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拳王
作为中国第一位WBA雏量级青年拳王金腰带得主,张方勇依然在训练之余送着外卖。「拳王」的头衔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却足以令他每一天都在给自己制造希望。
文|麦子
编辑|金石
图|受访者提供
「搏一次」
张方勇上一次站在拳击擂台上是2017年7月1日。在WBA(世界拳击协会)中国雏量级青年金腰带拳王争霸赛中,他在第六回合以TKO(技术击倒)战胜对手,成了中国第一位WBA雏量级青年拳王金腰带得主。
张方勇参加的比赛是50.8公斤的蝇量级。赛前,他的体重在标准范围内,但对手体重有54公斤多。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同一级别,如果双方重量悬殊,比赛要么取消,要么升级。为了让比赛能够进行,张方勇请组委会把量级调整为53.5公斤的雏量级,以降低对手的减重压力。只是,这样一来,张方勇等于是在跟比自己高两个重量级的对手比赛。
硬着头皮上总比放弃要好。这是他等待多年的机会。对他这种「草根拳手」来说,这也许是唯一一次争夺拳王金腰带的机会。他不得不「搏一次」。
搏——是张方勇从15岁开始的常态。
1993年5月,张方勇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沙市镇,是家中老幺。云阳县是出名的「面工之乡」,全国75%面条加工经营者都是云阳人。张方勇的父母也在其中,不出意外,顶多上完初中的张方勇也会像哥哥姐姐一样,跟着父母外出加工面条。张方勇不想跟面条耗着,他要找个別的路子出人头地。
15岁那年,万州摔跤队到他们中学选苗子,张方勇毛遂自荐,教练以「年纪有点大」拒绝了。最后,张方勇直接在地上做了组俯卧撑,勉强被选上了。他并非真想练摔跤。当时云阳出了个举重世界冠军伍健,张方勇想像她一样,学一门体育离开小村镇。只要能带他走出四面环绕的大山,让他学什么都行。
尽管是体校训练最刻苦的那个,张方勇大多数时候也只能给十二三岁的学生当陪练。练了一年,只得了个重庆市第三届运动会第三名的成绩。教练看不下去了,劝他:「别再坚持了,坚持下去也不会有希望」。
班主任建议他去学拳击。张方勇在网上看到了一些职业拳击视频,尤其仰慕职业拳击明星曼尼·帕奎奥。那个出身贫困的菲律宾小个子靠一双拳头挣了数十亿美金,共获得8个级别的拳击冠军。张方勇从此打定主意学拳击,想像帕奎奥一样用拳击改变命运。
与只有奖牌没有奖金的业余拳击相比,职业拳击有着更为完善的商业运作,拳手级别越高,出场费也越高。目前,邹市明的出场费高达上千万人民币,而世界拳王梅威瑟则能拿到一亿美元的出场费——职业拳击也因此成为了无数穷孩子想要改变命运、飞跃阶层的路径。
张方勇开始决定学拳时,整个万州没有一家拳击馆。他上网搜了好久,在西安找到一家健身房,据说那里曾走出过一位金腰带得主。父母不愿让儿子再去干那「挨打的营生」,但拗不过他,还是给他打了2000块钱。
到了西安后,现实将张方勇的想象一拳击碎。他以为在这里也能像在体校一样交点学费,管吃管住管训练。结果,光是训练费就要3000多。张方勇在附近村里租了个每月100块的单间,还在小姨家帮忙搬面粉。最开始一次搬一袋,每袋50斤,后来,最多的时候,张方勇一次能扛4袋。搬面粉要用手指抓牢面粉袋两角,时间一长,他的指甲变弯,像一双猫爪。每月,他能拿到2000块钱,基本都用在拳击上。
练了没两年,张方勇就盘算着离开了。西安的拳馆并不专业,他觉得这里的人练拳就是打沙袋,不过是种消遣。人在其中,心浮气躁,越练越懒。
