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当你老了

2023年5月13日 文/ 令颐 编辑/ 槐杨

北大六院精神科医生孙新宇曾经接待过一位患者,60多岁,身体总是不舒服,做了很多检查,但结果都是阴性,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却不能解决他的疑虑,直到一位懂心理知识的医生推荐他到六院看看——在孙新宇那儿,这位患者确诊了抑郁症,患者服用了两块五毛六一盒的主要治疗药,状况好了大半。

从业三十多年,孙新宇接待过许多老年抑郁患者,她发现,相较于青少年,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往往更为隐蔽,掺夹在其他病的表征里,从而造成「总是身体不舒服,却查不出哪里有问题」的困扰。老年抑郁还有不容忽视的一面,患者如果有自杀的意念,行动会更决绝,这使得家人的陪护必须24小时寸步不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发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报告抽取了6859份成年人样本,其中,老年人有6.3%的抑郁检出率,具有比较明显抑郁症状的人可以达到8%-16%。

五月,我们在北大六院见到孙新宇,两次会面前,她都是刚刚结束和住院病人的会谈,从住院楼大阔步地来到休息区。我们坐在窗边的一棵散尾葵旁聊天。她的语速缓缓,经常回问一句「我讲明白了吗?」长期与老人打交道的经验,让她总是充满耐心。

除了耐心,跟老年人打交道,还需要医生具备更充分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她接诊过的年纪最大的抑郁症患者97岁,接触老年病人多年后,孙新宇最大的感受是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只要一个人的意识是清楚的,他都希望自己是愉快的,对心理健康都是有渴求的。而老年并不意味着自发的通达,而是意味着更缓慢的反应、更固化的思维和更复杂的生活状况,这也注定了在面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时,要有更多理解,更讲究策略。

她经常告诉患者的子女,老人总是会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问题,用身体说话,告诉你我不舒服。「当你发现不能用通常方法缓解躯体不适的时候,要及时意识到他可能是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来到医院,最重要的并不是获得医生的一纸诊断,而应该试着理解、接受患者的痛苦,少一些辩驳、多一些关照。

在孙新宇看来,关注老年抑郁症,也无法回避衰老和死亡,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看似越来越近,如何面对死亡,不仅是抑郁症病人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其实所有的人都要面对。」那当然会带来恐惧,但是,「当我们意识到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死亡就不构成什么威胁了。」孙新宇说。

以下,是孙新宇的讲述。

文|令颐

编辑|槐杨

1

大部分老人来精神科就诊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一开始他们没意识到身体的不舒服可能会和抑郁症相关,再就是老人本身比较固执,有的时候他们不接受自己身体出问题了。从身体出现了不舒服到来精神科就诊,大部分会经历数月,有的还会花上三五年的时间。

这和老年抑郁症本身的特征有关。老年抑郁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隐晦,或者说隐蔽。像是烦躁、身体不舒服、纠结等类似的症状往往会掺夹在其他疾病的表现里。

我接待过一位来访者,60多岁,从山西过来,他老是身体不舒服,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就做了各种排查。例如说胃不舒服就做胃镜,怀疑自己得肿瘤了,又查肿瘤标志物、核磁等。但每做一个检查,结果都是阴性,或者做了检查也不能完全解释他的不适感,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

后来他到了北京,在协和,有一个懂心理知识的医生推荐他过来六院看看,到我这里之后,根据他的表现考虑诊断抑郁症,最后给他开了一种两块五毛六一盒的主要治疗药,很快症状好了一大半。

这不是说当地的医生没有用心看病,而是医生们没有认识到他是抑郁症。这是前些年老年抑郁症患者面临的普遍现象。

我们做过许多的研究,发现对人来说,躯体的状态和情绪息息相关。

在门诊,大多数老人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睡不着觉,或者说自己已经失眠3年甚至10年了。人在年老以后,睡眠结构就发生变化,如果患者对此认可度不高,就很容易影响到情绪。他觉得他应该睡8个小时,但只能睡5个小时,认为肯定是身体出问题了。实际上,这背后并不是单纯的睡眠障碍,或许是情绪问题加重了他的睡眠问题。

