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这些书,打开了我的「女性主义之眼」

2023年3月25日 文/ 编辑/ 姚璐

这里是人物的「见好」栏目。本期「见好」主题——人物编辑部的「女性主义」启蒙书单。

过去一年,《始于极限》受到极大的关注,「女性主义」也开始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借由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的书信对话,我们知道了「女儿是母亲最严厉的批判者」,知道了「恐弱症」。两位女性为我们曾经有过却说不出口的生命经验命了名。

而更多人的女性主义启蒙是不经意间发生的。在童书、欧美文学甚至武侠小说里,我们第一次体察到女性生命中的痛楚,反思与性别有关的结构性困境,也展开了对一个人可能性疆域的探索……那是一种广义上的「女性主义」。

这一次,《人物》作者们借书籍回溯开关被打开的那个瞬间。「女性主义」是一种看世界的视角。它就像你的「第三只眼」,一旦打开,就再也无法关上。

策划|时雨

编辑|姚璐

【从苦难开始】

《妻子们的思秋期》

推荐人:方邢

3年前的冬天,我几乎是在职业倦怠的顶峰看完了《妻子们的思秋期》,立刻把我从「不行找个人养我」的幻觉中拔了出来。

这本书写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40年,但每个故事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近切。

斋藤茂男把目光对准中产阶级的全职太太,用笔尖戳破了所有人对这个群体「粉红色的想象」。把自己的一生系于男性身上,除了漂泊、孤独,她们一无所有。随着丈夫工作调动不断搬家的全职太太菊江,没有办法交到朋友,反而被丈夫训斥「做什么都半途而废」,最终菊江找到了最忠诚的「朋友」——酒精。她说丈夫和自己的人生,就像坐上两部不同的电梯,前者一直向上,自己不断向下。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有一段高度凝练的话可以概括这些故事,「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推荐人:丘丘

2017年,我即将大学毕业,那时候,「女性主义」尚未进入我的视野。在女性极度被忽视的闽文化里长大的我,从小处在家庭的边缘,连下课问物理老师问题,都要被敲一头:「啊,女生确实没有学物理的脑子。」

我没有关于「要成为怎样的女性」这样明确的概念,也缺乏看见结构性困境的目光,只是隐隐约约觉得生活中有许多不对劲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我遭遇过一次未遂的陌生人「诱奸」,一部分起因于我在这种环境中练就的讨好、乖巧。没有受过完整性教育的我,和许多女生一样,觉得那是可耻的事。我的沉默让我的家人忽视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怀疑这一切是小女孩的幻想。带着笑意的民警问我更多细节时,我崩溃得哭个不停。

看完书,我收获了我的朋友房思琪。我理解那些控诉和痛苦,第一次明白什么是女性同胞。书里的李国华让我想起成长阶段许多男性的嘴脸,比如喜欢乱摸女学生手脚的初中数学老师,比如在我年幼时总想帮我洗澡的男性亲戚。我意识到,这不是专属于我个人的遭遇。

第二年夏天,更多女性在公共平台说出了相似的故事。自尊心,不再像针一样「缝起我们的嘴」,而是让我们更勇敢、更坚毅。

「谢谢思琪和奕含」,真是一句很残忍的话,我们用血淋淋的讲述唤醒彼此,这个代价多么痛心和巨大。

《长恨歌》

推荐人:冯颖星

那时我二十四五岁,工作的时间不长,是许多人都会对你感叹「年轻真好」的阶段。生活的另一面,是身边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声音和「审视」。年轻和稚嫩的自己,总会在某些时刻,成为某些男性的「赏玩对象」,他们遍布在微信群、朋友圈的评论区、深夜不明就里的微信对话框中。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翻开了《长恨歌》。故事从弄堂女孩王琦瑶的少女时期开始,女孩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又毫无来由的疏离,乃至疏离后的怅然若失,都描述得恰如其分。「王琦瑶」,几乎是现实中的自己。故事慢慢展开,我看着跟自己无比相似的女孩,被洪流推着摇摆,在一些模棱两可的关系里纠葛。而这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最终,当王琦瑶被一个最不起眼的小角色掐死的那一刻,我的脑袋像是响了一声惊雷。

