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文

范伟:不当演员就当厨子,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2017年11月27日 文/ 编辑/

从相声到小品,从小品到电视剧,再从电视剧到电影,他转了四行,觉得最要紧的,就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文✎李依蔓

编辑✎张慧

2017年11月25日,范伟以上届金马奖影帝的身份,给新晋影帝涂们颁奖。恰巧为范伟带来影帝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正在热映,很多观众说范伟的表演拿影帝“实至名归”。

第53届金马奖最佳男演员的奖杯,被范伟藏在家里的小二楼上,一个很私密的空间。

他极力想表现得低调淡然,因为觉得自己拿影帝不算“爆冷”,甚至有点成竹在胸。可又止不住地窃喜,“有种被发现的幸福感”。

对范伟来说,拿金马奖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证明他演电影这条路没有走错。

在11月26日播出的电视节目里,范伟说自己空闲时的最大爱好是做菜,笑称自己如果没当演员,很可能就当了厨子。

多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喜欢大展厨艺的范伟曾形容,那些一夜走红的演员是“爆炒鸡丁”,自己则是“东北乱炖”,是慢慢炖出来的。

这锅“东北乱炖”不急不缓,咕嘟了十几年,渐渐入味,香气四溢。55岁的范伟,渐入佳境。

演活“民国资深戏精老前辈”

2016年金马奖上,《不成问题的问题》到底能不能拿奖,范伟心里其实也没底。

之前去参加东京电影节,剧组里的人就张罗着让他请客,媒体也一窝蜂地涌上来采访,搞得好像这个奖已经是囊中之物。希望被撩拨了起来,最后却落了空,范伟心里有点失落。后来去金马奖,他事先做好了空欢喜一场的准备。

这部片子“太静,太淡,太微妙,太容易被忽略”,在一堆“重口味”的竞争对手中难免吃亏。他没想到,金马奖评审能发现这淡然背后的韵味。

文艺片不比商业片,观众没耐心坐下来细品。范伟接这部戏,也作好了被忽略、被冷落的准备。

但拿到丁务源这个角色,自称“文艺中老年”的范伟着实有些兴奋。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剧照

这是个“民国资深戏精老前辈”式的反面人物,个性复杂,层次丰富。他有点担心自己演文艺片不合时宜,可又实在喜欢这个剧本。

导演梅峰也属意范伟,压根儿没考虑过第二人选。他觉得范伟活脱脱就是老舍笔下的丁务源,“圆润又不让人讨厌,脸上的油光,笑起来都让人喜爱”。

剧组在重庆周边风景如画的小山洼里搭景,正是橘子熟透的季节,天气不冷不热,时间又足够长。范伟和梅峰一天就磨一场戏,怎么走位、调度、配合镜头、表现人物,全都琢磨到极致。

摄影师朱津京形容范伟是一台3D打印机,“你要什么,他就巨细无遗地给你完美呈现出来”。梅峰却说,从范伟身上能看到剧本没写出的细节。53届金马奖评委会主席许鞍华评价他的表演,“诚恳得可怕”。

范伟相信星座。他是处女座B型血,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严苛。

每次拿到一个角色,他都背地里使暗劲。就算角色糙,他也不愿意扁平地糙,“像挖井一样”挖尽人物的前史,尽可能演得丰满一点,立体一点。

新戏上映后,这个中年演员会跑到网上仔细浏览观众对他演技的评价,觉得这是做演员最幸福的时刻。

每演完一场戏,范伟总会跑到监视器上回放自己的表演。如果拍到特别满意的镜头,他会得意地点根烟。“演美了”,要安慰一下自己,抚平兴奋的感觉。要是对手没有达到他的完美标准,他会焦躁不已,“急得直跺脚”。只能强迫自己数10个数,冷静下来。

他在《南京!南京!》里演个小角色,最后4个小时的导演剪辑版中,他的戏可以剪出90分钟,差不多是个小电影了。拍《手机》时演河南农民,他特意跑到郑州去,学了一口地道的河南话。

▵范伟在电影《南京!南京!》里的表演

这次拍《不成问题的问题》,他把角色琢磨透,刻意收着演,多一些留白。就像他在电视节目里跟主持人聊起做红烧肉的经验,强调“收汁”很重要,要拿捏好时间。因为演得舒服,拍这部戏时,他抽烟抽得最凶。

和吃饭一样,有人喜欢口味比较重的菜,有人喜欢口感微妙、需要细品的味道。范伟倾向于后者,耐人寻味,而且更“高级”。

也就是演电影这几年,范伟开始尝试这种“静水流深”的表演。不动声色,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电影这个东西,真是让人着迷

在很多人印象里,范伟跟喜剧是划等号的。

直到今天,观众仍然对他塑造的经典喜剧形象念念不忘。春晚赵本山小品里的倒霉厨子,“脑袋大脖子粗”,又透着股接足了地气的精明劲儿。电视剧《马大帅》里的范德彪,爱吹牛,好面子,喜欢耍小心眼,自称“辽北地区第一狠人”。贺岁电影《天下无贼》里打劫的笨贼,磕磕巴巴地叫嚷“IP、IC、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

