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的“冷饭”,为什么吃不腻?
在宫崎骏看来,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感情的个体,哪怕是素未谋面的“空气”。每天早上他第一个到工作室,都会在开窗的同时对着四周的“空气”打招呼。或许就是这样的思考方式,才让他的作品饱含温情。
作者|里昂\编辑|孤鸽
六一儿童节,《天空之城》全新数字修复版在内地上映。这是5年之内,中国内地第4次引进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其实,每年内地都会拿出一些经典作品来做重映,但大部分在市场上都会遇冷,票房并不理想,被认为是“炒冷饭”。《天空之城》是宫崎骏37年前的作品,也是冷饭,观众却爱吃。
因为,宫崎骏一生都在寻求动画的“现实主义”,看似虚构的动画世界里有着丰盈的现实内容,观众总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获得一种持久的力量。
尤其是片中那细腻又清新的手绘画面,赏心悦目,毫不过时,反而在技术高度发到的今天,更显出一种自然美。
所以,能在大银幕上看到空中浮城拉普达,听到久石让那空灵通透的配乐,对观众来说,的确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还之前欠下的电影票
《天空之城》是宫崎骏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第4部重映作品,他的每部作品几乎都能在内地市场掀起不小波动。
2018年《龙猫》在内地收获1.73亿元票房;2021年的《千与千寻》更是砍下4.88亿元;稍逊一些的《崖上的波妞》,重映于2020年,也有2841万元票房。
宫崎骏的电影就是有如此魔力,让观众百看不厌。社交媒体上,只要是关于他的消息,也常常上热搜,足见大家的关注度。
宫崎骏的电影创作之路,和“80后”的成长是同步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本土动漫还未真正起步,而隔海的日本动漫已进入发展高潮,以宫崎骏为核心的吉卜力工作室,便成立于1985年,在数十年中制作了几十部电影,慢慢筑起了一个动画王国。
宫崎骏
《天空之城》便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后启动的第一个项目。“我想制作一部少年英雄为了梦想、不断拼搏的冒险故事,一部给小学生看的电影!”这是宫崎骏当时的创作初衷。
1986年影片在日本上映后,本土只收获了5.8亿日元票房,观影人次仅为77万人,票房惨败。不过,时间能证明一切,在经历了沉淀之后,《天空之城》口碑大涨,被影迷奉为经典,目前豆瓣评分9.2,在豆瓣TOP250中位居48名。
接下来,吉卜林又推出了《龙猫》《魔女宅急便》《幽灵公主》等经典作品。2002年,《千与千寻》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斩获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动画电影。次年,又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让宫崎骏及吉卜力工作室的声誉达到历史顶点。
很早之前,宫崎骏曾问过中国记者一个问题:“我的书从来没有在中国翻译过,电影从来没有在中国上映过,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知道我,熟悉我的作品?”
其实,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龙猫》《风之谷》等都曾在1990年左右被内地引进过,只不过当时规模十分有限,看过的人极少。所以,今天的重映,也便成了“还欠下的电影票”。
大部分80后、90后观众,与宫崎骏的动画相遇,是通过DVD光碟、网络等形式,并在一开始就被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美好的动画世界所触动,在内心留下深刻印记。
《风之谷》剧照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很成功的一点在于打破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观影界限,可谓老少皆宜。即便观众长大了,也不影响其对作品的喜欢,有种常看常新的感觉。
同时,宫崎骏长期与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合作,后者为电影创作了一系列美好动听的配乐,尤其是标志性的钢琴曲,长久地回荡在观众耳畔,每当听到,眼前便能浮现出动画片段。
所以,即便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时隔几十年后再放映,观众也愿意买单,因为值得。
影响了一代中古动画从业者
2015年,在一次日本东京竞拍会上,宫崎骏亲笔手绘的6张《天空之城》画稿,起拍价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752元),一位来自中国的买家,前后共举牌291次,最终以20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1万元)的高价拍得。
日本媒体惊呼,“以后看宫崎骏原始手稿居然要跑去中国了。”
《天空之城》手稿图
拍得宫崎骏手稿的是一位叫金城的动漫艺术家,他经历过宫崎骏的这些作品,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
宫崎骏的作品确实影响了众多中国从业者,是很多动画人心中仰望的高山。最具代表性的,可谓是动画导演田晓鹏。
2015年,田晓鹏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时,有人指出片中角色有模仿日本动漫之嫌,田晓鹏坦然称,自己从小爱看动漫,特别喜欢宫崎骏,但这些元素其实都来自中国。可以看到,宫崎骏在他的心中分量不轻。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剧照
