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首映20年,想不到闪闪发光的卡神也有黑暗时刻
文张文政
11月1日是《泰坦尼克号》首映20周年纪念日。这部曾蝉联北美票房冠军15周、映期长达287天、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的爆款电影,当年却一度被媒体、行业人士唱衰。
那时,詹姆斯·卡梅隆还未封神。在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眼里,不断追加影片拍摄经费、延缓上映档期的卡梅隆不过是个有些“唯我独尊”的导演,“已经把这个项目带到了倾覆的边缘”。
连卡梅隆本人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并做好了“我们一定会损失1亿美元”的准备。《泰坦尼克号》于1992年开始筹备拍摄,由于卡麦隆的“挥霍无度”,成本一再超支,后来出品方20世纪福克斯实在撑不住了,不得不寻求外援,便有了派拉蒙的加入,双方一共为这部影片砸进去了2亿美元,还不包括后面4000万美元的宣发——远超过之前的“最烧钱电影”《未来水世界》,这部影片投资1.75亿美元,最终票房却不到9000万美元。
重重压力之下,卡梅隆放弃了800万美元的导演酬劳,但仍堵不住外围的悠悠之口。
“我们是好莱坞史上最大的笨蛋,大家都等着看这部片失败,那种沉船的感觉。”2012年,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3D版伦敦全球首映礼上回忆当年的媒体报道,“《综艺日报》每天的头版都有一个观察泰坦尼克的小专栏报导我们的最新意外事件和预算状况。那些都是我们拍片过程中发生的事,比如我睡在剪接室里,比如我在计算机屏幕上贴着刀片,上面写‘要是电影很烂就拿来用’等等。”
他说,直到预告片出来后,情况才有一点转变,但是大家依旧认为这部影片不会赚钱。
那是卡神发光前的一段黑暗时光。《泰坦尼克号》原定档期是1997年7月,因为视觉、音效等后期制作耽误,一直拖到12月19日才在北美上映。194分钟的时长是一秒钟一秒钟精细打磨出来的。“在剪辑室,电影每天只能剪短几秒的长度,就像切割钻石一样。我们不想搞砸它,但是又不顾一切地想把它剪短。”卡梅隆说。
《泰坦尼克号》上映前的首映礼是在东京举办的,是派拉蒙的主意,为的是“回避那些消极和偏见的美国媒体”。事实证明,他们的策略是对的。这也是为什么《泰坦尼克号》最早的正面评论来自东京,而不是美国。
“我认为对付负面新闻最好的办法是退后一步,远离那些嘲笑,让嘲笑自然落在他们脸上。对于这些媒体和市场,我的策略显然是奏效的,这是绝望时候的孤注一掷。到了12月电影上映后,这些曾经的嘲笑换来一脸懵逼,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真是大制作,对得起一路走来的风雨。”卡梅隆事后总结。
《泰坦尼克号》是卡梅隆的“封神”之作,也把23岁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22岁的凯特·温斯莱特带上了个人演艺事业的新台阶。中途虽然波折不断,导致卡梅隆主动放弃800万美元片酬,但最后他却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奖金。
除了全球21.8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泰坦尼克号》总共获得了近90个奖项,其中包括11项奥斯卡奖。据媒体报道,一位澳大利亚影迷在电影院看了76遍《泰坦尼克号》。
1998年3月,卡梅隆在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抱着最佳导演奖杯喊出的“I'mthekingoftheworld”,不只是《泰坦尼克号》里的台词,更是他一时的心境写照。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那些事儿
1.制片方想让马修•麦康纳演男主角,但是卡梅隆坚持启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2.影片中Jack的所有素描作品都是卡梅隆的手笔,包括ROSE戴着“海洋之心”的裸体画像。
3.一位澳大利亚影迷在电影院看了76遍《泰坦尼克号》。
4.影片中大部分的“海洋”其实只有3英尺深。
5.1998年的奥斯卡颁奖礼是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至今没有被超越。
6.影片至今保持3项北美纪录——蝉联北美票房冠军15周,26周稳居北美票房TOP10,长达287天的映期。
7.《泰坦尼克号》在1998年的14项奥斯卡奖项提名中勇夺11项桂冠,追平了《宾虚》的纪录。
8.1998年3月9日,时任国家领导人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与广东代表团讨论时高度肯定了这部影片,政治上的绿灯加快了本片在中国的引进。
‹火星试验室›
博雅天下旗下产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体鼎力支持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