的角度。几句话的角色,她也能推导角色的行为逻辑和心理动因,让角色完整起来。

妶耳和思岑在练声

直到2017年下半年,家庭渐渐稳定,妶耳才又有机会,续上配音演员的梦。

再回来时,妶耳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没想到因为对人物的理解,她很快得到了难得的认可。第一个被肯定的角色,是一个小网剧里老板的女秘书,没有多少戏份,在整部剧里毫不起眼。妶耳做过老板的助理,了解这份职业的状态和处境。她快速找到了人物的状态,并头一回收到导演的点头认可,「你这个录得还挺不错。」

不过她的戏约依旧不多,一个月只有两三天去配音。二度闯入配音世界的她,仍然不时感到焦虑,和刚入行时一样,总是坎坷多。

后来,在声音中,妶耳和一位年轻的女将军相遇。将军性格坚韧利落,和妶耳相似的是,她也有一个严苛、冷淡的父亲。为女将军配音的过程中,她把自己对父亲的复杂情感融入到了声音中。故事里,女将军历经磨难,百折不挠,妶耳在配音的过程里,焦虑、沮丧、不自信的内心被角色抚慰了。她反复通过女将军的口吻告诉小时候被戒尺抽打的自己,「不管经历什么,都不要放弃啊。」

妶耳挣脱了世界的戒尺,离开台前主角的位置,拥抱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回到人的本质,做真实生活的表达」。

今年,她和思岑接手了起点读书《道诡异仙》有声剧的制作。项目难度很大,最难的是一次故事的小高潮,众人斗法的场面——尼姑诵经引来苍蝇,苍蝇将反派包裹,变小,爆炸,落在地上。这里声音元素太复杂,如果用声音表现出场景音难度很高。

妶耳没有用旁白带过,而是用了「笨法子」——先找一部分女性配音演员配诵经的声音,找到具体还原哪本经书的哪个段落,再找男性配音演员配苍蝇的声音,苍蝇的声音要合着诵经的声音起落。为了保证声音的饱满度和准确性,每一种声音,妶耳都让演员用高频中频低频各来了一遍,最终还原了角落里尼姑喃喃的诵经声,成千上万只的苍蝇声,风声、爆炸声,最后,还有苍蝇的尸体噗噗落地的声音。

用声音创造一个世界,妶耳觉得非常有意思。在她眼里,小说里的文字不仅仅是字,而是一个个场景,而她要做的,是用声音去把这些场景鲜活起来。

「这是AI代替不了的工作」,人的工作。在AI机械降神的配音世界,妶耳有她要守护的东西。

在她半年可见的微博里,没有自拍,只有工作、旅途、吃喝和猫。

有一条视频微博,是网友发现一根长在空心铁栏杆里的竹子,它被栅栏「束缚」,只能顺着栏杆内部生长,穿过重重黑暗,终于在铁栏杆顶端「绽放」,一团绿意盎然,枝繁叶茂。

妶耳转发了这条微博,写下了两个字——

「生命」。

妶耳带女儿配音

建造

作为沉浸式剧场的编导,沐慕擅长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

这个剧场很大,大到每个演员的表演区域看起来相当渺小——足足6000平,被设计成民国时期的新和医院,1941年的上海。观众也被称为玩家,进入这个场域,他们自主观赏剧情,甚至可以参与到剧情中去。

剧场里一个舞蹈专业出身的演员,舞蹈跳得非常好。剧目其中一个环节,她会被丧尸击倒,在地上用奇怪的姿势爬行。她所在的区域是一个昏暗的角落,没有目光投向她,她依然非常专注而认真地在表演爬行,借助舞蹈的基本功,感染力很强,动作从不掺水。他还注意到,有的演员不是科班出身,台词的吐字、声音不够,几排以后的观众,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于是,沐慕设计动线,引导更多人能路过丧尸演员的位置,「让她的表演发光」。声音不够响亮的演员,他就将他们安排到小房间里,让他们的声音更突出。

演员这个行业其实并不平等,「三观跟着五官走」。沐慕在的剧场设置了投票机制,表演结束之后,观众要对喜欢的角色做主观性投票。有一次,投票结束后,一个观众走过来,笑着和沐慕说,「你演得好好,但是我把票投给了另一个人,因为他好帅。」沐慕愣住了,只好苦笑。即使他把它理解成一句玩笑,这句话还是扎在心里很久。

