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烂剧成为爆款,为何屡见不鲜?

2023年8月6日 文/ 殷慧雅 编辑/ 孤鸽

图乐子的观众掉入了流量陷阱,无意中将这些剧送上了爆款宝座。剧方企图依靠观众爆发性的关注来博取短期利益,自我麻醉。

作者|殷慧雅\编辑|孤 鸽

“有一种火,叫《我的人间烟火》。”这不是粉丝间自吹自擂的彩虹屁,而是围观的“乐子人”(喜欢寻求乐趣和快乐的人)对这部剧的调侃。

你可能没看过这部剧,但你一定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过杨洋的“油腻表演集锦”。你可能不了解魏大勋,但你一定被孟宴臣的“手照”“腿照”“眼镜照”迷得死去活来过。

就像网友说的,这部剧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影视文化需求同落后的影视文化作品之间的矛盾的典范”,豆瓣评分仅3.2分,但同时它却在网友玩梗、吐槽的浪潮中,大范围出圈,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爆款”。

“好剧无人知,烂剧爆天下”,类似的现象在国产影视剧市场上屡见不鲜。烂剧何以频频出圈?谁在制造这些“文化垃圾”?对观众和创作来说是福还是祸?

烂剧爆了?不好意思

近年来,国产剧似乎陷入了一个“烂剧—出圈”的死循环,《东八区的先生们》《遇龙》《后浪》《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你微笑时很美》等剧集在播出后都收获了不少差评,但同时也大范围出圈,引来“乐子人”掷地有声的“审判”。

从剧集播放量、豆瓣评分、社交平台的吐槽评论等数据来看,这些剧集因“烂”成为爆款之后,话题度也持续走高。以《我的人间烟火》为例,开播之初收视率如心电图一般平缓,随后因伪骨科“孟许时分”cp迎来小范围讨论度。

眼见着伪骨科压倒了官配,剧方便开始了一系列“逆反”操作,不仅让官配频频登上热搜,还传出要删减孟宴臣的戏份。

剧方逆反,原本只是看乐子的观众也坐不住了。先是报复性磕伪骨cp,接着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将矛头对准了男一号杨洋。他们扒出杨洋早年拍摄的一则广告加以调侃,又认为杨洋的表演方式“放不开”“太端着”“堪比方头明”,并给他赐名“端王”“方头羊”。

杨洋被调侃

之后,女一号王楚然扮演的宋沁在剧中“恋爱脑”“白眼狼”的行为,也引起了大量观众的不满,庸俗老套“有情饮水饱”的价值观念遭遇滑铁卢。大家不买帐了,纷纷“揭竿而起”,成为这场声势浩大的娱乐游戏中的一环。

自此,《我的人间烟火》凭“伪骨”出圈,靠“油腻”大爆,借“她超爱”封神,完成了一部“爆剧”才拥有的三连跳。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其他几部因“烂”出圈的剧集上。相信很多人仍然记得,去年《东八区的先生们》自播出以来,其封建落后、“爹味”十足的剧情瞬间引爆互联网嘲讽风潮,频频登上各平台热搜,编剧兼主演的张翰,各类“黑历史”也接连被扒出,陷入生涯低谷。

2021年播出的《你微笑时很美》,被指“消费、侮辱”电竞,被骂上B站热搜,豆瓣3.2分。剧中男主为爱“开团送人头”等离谱操作,遭到电竞粉的嘲讽,足见创作者不了解这项运动。

《你微笑时很美》剧照

今年播出的《后浪》则被诟病“抹黑中医”,成为网友众矢之的,豆瓣4.0分。剧中,赵露思扮演的没上过多少学的外卖员孙头头,只因是姜氏针法传人的身份就被选为继承人,中医成为了依靠血统就能继承的“江湖功夫”,无数医者呕心沥血钻研医术的付出全部被掩盖。

一边是络绎不绝的吐槽声,一边是声势浩大的热度,有的剧方甚至“恬不知耻”,以此为荣,作为自己宣传成功的业绩,并向广告方请功。

于是,事情便陷入了一种悖论:你越是吐槽,对方越是高兴。好的作品被淹没,而有话题的作品充斥市场,辣眼又辣心。

爆款烂剧其实有迹可循

流量为何“钟情于”烂剧?

日益“卷”起来的生活让人们更加渴求精神上的“马杀鸡”。有时,观众并不一定追求高质量的内容,而是试图在影视作品中得到放松和消遣,也就产生了“乐子人”群体。

而烂剧往往在情节设置上偏向轻松幽默,针对其奇葩内容的吐槽也更容易吸引观众。一期时长三五分钟的烂剧吐槽视频,就可以让身心俱疲的打工人迅速轻松下来。

不过,这些剧集之所以烂,恰恰是因为它们忽视剧情质量、轻视观众品味。

一是轻视了女性的意识。以前的影视作品惯常塑造高大伟岸、温柔深情的男性,让女性沉溺于温柔乡里,将自己的人生局限于情情爱爱而脱离了社会竞争。但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新一代女性观众早就学会不再委身扮演无害弱小的小白兔,把人生寄托于男性身上。