后来,他在杂志上看到云南有家拳击俱乐部出了一位名叫「熊朝忠」的拳王,即将挑战亚洲拳王。熊朝忠跟张方勇一样,个子不高。因为曾在煤矿拉过煤车,也被叫做「矿工拳王」。张方勇第一次知道,原来中国也有像帕奎奥一样靠拳击改变命运的人。
2012年3月,19岁的张方勇坐了36个小时硬座到了云南。他在俱乐部附近的城中村找了个单间,周遭住了不少拳手,熊朝忠就住在他楼上。他花了1900多元在俱乐部报了名,那里到处贴满了熊朝忠的照片。
那一年,熊朝忠在WBC迷你轻量级拳王争夺中击败对手,成为世界拳王。当时,张方勇就在擂台一角,他负责提水桶、搭擂台、压围绳。这场比赛过后,熊朝忠的出场费水涨船高,买了豪车,为慈善捐款几十万,创办了自己的拳馆,也搬离了张方勇所在的城中村——他们在这里,仅仅做了两个月邻居。
这两个月中,两人在同一家拳馆训练,张方勇经常充当熊朝忠的陪练,希望借此得到高手指点。他记得自己挨过最重的一拳就是熊朝忠打的。熊朝忠的经历令张方勇的信心更足了,他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我训练这么刻苦的人,一定也能像他一样打比赛」。
张方勇(右)和熊朝忠
逆袭
只是,职业拳击的世界就像一座等级森严的金字塔,想成为顶级拳手、拿到高额出场费,就意味着需要从最底层的比赛打起,一点点攀爬,而最终能达到顶点的人,少之又少。
2014年,张方勇差点被打趴。当时,他刚刚在国内打完自己的第一场职业拳击比赛,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出场费——600元人民币。他用这笔钱给自己买了一副泰国产的拳套,而这场胜利也让他有机会去国外打比赛,去做高排名拳手向上攀爬的「垫脚石」——商业化操作的职业拳击比赛一直有个常规操作:排名较高的拳手会选择铁定能打赢的低排名对手来给自己「刷战绩」。张方勇第一次出国参赛,就是作为一块被选中的「垫脚石」。
那年10月,他去日本参赛。站在擂台上,周围观众掌声热烈,其中有一两百个中国人,张方勇觉得自己「真的进入世界舞台了」。
日本是亚洲第一拳击强国,在现役亚洲拳王排名上,前50名有超过一半都来自日本。对于自己的「炮灰」身份,张方勇自己倒不太在乎,「不管输赢,总当是一种磨练,至少有比赛可打」。对于排名靠后的草根拳手来说,「你根本没得选,都是别人挑的你。」
在日本和泰国的两场比赛,张方勇接连被打败,鼻梁断了,眉骨开裂。直到现在,他的鼻子仍是歪的。那时的张方勇已经21岁,备战比赛花光了他所有积蓄。因为没钱,12月回到昆明后,他拿不出缝合伤口的钱,只能自己买消炎药、纱布简单处理,不敢轻易睁大眼睛以防伤口开裂。
那年春节,是张方勇过得最绝望的新年。回老家的他打算就此放弃,跟着家人外出做面,就这么安安稳稳过下去。
在老家看医生时,医生问他伤是怎么来的,他答:「去国外打拳击受的伤。」医生赞赏他已经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拳手中很厉害的了。这也许是医生的一剂止疼药,但效果相当管用。在医院养伤的十几天,同病房的老人都知道了这个年轻人出国比赛,纷纷夸他。这让张方勇感到欣慰,「这时候已经不是单纯为了改变命运而练拳击了,它带给了我一种成就感和自信」。休息数月后,他再次回到昆明。
训练依旧从每天下午2点开始,其他时候张方勇仍然要工作赚生活费。几年间他干过保安、服务员、摆地摊……攒了点钱就买了辆二手电动车开摩的。张方勇害羞,张不开口拉客,有时候在KTV门口等到凌晨一两点,最后还是独自回家。生意最好的时候,他一天也不过拉十来单,赚一百多元。2016年前后,外卖行业兴起,他索性送起了外卖。
但这份工作并没有比开摩的容易多少。送外卖不到一个月,张方勇的车就被偷了,损失6000多。而不熟悉业务的他还经常因为没能准时送达而被给差评,「一条差评就得被扣70元,跑一个单子才赚五块五。」当时,他一个月跑单赚的钱不过两三千。
