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文

江一燕零片酬主演的《七十七天》票房逆袭,但她真正的才华在这里

2018年2月2日 文/ 编辑/

由江一燕零片酬主演的小成本文艺片《七十七天》,自2017年11月3日上映以来,在不被市场看好、首日排片只有1.5%的情况下,一路逆袭,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增长,成为华语电影市场首部票房过亿的极地探险电影。

《七十七天》根据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青藏高原羌塘无人区的真实故事改编。江一燕在片中饰演高位截瘫的女摄影师蓝天,是杨柳松独自穿行时的精神支柱。此前,火星试验室曾专访江一燕( 江一燕:“烈”女上线,去他妈的命运 ),讲述她跟这部电影的深厚渊源。

一直以来,江一燕身上都贴着文艺女青年的标签。她学舞蹈出身,后来上电影学院,毕业后除了演戏,也出过多张音乐专辑。此外,她还热爱旅行,喜欢摄影,恬静的面孔下潜藏着一颗“不安”的心。

这些年来,她走遍世界各地,到处行摄,其中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非洲。她喜欢非洲的美,却又在那里流下了愤怒的眼泪。

文裘雪琼

江一燕心里的非洲“草”,是三毛种下的。十二三岁时,摄影老师送了她一本《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在书中写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绝对简单、直接的情感和表达方式”深深吸引了她。

借助三毛的文字,她在脑海中想象着当地的画面。“就是一望无际,人很渺小,一切都是自然的、自由的。”江一燕对火星试验室说。

成年后,她终于有了机会去“拔草”。那是10年前,她随一群野生动物研究者第一次去非洲。半个月里,她住在博茨瓦纳的野保营地,天高云阔,帐篷四周都是沙漠,做伴的只有不远处的狮群。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到这样的天地里,就特别放松,无所畏惧。”相对于视觉上的盛宴,江一燕更享受的是心灵上的放飞和对自我的确认,“人和人最大的相同是生而不同,在城市里,在我们的教育里,却要求太多相同。但当我到达大自然,我特别清楚江一燕是谁,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尽管营地周围到处都是猛兽,但她并不害怕,相反,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住酒店时,拿着枪的安保倒让她感到恐惧、紧张。

首次非洲之旅,江一燕遵循着大自然的作息:天亮起床,看动物,学习动物保护知识,天黑睡觉。她喜欢黄昏时分的景致,成群的斑马在夕阳余晖中奔跑,偶尔停下脚步,回头用安静的眸子注视栖息于同一片土地的人类。

此后,江一燕不断折返非洲,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地都留下了足迹。她拍摄的斑马与火烈鸟,曾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

2016年11月是一个转折点。“以前是被非洲美哭。这一次,我希望留住非洲的美。”江一燕说。当时国际野生救援组织向她发出邀请,“我们一拍即合”。

那次旅行,撕裂了她对非洲大地平和绝美的初始印象,嗅到美好背后由盗猎者制造的残忍气息——惨遭毒手的犀牛被割掉鼻子、嘴巴,痛苦倒于血泊之中。

江一燕拍摄的一头父母被盗猎者猎杀、尚未学会独立生存的小犀牛

江一燕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看到犀牛墓园那一刻,她忍不住流下了“愤怒的眼泪”。

墓园位于茂盛的草原中间,30多个墓地均由当地保护者捡拾一块块黑石垒叠而成。

几个月前播出的纪录片《明星探索之旅》中,江一燕红着眼眶介绍犀牛墓园的情况。

“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然后阻止这些事情,停止这些事情,”她低头抹泪,复又抬头掷地有声,“没有猎杀,就没有买卖。”

江一燕参与了给公犀牛上探测仪的保护行动。出发前,团队里的黑人士兵、白人动物专家、兽医围成一圈做祷告。“我第一次经历这个,很壮观,也从心底里对他们敬畏。”她到访地处偏僻的当地小学,听孩子们唱《小苹果》,帮忙修复破旧的学校。

行程结束时,江一燕向国际野生组织负责人Peter承诺:“从今以后,只要你需要,无论去哪里,我都是你的志愿者!”回国后,她主动联系很多杂志,希望能够报道非洲的犀牛危机。

眼下,她想尽快去非洲探望40多岁的“苏丹”,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幸运如它,活得完好无损;不幸如它,生命将在一到两年后画上句号。

上次与“苏丹”告别时,她很担心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它,“这种感觉真的非常沮丧”。

本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或商务合作请留言

火星试验室

博雅天下旗下产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体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