再比如,帕金森病人本身就会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的问题。好多年前,我接诊过一个帕金森的病人,她是一位大学教授,50多岁患帕金森。随着帕金森病进展,运动症状逐渐加重,体能、思维也出现问题,最后她上不了课了,研究生也带不了,整个人的情绪状态都很低落。

她先生一直陪伴她。但在她确诊帕金森大约五六年的时候,她先生离世了。因为没有孩子,她感觉自己更加孤独,每当她在生活里遇到困难,或者帕金森病情加重,她的抑郁情绪也会跟着加重。

当一个人有情绪问题时,躯体疾病治疗也会受到影响。比如说一个人得了卒中,这是躯体的问题,如果他由于焦虑、悲观,不配合康复治疗,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有可能血压、血糖控制不好,或者说二级预防做得不好,如果再一次发生卒中,情况将越来越差。

还有一些罹患肿瘤的病人,心情状态好,免疫系统就会表现良好,那么身体病痛给他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会小很多,疾病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老年抑郁患者也会合并多种躯体疾病,伴随着躯体的不舒服,我们也要帮他解决躯体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了解老年抑郁的这种隐蔽性,当老人反反复复地不舒服,症状又不是明确的器质性损害表现,就要意识到,症状或许是一种提示,要更加关注老人或者自己的精神状态。

孙新宇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能够达到重度抑郁诊断标准的老年人大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有些群体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存在抑郁症状的比例能达到百分之十以上。由于女性的寿命相对比较长,总体看起来,老年抑郁症女性患者要稍微多一点。

现在,人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群比重也更大了,更多老年人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不光关注身体的疾病,也关注生活的质量,大家健康意识有所增强,所以老年抑郁症患者人数增多,但并不能单纯说它的发病率比以前高了。

老年抑郁中比较多的症状是焦虑。很多患者开始的时候想事情多,担心自己的健康,担心孩子的安全,担心将来的生活,思虑多,睡不着觉,身体又不舒服,焦虑抑郁症状更加突出。

我今天上午查房,有一个老人,他原来是一个单位领导,工作特别繁忙。刚退的时候身体状况还可以,后来逐渐出现了一些烦躁的症状,每天事情做不完、做不好都会紧张,他就想努力再找一点事儿,去缓解这种情绪。但是当他再想去做事情,体力达不到了,精力差了很多,脑力反应不过来,明显力不从心了。

这一系列心理挫折就会影响他的身体状况,血压、血糖都不太稳定。他特别悲观,越来越消极,什么也不愿意做,甚至还出现了一次自杀的行为,好在被家人发现了,抢救过来了。当时他跟我们说,自己就想睡一觉。但一次服用两瓶安定,肯定不单纯是睡一觉的问题。

退休是一个人生活的过渡阶段,当老人无法顺利调整自己的生活模式,心理会出问题。很多患者觉得,原来工作繁忙,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自己能照顾别人,现在还得别人照顾自己,会特别的失落、难受。

人年轻的时候,学习能力强,身体储备也好,适应能力比较强,这是自然规律。当一个人进入老年阶段,面对新的环境,或者和他的老朋友分离了,再去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二胎放开后,生二胎的父母可能都接近40岁了,如果接近70岁的老人再帮着儿女看孩子,压力是很大的。特别是他要离开自己久居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加之照顾孩子也很累,老人会感觉有些吃力。

有时生活里出现的一点事,都会被老人们记在心里,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可能一个年轻人丢2万块钱,他低落一阵子,觉得还可以再赚。如果一个老人被骗2万块钱就是一个坎儿,担心生活可能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即使经济没有困难,心里也过不去。这种情况下抑郁很可能发生。

