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伊利再次捍卫“霸主”地位,但这个版块却输给了它!

2018年4月27日 文/ 宋潇旸 编辑/ leon

4月26日晚,千呼万唤的伊利2017年年报终于发布。

或许受“董事长潘刚失联”事件影响,今年伊利的年报有些“难产”。好在,负面消息已逐渐落下帷幕,而伊利以总营收680.58亿元,净利润60.03亿元,综合市场占有率20.5%的好成绩,再次捍卫了中国乳业“老大”的地位。

主营业务节节攀升

虽然迟了些,但伊利总算为2017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伊利总营收680.58亿元,同比上升12.29%,净利润60.03亿元,其扣非净利润同比上升17.70%;综合市场占有率20.5%,同比上升1.4%。此外,净资产收益率达25.22%,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

△伊利2017年年报截图

进入2018年以来,伊利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其中不得不提的自然是此前沸沸扬扬的“董事长潘刚失联事件”。

负面消息曝出后,伊利股价一度大跌。尽管如今潘刚仍在美国治疗,但如今谣言基本澄清,写小说《出乌兰记》影射潘刚的自媒体人刘成昆等已被跨省刑拘,股价也趋于稳定,加上这份亮眼的年报,投资者的心终于放下了。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Worldpanel)显示,2017年购买过伊利产品的消费者达13.5亿人次,消费者渗透率行业领先。伊利持续稳居乳品市场占有率第一。

主营业务方面,2017年伊利保持了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四大产品线均衡发展的局面。

液态奶一直是伊利营收的重要板块,2017年伊利液态奶依然表现不俗,营业收入达557.66亿元,同比增长12.61%。

奶粉领域中,成人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2017年收入64.28亿元,同比上升17.83%。

冷饮方面,伊利连续25年产销量雄踞行业第一,巧乐兹、冰工厂等已成为炎炎夏日中人们的必备产品。2017年,冷饮收入46.06亿元,同比上升9.82%,继续呈现勃发态势。

△伊利2017年年报截图

最值得一提的是酸奶业务。其王牌产品安慕希常温酸奶在去年10月销售收入就突破了100亿,截止2017年底,销售收入达到了129亿多元,以年均超过200%的增幅占据常温酸奶市场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安慕希在常温酸奶领域后来者居上,已经坐上了品类的头把交椅。

此外,伊利还连续与博鳌论坛及2022冬奥会、残奥会合作,利用官方大型活动,为品牌和经典产品打Call。

广撒网,全品类发力

2017年,全球上市的食品饮料新品数约为26.4万个,平均每天超过700个;在中国,2017年消费品新品个数比2015年增长15%。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在某活动中表示,品质消费时代,消费市场呈现更加“多极化”和“细分化”的态势。

JoyDay吸果杯上市以来销量超过亿元,张剑秋介绍:“JoyDay吸果杯是一款市场首创产品,添加了欧洲脆巧克力豆和蓝莓果粒。而脆巧克力豆在酸奶当中应该说是泡软了,但是它还能保持有脆的感觉,这是产品的核心技术。”

张剑秋还谈及了褐色炭烧酸奶,他提到去年这款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同类产品的42%,排名第一。伊利还继续扩展产品线,于2017年年底推出了植选豆乳,进军植物蛋白领域。张剑秋表示,伊利能够连续多年保持全球乳业八强,亚洲乳业第一,正是得益于创新驱动。

最有勇气的还是作为一家乳企,伊利竟然推出了一款能量饮料,直接入局最火爆的功能饮料市场,与领域老大红牛叫板。不过,尽管其他新品的销售情况都相当不错,业内人士却并不十分看好这款名为“焕醒源”的能量饮品。

根据2016年Mintel的报告,红牛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几乎占据了垄断地位——78%的市场份额,接下来是日加满和达利乐虎,第二、三名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8%和5.3%,这样的格局至今变化不大。在如魔爪、爱洛等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的能量饮料领域,虽然增速仍然可观,但实际上已是一片红海,包括汤臣倍健等企业也已纷纷跨界入局,竞争激烈。

今年4月份将在美宜佳、红旗、十足便利等便利店渠道进行新品首发试销,随后再扩张至全国便利店连锁系统。资料显示,在零售价格上和陈列上,焕醒源都要“与红牛保持一致”,定价为6元/罐,货架排面紧挨红牛,且以冰柜陈列优先。未来伊利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仍未可知。

奶粉业务屈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伊利产业线全面开花,且各新品表现不俗,但在奶粉板块却被飞鹤以75亿元超越,屈居第二。

事实上,伊利的奶粉业务发展进程也并不慢,成人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2017年收入64.28亿元,17.83%的增速也中规中矩。但是,曾一度濒临破产的飞鹤的发展速度却可以用惊人来形容,2017年仅用11个月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0亿元,整体增长超60%。而高端奶粉超200%的增长,更是助其力压伊利,稳居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宝座,荣登亚洲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达到了国产奶粉品牌从未企及的高度。

2018年飞鹤锁定的目标是100亿,而它一季度的业绩已经超过了25亿。2018年伊利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770亿元,利润总额75亿元。虽然对于奶粉业务没有单独披露,但以第一季度197.53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达21.06亿元,同比增长21.3%的数据来看,仍有与飞鹤一较高下之力。

不过,伊利的竞争对手不止飞鹤一家,包括其老对手蒙牛在内的众多乳企,都已跃跃欲试。其中,蒙牛2017年收入601.56亿元,净利润达20.48亿元,成功扭亏,虽然与伊利差距仍在,但发展势头良好。澳优洋奶粉表现突出贡献13亿元,其奶粉总销售额为40亿元,同比增长40%。君乐宝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奶粉业务贡献收入在25亿元上下。

几家欢喜几家愁,光明乳业虽然2017年营收达216.72亿元,收入和利润双增,但2018年一季度营收为50.99亿元,同比下滑4.98%,表现不佳。至于已被ST的贝因美,2018年一季度仍然表现疲软,营收5.44亿元,同比下滑36%;净利润791.55万元,同比下滑28%;扣非后亏损4073.61万元。

注册制正式落实后,市场洗牌已经开始,乳企进入竞争最激烈的关键时期,谁能把握这一关键时机,抢先赢得关键市场份额,谁就能为未来市场争取到更多赢面。伊利如今表现不错,但强敌林立,不可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