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2020年的6部华语电影,以及一点感想

2021年1月10日 文/ 梅雪风 编辑/

专业影评人梅雪风对6部2020年公映的华语电影的一点感想——过去的这一年,整个华语院线似乎乏善可陈,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值得被讨论或者记录。

文|梅雪风

1

似乎是和贯穿全年的疫情呼应,整个2020年度的华语院线电影也乏善可陈。

《一秒钟》应该是2020年最有历史厚度的一部电影,当然这是相对于2020的院线电影来说的,从张艺谋自己的作品来说,它就显得单薄了。

从电影形态来说,它与张艺谋之前的《归来》有着某种程度的呼应关系——《归来》讲的是丧失记忆,而《一秒钟》讲的是要记住哪怕只有一秒钟。

《归来》的底子里是极其冷酷的,它讲的不只是一段历史中一个个体当时的经历,它更讲的是这种经历和命运并不一定会因为一段历史的结束而结束。

《一秒钟》的骨子里却是温柔的,这种温柔在于,在那个连父子都要划清界限的冷酷时代中,两个陌生人却互相为了对方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对于劳改犯来说,为小女孩出人头地,同时将胶片交给小女孩,意味着他要冒着胶片被女孩偷走、看不到电影中自己女儿出现的那一秒钟的风险。

对于小女孩来说,她还回了那盘胶片,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她和弟弟仍将受到那群小流氓的长久欺辱。

图源电影《一秒钟》

但也正是在这个部分,影片缺失了它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人性里的善和自私的对决。那种自私越显得名正言顺,无可指责,那种善良也才会百转千回,惊心动魄。只有当这种两难选择被推到极致的时候,人内心的丰富和温柔,才能够以最有力和最可信的方式展开。

从这个角度来说,劳改犯把胶片交给小女孩,故事才真正开始,因为这时劳改犯已不是陌生人,而是有着悲伤过往且帮助过自己的大叔。在完成大叔心愿和自己的利益之间,她该如何选择?

同理,劳改犯从没有见过女孩真正被欺负的惨状,但如果他见过,如果当他面临在小女孩的安危与自己对女儿的那点虚幻念想之间必须做一个选择时,他又会如何选择?

在这里,影片主创非常自觉地降低了戏剧的强度,它完全回避了人物在这时的内心煎熬。但没有这种灵魂黑夜似的试炼,无论小女孩还是劳改犯的选择都过于的顺滑,那影片本来想表现的人性之光也就无从谈起。

没有绝望,就没有希望,没有冷酷,温柔也就无从显现。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影片最后胶片被沙漠掩埋也就不够动人,因为劳改犯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在银幕上,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那放映员所送给他的那一格胶片,实际上只是一个礼物甚至是一个彩蛋。这是达到目的后的小遗憾。

如果劳改犯到最后都没有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女儿,而放映员送给他的唯一一格胶片也被丢弃,那影片的力度将会增大几个数量级。

但张艺谋这一次似乎不想那么戏剧化,虽然是在高度戏剧化的情节设定之下,他也不想过于残酷,虽然他女儿死于想摆脱父亲影响、努力挣表现的现场,也就是他女儿其实是因他而死,这一故事已足够残酷。

他在温情与残酷之间摇摆不定,于是电影中时代的残酷与人物的善良,都显得一厢情愿,面目模糊。

图源电影《一秒钟》

同样是历史题材,张艺谋选择的是以小见大的路径,而管虎,则是正面强攻的方式。

《八佰》可能是这几年有价值的电影题材,因为它不只是一个800人对抗比之强大无数倍的日军的故事;也是一个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将800条人命当成棋子博取同情的故事,是把闸北四行仓库当成一个戏台,要将日本人的不义展现给全世界的故事。

它是一群怂蛋成长为英雄的故事,同时也是对正统的英雄进行解构的故事,因为英雄的最主要的动因并非来自于对于正义的追求,而是对于被别人看作英雄的渴望,那种置身于聚光灯下的眩晕感,这种对于英雄本质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识的触及,让影片有那么一刻走向了更深的地方。