还有一些老人的抑郁是因为他本身生病而引起的。

有一个60多岁的退休老师来就诊,她现在在家帮忙带孙子,耳石症犯了,感觉天旋地转的,非常难受。治疗后,头晕始终不能完全缓解,医生说耳石症实际上已经基本恢复,但她仍然觉得什么事情也不能做,非常容易紧张出汗,一再去看病,医生就只能跟她说你这个病恢复得会比较慢。她就解读为再也好不了,看了很多书和网上的信息,听说什么药有用就试试,又担心副作用,非常纠结,严重影响生活,她抑郁了。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来,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因素是多元化的,除了自身躯体的问题之外,遗传负荷、家庭支持,还有这个人既往的性格特点、生活事件,也包括他周围的环境等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都会给他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老年抑郁症患者谈患病的感受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3

因为老年抑郁症具有隐蔽性,也因为它影响因素的复杂,很多时候,家属会有误解,觉得病人是装的。门诊时经常有病人跟我讲述自己哪里不舒服,哪里有问题,但家属往往觉得他不客观,一个劲儿地争辩不是这么回事,说你什么事都没有,你就是故意的,等等。

所以说,人们对抑郁的认识还不是完全客观的,存在偏见。

相对其他精神障碍,抑郁症病人自杀比例是比较高的,尤其对确诊抑郁症的老人来说,有自杀倾向的老年人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他们自杀的成功率往往会比年轻人高。

这也是老年抑郁症很值得关注的特征。老年人的自杀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有些年轻人,自杀可能是因为冲动,自我伤害是一种发泄,但是老年人自杀,多数是真的想死。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她的婆婆确诊过抑郁症。抑郁发作后家里人一直都很在意她的情绪,照顾细致。只是有一天,老伴去楼下取报纸,仅三五分钟,回来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厕所里挂上了绳子(上吊了)。

我还接诊过一位患者,她情绪低落,有悲观想法,老伴也时刻在她身边。一天她跟老伴一块经过一个旋转楼梯,老伴走在前面,距离不远,就一瞬间,她从那个楼梯缝里跳下去了,被卡在楼梯上,好在人没有生命危险,仅胳膊骨折。

我经常叮嘱有自杀风险的患者家属,在家里,24小时要有人在身边,一刻也不能离开。你可能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忽视了,他就真的会自杀,老年人的这种意念是很强烈的。

相较于几年前,现在一些老人的病耻感稍微少了一点,他们对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高了。门诊时,遇到家属和患者争辩「你就是装的」的情况,我一般会跟家属去做沟通,让他们知道没必要做这种无谓的争执。其实诊断是什么,抑郁发展到什么阶段,「帽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解除痛苦。

我曾经在儿童精神科工作过,记得有个妈妈就会在4楼厕所的窗口一直看着住院的孩子,只要孩子出来玩,她就呆在那里看。因为孩子的探视是有时间的,非探视时间,她甚至找到可以看到孩子的大门外,趴在地上从缝隙里看孩子。有几个子女能够这样去看老人、去关注老人呢?我希望对老年人的关注也能多一些。

我似乎对老年群体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能跟我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有关,奶奶文化程度不高,但特别识大体,我从小就不排斥老年人,跟他们交流我觉得很舒服、很自然。我大学毕业后开始接触精神科,虽然也做过神经科,最终还是回归到老年精神医学。

近年,我对老年心理的认识更加深化,看到的不仅仅是生物学的疾病,更多地关注到这个人的背景,也就是社会心理因素对他的影响。至今,我跟老年人打交道很多年,经常有老人跟我说,我就来这儿,跟你聊聊天我就好了一大半。或许他们反应会慢一些,思想通常也比较固化,不像年轻人那样容易纠正,但关爱和理解能给他们很多温暖。

出诊过程中,我经常会对老人说,我特别理解您的感受,痛不欲生,也知道这不是您装出来的,自己左右不了,我会尽力帮到您,因为这个病是能治好的,大多数人都会有好转的。一些文化程度偏高的人,他们容易想得多,我经常嘱咐的就是,你要相信医生,相信我们的处理是专业的,不用总去看网上的经验分享,不必去看药物说明书。如果您有疑问,可以过来找我,我们有很多的治疗方法可以调整,不要自己随便去调整。

