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易烊千玺:现在就是未来,期待2024都更好

2023年12月31日 文/ 柳七 编辑/ 李粟

「2024年,希望大家能多带上自己出去散散步,多跟自己相处,享受相处的过程。」易烊千玺说。对他而言,更好的生活从来不是被瞩目,而是过本真、自然的生活,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

文|柳七

编辑|李栗

出神

尽管早已习惯忙碌与被瞩目,2023年对易烊千玺来说,仍然有独特的意味。

年初,电影《满江红》上映,易烊千玺在其中扮演亲兵营副统领孙均。不同于他以往扮演的少年角色,孙均肃杀、孤独,灰扑扑的脸上还有伤疤,经历复杂跌宕。有影评人评论,出道10年,易烊千玺完成了他电影上的成人礼。

在很多人看来,拍电影、和最好的导演合作,对易烊千玺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从《少年的你》到《满江红》,他走得并不容易。毕竟,一些期待格外殷切,一些审视也格外严苛。2020年,凭借《少年的你》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人演员提名时,初春10来度的气温里,易烊千玺浑身冒汗。他拿起手机给亲友发信息,打字时手特别抖。

没有人知道,这个少年是否想起年幼时,住在北京昌平,被母亲带着奔波在拉丁舞、街舞、书法……无数课程培训之间的路途。夜晚回家的末班公交车上,母亲会拿出一块菜板,当作课桌给他写作业,也会跟他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辛苦。通惠河畔,是少年的他奔波路途中的一站。

前不久,易烊千玺回到通惠河畔走了一圈。看环卫工人打扫落叶,在小餐馆吃面,加一个卤蛋,配菜是寻常不过的西芹和花生米。有人问路,他熟练地给对方指了方向。他喜欢这样的漫游,直至今天,置顶的微博仍是在北京街头游逛的vlog——《无聊一天,出门走走》。

或许因为从小生活在聚光灯下,易烊千玺特别享受这样的独处时刻。几年前,他开始学习泥塑,有时间就去老师的工作室,一个人站在铁丝架前捏泥,一捏一下午。之后去外地拍戏,他都会带上泥塑工具。媒体报道过,拍《长安十二时辰》时,收工后回到酒店,易烊千玺就开始捏泥。捏了4个作品,放在酒店洗手间的台子上。助理猜测,他在用这种方式舒缓压力。那是17岁的易烊千玺第一次担当主角,压力不小。

急归急,易烊千玺仍然沉住气,让李必这个心怀大义的少年天才站住了脚。就像捏泥,每一个动作都让塑像比之前更好,易烊千玺也一点点地,塑造出更好的自己。

接拍《少年的你》,他和导演、监制见了3次面。第一次见面,对方认为他看上去太小,半年后再次试镜,监制已经觉得他演得不错。又过了两个月,《这就是街舞》第一季开播,监制和导演看到担任队长的易烊千玺,感到他的眼神变得坚定了,有了力量。最终,他得到了小北这个角色。

他始终能够在紧凑的日程中,找到一些令自己享受的缝隙,这几乎是他的一种本能。

在《人物》对他的一次采访中,他曾经分享过一次旅程。《少年的你》杀青后,他和几个朋友、助理一起去了趟内蒙古。这是他期待了一年的旅行,他们租了辆红色皮卡,唱着《红日》,兴奋地出发。路上经过一个简陋的儿童乐园,易烊千玺建议大家下去玩滑梯。助理站在一旁,看着他和小孩们一起蹦跳。没有人认出他,那是格外放松的一个片刻。

回到日常的轨道里,上学、毕业、工作,远方再度变得奢侈。在繁忙的日程里寻找日常,独处,出神,成为易烊千玺越来越熟练的技能。他记得儿时喜欢的早餐店和盐酥鸡,带助理去胡同深处寻找吃过的小餐馆。持续阅读,分享过作家班宇的小说。外出拍摄时,等众人都离开,他会自己下水玩一会儿。

2023年的这个冬天,在杭州的公园,易烊千玺又拿起DV游荡,观察卖糖葫芦的小贩、荡秋千的孩子、独自吹萨克斯的中年男人。这是特仑苏记录的易烊千玺的又一次城市漫游,在这支以易烊千玺为拍摄对象的品牌态度片里,阳光金黄和暖,脚踩在落叶上,能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易烊千玺像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随意地走着,看着。

「尽管人是有限的,但我想,体认到的细节越多,或许就越能获得感知这个世界的通路。」这样的感知与体认,带给他理解他人、塑造人物角色的能力。

「2024年,希望大家能多带上自己出去散散步,多跟自己相处,享受相处的过程。」易烊千玺说。对他而言,更好的生活从来不是被瞩目,而是过本真、自然的生活,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

把自己作为方法

过好当下,寻找更好,易烊千玺的状态,许多年轻人也有共鸣。

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许多年轻人把自己作为方法,把回归当下作为方法,构筑起附近的「更好」。有人积极地参与、举办各类活动,建立起面对面的交流空间;有人爱上city walk,寻找城市里不为人知的风景。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MBTI的盛行。年轻人借助这个工具,认知自我,也学习彼此理解,创造属于自己的同温层。测试自己的类型,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那样思考和行动;初次见面,「你是i人还是e人」可以自然地打开话题。

i人和e人有各自回归当下,从生活中获取力量的方式。一个读者告诉我们,自己是i人,而宿舍另外几个女孩都是e人。一次,两个舍友在前面边走边谈笑,她在后面拍下了照片,觉得自己会一直记住这个快乐的时刻。

