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如何证明我真的在好好过年?

2024年2月10日 文/ 王媛 编辑/ 楚明

今天是大年初一,感谢大家又一年的陪伴,《人物》编辑部祝大家新年快乐!

前几天,我们发布了「我的新年仪式感」征集,想看看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过年时都会有什么样的「跨年仪式」。很多人跟我们分享了家乡必不可少的年夜菜:北京的饺子、兰州的扣糟肉、潮汕的炸粿肉……吃到正宗家乡味道的那一刻,年夜饭才达到了它的高潮。也有人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过年活动:游神、社火、祭拜灶王爷……过年,就是要足够热闹,才有年味。

很多新年的仪式感也跟我们身边的那些人密不可分。@杜老师 说一到过年,家里最忙的是83岁的奶奶,炸带鱼、做丸子……「年是她的舞台」,只要吃到奶奶的味道,就是过年了。@小陈 和妈妈在外公去世后,也尝试在年夜饭中复刻他的味道。@罗二狗 会在过年时边剥砂糖桔边烤火,和发小一整天谈天说地。@阿漂 今年的年与猫一起过,她已经给猫买好了新年礼物,是猫猫喜欢的紫色。

其实大年初一的这个清晨,与其他日子的清晨本来没有什么不同,正是这些传统的、热闹的,甚至繁复的仪式感,才让我们相信,从这一天开始,万象更新,我们的生活会比之前的更美好。也许,2024年的这个新年,我们比以往更需要这样辞旧迎新的仪式,来振奋新一年的心。

以下,是来自你们的「新年仪式」。

文|王媛

编辑|楚明

「人多了,年味就有了」

珊珊 28岁 山西晋中

我的老家在山西晋中的一个小村子,进入腊月,人和土地一起进入休眠期,「年」在我们村里是一个时间跨度超长的概念,从腊月一直持续到二月二,记忆中,整个冬天都是在串门中度过。

从腊月初一开始,为过年做准备的阵仗就有了,村里人会比谁家已经开始大扫除了,谁家的丸子已经炸好了。小年夜打发灶王爷上天的鞭炮声过后,过年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我们家在最后一周几乎天天要十一二点才忙完。除夕那天白天全家上阵贴春联,村里房子多,幸好人也多,趁太阳最暖的时候贴。每年都是固定的分工,叔叔抹浆糊,我和我爸运送,我哥负责贴。加上挂灯笼、挂绑纸,要快3小时才能弄完。晚上就是吃完饭看电视,等到12点放完炮之后才能睡觉。

小时候我们村有社火表演队,初一到十五期间会在本村和邻村拜年,我们小女孩是铁棍表演成员。我无数次回想起有一年过年期间的一个下午,我们兄弟姐妹十几个小孩把外公唱戏的一堆乐器翻出来,你敲锣我拍镲,他拉二胡她敲鼓,乱糟糟的一屋子,我外公坐在床上,双手交叉在脑后,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于我们小家庭来说,家人围坐即是过年,于整个村子来说,聚在一起闹红火就是年。

最近几年,村里为了更有年味,在过年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文娱活动,篮球赛、棋牌赛,连赛5天,每天下午都好多人聚在村委会的活动区观赛,我妈说:「人多了,年味就有了。」正月十五我们要去城里看社火,全城出动,人山人海,那一刻,年味才达到顶峰。

小水 21岁 山西大同

我家在雁山关下的塞北大同,每逢过年一定会在院子里面垅起用大小相当的碳块儿垒成的旺火,爸爸每年都亲手做,每次我都围着他,但我至今也没学会是怎么垒的。跨年的时候在上面浇上汽油,用木柴引燃,全家人围着旺火转圈圈、烤火、点香,虔诚地祈祷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初八游八仙、逛庙会,大家在寺庙吃素斋,拜佛进香。元宵节看社火表演,扭秧歌队穿梭在大街小巷,还有摆在街头的灯饰,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流野 20岁 福建漳州

