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界 内文

天上人间前老板资本滑铁卢:星美影业被中植系接盘,曾对标万达

2018年12月20日 文/ 编辑/

▲ 北京市著名娱乐会所“天上人间”

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

编辑|郑勇军

星美终于等来它的“白衣天使”。

目前,星美集团因盲目扩张影院项目,欠款近40亿港元,并导致旗下星美影业至少140家影院停业。

天眼查显示,近日,星美影业有限公司发生大幅度变化,其中,法定代表人由姚沁沂变更为王泉。投资人方面,深圳星美圣典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退出,由星河华耀(湖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张静琳接手。

变更后,星河华耀(湖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星美影业有限公司99.9%股权,该企业由高晟财富控股,属中植系公司。此外,张静琳持股0.1%。

星美的实际控制人覃辉来头很大,靠做通讯行业赚了第一桶金,二十多年前就是资本市场的大玩家,当然让他声名显赫的是因为他是“天上人间”的大老板,再之后则是因为聚焦院线生意为人关注,他常年居住香港,少回内地,近年更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文化实业+资本”的套路里,可惜屡屡受挫。

星美沦落的如今地步,或许只是自食恶果。

2015年,已错过院线扩张最早红利期的星美影院,宣布大规模扩张影院。此时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已经被占据,竞争压力大,运营成本高。意识到这点的星美,便将目光放到消费力较弱的低线城市,推行“一县一院”策略。

2013年,星美还只有68家影院,2014年增至90家,从2015年开始,其影院数量开始直线增长,2017年,影院已经达到365家。

高速扩张需要大量资金,这一切均在财报中显露出来。2017年,星美控股实现营收37.89亿港元,同比增长13.1%,但年内亏损2.67亿港元,成为8家上市影院中唯一亏损企业。其中,收购与新建电影院导致成本大幅提高,约增加24亿港元。

据公告显示,星美控股2013年至2018年期间与超过十名贷款人签订贷款协议,但是目前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对若干贷款协议已经违约,并未向贷款人按时支付贷款本金及利息。截至2018年11月30日,星美控股未能偿还的贷款本息合计37.75亿港元。同时,在12月6日,星美集团又收到相关贷款人法律顾问发出的通知函,要求偿还约4亿港元。

也正因此,星美集团急需寻找“接盘侠”,出手星美影业这“烫手山芋”,此前便传出万达疑似接管的消息。不过,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曾在采访时表示,万达收购影城的理念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首先必须是盈利的,如果价格合适就买。“我们要买的影城,必须要带来利润和正现金流,不会为市场份额而去收购,这对整体的盈利能力和长远经营能力来讲,都是不好的。”

更富戏剧性的是,今年年初,深圳星美圣典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控制人覃辉还曾对外表示,“2018年,星美控股旗下影院会从365家增加到450家。目标直指行业老大万达院线,争做影院龙头。”但不到一年,星美影业却沦落到这般地步,甚至被标榜对象“调侃”,也是十分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