当时的我并不懂什么是女性主义。只是觉得,突然被开了天眼,觉知到许多女性的命运像是被握在一只巨手之中,而这只巨手,操盘者是男人。而他们甚至没有觉知到这一点,却在惯性中,将一些女性推向深渊。而女性的年轻、容貌,是「凶险」的,当你过于在意它们,它很可能把你带入最危险的境地。

我开始审视那些喂到嘴边的「馅饼」,痛斥那些逾矩的「关怀」,警惕权利不平等的压制。也是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拼起了属于自己的坚硬内核。

【不一样】

《神雕侠侣》

推荐人:罗二狗

我的女性主义启蒙,是感觉到了某种「不一样」。

中学时期很喜欢看「闲书」,言情、武侠来者不拒。书里边对女性角色的描摹都很类似,她们长相出众,渴望爱情,需要「被喜欢」,被看见,每次写到她们,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粉红气泡。

但郭襄的出场就很不一样。金庸没有过多描绘她的外貌,而着重讲了她的行为。一亮相,她就很豪爽,和姐姐在客栈歇脚,众人正热聊「神雕大侠」,她为了听更多故事,不顾姐姐阻拦,从头上拔下一枚金钗,抵给店家,请大家喝酒吃肉。

接下来在她和周伯通的聊天里,我又知道了她很多小事,比如,有一次,一位士兵在城头守夜睡着了,被郭靖发现,要被斩首示众,她半夜悄悄放了,挨了一顿打。

印象很深的还有她和丐帮鲁有脚的友谊。鲁有脚「脸色黝黑,天资愚钝」,但郭襄和他成了忘年交,他们常在郊外的庙里喝酒闲聊。后来鲁有脚在庙中被害,郭襄打了一壶酒,提了菜篮,和平时一样,来到庙中,每喝一杯酒,就泼一杯酒在地上。

这是我第一次在金庸小说里感觉到一种朦胧的「平等感」。他写郭襄的时候,和写杨过,写郭靖没什么区别,原来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有豪情,懂大义,讲平等。

金庸自己也说,郭襄有父亲的善良、慷慨、好客、忠义,有母亲的机变、俏皮,不依赖父母、结交江湖人士、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歧视身材矮小之人、与动物们都相处甚好、极少生气。她曾被绑上高台,在生与死之间,她选择了不怕死。

也是她,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属于我的「女性主义」——郭襄和黄蓉、赵敏、岳灵珊、小龙女都不一样,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度过下半生。她可以一直爱着一个人,可以选择结婚,也不害怕终生不婚。更珍贵的是,她一直倡导和践行「平等与自由」。

《女水手日记》

推荐人:阿招

既然讲「启蒙」,那我就羞耻一点地分享一本童书吧。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大概八九岁,还记得是和同学用两本漫画换来的。

这是一个来自19世纪欧洲上层阶级的13岁少女最终成为水手的故事。一个日常带着丝绸手套,一举一动都接受严格教养的淑女,在旅行途中因为意外错过了安排好的监护人,只能独自乘船数周跨越大西洋。在船上,她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就是船上身份最尊贵的船长,除此之外,船上都是些面目粗鄙,浑身都臭烘烘的水手。但是在认清虚伪的船长对水手们残酷的压迫之后,她决定加入水手的行列,参与推翻船长的暴动计划。

每天下课铃一打,我的冒险就开始了。我随着她在翻涌的大西洋上航行,看着她没得换的蕾丝裙穿得越来越破烂,柔顺的头发也被海水洗成一团乱麻,她逐渐学会了水手所有的技能,爬上桅杆、剪掉长发、在暴风雨中与恶人搏斗。等她终于完成了这场冒险,回到家人身边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没法忍受给那双掌过舵、拉过帆、布满伤疤和茧子的手再套上丝绸手套了。她决定抛弃掉自己拥有的一切,回到船上,彻底成为一名真正的水手。

如果我对这本书还保留着比其他童书更多的记忆,大概是因为后来的日子里,我把这个故事给朋友们讲了一遍又一遍。哪有小女孩不会被一个同龄人变成叛变水手的故事吸引呢?