就是因为外形不够突出,又碍于父亲觉得演员这个职业不稳定,尽管沐慕从小就有演员梦,高中和大学都是文艺委员,毕业后,他还是从事了朝九晚五的HR工作。

工作里,沐慕非常重视公平和平等。曾经一位女生来面试。她从履历到经验,各方面都比平均水平高一点,在沐慕看来有75分的水平。但这个女生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面部有一块非常明显的胎记。沐慕和用人部门的主管聊了几句之后,感到他已经淘汰这个女生了。转过头和候选人沟通的时候,沐慕和她聊了很多职业规划方面的内容,给了她很多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她更积极地面对求职这件事情。

女生回去后给沐慕发了个消息,说自己乐观了很多,沐慕觉得自己做了件有价值的事情。

还有一次,一个民营企业老板问沐慕,如果不给员工缴纳公积金社保,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沐慕没有一条条列条款,而是说:「我上班你不给我工资,如果我不去告你的话,你一样不会有事儿。」他暗暗点出了对方的问题所在,最后,那个老板用一种更合理的方式处理了员工福利问题。

工作再忙,只要有时间,沐慕就去学表演,几乎全年无休。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和周末,就钻进表演培训课或是路演。

他对表演的热爱源自父亲。父亲年轻时从事过上海的滑稽戏表演,工厂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在业余时间兼职演出。有那么两三年的时间,一到周末,沐慕就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面去上海大世界。他常常在后台化妆间游荡,见识过越剧、黄梅戏、京剧等等剧种的行头,撑着小小的个子跟着先生们有腔有调地学。

有的段子包袱,父亲会在家里讲一遍,但是沐慕还是更喜欢剧场里的氛围。沐慕觉得,在台上表演的父亲眼睛里在放光。台下听的沐慕也经常被现场欢乐的氛围感染,尽管每个梗他都知道「底」是什么,但当大家哈哈大笑的时候,他也忍不住跟着乐起来。

随着工厂的工作越来越忙,父亲的演出越来越少,最后就不演了。

可是父亲并没有真的放弃表演。退休后,父亲和退休的老朋友经常参加文艺活动。沐慕和父亲一样,为观众的满堂彩着迷,也咬咬牙,干脆辞去了HR工作,决定给自己两年时间,做一个全职演员。

那时,沉浸式剧场在国内兴起,它的门槛不像剧院、影视那么高,由此容纳了许多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沐慕在这个缝隙中得到机会。

在一次压大轴的团体节目上,他不巧生病。上场之前,他连续干吞了三包川贝粉,颗粒刮着喉咙,他生生咽了下去。令他意外的是,结束后,现场观众投票,把他评为了最喜欢的演员。

下台后,一位和他父亲差不多年纪的老先生,缓慢地走近他,手里攥一只信封。他说,我没有纸,只有一只信封,可以请你在信封上帮我签一个名吗?

沐慕的心里一片湿润,「我一下子就觉得,我的天哪,做演员太幸福了!我没有什么名气,表演的也不是什么大IP,但是观众觉得在这一段时间我给他带来了快乐,他就认定我是一个好演员。」

这就是表演对于沐慕的意义。它不是一条布满野心、帮助他通往主角的通道,而是一次对普通人的拯救。

他把自己称作「造梦」的人。在这场梦里,他想展现他的理想世界。那是没有主角和配角之分,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位置,平等发光的世界。尽管剧场里有主线和支线人物之分,「我基本上把大家的位置拉到一条线上,可能还是会有微差,但是我想要体现,这是一个世界,一群人的时代,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就像小时候,真正幸福的时刻,不是一个人笑,而是一群人笑的瞬间。

沐慕

我们常看的故事里,主角也许不会赢,但永远不会真的输,忍辱负重,是为了反转打脸,天资愚笨,是为了逆袭开挂,他永远升级打怪,安全地走在成功的叙事里。

内卷的世界里,人人争做主角向上,仿佛人生只有一种活法。

生活里,我们反而像配角,可以被很多东西轻易打败,比如贫穷,比如恐惧,比如妒忌,比如孤独。

但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可以没有主角,却不能没有多元、自在、具体的人。这英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妶耳没有成为知名主持人,沐慕没有成为大明星,他们没有开挂闪亮的人生,但在自己的天地里,有了形形色色的活法。

当配角感受到自己,便挣脱了轨道,松弛且浪漫地,跳入人生的旷野。

人生的样子可以有千百种,不一定向上,也可以「四面八方」。起点读书携手众多⽹⽂⼤神,为只有只⾔片语的配角们续写番外,致敬网文中的万千配角,和每个默默发光的人生。

「小说里,主角一个打十个,一战成名,有了圆满的大结局,那十个人呢,他们在哪,他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