但有些剧集的价值观还没变过来,比如《东八区的先生们》中,张翰饰演的童语陷在“霸总”梦里,其油腻的行为和台词引发了大量观众的反感。剧中男主拽女生内衣、评论女生“瘦的好看,胖的好使”等行为,陈旧且冒犯女性。

《我的人间烟火》也换汤不换药,表面上讲的是消防员和医生两个看似势均力敌的身份之间的恋爱故事,实际上编剧赋予了女主许沁如同恋爱脑一般对亲密关系的执着精神,这就注定了两人的关系是不对等的。

剧中,许沁一次次为了男主角宋焰而和家人作对,即使宋焰一次次在语言上打压着她,甚至逼迫她同家庭断绝关系,许沁依旧如薛宝钏般“苦守寒窑十八年”。

身为富家千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主,却必须通过男主的拯救才能实现自我救赎。“许沁们”实际上并非活生生的女性,而是戏外男性幻想阶级跨越的工具:一个条件优渥而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女性是无数男性梦寐以求想要拥有的。

二是轻视了现实的重量。缺乏生活体验的编剧们在自己的想象里构建了一个个“乌托邦”。男女主在这个乌托邦里自由地游戏,其他人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为之让步,真实世界中的客观事实被严重扭曲变形。

观众们受够了演员一边背诵着充满现实谬误的台词,一边演绎脱离人间真相的故事。《我的人间烟火》中“生剖孕妇肚子”“随意玩弄灭火器”等误导观众的剧情,遭到不少专业人士纠正。作为医生的许沁,轻易判断病人死亡的草率行为,更是被杭州卫健委点名批评。

《我的人间烟火》剧照

三是轻视了观众的审美。如今已不是“五毛特效”就能满足观众的时代,大家需要的是精彩的剧情走向与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相结合的作品。但很多剧集,故事上已经拉胯,视觉效果更敷衍了事,企图花费最少的功夫博得最大的收益,就差把“要钱”两个字打在屏幕上。

比如,2021年播出的《遇龙》,作为仙侠剧,却没有在美术场景和人物造型两大关键因素上下功夫,塑料感十足的布景和小学生特效让人频频出戏。还有很多剧,因为绿幕抠图、廉价特效、雷人妆造,引发观众吐槽,豆瓣评分普遍徘徊在3分左右。

由此,烂剧其实有着某种共性:在人物设定、情节设计、视觉效果上表现平庸,缺乏新意和深度,严重脱离现实,还因为价值观表达上的走偏而冒犯观众。

愤怒的观众掉入了流量陷阱,无意中将这些剧送上了爆款宝座。剧方企图依靠观众爆发性的关注来博取短期利益,自我麻醉。

不怕剧烂,就怕倒油

以前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却成了“剧烂就怕没人知”。

烂剧的奇葩情节、低级台词常常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观众们被吸引前来“围观”,跟随吐槽、评论,从而形成了强大的传播效应,让剧集得以被更多人了解。而部分烂剧的制作方也借助舆论机会“乘风而上”,采用炒作、造势等手段,乐此不疲地制造争议话题。

烂剧得以一次次“以烂为名”,成为互联网“审丑”趋势下的保留节目。

拿《我的人间烟火》来说,一经播出,就因主演杨洋的表现有了热度,一时间各大平台的网友纷纷聚焦于“恋爱脑”“pua”“油腻男”等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开播仅四天,剧集的德塔文景气指数便破2,并持续走高。

微博上,关于此剧的衍生话题总阅读量更是直逼400亿,狂揽热搜700多个。打开抖音、小红书,针对于剧集所反映的恋爱话题比目皆是。

当主演杨洋的相关讨论接近饱和时,《我的人间烟火》又另择一路,将营销重点放在了男二号孟宴臣身上。通过对比、立人设、炒CP等方式,孟宴臣“踩着”宋焰,成为新一代网络梦女们的倾心对象。

以B站为首的各大视频网站上,关于“禁欲系忠犬男友”孟宴臣的视频混剪络绎不绝,热搜上有关孟宴臣及其扮演者魏大勋的话题更是接连不断。

抱此心态的剧方在意的从不是男女主的爱情线是否动人、人物设定是否符合常理、剧情价值观是否正确,目的只有一个:引爆话题并从中牟利。

无论是宋焰,还是孟宴臣,抑或是其他质量低下的剧作中出圈的角色,不过都是剧方用来引流的工具人。人物失去灵魂,创作者对幽暗之人性的探索精神,在此全部失效。

《我的人间烟火》这类剧集的现象,是市场和观众对于内容质量态度的一种映射。某种程度上,热度高的剧集可以吸引大量关注和讨论,进而带动市场的繁荣。但需要注意的是,创作团队和资方不应被短暂的热度蒙蔽心智,将其作为成功的捷径。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的国产剧创作并不是“烂剧当道”,很多质量高的作品,凭借精彩厚重的叙事、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对现问题实的思考,也能出圈,获得口碑和市场的双赢。

观众不仅需要喧闹的热度,更需要有内涵和价值的内容。“黑红也是红”的营销思路迎来的终将是梦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