另一个i人读者告别了原来被开会与规训填满的岗位,选择了一份薪水不算高,但氛围宽松友好的工作。新工作主要和仪器打交道,不用加班,节假日她做手帐,运动,或者发呆,「虚度时光」。

今年的上海万圣节被许多人称为「e人的天堂」,是e人们挥洒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绝佳舞台。有人cos安陵容坐着小船唱歌;有人画了浓重的黑眼圈,胸前挂着「乙方」的牌子;coser「这英」是那英的模仿者,她戴着玳瑁眼镜,头发盘起,说着那英的经典语录「这很难评」、「你这消息也太土了」。生活中的艰辛与憋闷,他们用狂欢的方式释放,在飞速流动的时间里,年轻人们自由地选择那些应该被记在当下的人和事。

2023年上海万圣节(图源视觉中国)

2023年,年轻人的关键词里,还有旅行和演唱会。特种兵式旅行兴起,社交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出发故事——有人用Excel列计划,花5天完成五岳打卡;有人每周五下班从所在的城市出发,又在周日晚上归来,用「特种兵的精神」探索大好河山;大学生们一边背着论文课业,一边疯狂地玩耍。年轻人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在路上,释放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许多人不远千里奔赴五月天、周杰伦、万能青年旅店、痛仰的演出现场,和陪伴自己青春的偶像重逢。两个已经结婚的女孩,一起去听了张信哲的演唱会,那两个小时里,她们不是妻子和妈妈,只是自己。

在向内思索和向外探寻中,年轻人不断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渴望的事物,滋养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更好」。我们相信,在2024,以及更远的未来,这种求索会一直持续。我们也看到,特仑苏一直都关注和共情年轻人,因为特仑苏知道,每一个年轻人的现在,共同构筑了我们的未来。

图源视觉中国

具体地生活

这个时代,「更好」或许不再是一个形容词,而变成一个名词。它不是一种激越的口号,不是达成某个指标,例如更好的工作成绩,更好的物质收获,而是凝视生活的意义和快乐本身。

它可大可小,可轻可重,是一种积极又灵活的人生态度。

如何生活得更好,学者们也时常讨论。

周濂和刘擎两位哲学学者对谈时,谈到过自己的青年时代。那个通常被认为开放、自由、充满机会的年代,同样有比较和焦虑。周濂说到,第一天进入北大,同学们就比高考分数,不少排名靠后的同学在床上瘫了一晚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其中一名同学给周濂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的成绩不大好,大学四年却过得风生水起。因为他擅长足球、篮球,会把同学们招呼到一起玩,很快成为系里的精神领袖。刘擎则聊起了钢琴家陆庆松,他放弃了清华教职,租住在北京六环,靠教钢琴维生,投入大量时间和心力养花、种树、弹琴,做一颗不肯拧紧的螺丝。

两位学者都觉得,在大结构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像这样不囿于单一的评价体系、为自己开辟一些别样的空间,或许是获得自信和快乐的有效方式。周濂说,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尝试做各种各样微小的生活实验,不自欺,也不合谋,另起炉灶,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刘擎说,我们必须作为一个有能量、有鲜活生命力的人存在着、生长着,跟人有情感地、道德地联系。去发现和确认自己最持久、最深厚的生活的愿望,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愿望。

这样的生活,落地在日常里,是一种对理想的追寻,也是更关注天气与云彩、季候和草木、亲友与温情的具体时刻。正如特仑苏不仅在产品上给予消费者更好的营养支持,更是在精神上陪伴消费者,和消费者一起变得「更好」。它对「更好」信念的坚持,始终能给人带来积极的精神力量。

在特仑苏对「更好」的多年主张里,我们也看到这样细致而紧贴时代的变化。2015年,特仑苏的「更好」是期待下个十年;到2018和2019年,「更好」体现为「掌控自我」和「找到个人价值」;2021和2022年,特仑苏主张「每个人都是一种更好」和「更好地走出自己的节奏」;2023年,则是「相信更好的力量」。

2024年,特仑苏选择了「回归当下的更好」这个主题。时代和社会情绪在变化,作为一个有着人文情怀和社会洞察的品牌,特仑苏体察到了年轻人前行的不易。从注目时代、注目未来到关注个体、自我激励,它始终与年轻人的需求和情感共振。

不用设立过于高远、难以企及的目标,不用潦草地打发现在,把希望都寄托于遥远的将来,特仑苏希望和年轻人一起,珍重唯一的当下。

今年,特仑苏看到了很多人对生活的重新发现与建设。从自身出发,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着「更好」。当未来抵达脚下,成为当下,「更好」也顺理成章地到来。

正如易烊千玺所说「放宽心,也不用害怕,过一天有一天的收获」,收集生活中每一点微小的力量,就能接近「更好」。今年的最后一天,特仑苏携手易烊千玺,告诉你,通往「更好」的路上,我们都是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