▵电视剧《马大帅》

▵电影《天下无贼》

从相声到小品,从小品到电视剧,再从电视剧到电影,他转了四行,觉得最要紧的,就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新片《有完没完》的发布会上,被问到还会不会演小品,前一分钟还对答如流的范伟一时语塞,支支吾吾地说“我再看看吧”。不只是没有了硬邦邦的好作品,还因为他如今喜欢的那种微妙的表演风格,早已与舞台大相径庭。

▵电影《有完没完》

相声讲究节奏,多一个字少一个字,节奏就不对,包袱就不响。演小品得“人来疯”,观众一笑演员就兴奋,观众不乐就崩溃,一个包袱不响立马一身冷汗,“压力太大了”。

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刚开始面对一个冰冷的机器演戏,范伟心里有些没底,“观众能乐吗?”

为了找到演电影的节奏,他用最低的姿态观摩学习,一点点磨去舞台表演的痕迹,“深一脚浅一脚”地到处试探,什么角色都演,也接过不少烂片。他知道自己出了丑,那个时候,“不光是倦怠,甚至是绝望”。可最绝望的时候,他也没想过放弃。

在他看来,“电影这个东西,真是让人着迷”。剧本、人物、摄像、灯光,“就像把一个人放到梦里头”,合力把演员扶上神坛。

他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没有机会一开始就步入电影这个行业。现在经验有了,名气出来了,年龄也大了,脸上多了皱纹和沧桑。

刚过50岁那会儿,范伟碰到一个特别喜欢的角色,定位是40多岁,他没敢演。电影讲究质感,50多岁的脸要演40岁,那就是“装嫩”,一上镜就能看出来不对。

这几年,好多人来找他演爸爸。他不甘心。一开始跟自己说别这么较劲,碰上好爸爸就演了。但越来越多的爸爸找过来,人物又没什么意思,他心里就挺排斥。

遗憾也没办法,路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2014年9月拍完《道士下山》,他一歇就是一年多。没人来找他拍戏,只好回家过日子,看美食节目学做菜,为家人洗手作羹汤。

很多做文艺片导演的老朋友也在家待着,说起没戏拍了,大家都有共鸣。他甚至想过,见好就收不演了,别等到自己弹尽粮绝。

空闲时,他爱看过去的视频。看自己年轻的时候,脸上一点褶子都没有,“整个一光溜溜的肉球”,觉得特别开心。再想一想,又有点悲凉。

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

对范伟来说,演电影的好处在于,可以在幕后好好把人物琢磨透了再出来演。这样,“就不是现场直播了”。

他从来不愿意做焦点,“到哪儿都不是扬眉吐气、显山露水的人”。

他说自己是“宅男”,在社交场合会有点焦虑。吃饭不坐主桌,见到生人会紧张,私底下常常沉默寡言,一杯酒下去就脸红,每次开新闻发布会前心都“突突跳”。《不成问题的问题》拍完了,梅峰连他的电话号码和微信都没有,更别提私下联系了。

敏感,脆弱,情绪化帮助范伟在电影表演中大放异彩。他做不来别的,“索性就做演员吧”。但在生活中,这些个性也给他带来不少烦恼。

有观众在的电视访谈,让他感觉特别崩溃。观众都在期待一个幽默生动的范伟,可他一说话就冷场。

▵第53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范伟

拿了金马奖影帝后,范伟接受网站采访。看镜头久了,他不自觉就别开眼。没有角色的包装,他长时间对着镜头会有些羞涩,“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够生动。”他不参加真人秀,连采访都很少做,害怕自己的“不生动”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或者观众不爱看。接受文字采访时他会松弛一些,但有时还是难免支支吾吾。

谨慎内敛的范伟,说话特别少。他总要瞻前顾后地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考虑什么话该不该说。

曾有媒体报道,上世纪80年代,巩汉林向范伟借了300块钱,又把这件事忘了。那时范伟一个月工资才30多块,姐姐让他买点东西去看看孩子,顺便要钱。他又花了几十块买了个布娃娃,到了巩汉林家,聊了半天硬是没好意思提钱的事儿。

有人说他是靠赵本山火起来的,他毫不犹豫地说自己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跟着“本山大哥”抄了不少近道。在《天下无贼》里露了脸,他始终感谢冯小刚让他见了世面。出演陈凯歌的《道士下山》,他说这是大导演有出彩的角色想着他。

▵电影《道士下山》范伟和林志玲的对手戏

饮水思源,这是范伟用来形容自己的,套用小品里的一句话,“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只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

这样的个性也赋予了他与众不同的亲和力。别人的粉丝一见偶像就尖叫,他的影迷上来就是搂脖子抱腰,特别亲,“跟邻家大哥一样”。

得了金马奖,似乎意味着范伟又到了事业转折点。

除了《不成问题的问题》,他还有3部喜剧片接连亮相。他打算借机调整未来的戏路,商业片和严肃题材片的比例2:1。他还成立了一个剧本工作室,请来文学总监,为自己量身定做剧本。在五六十岁的年纪,他“还想再试试”。

导演小津安二郎说过,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的。范伟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一部电影要让大家看完后觉得还挺有味道,琢磨琢磨,咂摸咂摸。人生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