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从平凡到非凡,刘德华何以成为刘德华

2023年12月15日 文/ 王唯 编辑/ 李栗

还有半个月,2023年就要结束了。

和很多人一样,刘德华也度过了充实又丰富的一年。每天在面对不同的挑战,也在寻求应对的方法。压力有时,紧张有时,不变的是,他决定用认认真真的心态面对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

「年轻人现在的压力可能比我们那个时候大很多,我愿意陪所有年轻人一起经过那种压力,那种往非凡的世界去(闯)的痛苦。但是在不一样的压力底下,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非凡。」刘德华告诉《人物》,因为还记得自己的起点,所以,在年轻人奋斗的起点,他也想要做一个陪伴者,陪着他们,从平凡走到精彩。

文|王唯

编辑|李栗

一丝不苟

采访刚刚开始一分钟,刘德华的一根头发翘了起来。

这是9月25日,刘德华登上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并发表演讲。他的现身引起了现场长久的欢呼和掌声。

下台后,他来到后台采访间,接受《人物》的采访。这天,他穿了一身合体的深蓝色西服,偏分的发型一丝不苟,温文有礼地和在场所有人打招呼。

但现在,镜头里,他的一根头发突兀地翘着,摄像师于是停机示意大家。发型师上前,帮助刘德华打理发型。

那根头发不怎么听话,刘德华决定自己动手。他拿过镜子、发胶和梳子,喷发胶、梳头,反复几次,直到那根不听话的头发终于服帖,他才回到镜头前。

他笑着告诉《人物》,在日常生活中,他不会在乎这根头发,「大家都觉得我的生活不像一个艺人……头发乱了一点,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镜头前,他永远准备为观众呈现一个完美的刘德华。

从一根头发,我们似乎看到了他从平凡走到非凡的历程。这就是传说中的「刘德华」。出道40多年,他始终保持「零差评」的形象,谦逊、勤勉、敬业,几乎符合人们关于「偶像」的全部想象。

2023年,和很多人一样,他的生活也充实而忙碌,每天在面对不同的挑战,也在寻求应对的方法。7月,为导演王宝强的新片翻唱了《男人哭吧不是罪》;8月,出席《金手指》定档发布会,在热搜上待了好久;月底,他的首个艺术展开幕;紧接着,亮相多伦多电影节 ,并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出席完华为发布会的第二天,他又飞往北京,参加新片《莫斯科行动》的首映礼。一天之后,他迎来了自己的62岁生日。

「每一个人都希望,每一天都有新的好奇心。」刘德华告诉《人物》,自己几十年不变地朝前跑的动力便来自于此,「当你不知道明天怎么样的时候,就会好好地把今天活好。」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好奇心」和「不满足感」反而愈发强烈了,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起:「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有90分,但现在你经历了越来越多,你就发现,原来自己才只有70分而已。」这是他和他尊敬的人身上共有的气质,永远在突破自己的边界。

这一天在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刘德华选择的演讲题目是《我尊敬的那些人》,分享了几位他心中的「非凡大师」的故事,比如坚持坐冷板凳的导演许鞍华,「从不追赶潮流,因为她就是潮流」;还有一路鼓励他成为歌手的林子祥,「领先在前,不忘后人,这也是非凡大师」。

后来,当《人物》问起这些大师打动他的原因时,刘德华回答:「他们都不停地否定自己,然后创造自己。比如Ann(许鞍华),你会看到她现在又回到纪录片的世界;比如林子祥,他的作品不停地改,还会尝试很多人的歌。」

和他们一样,刘德华也在持续探索全新的、未知的世界:他尝试了新鲜的领域,办了艺术展,依然有一颗想要当导演的心,也依然希望自己可以在80岁时再演一次男主角……

其实,关于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两年前,他还给过一个动人的回答。

那是刘德华出道40周年的时候,他特意开了一场直播。很多人在好奇,天王出道40年,该如何庆祝,又该如何纪念,毕竟,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不寻常的一天。但没想到的是,这场直播用了完全相反的名字——《这平常的一天》。

宣传片里的刘德华穿了一件白色毛衣,发型和往常一样一丝不苟,成为巨星的他对着镜头说起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我也会哭,我也很笨,你们看到的每一幕,只是一个普通人叫刘德华,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结果。」

而关于这寻常又不寻常的一天,他说:「40年了,庆祝当然要庆祝,但不是庆祝一个人红了40年,是庆祝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工作40年。」

起点

属于刘德华的「命运齿轮转动的时刻」,发生在17岁。

那之前,他是个出生在香港大埔乡下的普通小孩,6岁那年,和家人一起住到了钻石山。这是个寄托着美好愿望的名字,但在现实中显得有些讽刺:钻石山没有钻石,只有数不完的苦日子,每天早上四点就要起床,帮父母做饭、洗碗,然后背上书包上学;房子是木头的,每天都要面临火灾的风险,「我们每一天都要记得我们的身份证放哪里,如果有火灾的时候,我们要尽快进去拿了身份证就逃」。尽管父亲就是消防员,但刘德华一家还是在11岁那年因为一场火灾失去了住所。