读这本书的那个年纪,我还并没有任何女性主义的视角。也是在成年之后,接触到女性主义理论的启蒙,才意识到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对女性的厌恶与偏见。有那么多的故事在千篇一律地为女孩提供成为公主的幻想,以至于这个当初读起来觉得理所当然的故事,现在回头看,竟生出了离经叛道的意味。

所以我想,对于我来说,真正的女性主义启蒙大概就发生在那时吧。它对我最大的意义,就是提供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想象,一个小女孩,理所当然就是要去勇敢而自由地冒险的。

《玛蒂尔达》

推荐人:小叉

8岁那年,我第一次读了《玛蒂尔达》。一个5岁的天才女孩的故事。玛蒂尔达喜欢阅读,5岁通读世界名著,她聪明,勇敢,富有同情心。这样的她遇到了世上最愚蠢自私的父母,她爸妈从不读书,只爱看电视,赚钱,骗人,以及用恶毒的言语侮辱他们的小女儿。学校也糟糕极了,校长是个沉迷校园暴力的恶魔,把学生当铅球扔出去,或逼迫学生吃完比他还高的蛋糕。

孤单的成长中,几乎没有理解她的大人,直到另一个女性出现,她的老师亨尼小姐,她懂她,和她一起阅读,支持她,陪伴她。后来,她们帮助对方摆脱困境,用超能力掀翻了学校。

那是我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感受到,一个瘦弱的女孩,身体里也可以有巨大的能量。

尽管没有她的童年遭遇,我也会想成为和她一样酷的女孩,做些「不乖不听话」的事情,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书里,玛蒂尔达最喜欢蜷缩在卧室,泡一杯热可可或阿华田,看一天的书。那时每次翻开这本书,我也会冲一杯滚烫的高乐高,蜷缩在房间的角落读它。

最冲击我的还是故事的结尾。玛蒂尔达的爸妈要搬家,离开这座城市,永远不回来。为了摆脱过去,玛蒂尔达拉着亨尼小姐,一路飞奔,穿过村庄和车道,来到家门口,她对爸妈说,她想和亨尼小姐,和真正理解她,爱护她的女性友人生活在一起。

最后一章的名字叫《新的家》。这次,我重读了最后一章,就像8岁第一次读它时一样震动,甚至更多——

「玛蒂尔达一下子跳到亨尼小姐的怀里,抱住她。亨尼小姐也抱住了她。接着妈妈、爸爸和哥哥进了汽车,汽车轮胎滋滋响着开走了。哥哥从后车窗招手,但是其他两个连头也不回过来看一看。亨尼小姐依旧抱着这小姑娘,她们两个都一声也不吭地站在那里,看着那辆黑色的大轿车在远远的公路尽头拐了一个弯,便再也看不见了。」

【自己去买花】

《达洛维夫人》

推荐人:零一

忘记多少年之前,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是总结30本名著中的第一句话。其中有这样一句——「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了。」来自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著的《达洛维夫人》。

这句话迅速给我勾勒出了一个场景:一位穿着粗布连衣裙的金发妇人,搁置手里的家务、抛下丈夫喋喋不止的唠叨,只身前往街角,只为去找自己热爱的、盛开着的花束。

在作者伍尔夫生活的年代,女性曾饱受男权社会的歧视和排挤——据说,由于她是女人,曾被学校禁止在男性研究员们使用的一块草坪上随意走动;她发现,在图书馆,由男性撰写的关于女性的图书铺天盖地,而由女性所写关于男性的书却绝无仅有。伍尔夫一定对这样的生活凝视过很多次。