在漳州,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摆上又芳香又喜庆的水仙花。想到水仙花,我就会想到过年;想到过年,就会想到那个满是水仙芳香的家。亲朋好友会在年前择好日办婚礼、搬新家,热热闹闹请吃卤面;文体局会在县城的街道上为人民群众写春联;家里客厅满是装着年货的红箱子,有线面、柑橘、天福茶点……奶奶会在年前做好甜蜜蜜的红粿。从2019年开始,每年春联都是妈妈裁剪红纸,我写字,还会画一些当年生肖的图案。正月初一到初六,我随父母探亲访友,总是可以在各家吃到糯叽叽香喷喷的手打麻糍。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我们这里要拜天公,这天零点的鞭炮声比除夕夜还要持久响亮。

今年我家也早早地摆上了水仙花,写完了春联,画好了龙年红纸,还在小区的公告栏里放了一张;现在我每天励志消灭家里的沃柑,幸福地等待过年!

爱吃饭的小黄 21岁 江苏

我的老家在苏中农村,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一的上午是真的会在邻里「拜年」的!一直以为所有乡村都是这样,直到出去上大学才发现并不是。我们以家庭为单位去村里挨家挨户「恭喜」,每家总会有小孩子大孩子,人家就会给我们抓糖,攒鼓鼓囊囊两口袋糖就跑回家倒到家里的糖盒中。我家总是爷爷「留守」家中,负责给来拜年的小孩抓糖。大年初一所有小孩子的口袋里,帽子里全是满满的糖果。

十方 27岁 广东茂名

在我们那里,有「年例」一说,每个村子年例时间不同,基本上在年初三和二月十五之间,持续两天。在年例这天,每家每户会邀请亲朋好友来访,以丰盛的晚宴招待亲友。晚上也有很多娱乐项目:或有唱大戏(粤剧)或有木偶戏或有舞狮子舞龙或有歌舞团,或有烧香抬神游街。

我们过年时会客厅摆上几根带叶子的甘蔗,寓意节节高升。腊月廿七——包饺子;廿八——包咸粽;廿九——包糖粽。年三十,烧香拜神,贴新联。大年夜,吃完团圆饭,大人们开始给小孩发压岁钱,给老人慰问请安。大人们围坐一起看春晚,年轻人跟小孩们则在空阔的地方燃放烟花。过了十二点,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去庙里上香,迎新年,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2-3点。今年放假比较晚,回到家可能已经廿九了,错过了包饺子、包粽子的时刻,心中难免有点遗憾。但我依旧希望能在年前,回到那个家,陪在家里人身边,过一个简单而又幸福的年。

不能省略的准备工作

Momo 24岁 广东惠州

过年期间最有仪式感的,莫过于是年三十晚的「洗龙水,换新衣」,其实就是煲一种植物草的水,舀一勺混着热水洗澡。至今不知道那个植物的学术名称,但是闻到那个被煮开的味道,就知道真的要过年了。

阿林 26岁 河南郑州

我家过年前的一个重要活动是洗窗帘,也不知道是洁癖还是怎么,就是要每一年年末我们都要把家里所有的窗帘风风火火全拆下来洗一遍。1、拆一个房间的窗帘;2、拿到浴缸里,用洗衣液和消毒水泡一天一夜;3、塞进洗衣机,洗完脱完水,再挂回去晾干;4、到下一个房间,从头开始重复。因为步骤繁琐,洗一个房间的窗帘总共要耽误三天,所以每年过年,我总是要没有窗帘地睡个几天,窗户外面灯火通明,第二天也睡不了懒觉。

但除了不能睡懒觉、有怨言之外,过年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我都过得很开心。谁知道呢?也许在千百年后考古的时候,有人也能翻到这段记录,然后认真在考古报告里写:「2024年,中国北方有过年洗窗帘的年俗。很奇怪,但确实是这样的。」

