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国家医保局又有大动作,涉及所有耗材

2023年5月23日 文/ 李傲 编辑/

药品之后,耗材领域也将有大动作。

5月1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对其作了情况说明。

文件称,医用耗材医保准入工作此前一直由地方承担,各地工作方式不同,导致医保支付范围、报销水平差异较大。今后,国家要通过推动医用耗材分类和编码统一,明确医保支付范围,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医用耗材目录。

健识局注意到,不少地区已经行动起来。就在5月12日,上海召开“本市贯彻执行国家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代码标准培训会”,提出要以国家C码替换上海统编代码,7月份正式落地。

编码统一是价格规范的第一步。医院临床使用的各类耗材数量巨大,种类庞杂,价格水平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对这些耗材的医保支付范围、口径也存在较大差异。

以前期集采的种植牙为例,手术费、种植体费用往往区分不清,民营医院一般直接给出打包价格,公立医院虽区分各类收费,但也会通过耗材获取利益。种植体集采后,四川联盟迅速确定了种植手术收费、牙冠费用等价格,将种牙价格完全透明化。

种牙之外,医院内检验等环节其实也存在类似“打包收费”的现象。此次耗材编码,就是要贯彻“技耗分离”的原则,使医院耗材价格彻底透明。

重点关注IVD企业

据公开数据,一个三甲医院的检验科收入约占医院总体收入的10%。

这10%大多是以“化验费”形式收取,并通过医保报销。其中多少是试剂成本,多少是检验成本,多少是医院自己开展的,多少是通过第三方检验实验室(LDT)做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账本。

一个普通的LDT实验室可以进行2000种以上的检验,但一家三甲医院的检验项目一般不超过300个。大部分常规检验由医院开展,特殊检验转交第三方去做。国内上市企业中,金域医学、润达医疗等就主要从事LDT业务。

要想医院检验化验环节的成本和利润,只有把耗材和操作成本分开才行,也就是国家医保局倡导的“技耗分离”。

厘清

但是,由于种类庞杂,标准不一,医院耗材分类编码一直都没能规范起来。长期以来,各省在医用耗材分类编码上各行其是,有些省份干脆连自己的分类代码都没定清楚,导致在招标采购上医院和耗材厂商暗箱操作的空间很大。

这回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所有耗材都要实现全国层面的分类和编码统一。此前,高值耗材大部分已经有了独立编码,甚至已经开展了集采。这一次要统一编码、实施“技耗分离”的重点,可能就是检验化验所需的IVD试剂。

一旦分类编码形成,就能打通从招标采购、支付、监管的全过程信息,开展相关集采也就更有依据了。

2022年,江西组织的肝功生化集采规范了较容易统一的生化试剂价格,但开展省份也就22个。一些省份可能IVD试剂还没完全挂网,集采也就无从谈起。

此次国家医保局发文后,预计全国范围内所有医用耗材的带码采购、带码使用、带码结算很快成为现实。

监管跟上

要解决医保统一支付问题,有了编码还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医保通用名的制定、管理。

但医用耗材的最大问题就是类别、标准统一难。

2020年,京津冀组织的“3+6”人工晶体集采就遭遇业内诟病。人工晶体技术参数多,“3+6”集采便依据可折叠性、光学面设计、装填方式等10个参数设置了分组,10项参数完全一致分为一个组。

最终,分出了53个组,组内竞争非常不足,自然也就采不到低价。

其他耗材也存在类似问题,同一个人工关节,长短、结构、材料不同,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名称,以及不同的医保编码。如果根据不同编码制定价格和医保支付规则,工作量会很惊人。

国家医保局这次就强调,“十四五”期间,也就是2025年以前,各省要统一耗材医保目录。在此基础上,国家层面将从通用名管理较为成熟的耗材类别开始,制定全国统一的医用耗材医保目录,再逐步扩大涵盖的类别范围。

同时通知也给出准入标准:注重发挥医保基金的战略性购买作用,将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要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及时增补必要的新技术产品,退出老产品。

业内认为,在未来2-3年内,既是各地规范耗材支付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企业做好医保目录准入的关键时间;另一方面,通用名的建立,也将规范耗材的分类,使得大量打擦边球的耗材失去进入医保目录的机会,甚至被剔除收费项目。

医保准入问题得以处理后,基金监管也将跟上。

4月28日,国家医保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聚焦骨科、心内重点领域,点名医保结算费用靠前的30个耗材名单,但检查、检验等领域耗材基本没有涉及。

当时业内就认为:可能跟这几个领域技耗分离不彻底,还在采用打包收费有关。这次把所有耗材纳入分类目录后,很快整治工作也将逐步分批开展。相关耗材企业要提起注意。

撰稿|李傲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