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边水往事》导演算:不要掉进约定俗成的陷阱

2024年9月2日 文/ 李安 编辑/ 丁宇

《边水往事》导演算说:“习惯是养成的,我觉得大家都掉进了一个陷阱里,就是约定俗成的陷阱,这个很可怕,大家都提倡创新,我觉得创新本身的最重要的是‘创’字,而不是‘作’字。”他觉得自己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想好了,“去打破每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

作者|李安\编辑|丁宇

开播一周后,剧集《边水往事》突然就爆了,一波一波的客潮涌进“三边坡”,几个话题同时挤上热搜,其中一个就是#半个内娱都在看边水往事#。

《边水往事》豆瓣开分那天,显示3万+人看过这部剧,2万+人在看,评分8.1,成为优酷白夜剧场今年以来豆瓣开分最高的国产悬疑剧。博客作者与导演算的见面正是在这一天,我们提起网友评价最多的词,一个是“敢拍”,一个是“吓人”,算觉得这很符合《边水往事》,毕竟在三边坡那个一言不和就你死我活的地方,还有什么不敢的?

《边水往事》海报

对行业来说,《边水往事》的创新是勇敢的尝试,它将天马行空的架构和奇异语境精准落地,在虚构的戏剧空间里展现真实人性与命运的尺度。而且,还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随着剧情的深入,《边水往事》不仅成为优酷白夜剧场热度最高的剧集,开拓了悬疑剧场的创作边界,豆瓣评分也涨至8.3,后劲十足。

对创作团队来说,《边水往事》是个“叛逆”的难题,在市场变化与行业动荡中几经起落,险些“难产”,最终在纯粹的创作与大众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

《边水往事》剧照 沈星(郭麒麟 饰)

对导演算来说,他最开始就是“想做点新鲜的,不一样的(事)”。他的MBTI是ENTP——偏理性辩论者,日常获取能量的方式是“质疑和反驳别人”,不仅如此,他还喜欢“反自己”。从早期的科幻悬疑网剧《疯人院》到桌面短剧《云端》,再到2022年初现象级的作品《开端》,他总是在尝试“不同于以往的东西”。

在与博客作者的对话中,他提到了《边水往事》中的“反自己”,是架构了一个现实主义的世界观,看似是虚假的,但极端环境下的那点善意是真的。在他的眼里,《边水往事》就像是“一场梦,一个游戏”,在奇观外壳下裹挟着的普世道理。

《边水往事》每集都有不同的主题

对于观众来说,《边水往事》的确是新鲜的,这种新鲜不仅表现在整体叙事上,还表现在演员的表演上和配乐的运用上,以及片头、片尾、字幕、标题整体的视觉设计上,他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并在初始阶段对观众形成了一种挑战。挑战在观看的最初成了“门槛”,但跨过去了,便拥有“上桌吃大餐”的快感,这也是剧集慢热的原因,打破套路的东西,都得有一个习惯的过程。

算说:“习惯是养成的,我觉得大家都掉进了一个陷阱里,就是约定俗成的陷阱,这个很可怕,大家都提倡创新,我觉得创新本身的最重要的是‘创’字,而不是‘作’字。”他觉得自己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想好了,“去打破每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

牌与牌手

接到监制曹保平《边水往事》的合作邀约时,算就有种“肯定要成”的预感,因为他对于里面的环境太熟悉了。

8年前,他的第一部个人剧情长片发生的地域是中老边境,后来他还接触到一个很有张力的故事,并为此去了东南亚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只不过那个项目因为各种原因夭折了。《边水往事》虽然是一个驾空的地域,但里面提到的世界观和语境都有相似之处,让他可以直接调用很多地域相关的创作经验。

2019年,《边水往事》的项目正式启动,但不得不在2020年暂时停摆,算觉得不能闲着于是去拍了《开端》,结束之后再次收到了项目重新启动的通知,这次他终于不用再对着空气挥拳,可以大干一场。

《边水往事》海报

《边水往事》的故事雏形提供了丰富的前端资料,算把这些看作是一副交到自己手中的牌,之后的牌局,好坏输赢,全凭个人本事。

这副牌显然不好打。首先是客观环境上的艰难,大部分取景地十分偏远,路况崎岖,所有人在拍摄期间要回归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主演郭麒麟曾对博客作者分享过一个印象深刻的拍摄故事,他说:“拍摄环境蚊虫特别多,也没有厕所,地上有蛇,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吗?”这个看起来像玩梗的讲述,其实是边水剧组的真实写照。

但比起环境,真正的难点还是剧作部分。监制曹保平对剧集的烈度和探讨语境有极高的要求,对细节和矛盾点的逻辑与合理性也绝不马虎,同时作品又要符合大众的接受范畴,为此产生的“拉扯”贯穿创作始终。

