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这家公司主管携款而逃投资人毁约,一半员工离职,如今被巨头收购

2019年3月11日 文/ 袁晶莹 编辑/ 陈芳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点我达十周年纪念会上,创始人赵剑锋数度哽咽。创业初期,商务主管卷款而逃,将公司至于险地;资本狂热时期由于决策失误,公司错失快速扩张的机遇,陷入一年又一年的融资困境,几度走在死亡边缘。十年过去,两任离开的创始团队、离职员工重聚一起,赵剑锋感慨万千。

(点我达创始人赵剑锋)

“每天都可能死”

赵剑锋的职位是点我达现任CEO,最初是点我吧(点我达的前身)的投资人,他有几次创业史。2002年,赵剑锋和朋友共同创办了杭州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他第一次创业,很顺利,成功带领公司上市,年营收在四五千万元。实现财务自由后,赵剑锋又想做点其他的事。

2009年点我吧创立时,赵剑锋以投资人身份入场。故事从这里开始。这年临近国庆,点我吧商务主管卷着商家的钱款一夜间消失,公司陷入瘫痪。混乱中,一位员工又悄悄拿了几百元跑了。

国庆假期结束后,赵剑锋召集创始团队开会。出乎意料,大发雷霆的赵剑锋没有破口大骂卷款而走的商务主管,只说,是点我吧害了卷款而走的员工们,是制度不完善的公司把他们变成了坏人。

在赵剑锋身上可以看到明确的是非观。在成年人只讲利益的时代,赵剑锋直言自己只论对错。即便点我吧因此在2009年年底时第一次走到死亡边缘,公司超过50%的员工离职,两位创始合伙人离去,赵剑锋不得不再找新合伙人。

6年后,点我吧卷款而逃的商务主管再次回到杭州时,赵剑锋深夜让一位朋友去见这位商务主管,让其赔偿了卷走的钱款以及该笔钱款存入银行的应得利息。赵剑锋说,等了6年,他只想告诉这名商务主管一个是非道理,人在处于优势时不能胡作非为,这是社会,不是丛林。

点我吧第二次濒临死亡是在2012年。这位踏实谨慎的浙商相信,公司大规模扩张的前提是修炼好内功。2009年-2011年间,点我吧做的是完善公司组织架构,给所有骑手的电动车装上GPS导航。在手机尚且是诺基亚的年代,车载GPS还没有普及,GPS对于电动车而言无疑是“豪华配置”。

一位点我吧前员工认为,2011年是点我吧最辉煌的时候,公司开始盈利,订单量比预计的翻了一倍。

谁都没想到,冰点在2012年陡然降临。和点我吧同样成立于2009年,选择走轻资产模式的饿了么显然更受资本欢迎。2012年饿了么获得经纬中国300万美元 B 轮融资,大众点评完成6000万美元融资,美团则在201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领投的5000万美元B融资。2012年美团交易额已达到了55. 5亿元。

这对点我吧们显然是个打击。

由于投资人的眼光被饿了么、美团所吸引,外卖赛道格局形成,头部玩家已定,资本对点我吧们的兴趣自然就会下降。2012年上半年点我吧幸运地完成1200万融资后,有几十座城市的同行找到赵剑锋,希望加盟点我吧。但赵剑锋拒绝了,他认为企业必须一步步来,迅速扩张不利于企业发展。

几年后,赵剑锋在某商学院上课时忽然醒悟,拒绝加盟的决定不仅让点我吧丧失了跻身外卖头部玩家的机会,也把几十家同行们推向了倒闭的深渊。传统商业中,小规模验证模式合理,大规模扩张的方式并不适合资本疯长、互联网泡沫旺盛的流量收割期。

“2011年我们为什么盈利了?因为我们做了一个小生意,所以就盈利了。”

2013年赵剑锋试图把小生意变成大生意,这家杭州外卖公司在那年的目标是入驻饿了么、美团所在的上海、北京、深圳三座城市。结果如今日所见,点我吧只收购了一家上海濒临倒闭的外卖公司。

接下去两年,点我吧又两度面临倒闭。用赵剑锋的话说,不是这年可能会死,这个月可能会死,而是每天都可能死。

2014年5月30日,赵剑锋从山西出发,准备去五台山散散心。当时点我吧已撑不过一个月,赵剑锋向朋友借了300多万,发了年终奖。出发前,他接到一位投资人电话,投资人向他确认投资意向。尽管心里很激动,赵剑锋还是佯装镇定地对投资人说,一定要在一个月内将钱打到账户上。他心想,要是一个月内钱没入账,也就不必打了。点我吧那时已经不存在了。