新九 35岁 黑龙江

只有备年货时,我才有机会好好逛逛东北早市,满大街的春联鞭炮红彤彤一片,冻梨冻柿子冻红果,大大小小的箱子里数十种冰棍挑花了眼。网络还没有那么畅通的时候,大年二十九那天爸爸会带着我走街串巷,找各路报纸,上面会有「路透」的春晚节目单,「分析研判」哪一份比较准然后买回来,晚上边看电视边「核对」节目单。

今年父母公婆和孩子在外地过年,祖辈突然生病住院,一下子这个除夕只剩下我和丈夫俩。我们的年夜饭,做两个菜有点少、做四个菜吃不了。除夕那天,早起给四家门口换上春联,是我俩今年仅存的「仪式感」。家庭单元越来越小,越来越要珍惜身边人。

宋来悦 29岁 河北衡水

我们衡水武强是千年古县木板年画之乡,小时候爸妈过年从小年之前就要开始买年货,提前买好灶王爷财神爷的年画,要是正宗的木板年画。小年要开始祭灶神,之后每逢农历三六九都会有集市,爸妈要采买很多猪肉、猪血、猪内脏,然后做成熏肉、血糕。大年三十中午爸爸要放炮,吃猪肉烩菜,妈妈会跪拜灶神财神爷,许下一年的期望。晚上要提前包好初一早晨的饺子,初一早晨要很早起床,穿好新衣服,给爸爸妈妈拜新年,收红包,就算长了新的一岁啦!

这一碗下肚,

新的一年才算正式开始!

小熊猫 22岁 北京

今年因为在新加披留学,过年那几天回国的机票太贵,所以打算和朋友去吉隆坡过年,聚在一起包个饺子。我的老家在北京,这几年年味变淡了,但饺子还是必吃的。北方人不管啥节日吃饺子是必须的!

小叉 福建福州

福州小孩的过年仪式感是吃线面。对,就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风靡全国,号称会繁殖的线面。线面之于福州人,可能类似饺子之于北方人吧,甚至适配度还要更夸张一点。早晨上学来不及了吃线面,晚上饿了吃线面,肠胃不好吃线面,发烧感冒吃线面,宿醉醒来吃线面,结婚接亲吃线面,坐月子吃线面,过生日吃线面……线面,福州人的精神安慰剂。

到了过年,它就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好像整年的好运气、好兆头都寄托在一碗线面上。因为线面又细又长,大家又叫它长面,同福州话「长命」。大年初一,福州人都要吃上一碗线面,祝愿健康长寿,各家有各家的汤头,老鸭汤、红糟蛋酒汤、排骨汤之类的。顺便说一句,每次看到北方人用酱油、陈醋和辣椒油做的乌漆嘛黑的汤底,真的是要昏厥了,甚至有人吃线面还要就蒜,能不能对线面有点敬畏之心。

说回过年仪式感,真正的「噩梦」是,正月里走亲访友,主人家最先端上的不是茶水,而是一碗线面。吃线面不能等,刚捞起来带着韧性,久了会变坨,会繁殖,一碗变两碗。客人一进屋,主人立刻开锅捞线面,椅子还没坐热,线面端上来了,一碗下去,什么花生瓜子也吃不下了。如果亲戚走多了,那这一天线面是吃得够够的。如果食物也有神仙,那么在福州,线面神应该是最忙碌的一位,加班加点地干活啊。

过年不能没有线面,它是最重要的仪式感,你可以不爱,但是必须要有。鲜甜的高汤底,一捆线面,两个鸭蛋,放点老酒,暖暖地下肚,新的一年才算真正开始。

白春生 37岁 甘肃兰州

兰州人过年必须的仪式就是「扣糟肉」,糟肉是一种用腐乳和五花肉片做成的年菜,如果在饭桌上能看到糟肉,就代表了主人对这顿饭非常重视。

奶奶在世的时候,我们还会蒸奶奶老家(白银景泰)的洋芋包子,内馅是土豆丁混合猪肉,最升华的部分是要加入油泼辣子炒馅。除此之外,还要炸油果子,是不同造型的油炸面食,可以长时间储存,是拜年时候招待客人的第一盘上桌食物。