2016年,田晓鹏来到日本访问吉卜力工作室,委托宫崎骏之子宫崎吾朗导演操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日语版配音。那天,他还见到了宫崎骏,并与之合影。
当时他发了一条微博说道,“老爷子穿着围裙走来,那么亲切,我觉得自己好像在童话世界里一样。20多年没哭过了,在他面前我只是个小学生。”
2019年,《千与千寻》在内地上映时,田晓鹏参加了首映礼,称赞这是一部厉害到让同行人“绝望”的电影。而今年春节档,田晓鹏7年磨一剑的动画电影《深海》上映。片中,一个只有8岁的小女孩参宿,误入深海大饭店,开启了一段冒险旅程。
初看设定,像极了20多年前的《千与千寻》,而深海大饭店的餐厅,也将观众拉回到汤屋中群怪餮食的熟悉场景。并且,《深海》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设地域人种限制,也深得宫崎骏的世界观影响。
《深海》借助小女孩的梦境,展现了重组家庭孩子的成长创伤、抑郁等沉重话题,而《千与千寻》也是通过小女孩的一次误入,探讨了成长中无法逃避的离别和独自面对社会的成长历程,都有一种悲伤的底色。
难怪有人称赞田晓鹏为“中国的宫崎骏”。
《深海》和《千与千寻》都有食堂场景
此外,还有很多动画创作者表达过对宫崎骏的喜爱。动画《非人哉》执行导演张喆说他在大学时候看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为之动情落泪。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视宫崎骏为偶像,在他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片尾字幕中,特意致敬了宫崎骏。
导演王川在看到《天空之城》之后,打开了视野,2011年他在创作动画电影《魁拔》之初,便仔细研究宫崎骏的作品,重点学习了他将漫画写实发挥到极致的风格。电影《魁拔之十万火急》上映后,以画面精美赢得一片称赞。
近年来,国产动漫正在崛起,不时就会出现一部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作品,观众也为此雀跃自豪。其实,很多国产动画电影中或多或少都有宫崎骏的影子。可以说,他的创作建立起了动画电影的一个审美标杆,也是动画创作者们绕不开的一位大师。
“动画界的魔鬼”
宫崎骏的作品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因为里面倾注着他大善大美的世界观,和追求极致的创作态度。
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的日本,在战争年代出生并在战后废墟中长大的他,自称是一个“厌恶日本的日本人”。反对战争、热爱自然、敬畏生命,是他之后在动画创作中的永恒主题。
比如1988年的《龙猫》,故事设定为龙猫是一个只有好孩子才能看到的森林精灵,将纯真童心发挥到了极致。片中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战争与死亡,只有小孩子心中充满童真的幻想、憨态可掬的龙猫以及日本乡间美丽的风景。
在1992年的动画电影《红猪》中,宫崎骏第一次将视角投向成人世界,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憎恶。片中主人公罗森是一战中意大利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因为拒绝为法西斯作战,被施了魔法变了一头猪。宫崎骏塑造了一个反英雄形象,以自我放逐的方式,来解构战争。
《红猪》剧照
在工作态度上,宫崎骏几十年来一直秉承着一种匠人精神,对于作品细节要求严苛。他所有动画作品全部都是手绘完成,《千与千寻》绘制了11万张画稿,《悬崖上的波妞》的手绘成稿更是高达17万张。稍不满意,他就会撕掉重画,工作台旁经常堆满成箱的废稿。
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苦不堪言,甚至连和他有过合作的儿子宫崎吾朗都会抱怨,他是0分爸爸。人们私底下给他取了一个可怕的名字“动画界的魔鬼”。宫崎骏会毫不留情地鞭挞每一位在吉卜力工作的动画人,竭尽全力去“榨干”他们的潜能和时间。
在动画《起风了》中,有一个人群四散的画面,不重要的人物本可以粗略带过,但这个仅仅只有4秒钟的画面,宫崎骏却带着团队画了一年零三个月,让每个人物的表情神态和动作都清晰可见。
《起风了》剧照
在宫崎骏看来,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感情的个体,哪怕是素未谋面的“空气”。每天早上他第一个到工作室,都会在开窗的同时对着四周的“空气”打招呼。或许就是这样的思考方式,才让他的作品饱含温情,就算是坏人也有非常温柔的一面。
宫崎骏曾7次宣布退出动画电影,又7次复出。对于他的这种摇摆,可以理解为宫崎骏在身体和精神上的一次长久抗争,日渐老化的身体难以维系高强度的工作,不得不选择退出,然而精神上的自由与灵感的迸发,又让他选择继续前行。
从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开始,宫崎骏从事动画行业已经整整60年了,他对整个日本乃至世界动画行业的贡献毋庸置疑,尤其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的近40年间,宫崎骏和他的团队凭借着对动画的执着和热爱,为观众奉献了无数经典作品。
动画创作是一个漫长且消耗的过程,对于创作者来说,要耐得住寂寞和煎熬。就像《千与千寻》中的台词:“不管前方的路有多么崎岖不平,只要走的方向正确,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或许,宫崎骏的这句话,可以与国内同行共勉,也与我们每个人共勉。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