那年4月,百度亲自下场做外卖,阿里、腾讯的身影也开始活跃于O2O外卖领域。补贴、地推、扩张团队、营销,没有一项离得开钱。2013年11月,饿了么拿到2500万美元C轮融资;2014年5月获得大众点评等既有投资人8000万美元D轮;2014年12月,王兴确认美团D轮融资金额为7亿美元。

资本没理由再把钱投向点我吧,除非是有战略需求的巨头。2015年9月,蚂蚁金服投了一笔钱进来,同年点我吧转型为点我达;2016年8月阿里巴巴继续领投了点我达D轮融资,金额接近1.5亿美元。

“剩下的就看运气”

蚂蚁金服投资前,认清形势的赵剑锋在一个不眠的凌晨决定点我吧必须转型。

转型的方向是放弃C端业务,转做即时配送的B端业务。简单来说,点我达不再做外卖平台。消费者在饿了么等平台上下单后,在饿了么运力不足的情况下,点我达会接手一部分订单。另一部分订单则来源于快递企业,点我达承包快递公司一部分取快递、送快递的末端服务。

和饿了么旗下蜂鸟专送、美团专送不一样,点我达采用的是众包形式。即点我达只是一个平台,不雇佣员工。有意愿做末端配送的人可以在点我达上注册成为骑手,每配送一单可获得一定的费用。据一位天津点我达配送员向AI财经社透露,同样情况下,点我达的起配费高于美团,这意味着配送员可以获得更高收入,且工作时间由配送员自己决定。因此,尽管美团可以帮配送员交社保,但该配送员还是选择点我达。

赵剑锋对AI财经社解释,点我达的起配费是系统智能定价的,根据不同的配送距离、配送要求浮动。每单外卖配送件中,点我达的毛利率不超过5%,平均在1%多点。如果是快递件,由于配送员一单平均收取2元的收益,因此点我达的毛利率更低,一单只有几分钱。

2015年转型后,阿里巴巴对点我达的关注越来越多。2016年春节前,点我达原本已经拿到一家VC的1.8亿美元股权认购协议,扩张了21座城市。但春节过后,投资方却打电话称,要收回1.8亿美元。

这通电话只通了几秒钟。赵剑锋说了声“谢谢”后组织团队开了两天会。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点我达一天之内裁员1000人,没有赔偿金,也没有一个人拉横幅。同一天,点我达撤离了21座城市,一切似乎重新归零。只认对错、常看《道德经》的赵剑锋到现在还对这1000人心怀愧疚,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告诉赵剑锋,如果不这么做,那么点我达当时的资金只够所有人员一个月工资。

2016年5月,戒烟多年的赵剑锋带了包烟去办公室。一个月前曾洽谈过的阿里巴巴没有给他任何回复。打开电脑前,赵剑锋想,如果还没有消息,那点我达就真的要“完蛋了”。赵剑锋以自然人身份背了债务,他想至少要给家里人留点钱,不能都花完。

阿里的电话就在这时打了过来。赵剑锋听电话另一头阿里投资部的负责人说,之前阿里内部有争议,现在没问题了。赵剑锋想,又活过来了。

2018年7月11日,菜鸟网络宣布以2.9亿美元现金战略投资即时物流平台点我达,成其控股股东。如果说2018年前赵剑锋还有上市的想法,菜鸟入股后,赵剑锋就再没想过。

商海混战10年,尤其是在资本狂热巨头林立的外卖O2O领域,赵剑锋完全明了“时势”二字。2017年、2018年间来找赵剑锋的资本多了,赵剑锋却一一拒绝。他直言,在外卖O2O领域已没有任何创业机会,他反而劝VC们赶紧退场。他打趣,点我达最好的结果是“嫁入豪门”,自立门户的机会已经消失。

有一阵,赵剑锋常常翻看朋友圈。他发现,自己三更半夜没有睡的时候,友商们也都没睡;自己在公司加班,友商们也在加班。而友商们的量级却是点我达的数倍,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转型后,点我达模式比过去轻了很多。加上菜鸟网络在资本、资源上的加持,目前点我达已覆盖350多座城,注册骑手超300万。赵剑锋称,点我达活跃骑手数量在50万-100万之间,计划3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物流配送平台,届时点我达每天订单将超过2600万单。点我达覆盖的城市大部分集中在二三四五线城市,从阿里巴巴整体战略看来,点我达或许会成为阿里下沉的一个机会点。

点我达几度没有希望的时候,赵剑锋问天使轮投资人张伟,为什么总有人可以一帆风顺人生得意,而赵剑锋却不行?

张伟的回答是,因为赵剑锋和这些人不熟。如果熟悉,赵剑锋就会明白,没有人是天选之子,所有人都不过是努力地、侥幸地活着。

如今熬过来了,赵剑锋似乎更相信运气这件事了。当被问及未来凭什么继续活下去时,赵剑锋想了想,说坚持是必须的,“剩下的就看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