以前爷爷奶奶在世身体好的时候,会把整个大家小家的糟肉、包子和油果子一起做出来,几乎这几样就要花三四天时间,有一年最夸张的是扣了100多碗糟肉,蒸的包子数不清,放在两个大大的空面缸里。现如今工作繁忙,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像十年二十年前花好几天时间去准备年菜了,这一年工作太忙了,完全没有心力再去准备年夜饭,就想好好歇歇。父母那边也不再扣肉,不蒸包子了,爸爸说做不动了,太累了。快节奏的生活扼杀了一些需要花费时间的过年仪式,休息成为奢侈的时候,春节假期就只能用来放空了。

糟肉(图源视觉中国)

罗二狗 29岁 江西吉安

记忆中的「年」有两种味道特别清晰。

一个是柑橘的味道,作为一个江西孩子,我们的年味基本是砂糖桔味儿的,每到过年,赣南脐橙,南丰蜜橘,桌上总是有一摞一摞的橙色。我最喜欢的就是去发小家,两个人一边烤火一边吃橘子,聊一些没有边际的天,从国家大事聊到待会儿吃啥,聊到兴起再差使她弟弟去买点童年炸串,经常一聊聊到天黑,不知不觉又到饭点睡点,留下一桌子橙皮橘皮。

还有一种年味是爸爸牌鱼汤。每到除夕晚上守岁,十二点前后,爸就会问要吃点什么,一般是鱼汤面,或者鱼汤年糕,用白天熬好的鲤鱼汤,再加点面条年糕一煮,热乎乎地吃一碗,饱饱地睡去,新的一年才算真正开始了。

人生前二十九年,大部分年都是这么过的。好像很平常,但越来越觉得平常也是一种幸福。希望这样的年再多一点儿,发小依然回家过年,爸妈慢点老去。

小陈 27岁 广东深圳

我也不知道我的老家在哪里。我爸出生在茂名,但爷爷老家在怀集。我妈出生在揭阳,却在青海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我出生在深圳,但27年的人生里只在十岁时去过一次怀集。于是我总会含糊回答我是深圳人/广东人,并希望对方不要反问「广东哪里?」

2020年外公离开以前,我家过年都会炸好多卷潮汕炸粿肉,初一到初三,外公家的厨房里总会有一大锅白果(银杏)鸡蛋糖水。外公离开后的几年里,家里人也没再继续这个「传统」。去年,我和妈妈决定复刻外公的味道。花了一整个下午从备料到炸制,做了好几卷炸粿肉,也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把泡好的白果剥皮去芯。虽然我们复刻的炸粿肉,马蹄没有外公切的大颗,猪肉的肥瘦比例也不如外公拿捏得好,但至少我家的年夜饭又有了以前的影子。年初一的早上也有了一碗白果煮鸡蛋,用银杏迎幸新年。

前几天去香港时,我妈让我买一两盒又名「金沙」的费列罗巧克力回来送人。我这「找不到」老家的广东人,对于「年」的仪式感的认知,还有这一盒来自欧洲的巧克力。去别人家做客时,送上一盒香港买的「金沙」,就像是一个无言而通用的敬意。也是这样一颗金灿灿的巧克力,让我对于我来自哪里有了一点认知 —— 我是广东人,因为在我家,春节会有金沙。

