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如何解决短缺药保供问题?联盟启动集采,过评药可大幅提价

2023年10月30日 文/ 李谨行 编辑/ 江芸 贾亭

10月27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易短缺和急抢救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相关企业需于11月1日前完成信息填报。

本次短缺药集采包括酚妥拉明注射剂、苯巴比妥注射剂、呋塞米、甘油磷酸钠、尼可刹米等18个临床必需易短缺类、急抢救类等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这些品种都是多次登上过媒体社会版的药品,经常会有“买不到”的新闻。

短缺药的供应与采购本身就是难点,还要对这些药开展集采、降价,这似乎不符合市场供需的原则?

当然不是。

试剂商,短缺药之所以短缺,一方面是价格原因,另一方面是用量不确定的原因,企业不常生产等原因,这才很容易出现供应短缺。此前,已有重庆、海南等部分省份开始探索短缺药集采行动,核心并不在于降价,而是给企业稳定的市场需求预期。

这次采购主体是广东省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不仅仅是为短缺药集采“打先锋”,势必也将在扩大范围的基础上起到确保供应的效果。

设置“复活机制”

本次广东联盟集采也是继2021年重庆牵手9个省份后,又一次短缺药专项集采。显然,保供、稳价,是这次广东短缺药集采的“主旋律”。

从申报价格来看,广东牵头的此次短缺药集采为每个品种组别分别设置了最高有效申报价格(另行公布)。其中,最高有效申报价格和各产品的实际交易价格两者之间的低值简称为“P0”,各产品的申报价不高于P0的,视为有效报价。

因为供需关系问题,短缺药实际销售价格往往会高于挂网价,因此短缺药集采不以挂网价为基础,这是非常合理的。只是最高申报价的设定会很有讲究,既要保证医保的利益,又要保证企业有利可图。

还有一条规则对部分企业非常有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格取该组非过评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格的1.8倍。

当然,P0价格除了参照实际交易价格,如果有国家或省级最新公布执行的专项谈判、竞价等专项项目的价格,要按专项价格为准。

可以看出,这次广东省短缺药联采的征求意见稿并未对“过评”作出绝对限制,如果原则上同组过评超过三家的,仅过评品规符合申报条件;若非过评品种的历史采购量占同组的市场份额达50%及以上的,也符合申报条件。

从中选规则来看,此次意见稿更多体现的也是“保障供应”的宗旨。比如同品种同组符合有效报价要求的申报企业仅为1家时,即中选,其对应的产品为拟中选产品,且申报价格为拟中选价格。

当同组有2家或以上申报企业符合有效报价要求的,按单位可比价由低到高依次顺位排序,淘汰末位1家企业的产品;若出现2家或以上末位企业的情况,则按照企业申报价格降幅排序,拟淘汰价格降幅最低的产品。

针对专项项目的相关品种,若同组符合有效报价的申报企业少于三家的,对应的产品直接按照专项价格作为拟中选产品;若同组符合有效报价的企业有 3 家或以上的,则按照降幅高低确定拟中选产品和拟淘汰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短缺药集采还设置了“复活机制”,如果拟淘汰的产品的企业接受同品种的最低拟中选单位可比价,企业相关产品可获得拟备选身份,并获得下一采购年度医疗机构预采购量填报资格。若拟复活的产品为过评产品,则备选价格为:最低拟中选单位可比价×1.8。

陆续纳入集采的短缺药

短缺药品之所以不能严格砍价,是因为近几年为了保障供应,国家也对短缺药的价格网开一面。

比如此次纳入集采的短缺药品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剂,是一款急救药品,主要用于抢救急性低血压。到目前为止,国内具有这两种原料药生产资质的企业只有远大医药和山西振东泰盛制药。由于上游原料药的垄断,去甲肾上腺素价格逐年上涨。远大医药和武汉汇海因垄断被罚没超3.2亿元。

短缺药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原料垄断只是其中之一,价格因素也是很关键的原因。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曾指出,药品短缺的原因涉及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各地政府在药品集中采购时将价格压得过低,导致企业虽然中标但盈利不多,难以持续。

今年,甘肃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公布短缺预警药品甘油磷酸钠注射液应急挂网结果;不久前,江苏开展省级储备药品价格谈判,涉及氯解磷定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等18个短缺药品。

可以看到,各省市地区都在想方设法保障短缺药的供应。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原局长、福建省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赖诗卿认为,对短缺药开展集采,有利于明确使用量,提高行业集中度,保障短缺药的临床供应。“其关键是品种的遴选,核心是报量和中选规则的确定。”

2021年,重庆牵头河南、广西等9省份展开了短缺药集采,涉及黄体酮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甲硫酸新斯的明等21个药品。主要采取“市场竞价综合评审+议价”方式,坚持保供稳价和多家中选的原则,短缺药品不纳入“结余留用”考核。

正如业内相关人士认为,如果从药品招采机制和价格上解决短缺药问题,只要有利润,企业不会不供应。这次广东联盟集采规则以及降幅或许会成为破解短缺药难题的新模版。

撰稿 | 李谨行

编辑 | 江芸 贾亭

运营 | 山谷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