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中餐食材标准化吸引巨头入局,以后小南国眉州东坡还会好吃吗?

2017年12月19日 文/ 卢华磊 编辑/ 唐晓园

财经天下(ID:cjtxzk)文/卢华磊

编辑/唐晓园

终于,多年一成不变的中餐行业也想借消费升级完成一次转型——业内餐饮巨头想通过食材标准化来进行自我救赎。

近日借窝窝团实现美股上市的食材平台众美联和和国际天食集团(原小南国餐饮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启动中餐标准化改造,宣称已经与100家餐饮连锁企业达成发展合作,为这些企业提供食材研发、OEM生产、供应链等一系列中餐标准化服务。并模仿阿里广告语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开的餐厅”的口号。

作为一个垂直于食材行业的B2B销售平台,众美联由包括小南国、眉州东坡、骏莱鱼港在内的42家餐饮企业联合成立,并在2015年与美股上市的窝窝团合并成为众美窝窝。

众美联并不是第一个想将中餐供应链进行标准化改良的B2B平台。5个月前,京东旗下的京东企业采购平台就在北京发布了中国餐饮行业采购解决方案,和今天的众美联一样,京东企业购宣称通过定制化入口和专属物流网络为餐饮企业提供服务,能解决餐饮行业生鲜类原料时限短、品类复杂等问题。

如果梳理下近几年食材类B2B网站的发展,就会发现从2015年开始,这个和日常饮食息息相关的行业已经成为创业的热门领域。

2014年阿里系食材B2B平台“宋小菜”成立,先后获得了阿里十八罗汉之一吴咏铭的3000万元天使投资,以及IDG资本领投,元璟资本、普华资本跟投的1.04亿元A轮融资;而在今年7月,合并后的新美大花费数亿元投资了食材B2B平台“亚食联”。

现在这些平台都纷纷表示要打造标准化的中餐供应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餐标准化将更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从A股市场就可以看出端倪,自2009年11月湘鄂情上市至2017年8月,A股市场再无餐饮企业成功上市;而在食品供应商方面,当前国内一线的食品供应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很低。

反观国外,今年7月《财富》公布最新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北美最大的食品供应商Sysco就位居第179位,相比于去年提高了9位。其财务报告显示,年营收高达503亿美金,占美国供应链市场份额的18%。

业内分析称,中国在该行业落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西式快餐的标准化为供应链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中式菜肴相对工序繁复,就对食材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中式餐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虽然业内人士早就知道这一问题,但几年前他们似乎都无暇解决。在过去几年中,中国餐饮行业经历了一个V型的发展阶段。

2007年至2012年高端餐饮疯狂生长,湘鄂情、俏江南、小南国等一批餐饮品牌迅速扩张。但在2012年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一批高档餐饮企业相继停业,此前连续数年保持高增长率的全国餐饮收入在2013年首次降到9%。2013年之后美食购物模式兴起,入驻商场的大众餐饮企业成为主流,外婆家等餐饮品牌为人熟知。在此后的三年间,中国餐饮行业都面临着“增速放缓”的压力。

市场终于在2015年发生了变化,当年全国餐饮收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时隔3年后重回两位数增长。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曾对此表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国餐饮业的营业额有望突破3.9万亿,增长率还将保持在10%以上。

这也是众美联、小南国、京东企业购等企业在今天宣布为中餐制定标准的原因——市场的活跃为他们提供了改良标准的契机。

“标准化不是美食的天敌,我们将菜肴的制作分为食材、调味、烹调三部分,在这三方面实行标准化、美味化、健康化的发展,通过科技将美味做出来是完全可能的事情。”小南国国际天食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慧敏对此解释。

不过,中餐的诱人之处也正在于五花八门的食材选择和烹饪方式,食材标准化后的菜肴能否保持原有口感,应该是这些从业者需要认真考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