「年是TA的舞台」

郑小甜 23岁 浙江杭州

印象里,母亲永远是过年最忙碌的那一个,她似乎是无所不能的,从制作豆腐到包粽子到煮米羹到包馃一系列活动,马不停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在这些天她会抽出空闲时间和我一起去置办年货。沙糖桔、车厘子盛行的这些年,母亲会偷偷问我一句网购是否更便宜,又会担心如果不及时购买快递会不发货。父亲会在除夕这天买精美的年画对联来粘,不是用胶水粘,是用稀饭粥汁,这是他一直保持的习惯。而母亲从早上就开始煮蹄髈猪蹄,这是年夜饭的重点菜。

杜老师 26岁 河南郑州

每年过年,我家最忙的是奶奶,虽然她已经83岁了。从小年开始,熬八宝粥,吃麻糖,炸豆腐,炸肉块,做香肠,蒸馒头,炸带鱼,做丸子,都是奶奶的活儿。她在吃上十分讲究,对火候、油温,面的软硬有独到把握。我只能起辅助作用,年是她的舞台,比春晚还精彩。

奶奶做炸货,炖肉时,那热气腾腾往上冒的烟,是最有烟火气的。这就是年,尽管平时在外上学、工作,但每到这个日子,家人们还是会聚在一起。吃着奶奶亲手做的美味,就觉得回家了。

爱吃饭的小黄 21岁 江苏

这几年,我家过年多了一个准备仪式——我妈除夕前会做一个新年蛋糕!几年前我妈心血来潮,买工具自己在家做蛋糕吃,可惜抹面总是抹不平,我开玩笑说都是我舔平的,但是现在她水平越来越高啦。她做蛋糕,我最喜欢坐在旁边「打下手」,她切边,我吃蛋糕条,她抹奶油,我就舔刮刀上剩的奶油。最后还有一碗甜甜白白的奶油用勺子一口一口挖着吃,好满足好满足。

年轻人有自己的过年方式

令颐(海边发呆版) 29岁 北京

春节看海是偶然找到的仪式感。

四年前的春节,我度过了人生中少见的一个38度高温的除夕夜。那也是极其不稳定的一年开头——澳洲森林大火,我所在的城市每天尽是灰蒙蒙的烟雾;我刚找到一份电视台实习工作,疫情起了苗头,是回国还是留下。朋友们凑在一起打牌,上一句「四个勾儿,炸」,下一句就是「前天我的机票又被取消了」。集体沉默,最后还会补一句,「算了,等过了年再说吧。」

除夕夜,我和朋友们包饺子、吃年饭,熟悉的流程过完,无所事事。有人提议,去海边晃晃吧。说走就走。一行人沿着电车路线一路走了40多分钟才看见海岸线。还没日出,整片水域是一块巨型黑幕,海浪从远处翻上来,轻缓、平滑。浪与沙彼此摩擦的声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妙的ASMR。

我们几个人在黑暗里,默默坐着,很默契地都没有说话。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一层一层铺来的海浪撩过细沙,也覆盖过了一些堆积在我们心里的忿懑和不安。那一年,是大海带来了仅有的一点平和。

后来,我放弃了实习和即将到来的工签,回国正式成为社畜。

工作以后,世界渐趋无聊的日子里,我每年过年时的期许都是,以平和的姿态进入新一年,少发脾气、保持稳定、尽量快活。而相比去寺庙求神拜佛,挤在人堆儿里拔不动腿,随便找一片空旷辽阔的海边闲坐着好像更能解决我的需求。

在旧年的凹糟事儿里滚一通,面对海浪,发呆、放空,大海包容快乐、烦恼、平庸,大海包容一切。这是一场最好的交接仪式——用最虔诚的方法把自己交给新年,去面对破破烂烂的世界,啥事儿都等过了年再说吧。

Momo 24岁 广东惠州

自己一直很喜欢动手搭建物品,所以,今年我给自己安排上了1000多颗粒的积木,反正我的年是有趣的了。除此之外还是给家里安排上特别版的红包灯笼,拿多的红包粘上几个纸灯笼挂在客厅的植物上,看起来更喜庆了。