图源电影《八佰》

但影片的问题和《一秒钟》一样,同样来自于过于的善良。

那些隔江而望的义愤填膺的民众,像极了鲁迅在《药》里面那些围着刑场的看客——他们那么义愤填膺的渴望别人赴死,是因为自己不在战场上,自己身处安全的英租界,从来没有真正的生命之虞。

但《八佰》没有看透河对岸看客的虚伪,他们的义正辞严里,既有真诚的那一面,也有极其虚伪的那一面。真诚的那面在于,只要不涉及自身的生命和利益,他们都是爱国斗士。虚伪的那一面在于,他们把别人的奋斗和流血,当成了自己在奋斗和流血。他们既为同胞的英勇而感动,同时也是为自己的那种廉价的宏大情怀而自我感动。但这种感动极其的脆弱,只要一丁点溢出的毒气就让他们作鸟兽散。

这种热血,让主创们不能更清晰的去呈现那场集战争与游戏于一身的历史事件的复杂面貌。不能去呈现人性里面那种高尚与龌龊并存的暧昧状态。也就不能体现出那种看透人世间的丑恶却并不因此抛弃众生的悲悯。

当然这是对于电影主创比较严苛的要求,我们还是得感谢这两部电影的主创试图让历史更加丰富的努力。

这两部电影中都有着胶片,在《一秒钟》当中,最终胶片被风沙掩埋,而在《八佰》当中,记录着这800勇士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视频资料丢失。

这是两部电影主创对于历史的悲愤而无奈的表达,在它被浓缩为一个个名词一条条解释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被牺牲被遮蔽。

图源电影《八佰》

2

关于现实的题材有两部值得一说,一部是万玛才旦的《气球》,另一部是纪录片《棒!少年》。

在万玛才旦的电影当中,《气球》是最复杂的那一部。

在万玛才旦的前期电影里,无论是《静静的嘛呢石》,还是《老狗》《寻找智美更登》,都是一种静观视角,在那些静默的人物和世界的背后,是时代巨变所产生的幽深回响。以静见动,以小见大,以轻见重,是他一贯的思路。

而从《塔洛》开始,他的风格逐渐外显,对人物情绪状态的描摹逐渐加重,朴素内敛的气质被一种更铺张或者说灵动的风格所替代,《气球》也是如此。

任何风格的选择都是双刃剑。万玛才旦之前那种沉静甚至是木讷的风格,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看性不高,但这种影像风格甚至演员表演的静态,与隐在视觉焦点之外的时代动势之间巨大的反差,构成了万玛才旦早期电影的主要魅力。

而到了后期,他电影中人物内心的风景,成了他最直接的表达对象。这时事件本身,或者人物内心的丰富度,就成了影片魅力的最主要来源。

对这部影片来说,这种丰富度是不够的或者说过于散乱。

这部影片的主题涉及如下方面:再生一个孩子,与家庭贫困之间的矛盾。想打掉孩子,但孩子是爷爷的转世之间的矛盾。是相信孩子是爷爷的转世,还是相信科学的矛盾。当然还有一种即使所有生小孩的理由都成立,但孕妇本身是否愿意的矛盾。

这每一种矛盾都是一个重大的命题,都值得一整部电影的篇幅来叙述和描摹,但问题就在这里,只有一部电影的篇幅,于是所有矛盾的描绘都蜻蜓点水。

我们看不到这个家庭处在一种多么拮据的状态,也就不会对这个母亲因为再生一个孩子感到无力为继感同身受,更不会对一个儿子突然说出一句「我要退学」而感到唏嘘万千。

我们看不到爷爷和自己的子女或者孙子之间的巨大的情感,于是也就不能体会当他们听说要打掉这个据说是爷爷转世婴儿时的情感冲击。

我们看不到现代科技观念对于藏区信仰的逐渐瓦解,那种身处于古代信仰与现代认知之间的摇摆不定的尴尬,我们也就无从感知。

而最后一点,一个女人在自己生育问题上的选择权其实是一个相对现代的问题,也就是即使所有的困难都不存在,她是否具有主宰或者说一定程度决定自己是否生育的权利。如果要表现对这一点,就要去表现藏区家庭这一基本社会单位里面的权力结构,以及这个女性如何被粗暴或者隐晦地排斥在这一权利中枢之外。