生活看上去仍然没有希望,但作为拳手,吃了两次败仗的张方勇好像突然开了窍。他总结出了前几次比赛中自己在防守上存在的问题,加强训练。2015年一整年,他打了8场比赛,其中7胜1平。最让他骄傲的是打败了全运会拳击冠军董壮壮。
想从业余拳手转型为专业拳手的董壮壮同样需要一块「试金石」。2015年12月末,他选中了张方勇。在得知跟张方勇比赛之后,董壮壮的菲律宾教练一脸不屑。在此之前,董壮壮创下了五次KO对手的战绩,跟他比起来,张方勇是个不折不扣的「屌丝」。
那段时间,张方勇每天四点多起床跑步20公里。尽管他几乎没有胜算,但还是有人支持他。俱乐部资历最长的教练从没替学员拿过靶,那次破天荒替他拿靶训练。张方勇开心得特意拍照留念,决定一定要咬紧牙关打完比赛。
经过专业训练的董壮壮身手灵敏。一开打,张方勇觉得自己「就像他的移动沙包」。第二回开始后,底下的人为张方勇打气,他拼着一股劲儿打,终于在第四回合击倒对手。为保存对手颜面,原本六个回合的比赛被紧急叫停,裁判宣布张方勇获胜。
这次比赛后,董壮壮不再打职业拳击赛,重新回到业余比赛中,「没想到他会在我这儿翻船,」张方勇说。此后,在全球1000多名同级别选手中,张方勇世界排名第120,中国排名第一。
打的是「欲望」
战胜董壮壮的一年后,张方勇终于迎来了那场让自己加冕拳王的比赛。
只是,比赛被调整为雏量级后,张方勇果然先吃了个亏。对方毫不手软。第一回合,张方勇挨了一记重拳,「差点昏迷过去」。缓过来后,他凭着本能连出重拳,到第四回合已占据点数优势。第六回合,对方的手已经抬不起来,无法防守。在裁判宣布前,张方勇就知道自己赢了。
当时,有人统计过,张方勇在一回合中出拳一百多下。在一般拳王比赛中,一回合出几十拳已是相当厉害,超过一百下堪称「恐怖」。张方勇不给自己留任何调整的时间,他只是从头到尾都在挥拳。双方打得头破血流,险些飞出擂台,落到场外的解说员面前。
看到张方勇在擂台上奋力挥拳,没有人能想到,在拿到这个金腰带前的一周,他还在送外卖。那是对意志力的赛前集训。他每次比赛都要减重五六公斤,为了工作和打拳,只能饿着肚子看后厨做排骨,再把它们送到客人手里。
而终于拿到金腰带时,台下只有姐夫和外卖公司老板领来的几个朋友在现场。当时,张方勇唯一的感觉是手里的金腰带还挺沉。很快,他又感受到了拳王的另一重体验:疼。
张方勇获得金腰带
当天晚上12点,肾上腺素退潮,痛楚淹没全身。擂台上挨的拳头一一发作,他蜷在床上吐了一整夜,「没有人知道一个冠军回到家会疼得多难受」。
观众们喜欢看草根逆袭,拳击圈却有自己的规律,「圈子里并不看好我们这些杂草选手,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被培养出的明星选手。」张方勇说。
因此,不要命,这就是他的风格。相比技术型拳手,靠扛面粉、当保安、送外卖打到现在的他,其实打的是「欲望」,那些被倾注大力气培养的明星选手「没吃过我们这种苦,永远不知道我们的意志力有多强」。
拿到金腰带后,张方勇的生活一度被改变了——电话「接都接不完」,参加各种活动、采访邀请纷至沓来,全中国的拳击圈几乎都认识了他。他以为,一切都会越来越好。事实上,危机比转机来得早。
忙于上节目的张方勇没时间训练、工作,短短数月就花光了一万多块积蓄,「就这样,金腰带让我变成了一个负债累累的人。」
他不得不做回外卖小哥。因为练拳击,张方勇身体素质极好。在海拔1900米以上的云南,他爬楼梯从不气喘,下了电动车就是跑,没有走着送餐的时候。那时他每天6点起床跑步,8点开始送外卖,下午则有固定训练时间。一个月赚两三千,也足以支付生活所需。他还曾创下一天送69单的纪录,纪录保持了半年才被打破。