而17岁是一道分水岭。那一年,他决定进入娱乐圈,后来,在一个天气很好的日子里,刘德华考进了第十期无线艺训班,顺利毕业后,签约了TVB。

许多年后,他把那一年的经历写成了歌。「十七岁那年不要脸,参加了挑战,明星也有训练班,短短一年太新鲜。」

从那时起,这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开始凭借着一腔孤勇,朝前跑了起来。

属于刘德华的第一个正式电影角色来自《投奔怒海》。那一年,刘德华19岁,从未乘过飞机,甚至从未离开过香港,去海南见导演的时候,工作人员请他带两块反光板和一盒胶卷,大包小包上飞机时,他甚至不知道可以托运行李。但这部电影对刘德华意义重大:「第一次用国语拍一部电影,第一次真真正正感到自己是主角,第一次觉得自己有机会红。」

也是在这部电影里,刘德华遇到了林子祥。在当时,林子祥已然是香港乐坛的重量级人物,他在《投奔怒海》中出演男主角。

刘德华想要和他学习唱歌,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所以就只能鼓起勇气凑到他跟前,唱他的歌给他听,林子祥对他说:「喜欢就唱。」因为这句话,有了后来的歌手刘德华。

「现在想想多大胆,一个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技巧,全是感情。」许多年后,刘德华对《人物》回忆。

所以,当我们问及「你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时,作为几代人的精神偶像,这一次,刘德华的回答关于初心与赤诚,「我们一直在聊天赋,聊努力。其实,在一切开始之前,想做好一件事的心是最根本。这可能是年轻人手里有且仅有的,也是最打动人的。」

因为曾经年轻过,所以刘德华能共情年轻人想要做好一件事的热情与真心。2005年,在华语电影的低迷时期,他想让有才华的年轻人能得到机会、看到曙光,刘德华个人出资2500万港元,推出了一个名为「亚洲新星导」的项目,支持6位年轻导演拍摄了6部电影。

其中一位导演风格怪诞,作品里蕴含着能量巨大的宇宙,刘德华看完剧本就被「迷倒」了,对他说:「你愿意拍什么电影我不管,我给你一笔钱,你想拍什么都可以。」

后来,导演带着他的新电影震撼了所有人,也让所有人都记住了一个叫宁浩的年轻人,以及一部叫《疯狂的石头》的电影。

最近,由宁浩导演、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担任釜山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播放。17年前,也是釜山,也是闭幕影片,《疯狂的石头》出场。17年一梦,像个循环,看到宁浩成为家喻户晓的导演,刘德华非常开心,更开心的是,宁浩也在传递着最初的那道光,在他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帮助下,《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等诸多优秀电影得以面世。这些创作者和曾经的刘德华一样,年轻,赤诚,敢想敢做,有无限的梦与创造力。

「年轻人现在的压力可能比我们那个时候大很多,我愿意陪所有年轻人一起经过那种压力,那种往非凡的世界去(闯)的痛苦。但是在不一样的压力底下,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非凡。」刘德华告诉《人物》,因为还记得自己的起点,所以,在年轻人奋斗的起点,他也想要做一个陪伴者,陪着他们,从平凡走到精彩。

重复

如今再来回看属于刘德华的演艺之路,步履清晰,他像个「笨小孩」,一首歌一首歌地唱,一部戏一部戏地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让「平凡刘德华」抵达「非凡刘德华」。

而刘德华自己心中的「非凡」,不止关乎「成功」这个结果,更重要的是那个迈出第一步的「敢」,以及追求非凡的过程。

在和《人物》的对话中,刘德华回忆起,最开始的几张专辑面世时,市场反应很差,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刘德华不会唱歌。但他不甘心,找老师,加倍练,去调整嗓音,找特色。

「当时有一位老板说我不懂唱歌,没有唱歌天分,也从来不听我唱歌。我没办法,只能送演唱会票给他,请他来听。」刘德华说,「坚持送了十几年,他终于来了,全程听完,说:华仔真的会唱歌」。

歌词也一样。1991年,刘德华的第一首词发表后,「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黄霑在媒体上说:「没有看过写情写得那么笨的作词人。」在香港访谈节目《清谈一点钟》上,他甚至说过:「华仔是勤劳,不过不用那样的!他填一世词都不会有什么大成绩。」

但刘德华没有放弃,继续写,还经常向林夕和黄霑请教,一首,十首,一百首,慢慢有了后来的《十七岁》和《冰雨》。

终于在三年后,黄霑说了一句让他特别有感触的话:「不要放弃,人是会进步的,我骂你三年,你现在的作品,我听懂啦。」

这种「不放弃」,几乎贯穿了刘德华的全部演艺历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学友曾经感慨:每当自己想停下来休息,总能看见前面的刘德华永远像个铁人一样拼命,一刻都不肯停。