猜叔(吴镇宇 饰)和艾梭(李晓川 饰)

《边水往事》中的环环相扣,就是这么一点点被“逼”出来的。在麻牛镇的部分,有一场猜叔(吴镇宇 饰)和艾梭(李晓川 饰)就冷链之事谈判的戏,推动剧情的是一只神兽貘。算觉得,最初设定即是麻牛镇崇拜神兽貘,既然貘在第一幕出现了,那么在第三幕用它解扣是对的。剧情的走向便是沈星捡到貘,猜叔拿着貘要挟艾梭做出让步。

但曹保平认为,这样的处理不够真实,因为在三边坡这个地方,为了生存真金白银的利益才是最基本的需求,于是才有了猜叔从金钱上多一个点的让步,艾梭又可以通过猜叔来制衡恰珀(董博睿 饰)的剧情。“这是生意场上的逻辑而非剧作的逻辑,但更真实。”算说。

诸如此类的碰撞让算坚定了一个创作原则——“扎实剧作的方法,是在天马行空的构架和奇异语境中落地。你扎得多深多实在,你在现场便多从容,与演员的交流便多有底。”漏洞百出的文本或许可以哄骗一时,但最终呈现的一定是会让观众感觉割裂的效果。

扎实的文本让《边水往事》更经得住推敲,也让剧中打破常规悬疑冒险题材套路的创新变得更有说服力。

片头的沙盘地图,每一集与剧情相衬的标题和整体字幕设计,片尾的说唱音乐……算设计了整套边水感十足的视听语言,还联系语言学家创造了一门新的语言勃磨语。

云南学者岩温坎从零开始构建整套语言体系,架构发音、词汇、语法规则,不断完善语言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力,耗时百余天,最终完成了有着17个声母、7个韵母、4个声调的勃磨语。

《边水往事》海报

新语言创作完成后,岩温坎又花大量时间和主创沟通,让勃磨语在剧中多种方言的语境下更丝滑、更融合。对演员来说,掌握勃磨语的方法就是对着视频教学重头学起,没有捷径。

这是国内首个为了剧集系统性的创造出一门全新语言,算认为语言是与《边水往事》整体风格相契合的,在那样一个丛林偏多、崎岖复杂的环境里,他们需要这样说话。

剧集播出以后,“瓦萨哩”火了,这在勃磨语中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是“三边坡”本地人见面、道别时的用语。算也对我们说起了这句话,还开玩笑地说,要不他就用勃磨语来回答问题吧。

勃磨语

除了勃磨语之外,《边水往事》中还出现了不同的方言,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口音,却无障碍交流,说来也神奇,连观众竟然也没有觉得如此多样化的语言有什么不妥。唯一的“影响”是不适合开倍速,也不适合当作背景音,认真观看是最好的选择。还有人评价这个拥有庞杂语言体系的三边坡是“口音天南海北,一群无根之人”。

不同的语言匹配着不同人物的台词设计。比如,永远为人托底的猜叔会告诉沈星“事缓则圆”,而他们之间的情谊则用“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来贯穿。

本来将沈星视为害死弟弟的仇人的但拓(江奇霖 饰),会用一杯插好吸管的奶茶来证明他内心已经将沈星视为亲兄弟。

但拓(江奇霖 饰)

爽快豪迈、强硬狠辣的刘金翠(齐溪 饰)有着悲惨的过往,她是被卖进山里的,五年之后又被转卖后来,她喜欢在漂亮衣服里寻求存在感,还会对着歌厅的姑娘说:“一个女娃娃什么都不会,嫁出去怎么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些符合地域和人物特征的台词,都是经过精心打磨后的结果,无论是开出名贵玉石反被逼疯的赌徒,还是流着鳄鱼眼泪的叠码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逻辑。

这些台词也勾勒出了算心中描摹了多年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在刀耕火种的生存世界,仇恨与利益相互交错处,善意是最好的运气。

边水人潮

《边水往事》是关乎善意的故事,而承载善意流动的介质是人,归根结底这是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故事是否好看。

剧中的人物和人物关系被一再讨论的同时,演员也随之“浮出水面”,成为大众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观众早已熟悉的郭麒麟和吴镇宇自不必说,饰演但拓的江奇霖被考古出了“青鸟飞鱼”组合时期的歌手身份和“绿王”这样的经典角色;半个内娱都在夸演技的蒋奇明直接“上桌”,被网友直呼他早晚有一天会拿影帝;饰演反派毛攀的辛浩江因为角色太可恨,录视频跟观众道歉……

王安全(蒋奇明 饰)