随着外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现在,张方勇要花更长时间等单、送货。为了完成每天20单的配送任务,他把家搬到了外卖站点附近,在家里放置了简单的训练机械,抓紧零碎时间训练。而那条金腰带带给他的唯一影响是,偶尔会有人认出他,要求合影。在媒体报道最密集的时候,他不得不带着口罩送外卖。
「全世界参与职业拳击的运动员有几十万,但只有站在金字塔尖的那几人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张方勇说。他好几次提到2017年打败明星拳手邹市明的日本拳手木村翔。这原本也是一次刷战绩的比赛,但没有赞助商、靠打工度日的木村翔意外获胜。赢了比赛后,木村翔仍然过着打工仔的生活,照样要每天7点前赶到运输公司,把啤酒逐一送到居酒屋。在张方勇的同门中,80%都是如此,「我只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代表人物」。
在旁人眼中,有着「青年拳王」头衔的张方勇似乎有更好出路。他可以顶着这个名号,开拳馆赚钱,「但我不能只在这里,我的梦想不是为了到这里就结束的。」
张方勇和中国职业拳击第一推广人刘刚(右)
他的梦想和他的拳头一样,不耍花招,拳拳到肉。
17岁,独自在西安的张方勇梦想买一双耐克标准跑鞋;24岁,拿到金腰带的他想冲击亚洲拳王;现在的张方勇只希望能坚持到再打两场漂亮的比赛。当了拳王后,国外找他练手的人少了,他也不愿用国内新手刷成绩,所以想打比赛难上加难,因此,那场令他加冕「青年拳王」的比赛,也是他这一年多来参加的唯一一场正式拳赛。
张方勇始终记得只和自己做了两个月城中村邻居的熊朝忠。今年7月,对战年轻选手时,熊朝忠坦言,如今的自己已经将打拳当作享受。对于张方勇来说,熊朝忠是榜样,也是坚持下去的力量来源。如果说,他之前决定打拳的勇气来自帕奎奥,那么,能让他坚持这么久,很大程度也要归功于熊朝忠,「这就是你身边真实的人物,因为他的存在,我们才能坚持更久。」
练拳8年,他眼看着身边的朋友有些早已放弃,36岁的熊朝忠也快要退役,但张方勇还在这里。对他来说,「生活就是每天给自己制造希望。今天熬过去,希望一天比一天好,希望有一天能不送外卖专心训练。那时候也许我会变得更强,能打赢更强的对手。」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的这句话,正是张方勇的精神写照。在拳击台上,他有时被对手重拳击倒,伴随着久久不能平复的创痛;在生活中,巨大的经济压力让他举步维艰,不得不靠骑电动车送外卖维生。可是,不论怎样,也不能熄灭他奔向拳坛顶峰的熊熊欲望,每一单外卖,每一处创伤,成为不竭的动力,成就更有力、更有型的自己。如他所说,「我不能只在这里,我的梦想不是为了到这里就结束的。」他不要像「愤怒的公牛」杰克·拉莫塔那般沉沦,而是要像从小摊贩奋斗成世界拳王的曼尼·帕奎奥那样逆袭,用拳击改变命运。
内心越有力量的人,外在越不碍于世俗定见,而是秉承个性,打造有型的自我,张方勇就是这样。谁说豪车才是拳王的标配?谁说奢靡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在生活的重压之下,硬汉张方勇尝遍人生困苦之后依然在拳王之路上踽踽独行,型而不群,型走天涯。就像都市硬派SUV——北汽(BJ)20那样硬朗有型,不同凡响,在喧嚣浮躁的时代里传承越野世家精神,泰然自若,迎难而上,以自己独有的节奏奔向远方。
北汽(BJ)20正在寻找中国新型男的有型故事,有型的故事等你来圆满。
点击 http://fy.apppin.com/beiqi/index.php ,分享属于你的有型故事,今夏最有型的人都在这。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