佚名 18岁 广西南宁

参加工作啦,准备在公司坚守,拿三倍工资。

阿漂 23岁 北京

今年是我跟沐沐猫在一起的第二个新年,给她买了很多新年礼物,逗猫棒、球球,还有新的很漂亮的猫砂盆。听说猫能看见紫色,会认为这是漂亮的颜色,所以刻意挑了紫色的猫砂盆。本来还想买好看的裙子和围巾,想起沐沐猫一穿上衣服就跟木偶一样,还是决定放下我的私心。

卡 27岁 河南郑州

这两年的过年仪式是,带猫回家过年。我的春节假期有两周,把猫猫独自留在北京不放心,找人上门嫌麻烦,去年索性约车8个小时把猫带回了家。起初养猫时,父母强烈反对,说「玩物丧志」、「猫身上都是细菌」,但见到猫,就激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外祖父母」欲,对小猫无限纵容。咬坏了我妈种的花,她第一反应是拿起手机拍照;每天趴在我爸的茶台上,喝杯子里的水,猫毛横飞,我爸普通话河南话轮流发号施令,让他下来,小猫不为所动(猫治爹真的有一套)。猫猫有效缓解了我家冷清的气氛,爸妈不再要求我从房间出来,不再没话找话的间隙蹦出来一句「要不你再考个研(或公)吧」,都不想我已经工作四年了。

前几年不喜欢回家过年,不想讨论一些尴尬的话题,但带猫回去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有效缓和,撸猫成了两代人价值观的交汇点。回北京之后,和爸妈聊天视频也都以猫为由头。以前一个月不联系是常事,但现在他们经常发来微信说想猫了,我发去几个视频,就自然聊起几句。他们不再要求我至少多久打个电话,今年和父母关系最大的进步就是彼此不再干预对方。过年回家,约了夜里的车,他们也不再劝夜里坐车不安全,也不劝要么别带猫了,而是说走到XX了打个电话。我妈已经提前在家种好了猫草。我决定,带猫回家以后是我们小家内部的过年仪式!

图源视觉中国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娜娜 24岁 云南德宏

打工人在外「做牛做马」一年,是时候回家当小公主了,呜呜呜。我现在就想回家把网购的装饰品全部弄好,让家里漂漂亮亮的!我的老家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县城——梁河县。在我的记忆里,过年好像就是不停地烧香拜佛。每次为祭祀准备东西以及给家里装饰得红彤彤的时候是我觉得最有仪式感的事!

过去奶奶身体康健时这些事情多由她来执行,现在老人家身体状况不好后,就由妈妈学着奶奶的样子一点点操作,虽然奶奶有点不记事了,但是如果一问到她跟这些仪式相关的事情她还能清楚地说出来呢!

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我们的年就有着不同的拜祭对象,如财神、灶神,总体说来农村的年好像都在各种祈愿中度过,希望虔诚的心可以真正换得家人的健康平安和心想事成。

图源视觉中国

鲤鱼 26岁 河南郑州

我出生在一个很典型的北方小家庭,没有那么多过年期间的规矩和年俗,甚至人也没几个,三代人加起来不到十口,更没有什么长幼有序之说。

于是,在这样一个松散的组织结构下,人对习俗的执行就开始变得散漫起来。比如,年前照例是要去祭拜家里过世的老人的,我家也去市西边的陵园,一行几个人,看我的姥姥姥爷。但整个过程跟走亲戚没什么两样儿,我妈准备的祭品不是什么苹果、橘子,是俄罗斯紫皮巧克力糖,还有河南特色小吃卷煎、火烧,全是老人们在世时真正爱吃的。也没有什么叩拜之说,陵园过道就那么窄,铲铲「门」前雪,后辈们够站就行。我舅总是喜欢站在前面絮絮叨叨,今年,他剪了一个出去玩的视频,配上中老年人热爱的bgm,外放得巨大声,响彻陵园。我妈和我则喜欢把老人们当圣诞老人许愿,我妈许得实际,什么闺女考试及格、工作顺利,我就年年都许一些乱七八糟的,有一年是特朗普早日下台(实现了),去年是姥姥姥爷保佑我刮刮乐能中20万(没实现)。