她在《达洛维夫人》中多次引用莎士比亚的诗句:「不要再怕炎炎骄阳,也不要害怕寒冬肆虐。」在她的笔下,迷茫焦虑的中产阶级女性勇敢而无畏地走出了家庭,走出了困囿住自己的家庭生活,选择为自己、为自由而大胆活一次。

后来,我在读书笔记里,反复抄写了这句话的原文:「Mrs. Dalloway said 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流水三十章》

推荐人:罗兰

那是我的少年时代。我寄居在亲戚家,十几岁的年纪,又敏感又骄傲,也常常觉得被忽略。

就是在那时候我读到了王安忆的小说《流水三十章》。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位女性从出生到30岁的生命历程。女主角张达玲出生不久便被父母寄养到乡下,8岁才回到上海家中。长久的分离带来隔阂,加上父母的漠视和兄弟姐妹的强横,令她完全无法融入自己的家。而张达玲偏偏是一个敏感、聪慧的女孩,她敏锐(同时因年龄而难免有些幼稚)地感知着周围的人事,强烈渴求温情和理解,继而因为难以得到,给自己罩上一副冷漠、僵硬的面孔。这样的模式一直延续到她成年。

张达玲简直就是另一个我自己。当看到张达玲无比认真地对待和朋友的关系,却被对方认为负担太重而逃开,她读《红楼梦》和李煜词时的震动,她本能地追求崇高,我几乎觉得王安忆在我的大脑里装了监视器。

在那之前读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要么是承受一切、柔软又坚韧的「地母」,要么是欲望的投射对象。在《流水三十章》,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普通女性的生活能够事无巨细地被书写,她那些曲折幽微、大概率会被视作矫情的心思可以得到体察,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抚慰。

书的尾声,张达玲虽然仍没有得到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但她获得了某种平和、明朗的心境。「阳光从新生的梧桐叶上流泻下来,她感觉到阳光温暖的抚摸。」

很多年后,我也终于拥有了与之接近的温暖与自得。

《一个人的好天气》

推荐人:时雨

一个独自生活的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翻开这本书的时候,16岁的我还不知道答案。

主角知寿姑娘有时候挺「酷」,比如很轻易地从不痛不痒的关系里挣脱,与和她在一起时只有上床积极的男友分手;但也有时候,她舍不得离开一段已经坏掉的感情,即使对方「脚趾甲脏兮兮」,还对她露出不耐烦的眼神。

如果能不用取悦异性、不怕得不到喜欢,当然是极好的;但像知寿那样,对稀烂的感情黏着,试图多抓住一点爱和温暖……这样摇摇摆摆、并不漂亮的样子,也是独自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在《一个人的好天气》里,你会感到,这些男性都是「不重要的」。他们轻飘飘地在书中出现,然后又轻飘飘地飞走。不止如此,这些男性给知寿带来的温暖,远比不上会为她绣兔子拖鞋、做苹果糖水的老太太吟子。

在这种脱离男性视角的阅读中,我获得了一种关于自由的愉悦感。年轻的知寿和老太太吟子,让我看到了女性对彼此自然的支撑,也为我提供了一种女性生活的范本:「到了七十岁还爱打扮,住在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里」,情人节和小姑娘一起去商场买巧克力。

「一个人生活,很不错的。」

《暮色将尽》

推荐人:西打

接近30岁、已婚未育的我,经常会被身边人问及人生安排。要不要小孩?什么时候要?不要的话,老了会不会后悔?如果最终决定要的话,不如早点儿做打算?

于是我开始好奇,《暮色将尽》的作者戴安娜·阿西尔,一位一生未婚、独自活了101岁的女性,会在诸如此类的时刻,进行怎样的思考和抉择。

结果出乎意料却又鼓舞人心。她经历过浪漫的爱情,但保持着独身主义的生活方式。她依旧会谈恋爱、拥有性生活,但她不会让那些关系伤害到自己。四十多岁前,她对小孩没有太大热情,但某一天,她突然很想成为母亲,怀孕四个月后却遭遇意外流产——这时转折再次出现,苏醒后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失去孩子非常悲伤,而是发自内心地欣喜——「我还活着!我感受到完整的自己,而别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