其实老人就像一本老书,内涵特别的丰富。当你翻开这本书,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社会。每一个老人都是一个故事,不仅能看到他的情绪、生活和性格,还能感受到他的生活境遇,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家庭关系,是社会的缩影。

孙新宇看诊 受访者供图

4

做医生多年来,最大的触动很简单,就是什么东西都不如有一个好身体重要,这个好身体不光是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

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质量,这个质量与躯体的健康程度有关系,也与心理健康有关系。幸福愉快的生活,比单纯地活着更重要。

我接诊过一位97岁的老人。从他身上我能感受到,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只要意识是清楚的,都希望自己是愉快的,对心理健康都是有渴求的。一般来说,长寿的老人除了身体素质好,心理健康程度也比较高,人格相对来说也比较完整。

在临床上,老年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是一线治疗,可以同步进行。其他的治疗手段还包括一些基础治疗,例如锻炼身体、晒晒太阳、参加一点活动、保证好营养,物理治疗,比如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

我们也在进行正念治疗的探索。正念是什么,就是不加评判地关注当下的体验、关注他们自己。比如说吃饭,如果你细细地静下心来体会,即使吃米饭的时候,都会觉得米饭特别香。我们也发现,正念练习对脑网络活动产生影响,会使高级中枢对于下层的控制增强,不良反馈也会因此减弱。

治疗干预中,很重要的还包括鼓励病人自己调整心理状态,保持社交,丰富他们生活的内容,回归正常生活状态。

多数抑郁症经过治疗都可以获得临床治愈或缓解,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完全恢复,没有复发,三分之一症状缓解,可能复发,还有接近三分之一会有一些残留症状。

从医学角度看,抑郁障碍是一种疾病,并不是因为他衰老了,才会得老年抑郁。但从社会心理层面看,我们怎样看待衰老,怎样看待死亡,也与抑郁息息相关。如果社会给予足够的资源,公众不歧视他(患者),家人能够理解他,医生能帮到他,这个问题就能够解决。

日常生活里,我其实是偏内向的一个人,但这两年,有讲座或者媒体采访的机会,我也积极参与,就是希望有更多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年抑郁症。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的歧视也会少一些。它确实是一种病,但更是一种不舒服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能调整的,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我们要认识到怎样去调整,有什么样的途径去能调整。这样,饱受痛苦的老年抑郁患者不用等到病很重,在好多医院辗转都治不好的情况下,最后才选择来精神科。

对家人来说,比较好的办法是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让他去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能接受他,对患者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精神支撑。如果你感受到了这种「不正常」,并且接受了这种「不正常」,就可以鼓励支持他,做一些事帮助他恢复活力,试着让他回到生活的正常状态,帮助他及时到专业机构接受治疗,而不是转着圈地回避。

和老人打交道,一定会涉及衰老和死亡的话题,在我接诊的这些病人中,大多数患者并不忌讳。面对死亡,几乎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焦虑,对老人而言更为突出。如何面对死亡,不仅是抑郁症病人需要去面对的问题,而是所有的人都要面对。

死亡教育会让人们对死亡有基本的理性认识,或者说更新自己对死亡的认知,这可能对于情绪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其实还不太敢进行死亡教育。这里确实有一个误区——告诉人们去想怎么样死或者死的时候什么样,这不是死亡教育。我认为真正的死亡教育在于,不只是单纯地告诉人们不要怕死,而是要引导大家如何在活着的时候更好地活。

死亡是自然现象,只要能在活着的时候活得好、活得明白就好。什么是活明白了?人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生活目标和心理期待,老年阶段,有基本的身体和生活保障,平和地面对生活的得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他人有帮助的事情,内心充实,身心愉悦,这就是人生最圆满的结果。

当我们意识到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死亡就不构成什么威胁了。

今天上午,我接诊了一个来门诊复查的病人。在抑郁比较重的时候,他体会到的只有愁苦、担忧和悲观,今天他对我说:「我的心从来没有这么舒畅,以前没有觉得阳光灿烂,但现在,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天空的湛蓝,草的绿,空气的清新」。听到他这么说,我就知道,现在的他能够看到生活下去的希望了。

图源《困在时间里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