影片在这些主题之间流转,就如同在影片视角在孩子、父亲、母亲之间流转一样,最终造成每一种情感关系都无法被有说服力的建立,每一种矛盾都无法真正触及灵魂。

也正因为如此,影片才不得不借助于一些非常意象性或者说概念化的东西,比如那只不能配种而被卖的羊,比如避孕套以及气球,但这些东西仍然无力将那些巨大无朋的主题粘合成一个整体。

图源电影《气球》

另一部有关现实的电影是《棒!少年》。这是一部纪录片,但拍得像一部剧情片,甚至是过于的戏剧化,以至于从某种程度它有着摆拍或者引导性地建构某种戏剧情境的嫌疑。

如果不管这些伦理问题,相较于《气球》,它的优点在于它不刻意升华主题。

它将它的目光完全聚焦在两个小孩身上,当这两个小孩的精神世界被相对鲜活的呈现在银幕上时,我们从他们身上自然而然的看到了这个时代打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和投在他们的巨大阴影。

那个桀骜不驯的孩子马虎是中国电影中少有的人物。

他就像一头未被驯服的小兽,他天然地相信暴力,也准备用暴力去解决一切,解决争端,获得别人的尊敬,获得别人的友情,但结果是众叛亲离。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那种暴力背后的虚弱,晚上无人陪他睡觉时的胆怯,强行索要友情而不得时的自暴自弃。种种情况,让人莞尔,也让人叹息。

影片充满着那些我们在剧情片里难以看到的灵动细节,在这样一部细节满溢的电影里,相较《气球》,那些意象性的东西的出现,就显得空灵而恰当。

它们是悲伤的马虎眼中看到的那伴随着飞机轰鸣声飘舞的塑料袋,是那些队员行走在郊区拆迁的废墟上、伴随着他们脚步声的那疑似建筑工地打桩声的音效。

这是两个精妙的比喻,映射出的是他们被强大的社会变革噪声所淹没的人生,和他们看似无望却执着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斗。

图源电影《棒!少年》

3

纯类型片中最值得说的也是两部,而这两部都由香港导演操刀完成。

一部是《除暴》,另一部是《拆弹专家2》。《除暴》是一部相当怪异的电影,它和《拆弹专家2》一样,是一部叙事和节奏相当高密度的电影,在情节的推进和反转方面,主创都有着娴熟而且扎实的能力。

有趣的地方在于人物,主创对于无论正邪两方都拒绝给出他们的人物背景,以及双方都如此勇敢的动因。当然除了撕掉警察宣传画上面的牛皮癣广告所代表的那种为警察正名的赤裸裸的理念之外。

对于吴彦祖所饰演的劫匪,你不知道他的疯狂是一种生理性的变态,还是对于财富的贪婪,是一种对社会不公的愤世嫉俗的报复,亦或是一种完全反体制的行为,对于春夏这个角色也同样如此。影片既不提供让你恨他的理由,也不提供让你爱他的理由,他就无理由悬浮在那儿。

那种怪异感,不只体现在人物上,也体现在影像上面。那种90年代初的做旧质感,和街道上过于空旷和干净的气氛交相辉映,让你有一种隐隐的不真实感。

但无论是人物还是环境的不真实,你又能明显看出这并非主创能力的缺陷,那更像是一种不作为。

从整体上看,它就像杜琪峰若干年前在内地拍摄的警匪片《毒战》,然后再加上一个极其纯净的正义外壳。

《毒战》的好,在于它把警匪之间的争斗,变成了一场动物世界般的宿命追逃。它的好在于无关善恶,警察对于匪徒的兴趣,更像是一种猫见到老鼠后的本能的狂热;它的好也在于善恶。古天乐所饰演的毒贩,为了活命,可以抛弃一切,包括亲情友情同僚之情,但最终又在宿命可笑而又冰冷之中束手就擒。

杜琪峰那种冷到冻出冰碴子的残酷感和宿命感,让警匪双方都成了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不明所以地活着,不明所以地狂热,不明所以地追逐,不明所以地曝尸荒野。