她按她自己的意愿生活。

【女性,向前一步】

「那不勒斯四部曲」

推荐人:江月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把「身为女孩」作为一个「问题」。我几乎没有遭遇过女孩会遇到的种种不公,父母对我也从不设限。特别是妈妈,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你想要做什么,追求什么,只要你开心,那就去做。

大概五年前,我遇到《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次看到两个女性互为彼此成长的参照,感受到她们在贫穷、阶层、婚姻、友谊等多层次主题下展现出的命运。我意识到,「女性主义」其实离我一直非常近。

我最先想到的也是妈妈,甚至会觉得她身上有一些莉拉的影子。她聪明、美丽、坚韧,但因为是女性,她过早地辍学,帮衬外婆干农活,以支持她的两个弟弟上学。若干年后,她跟外婆有过一次争吵,也是缘于外婆「重男轻女」的思想,每一次提起这件事,妈妈都会忍不住落泪。

做媒体这一份职业之后,我经常跟她打电话说自己去了哪座城市,做了什么采访。妈妈在老家有自己的事业,但她也会思考,如果当年读了更多书,是不是可以像今天的我一样,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一直以来,我都会感慨,妈妈虽然学历不高,但为什么会这么开明?我记得在跟她探讨「不结婚、不生孩子」的话题时,不需要任何解释,她会本能地站在我身边,尊重我的选择。我的成长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是因为她不管是作为母亲,还是一名女性,都给到我最大的保护。

《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

推荐人:林一米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女性在全球科研人员中所占的比例不足30%,科研领域仍然以男性为主导。就在看到这组数据的当下,我读到了《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

书里再现了七位科学女性的生命故事。除了大家熟知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还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从事肺再生和肺疾病生物学机制研究的汤楠,笃信「难才有意思」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实验室高级研究员陈婷,16岁考入北京大学、28岁便成为该校博士生导师的黄芊芊,曾为攻克「结构生物学终极挑战」剪接体三维结构解析及工作原理做出突出贡献的90后女生万蕊雪,以及像三毛热爱沙漠那样热爱草原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辛晓平。

令人感动的是,故事不仅关于她们收获的科研成果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关于她们在成长道路上所遭遇的困阻、所展现的勇气。七位女性科学家虽年纪不一,性格各异,但她们都秉承着相似的热诚与勇毅,始终面对自己,忠于自己,成为自己。

《她们和她们》

推荐人:莱克西

今年年初,我遇到一件非常社死的事情。一个聚会完的夜晚,我在回家的路上轰然倒地,人生第一次晕倒了。再醒来的时候,身边围着五个女生的脸,是她们把不省人事的我从地铁上连拖带拽救了下来,还不停给我塞糖、喂水。后来,这个场景频频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深刻体悟到,在生命中无数个紧要、慌张的时刻,女性总是和女性互相理解、互为支撑——这也是「她们和她们」这几个字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她们和她们》当然是一部女性之书。你可以看到已经被广为传播的刘小样、宋小女、杨本芬、张弥曼的故事。还有三位作者个人的生命经验,安小庆提到自己曾经面对过职场黄色玩笑,李斐然曾经被质疑过作为女性写作者的身份,林松果在报道中不断理解自我和母亲……她们的遭遇、她们的困境、她们的渴望,勾勒了一个真正的女性命运共同体。

在漫长的人生求索中,女性向前走一步,再向前进一步,最终把粗粝的生活打磨出光彩。

说来还有个巧合。过年之前,我准备考驾照,在科目一的备考大厅里,发现了一个高个子、戴眼镜的男生正捧着一本《她们和她们》,他坐在走廊的长椅上,读得很认真,书已经翻阅过半了。在一个几百人的大厅,因为这本书,我和这位陌生男性,抵达了某种隐性的默契,他也短暂拂去了我曾以为的,只有女性才关注女性的悲观。

就像书中安小庆所写的那样:「『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这条漫长的革命之路,希望抵达的终点其实不是女性本身,而是全人类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