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每日人物 内文

这辈子发的第一条朋友圈,你还记得吗?

2019年9月21日 文/ 每日人物运营 编辑/ 楚明

2012年,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时,很多人大概不会想到,7年后的今天,刷朋友圈已经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

当朋友圈还不能设置“三天/半年可见”时,从朋友聚餐、工作进展到吐槽领导、结婚生子、生死离别…… 想了解一个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把ta的朋友圈翻个底朝天。社交平台几乎记录了我们生活里所有“难忘”的片段。

你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条朋友圈发了什么吗?今天,跟着他们的第一条朋友圈动态,我们一起回到过去。

策划 |每日人物运营组

编辑 |楚明

图 | 受访者提供

1

麦芒【著名的淘大E座】2013年3月9日 下午1:00

朋友圈第一张照片是香港淘大花园。2013年3月9日下午1点。当时是去做sars十周年的采访,淘大花园E座是非典时期的重要地标,随手拍下了这张照片。当年仅E座就有百人感染sars,整个淘大花园有42人死亡。

小区已经不见任何和sars相关的痕迹。问那些匆匆而过的年轻人,大多摇头。那天下午找到了一位老人,他是淘大花园业委会联会主席。老人说,他常常会想起淘大花园路上空无一人的情景。那种无声的恐惧。

他还告诉我,2003年之后淘大花园房价暴跌三分之二。后来,居民凑钱翻新淘大花园。外立面黄色,用橙红色点缀,取凤凰浴火重生之意。

朋友圈发了这张照片,很多朋友留言问这是哪里。想一想,不管当时是如何的惊心动魄,也抵不过时间的消磨。那次十周年的采访,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非典病人。只有他们被砸在了十年前,永远脱离了时间的循环。

2

彩霞 【买盆花给家里上点色,结果……】2013年3月11日 下午8:52

第一条朋友圈发的悠悠吃土图,无甚特别,不过一条晒猫日常。只是现在再看,不禁感叹当时的悠悠真年轻啊,5岁,正是猫生壮年,肚皮也没有像现在这般松垂,连吃土的样子都透着一股蛮劲。

没想到我跟这么个小动物已经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算是合住时间最长室友了,能够合住这么久除了悠悠比较长寿外,大概也因为我们从未要求彼此改变些什么吧。硬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或许是这只老可爱治好我的洁癖和强迫症。最近,嗜土的悠已将家中原先只脱落一点的墙皮舔到脱落10厘米见方了,而我选择无视。

悠悠,继续健康任性地活着吧。

3

林特特 【继续雾霾天】 2013年3月31日 上午10:57

我的第一条朋友圈发于2013年3月。

我站在窗前,拍下对面的楼,脚下的地,头顶的天。

天是雾蒙蒙的。

那时,我还住在北京五环外的天通苑。

住了五年,散步时,总是撞上大狗,春节,城里听不见的鞭炮,看不见的烟花,在我们那旮旯随处见。

像许多来北京的年轻人一样,天通苑为代表的立水桥北一带,因其房价、房租低廉,是租房、买房的首选,是我们在这个城市的第一站。等慢慢扎下根,经济上宽裕些,再搬进城,这也是我生活的轨迹。

不夸张地说,在天通苑的每一天,我都在想,什么时候能进城呢?

尤其,我的第一份工作在虎坊桥,想想吧,从北五环到南三环,每一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三四个小时。

我至今看到拥挤的地铁,都会生理性厌倦。

我总抱怨,天通苑、雾蒙蒙的北京的天。

在这条朋友圈发完后几个月,我们举家搬进城,又过了几年,搬到上海,离开北京。

搬进上海新家的第一天,我梦到了北京地铁五号线。

醒来,我忽然间很想念天通苑,想从2003年到2017年,在北京度过的每一天,包括雾蒙蒙的天。

醒来,我打开电脑,开始写我的小说《立水桥北》。

“四海为家,随遇而安”,是我现在的微信朋友圈签名档。

我总觉得适应变化是一种能力,重建生活秩序,是强大的表现,但这和我怀念生命中留下重要痕迹,青春的痕迹、奋斗的痕迹、生活的痕迹的地方,并不矛盾。

再看看这条朋友圈,那些日子,也很美好啊。

4

钟十五 【少人问津的84亩地。】 2013年8月4日 上午11:57

我的第一条朋友圈,是这张13年8月拍的照片,当年用的还是诺基亚,拍照像素也远没有现在手机这样高清,但关于那段时间的记忆,依然是清晰的。

这是我爱人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建的公共空间。搬走那几天,我给房间的一角拍了照做留念。

我爱人爱折腾,当时有很多公益组织正好缺少这种公共场地,就张罗了几个圈内朋友在东三旗租下了这个三层楼。之前房东家是养狗的,那里原先是他的狗舍,起初环境不太好,墙壁斑驳,还有很多脱落的地方,我们打扫收拾了好些天,然后买颜料自己涂墙壁,还去宜家精心挑选家具,打扫、装修得很用心。