图源电视剧《四重奏》

软糖糖 26岁 青海

我家过年最有仪式感的是除夕晚上爸爸迎接灶神的活动。我家有专门供奉灶母娘娘的木牌,上面有一张灶神的画像。以往小年这天早上我爸爸会将提前准备好的灶饼水果放在灶母娘娘面前,祈求灶神保佑来年五谷丰登。之后我们会烧掉画像,意味着送灶神回天宫。

到了除夕快接近十二点的时候,爸爸就会重新贴回一张新的灶神画像,到外院子焚香。记忆中我的爸爸会垒一些松树木棍搭成小房子的样子,点火祈福。到零点时,再准时放烟花来迎接新年。

我的爸爸过世后,再也没有人可以郑重其事地准备送灶神迎灶神这样的活动了,年味淡了很多。希望我的父亲能够在另外一个地方也能好好地开开心心地生活。

袁凌 50岁 陕西安康

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团年饭,开始守岁,哥哥忽然对我说,等到十二点,我们去拜古树啊。

古树就在哥哥房子背后的山头,枝桠参天,要八人合抱,不知道多少年头了。在众多的族类伐于人手或遭雷击焚毁之后,它幸运地存活了下来,成为一方传奇。以往我去古树下玩,看到它龙鳞遍布的枝柯上披满了大幅的红布,本地人叫搭红,都是求神许愿的人搭的。树根一圈有很多纸灰,过往还曾因此失火,把树根烧焦了半边。大树顽强地活了下来,因此更增神奇。

但是腊月三十晚上去拜树,似乎是新起的风俗,说明着古树地位进一步的提高。好奇心驱使我答应了哥哥,守岁到近十二点,就跟哥哥提上香烛纸钱,带上手电去爬镇后的山坡了。

小路上黑乎乎的,爬上遍布枯草和松针的半坡,看到大树底下有烛火人影飘动,走到附近,树下已有两三拨人,占据了位置,我们只好在一边等待,看他们燃香烧纸磕头完毕才过去。树下密麻麻点了好几圈香火,树上的红布更是搭得堂皇纵横,很多几乎垂到了烛火上,使我担心会引发火灾。不由疑虑这份万众仰赖的尊荣,对大树来说究竟是福是祸。

前边的人起了身,又在附近炸了鞭炮,总算轮到我们了。哥哥嫂子在树根跪下烧纸,火光映亮他们一脸的虔诚。我疑心大树即使有灵,用得着这些平素烧给亡人的纸钱吗?烧纸完毕,哥哥分出手中的一炷香递给我,示意我跪下焚香,显然他觉得我这样拱手站在一旁有失敬之嫌。

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不能向大树屈膝,但出于尊重,我献了香,并且鞠躬致意,心里默祷神保护这棵大树免遭火厄,不致在烟熏火燎中枯干,得以继续充当乡民心灵的寄托,延续家乡的传奇。又特意把过于靠近香烛的红布下端卷上去一些。

下山之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古树虬劲的枝干仍旧耸立在黑暗里,托起了一方星空,在严冬保存苍翠。树下围绕了一圈的小小火苗,就像被它宽容的孩童们的无害游戏。

今夜,我也是这些孩童中的一个。

婉云 26岁 内蒙古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过年要做黄酒、炸素鸡、杀年猪,还要疯狂打扫卫生,过年那天除了放花炮,还要用大黑炭堆出高高的篝火烧起来,12点的时候围着篝火转转圈,这样可以祛病消灾!为家人祈福、为来年祈愿,是最神圣的时候!

鄂尔多斯的烟花(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