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文

你是我外婆吗?上海语文课本:外婆是方言,叫姥姥

2018年6月21日 文/ 编辑/

上海小学语文课本火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第24课《打碗碗花》中的“外婆”竟被“官方认证”成方言,集体改头换面成“姥姥”。

新版和原版对比,上海人的“外婆”成了“姥姥”

上海人炸了,立马@上海市教委问是怎么回事,得到的答案是:“外婆”真的属于方言。

有着一颗老灵魂的咋整搜索了一下大脑硬盘,回忆起好多带有“外婆”的名篇、歌谣、菜谱、品牌,脑内了一下把它们统统换成“姥姥”的画面。

你们来感受下。

《姥姥的澎湖湾》

还记得那首台湾流行歌《外婆的澎湖湾》吗?南方孩子可能小时候的音乐课本里就有这首歌。随着音乐老师深情款款地歌唱,和外婆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但如果把“外婆”都换成“姥姥”,画面感就是这样的:

那是外婆姥姥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澎湖湾外婆姥姥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哪来的幻想,分明是毁童年啊!

姥姥桥

类似的儿歌还有《外婆桥》,来,让我们以后这样唱:

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姥姥桥

外婆姥姥好外婆姥姥好外婆姥姥对我嘻嘻笑

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姥姥桥

外婆姥姥说好宝宝外婆姥姥给我一块糕

童年灰飞烟灭……

周杰伦《姥姥》

还能想起周杰伦《外婆》的MV吗?

酷酷的周董在镜头前深沉地唱,眼底的温情是掩不住的殇。

但如果将“外婆”换成“姥姥”:

今天是外婆姥姥生日

我换上复古西装

载着外婆姥姥开着拉风的古董车兜兜兜兜风

车里放着她的最爱

找回属于是她的时年代

外婆姥姥她脸上的涟漪

美丽但藏不住压抑

外婆姥姥她的期待

慢慢变成无奈

从里到外透着一股让人蛋疼的忧伤。

姥姥也挺无奈的:“谁是你姥姥。”

《摇啊摇,摇到姥姥桥》

现在看来,张艺谋拍了一部多么具有前瞻性的电影,那时的上海“外婆”已经隐隐预见到今后要变成“姥姥”的命运。

湘西名菜“姥姥菜”

湖南佬:你过来,老子保证不打死你!

著名餐饮品牌“姥姥家”

也许改名后,再去“姥姥家”就不用等位了。

因为没人。

“狼姥姥”

“狼刚把话说完,就从床上跳起来,把小红帽吞进了肚子里。”

这是格林童话《小红帽》里的经典片段,曾让每一个孩子在童年的黑夜里颤抖,以至于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都要先看看她老人家是不是“大灰狼”。

但如果把“外婆”都换成“姥姥”,咋整忍不住笑了……

“哎,外婆姥姥,”小红帽问,“你的耳朵怎么这样大呀?”

“为了更好地听你说话呀,乖乖。”

“可是外婆姥姥,你的眼睛怎么这样大呀?”小红帽又问。

“为了更清楚地看你呀,乖乖。”

“外婆姥姥,你的手怎么这样大呀?”

“可以更好地抱着你呀。”

“外婆姥姥,你的嘴巴怎么大得很吓人呀?”

“可以一口把你吃掉呀!”

乖乖,姥姥你好好笑哦。

鲁迅《社戏》

按照《打碗碗花》的改法,常驻初中语文课本二十年的鲁迅先生的《社戏》也可以变成这种画面: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姥姥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姥姥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姥姥要担心。

少年鲁迅急哭了,咋整也哭了。

“姥姥”“外婆”你怎么叫?

好奇心爆棚的咋整顺手搜了搜全国各地关于“外婆”,啊不对是“姥姥”的花式称呼。

当然是不完全版,欢迎补充。

中国北方称外祖母为姥姥。

上海话称外祖母为外婆(发音ngabu)

粤语称外祖父母为公公、婆婆。

闽南语不论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都称阿公、阿嬷(也可较专一地称外公、外嬷)。

重庆方言称外祖母为嘎嘎,念一声。

湖北利川方言称外祖父母都叫嘎嘎。一般大嘎嘎是指外公,小嘎嘎是指外婆。

湖北武汉方言称外祖母为嘎嘎或嘎婆,称外祖父为嘎公或嘎爹。

湖南湘西方言,称外祖母为嘎嘎或嘎婆。

陕西渭南地区把外祖母称外婆。

不说了,准备看会儿电视压压惊。

文|黄蓉她妹

想看更多,请移步咋整微信(id:howto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