而《除暴》或者不敢或者不愿或者不能或者不会去触及到真正人性或者社会层面,却又想保持一个酷酷的姿势,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无法落地的尴尬样子。

图源电影《除暴》

与《除暴》的拒绝阐释相反,《拆弹专家2》更倾向于过度阐释。

主创的愤怒几乎要溢出银幕外,这种愤怒被负载在刘德华和谢君豪所饰演的潘乘风与马世军身上。

这是一种对于现存社会结构高度不信任的反社会情结,对整个官僚体系将其中成员用完即弃的悲愤,是要用自己的肉身来献祭变态理想的激情,以及要用全世界来为理想陪绑的残忍。

这种愤怒赋予影片一种狂暴的激情:

当潘乘风被害怕担责任的警察部门拒绝回到原岗位时;当潘乘风打出用完即弃的标语,却被众人拽脱义肢时;当潘乘风说出我不是疯我是痛的时候;当董卓文痛斥警察部门的长官和庞玲利用潘乘风的失忆时;当马世军与潘乘风从飞机上跳伞说出一起毁灭旧世界打造新世界的豪言壮语时;以及核弹爆炸蘑菇云升腾时一切灰飞烟灭时;

你都能感受到那种痛彻心扉,以及对那种恐怖行为的某种程度的理解或者谅解。

影片狂风骤雨般的节奏,有效地加强了狂暴感。当然,这种节奏也掩盖了影片本身那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B级质感。

这种B级质感主要来源于那种人物性格和情节反转的生硬与突兀。

比如,潘乘风因为知道庞玲骗了他,于是就认同了自己是一个恐怖分子,摘掉了那块追踪手表,而当恐怖分子们击杀一个无辜的警察时,他又瞬间变成了慈悲心肠洗心革面重归正途。

比如,潘乘风吃饭时遇到一位老奶奶,提醒他吃药不能用饮料送,下一场戏就是老奶奶发现了他的诡异行迹,然后被他所放置的炸药炸死。

从某种角度来说,影片主创对于这部电影中的很多支线人物,也是完全持的一种用完即弃的态度。

影片本身的主流商业片定位,也软化了主创那种愤世嫉俗的气息,比如庞玲利用潘乘风失忆的戏码,被解释为庞玲为潘乘风赎罪的行为。

但瑕不掩玉,有那么一部电影让人嗅到一点危险的非理性气息,总是让人欣慰的。

图源电影《拆弹专家2》

整个2020年,影片所受到的非电影方面的批评也越来越多,比如《八佰》受到违背历史真实的批评。

但我要说的是,电影或者说任何艺术品,都不应该仅仅为历史的真实性负责。如果首先要对历史负责,昆汀·塔伦蒂洛的《无耻混蛋》篡改了整个二战的最重要的时刻,他就应该被钉上十字架。

或者说得极端点,电影的价值就在于虚构,因为只有虚构,少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约束,你才能毫无羁绊地去重塑一种真实,一种心灵的真实。

那些我们认定的绝大多数电影大师比如库布里克、今村昌平、大岛渚、伯格曼等等,他们都以对这个世界或者人性尖利的表达而知名,而有价值的电影做的就是这个事儿,它挑衅道德,因为某些清规戒律背后也藏着污垢;它挑战人性,因为有很多人或者团体借此之名塞了很多血腥的私货;它挑战所有的常规,因为世界就是如此丰富,而人又是如此贪得无厌,人们希望获得对这个世界更新鲜的解释。

好的电影,就是让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变得更清晰,同时也更模糊。

更清晰是由于你获得了某种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你摆脱了某种混沌的状态。于是你比以前更多些把握这个世界的信心。

更模糊是由于你的认知边界不停地扩大,你认识到所有评判标准的有限性,所有固定不移的东西都在松动,包括你脚下的土地。

这种松动,赋予你一种敬畏和一种宽容。

敬畏是对真理的敬畏,你不再动辄真理在握的样子,因为你知道真理离你很远;宽容是对众生的宽容,因为你知道,看起来最离经叛道的东西你最愤怒的东西,也许离真理更近。

图源电影《一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