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国内AI芯片迎来弯道超车机会?华为人士回应仍有六大挑战

2019年4月15日 文/ 唐煜 编辑/ 赵艳秋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在2019年全球AI芯片创新峰会上,华为无线终端芯片业务部副总经理王孝斌针对“国内AI芯片迎来了弯道超车”机会的说法表示,AI芯片仍面临六大挑战:

其一,移动AI计算怎么去支撑无数APP的通用性和场景多样性;其二,怎么解决神经网络的大规模计算、带宽的需求和端侧算力、功耗受限的问题;其三,算法模型不断创新、算法变化快、新算子层出不穷;其四,不同应用场景、不同APP、不同开发者所采用的AI训练平台五花八门不统一;其五,后端的CPU、GPU、DSP、NPU的AI模型的异构计算的挑战;其六,开发者的开发成本、迁移成本、商业模式、利益分享和产权IP的保障。

自2004年成立海思公司专门研究手机芯片以来,华为海思的“造芯”运动已经经历了15个年头。王孝斌1997年就加入华为,从事芯片开发和规划工作20年,在这位行业老将看来,端侧AI是一个公认的发展趋势,但在技术和场景上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王孝斌同时回顾了华为麒麟芯片集成人工智能之路。他说,华为很早在规划芯片的时候,就看到端侧AI的趋势,认为这会成为将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所以也是在那个时候寻找满足需求的合作伙伴,让双方能力和需求match起来,一起努力催熟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落地。因为这不仅是芯片的事,而是芯片、软件、场景结合多个层面的配合。

华为在麒麟970率先集成NPU,当时还没有一些成熟的AI应用,一开始先找到认为的主流应用——AI Camera,比如拍照场景识别以及现在的AI人像留色、AI卡路里识别等。这是比较关键的一步,能够对消费者带来比较大的体验改善,然后再结合场景、软件算法、芯片一起努力,其中投入了很多艰辛的工程化工作。但仅仅是华为的AI应用是有限的,所以华为推出了开放的HiAI平台,让更多开发者在上面构建AI应用。目前,HiAI平台上已经有BAT、抖音、快手等1400家合作伙伴,超过56万开发者,在华为超过4000万的手机上得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