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星巴克被爆“致癌”,真的吗?

2018年4月2日 文/ 宋潇旸 编辑/ leon

星巴克摊上大事了!

据路透社、华尔街日报、赫芬顿邮报等外媒报道,在3月28日的一项裁决中,星巴克因产品中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酰胺,被美国法院要求在产品上加贴“致癌”警告标签。

△《赫芬顿邮报》相关报道截图

“致癌”不止星巴克

北京时间30日早间路透社称,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博勒(ElihuBerle)在3月28日的一项裁决中表示,因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未能证明,在烘焙咖啡时产生的一种化合物的威胁可以忽略,因此必须在产品上贴上癌症警告标签。星巴克和此案中的其他被告可以在4月10日之前就此裁决提出反对意见。

该裁决生效范围为加州。

△华尔街日报截图

法庭文件显示,总部位于加州的美国毒物教育和研究委员会在此案中指控星巴克和其他公司未警告消费者,他们出售的咖啡中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酰胺,后者是一种有毒的致癌化学品。

消息一出,以咖啡闻名的星巴克股票突然开始大跳水,28-29日直落1.01个百分点,跌幅一度达1.58%,投资者损失惨重。

致癌的“罪魁祸首”丙烯酰胺,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化学物质,食物在高温油炸的环境中(超过120°C),很容易产生。星巴克产品中的这一成分,就是在咖啡豆高温烘烤过程中产生的。

正因如此,本次裁决并不仅仅针对星巴克一家企业。根据法庭文件,其他被告还包括GreenMountainCoffeeRoastersInc,J.M.SmuckerCompany和卡夫食品公司等等咖啡、食品公司,7-11、麦当劳也赫然在列。

“致癌”警告常态化

事实上,这类物质对人体有害早已成为共识,但只有长期、大量积累才会产生“质变”。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2014年7月发布的一份通报,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专家认为,丙烯酰胺对人和动物都具有神经毒性;对动物还具有生殖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通报指出,丙烯酰胺在1994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2A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具有潜在致癌性,但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则在接受媒体询问时表示,薯片,薯条,面包,饼干,爆炒蔬菜中都含有丙烯酰胺,咖啡中的数量对人体威胁不大。

而据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透露,加州对于企业“致癌”标签管理比较严格,任何市民都可以起诉要求企业添加致癌警告标签,如果企业无法证明与致癌无关,就会输掉官司。

这种做法其实是重视消费者知情权的表现,只是按照当地法案,有900种物质都在“警告”范围内,之前可乐的4甲基咪唑以及薯条中的丙烯酰胺也是类似的情况。因此,在当地,致癌警告已经成了“常态化”事件,面对裁决不少企业会同意和解并发布警告。

具体到本案中,大约有十几名被告已经和解并同意发布警告,不过目前大约还有50个被告在名单内。目前做出和解的包括便利店7-11,该公司同意支付90万美元;经营加油站便利店的BPWestCoastProducts,同意支付67.5万美元。

全加州咖啡或“遭灾”

为何星巴克被“黑”的最惨?

在被告名单中,包括卡夫食品公司、麦当劳在内的薯片、薯条不少食品,本身就早已被列入“垃圾食品”之列,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期待也仅限于满足口腹之欲,这种情况下,多一种有害成分并没有太大引爆点。

但是,近年来有不少咖啡有益健康的相关信息涌现,让部分消费者对咖啡有了健康方面的期待。比如此案爆发后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在针对此案的公告中就提到,美国政府发布的营养指南中指出,咖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世界健康组织(WHO)也明确指出咖啡不会致癌。无数学术研究都已经证明了饮用咖啡对健康的益处,并且咖啡饮用者通常更长寿。

针对星巴克的这一判决,可能会使所有咖啡产品都必须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对此,全美咖啡行业协会称,整个咖啡行业目前正在考虑各项应对,包括继续提出上诉及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公告截图

再加上星巴克本身一直自带话题性,大多数媒体和公众都对其保有很高的关注度。公众面对“致癌”这样耸动的标签,也很难完全无动于衷。

而由于加州对该类成分严格管控的“传统”,星巴克对本案并没有充分重视起来,该案件拖拖拉拉打了8年仍然败诉,这让不少人认为是星巴克有意隐瞒消息,产生把这事儿“捂”了8年的错觉。因此相关文章一出,就开始迅速传播。

不知星巴克面对目前的局面,会不会后悔在案件当初没能及时应对,做好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