今年,他又进军到了艺术领域,举办了《1/X刘德华的艺术空间》艺术展。在接受采访时,刘德华说起,重复是这次展览的主题之一。「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刘德华在不停努力,我也不知道天赋是什么东西,可能我的天赋就是很会努力。有人很会唱歌,有人很会拍戏,所以我不停一首一首地唱,一部一部地拍,我相信只要不停地重复,机会总会来到,重复的次数够多,成功应该是逃不掉。」

出道40几年后,在音乐领域,他发行了一百多张唱片、七百多首单曲,填了二百多首词,演唱了一千多首歌,举办了四百多场演唱会,获得了五百多个奖项,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获奖最多的香港男歌手」;在电影领域,他主演了超过一百部电影,失去孩子的父亲,被绑架的明星,干练的警察,阴郁的反派,义气的黑帮大哥……2003年,他出演的《无间道》创造了5500万的票房,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他扮演的角色也自此刻在了所有人心里。

在娱乐圈,聚光灯下人来人往,很多人在潮水里崭露头角又销声匿迹,但很少有人像刘德华一样,穿越几个时代,依然像被众人期待、喜爱。

进行时

因为取得了诸多「非凡」的成绩,刘德华在很多人心目中,是「神一样」、『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2012年他参加《最佳男主角》录制,主持人在街头采访了许多市民,请他们向刘德华提问,而收集到的问题,有一大部分竟然是:刘德华睡不睡觉?刘德华吃不吃饭?

但在这个「非凡刘德华」心中,永远住着一个「平凡刘德华」,他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会紧张,会出错,会有不足,也会有自己的迷茫与困惑。

在华为发布会演讲结束后,刘德华和《人物》回忆起上台前的场景,他说,站在聚光灯下,自己依然会紧张。他朝着我们用力眨了眨左眼,这是他紧张时最明显的表现,出道40多年,面对舞台,面对观众,他依然如此。

许多年前在《开讲啦》演讲时,他也说起过同样的感受:刘德华不是神,刘德华也会紧张——因为对自己的工作有要求,也因为重视镜头、尊重舞台,紧张总是难免的——哪怕对一位「巨星」来说。

「谁要做圣人!我不要。我只想做一个有血有肉、有得有失的普通人。」 在《我是这样长大的》中,刘德华如此写道。他在很多个场合都曾讲起,自己并不聪明,也不能做得很好,所以每次筹备演唱会,他都会花很长很长时间彩排,做很多很多的准备。

对他而言,非凡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他眼中的非凡,是永不止步,是敢于突破,是把平凡走出精彩。不是天生非凡,而是敢于非凡,刘德华在演讲中讲出的这句话,也是华为的品牌理念。因为这些共同的气质与价值观,刘德华和华为在这个秋天走在了一起。

《人物》上一次访问刘德华是在10年前,当时,他曾说起自己接代言的标准:不管给多少钱都不接没建好的卖楼广告,一定要看到房子建好才会接;因为自己是敏感体质不喝奶,所以不管什么奶产品的广告都不会拍;今天代言一条牛仔裤,之后需要有一段时间大家忘了,才会接另外的牛仔裤……直到现在,他依然保持着同样的慎重和负责,只与自己相信和认可的品牌合作。

刘德华与华为的故事,背后也有这样的牵连,他从华为创业之初便有所关注,并看着它一路走来:「慢慢有一些压力,然后有新的发展,直到现在发展自己的自研科技。」

刘德华看到华为的难,也看到华为在困难中不忘对极致标准的追求,因此越发尊重这样的品牌。

在发布会现场,刘德华和华为一起,共同致敬了这个时代的非凡大师。

在刘德华眼中,「平凡」的「凡」和「非凡」的「凡」是同一个「凡」,重要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以及始终在路上的坚持。「其实『非凡』中间的『凡』就是『平凡』。非,是不断地舍弃、否定、坚持创造的能力;凡,是认真、踏实、勤奋、不断前行的勇气。你怎么样把平凡走到精彩,就是『非凡』了。」

这是2023年的末尾,刘德华最想传递给大家的温暖与力量。

也就像华为一直在做的事情,在逆境中生长,重构手机设计形态,引领时代潮流,用极致的美学,极致的工艺,极致的科技创新,坚持打造高端品牌,以全新姿态塑造时代的精髓,成为高端精英阶层最为独特的视觉符号,成就我们生活的无限可能。

「无论像华为这样的公司,还是我钦佩的这些非凡大师,他们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不是天生非凡,而是敢于非凡。时代需要这样的先行者,去突破,去改变,去创造。」刘德华在演讲中说。

演讲的最后,他向所有人发出了邀请:加入这段非凡的旅程,一起攀上更高,走向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