关于《边水往事》如何做到的“精准选角”,算跟博客作者分享了他在选角上的“三板斧”——扎实的故事文本,对演员与角色心理距离的把控,无捷径的认真选择。

在他看来,剧本扎实是选角的前提。他觉得好演员“不难搞”,当他们看到好剧本后,会有超出导演想象的投入,也会有神来之笔的创造。类似于王安全(蒋奇明饰)在市场上一会拿个泡鲁达,一会抽人家钱,都是走戏时没有的。好的文本能给予演员沉浸式的创作环境,也能让他们找到最适合的状态。

演员与角色的距离,则需要一些更为具体的标准。比如,沈星既是男主角,也是整个故事的“视角”,观众需要跟着他开启一个个的新地图。“他得有国民度,得亲近,他不能太过于偶像化或者是太过于眉清目秀,他是带着你去的那个人,他不能让人觉得有距离感。”算觉得,郭麒麟自幼在相声行里所形成的生活化的气质和对人与事物的自然反应,让他天然具有与观众的亲近感。

《边水往事》剧照

猜叔则相反,他需要拉大和观众的距离感,有一种“装裱起来的形式感”。算在看过吴镇宇主演的电影《浊水漂流》后,觉得他一定能胜任,因为他可以摒弃《无间道》和TVB老港片时期的感觉,年龄层面也刚刚好。

当这两个人物的确定后,唯一需要试戏的部分是他们的搭配。《边水往事》多用现场收音而非配音,原声台词是最能体现演员状态和灵魂的部分,算说:“我们试他们在一起对话的感觉,试完后回去修改了剧本,把猜叔改成了说粤语的华人。”就这样,带着天津口音的沈星和掺杂着粤语的猜叔,自然而然地组队了。

华人老板吴海山则介于亲近与距离感之间,“他应该是个我们很熟悉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够了解他的人。”这样一个富贵险中求的人,起初应该是让观众看着些许亲切的,实际上他谦卑礼貌却城府极深,足够脸熟又有成熟表演功底的王迅是不二人选。

吴海山(王迅 饰)

收到蒋奇明的资料时,算并没有太大认知,直到在看了对方主演的话剧《杂拌、折罗或沙拉》后,他便确定了蒋奇明就是王安全。饰演兰波的周政杰则“从一群少年里脱颖而出”,“身上有一种硬朗、义无反顾和一点被规训的状态”。算认为,对年轻演员来说,有时角色的整体把控能力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导演需要从他本人散发的味道去寻找对应的人物。

被骂上热搜的毛攀,算早就明确了他的设定是“活不过三集”。他把这个人物视为盘活某段剧作的要素,“必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但他看的外表一定是有些帅气和油腻的,这才能对应为什么是个被宠坏的妈宝。选角的时候,算跟每一个来试戏的演员都说了,这是一个“吃亏”的角色,观众对他的厌恶很容易上升到本人,但演员辛浩江接受了。

作为一部偏男性向的剧作,《边水往事》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亦塑造得鲜活立体。最典型的就是歌厅老板刘金翠,她在刀耕火种的三边坡讨生活,性格刚硬狠辣但又 不失善良。齐溪身上的飒与角色十分契合,她既演出了江湖气,又升华了角色的内蕴。

能够搭建起这样一群虚构世界里实实在在的人,《边水往事》没有捷径可言。算告诉我们,剧中角色的海选面试在北京和云南两个地方完成,北京面试三百多人,云南面试两百多人,在云南面试的部分,演员王砚辉甚至帮忙端来了整个云南话剧团的演员,他们有些已经退圈或者转行做了其他事。

选角定位更像是一场心理距离测试,是创作者之间的拉距,也是创作者与角色之间的拉距,最终会成为观众与《边水往事》之间的拉距。所以,演员一旦被选定,算便会给对方极大的信任和表演空间,在他看来,演员本质上是被动的职业,而导演有很多方法可以调整表演效果,在这些方法中,框定表演空间是最差的选择。

他说:“和演员提前沟通好角色和某场戏的心里位置后,再演能多跑偏呢?演员是很被动的,他们不是写剧本的人,只是遇到了适合的角色,被‘安’在那里,但演员又是一部剧作中第一个直面评判的人,我作为导演就要尽量用自己的招数保护他们。”

创作者,知进退

《边水往事》最终上线时共21集,这其实与算最初心理预期并不相符。他最初想讲的故事至少三四十集,单集两万多字的剧本。但按照同类型剧集市场经验,压缩到12集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内容实在盛不下。在监制和制片人的反复协商后,他又试图做到16集,但在剪辑过程中还是觉得单集显得臃肿,21集是反复协调后可能存在的最佳数字。

在有限的篇幅中,算的想法就是“不破不立”,“我觉得总有人得出来做点不太一样的事情吧”,这是他的一点执念。但很多时候,创新并不容易,可能到某个情节就“卡住了”,“故事怎么都讲得通,但是不好玩就是个麻烦事,就是无聊,对,无聊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他必须反复去寻找如何才能突破这个点。