这里主要给一些公益组织提供租用场地做活动,比如做教育培训、大学生成长营等。我记得有做过尤克里里的音乐工作坊,但不是教你怎么弹尤克里里,而是教你写身边的事情,然后用简单的旋律弹唱出来,当时我也参加了。另这里还给一些来京的公益组织人士提供住宿,一天50/100元,和城里上百的高价宾馆相比,是有很多人选择来我们这里。

那段时间我也会去那里。常和在公益机构的朋友聚在这里,在露台上一起烧烤、喝酒,唱歌,一起看一些有意思的,比如西方社会运动的纪录片。

其实,创建这个公共空间也不是以盈利为初衷的,更多是希望提供给公益组织的从业人士一个活动空间,大家有一个信息分享和交流情感的地方。

后来因为这个地方两年租期快到,再加上资金紧张,精力有限(更主要我爱人快生娃了),就再不做了。现在想来,还是很怀念那个地方。

5

StrangeDuet 【高三/再苦再累有你们就好】 2014年8月17日 上午10:07

朋友送给我的,画在瓶子上的埃菲尔铁塔。当时是高三最难熬的时候,死磕到没时间缓解自己的情绪,每天最放松的事就是和朋友相处,虽然只是那么一小点的时间,但也足够消化当天所有不好的情绪了。

我的这个朋友文笔很好,字儿写得也漂亮,两个人莫名契合的行为感知让我们的交流完全没有障碍,和她一起聊天就像是和哲人对话,而不是那种只会和你吹水聊三餐的人。巴黎是浪漫的国度,可以眺望世界的埃菲尔铁塔对于当时十几岁的小女孩来说,更是极富吸引力的。于是那天她就悄悄的在瓶子上用马克笔画出了铁塔的样子,还附赠了其他的图案一起送给了我。高中毕业后三年没见,幸运的是因为一部电影我们又凑到了一起,感情比高三的时候更好了,那些瓶子我也一直留到了现在。

6

拾万佳 【2014年10月11日 上午8:48】

来北京上大学后第一次感受雾霾,北京的霾与南方的霾是不同的,它更醇厚,含水量更低。

2014年往后数个一两年,正是北京雾霾最严重的几年。大家在发现抱怨没用之后,就开始拿它做梗。“我出门散了一圈步,回来觉得肺里有一块砖。”“我不想出门上课,但没想到早上起来,教学楼真的不见了。”这张图也是在微博上刷到的,觉得有趣就搬运到朋友圈里了,几天后,狂风大作,天变得前所未有的蓝。

7

sooooap【你们在看。。。什。。。么。。。】2015年6月3日 下午11:31

我以前朋友圈的内容基本是和校园有关的学校的日常生活,微信用了很久才开始发朋友圈。朋友圈发的也不怎么多,会发一些生活中小的细碎的日常片段。不会刻意去翻看朋友圈看自己发的第一条内容,不过偶尔会清理一下朋友圈,觉得以前发的尴尬的矫情的,会定期删一下。

第一条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是大四做毕设的时候,一群同学在工作室里看恐怖片,我当时的视角正好在桌子的另一头,发现他们看恐怖片的神态还挺有意思的,当时一瞬间觉得很逗,赶紧就拍下来了,那个恐怖片是什么没有印象了,不过他们的表情真挺好玩的。

最忙的时候就是大四做毕设,大家一起在工作室里熬夜做东西,每天晚上固定会看一个电影,看完回去睡觉。这段时光也算是大学时代印象深刻的好玩的回忆吧,利用短暂的时间放松,感觉很忙也很充实。

虽然累得要死,但还挺想再回到那段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

8

ambition 【Happy 37th birthday to you,my hero.】2015年8月23日 上午7:16

第一条朋友圈,是在科比生日那天发的生日祝福。

我从2004年开始喜欢科比,那年我9岁。一次偶然,我在家和我爸一起看起了NBA,那是我第一次看篮球。还记得那场是总决赛活塞队打湖人队,在湖人队奥尼尔犯规过多的情况下,只有科比一人独挑大梁,落后也没有放弃,虽然还是输掉了总决赛,但就是那时候喜欢上了科比的这个劲头,和那个全是对胜利的渴望的眼神。

此后就开始迷上了科比,以及篮球。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没有篮球,体育课就天天抱着小姨买的排球在学校投篮。之后的一次数学考试,考了99分,我妈为了奖励我,就在小区超市买了我的第一个篮球,是宝马牌的,59元。

高二分科以后,当时的成绩在450分左右,可能连二本也上不了,就开始走体育特长生的路了。高中那段时间训练很苦,坚持不了的时候,想想科比,也就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后来大学和研究生也都读了体育专业,选专项也选择了一直喜欢的篮球。对于篮球,我是打算一条路走到黑了,而科比和他的曼巴精神,一直指引着我。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 (ID:meir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