与曹保平的合作,则让算巩固了他的这个特质——不放过自己,因为他知道有这样的性格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灯塔和更高的标准来指明方向,曹保平刚好是那个人。

但作为一个导演,他必须受制于时间、地点、人物、预算的限制,拍戏是一个项目,不能永远卡下去,总要在某个时刻做出决定。

“所以实际上是会有遗憾的,对吗?”我们问他。

“我觉得不叫遗憾吧,反正我永远觉得就是在当下的那个条件下,你能做到的最好,你已经做了就没有遗憾了,只有你没做,你知道那不行,但是你假装没看见,稀里糊涂拍过去算了,这才是遗憾,但是我们绝不会留这种遗憾。”他觉得,必须的决定不是遗憾,而是取舍。

算不喜欢纠结于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他更喜欢往前看。接下《边水往事》的时候算的手中还有其他项目,但他根据轻重缓急判断之后,才选择了一直想做且有版权期限的《边水往事》,“还能边做边上‘曹保平导演大师班’”。之后《边水往事》停摆,《开端》发来邀约,他自然进入了新的项目。

《开端》剧照

他很清楚行业中的不确定性,创作者只需要坚守该坚守的,顺应在变化的。这种变化,也包括不断地接收新鲜的事物,然后能将这些新东西在创作中为他所用。

就像当代年轻人最重要的话题之一MBTI,已经被算用在了剧本创作当中。他用16种人格来套角色,“这样创作出的人物不会跑偏,不会厚重,在不同情节中角色会更合理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们就这样在一场正式的对话中正式地聊起MBTI,这很少见,但算跟我们说,《边水往事》中的人物的确有着对应——猜叔是INTJ(建筑师型人格),但拓是ISTP(鉴赏家型人格),而沈星则是ENFP(竞选者型人格)。

《边水往事》剧照

他说自己是ENTP,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battle、抬杠”,这是辩论家人格,“所以我喜欢反驳别人,这种反驳不是说你说了个什么我去反对你,就是你们都在做什么,我去质疑你们。”他提高了音量,如同他所形容的自己,“我很激烈的”。

所以,《边水往事》播出之后,即使好评如潮,但给他印象最深的却是负面评价,因为他会“直接看差评”,有说剪辑差、节奏慢的,甚至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语言,他尽收眼底。算觉得这是自己性格中很鲜明的一点,需要被否认,然后去质疑,“质疑”也是算总结的自己的优点——“所以我会去看差评,我就咽不下这口气”,而这可能正是他能够创新的原因之一。

算喜欢说唱,而从他喜欢battle这一点上看,他的身上确实有着Rapper的精神。他还找说唱歌手为《边水往事》量身打造了片尾曲,最近成了魔性又洗脑的霸屏歌曲。一首《达班》结合了沈星的处境,“走山,接水,讨生活”;另外一首《条狗》则道出了王安全的心境“不是逼得不得已的人,谁会在这找出路”。

《边水往事》片尾曲

算从不放弃任何能寻找创作灵感的新方法。比如他日常喜欢打游戏,尤其是“那种能够建立一个世界观的游戏”,他喜欢这种“建立的感觉”,并将其类比为《边水往事》中“把达班建立起来了”。最近爆火的《黑神话:悟空》,最早在Steam上发起众筹时,他就捐了钱,他觉得中国做出这么棒的3A游戏是件“特别燃”的事,这个过程一定特别艰难,说到这里,算有点共情,“我们做《边水往事》也一样,是要做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创新总是艰难的。

他似乎从不惧怕任何新鲜事物,就连外界褒贬不一的AI在他看来也将成为未来创作者的强力助手,不担心它会让自己陷入创作怠惰:“创作就是做甄别,搜索引擎可以帮你缩短搜集素材和类似工作的时间,而故事走向,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分镜头这些还是需要你去判断。”

《边水往事》之后,算决定继续“反自己”。他透露,在新作《悬案》中,他“要在悬疑中去掉传统概念中悬的叙事手法”,可能会是“流水账”的方式,虽然他深知一个生动的故事不能用记流水账的方式来呈现,但不试试怎么知道。

《边水往事》海报

他有时候也会剖析自己的缺点,“他们说我,好像有时候会前后不一致,还不承认”,说完他把头转向工作人员,问:“是吧?”这像是对应了他“ENTP”人格中的“P”,崇尚灵活和自由,还可能会随机变化。

从种某种意义上说,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恰恰是一种创作者的真诚,“我面子上先不说,但是我会想,我会想。”

不过,他一直明白,其实没有所谓的“客观评价”,“每部戏都有自己的命”,追剧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算觉得,当一部作品播完了,最好的反馈应该是“信任”,包括但不限于观众的信任,演员的信任,平台的信任……“看过你的作品而信任你,觉得你不会胡来,可能是对下一个戏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