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演了这么多主角,她为什么还不“爆红”?

2023年3月13日 文/ 魏侨 编辑/ 孤鸽

与其说是演员的问题,不如说是国产剧主角形象塑造面临的桎梏,而这在女性角色上表现得更为明显,配角或者反派“艳压”主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演员“演主角不如演配角”的奇特现象,也被观众解读为“体寒”。

作者|魏侨、编辑|孤鸽

杀青一年半之后突然定档播出,很难说《九霄寒夜暖》的匆匆上线和《狂飙》热播的余韵没有关系——毕竟它们拥有同一个女主角李一桐。

但似乎这部现象级爆剧对于女主角的加成并不是那么明显。观众提到《狂飙》的女性角色,首先想到的是“大嫂”陈书婷(高叶 饰),就连在收官之际和陈书婷一起上了“梦中情姐”热搜的,也是出场不多的高启兰(隆妮 饰)。

一直以来缠绕在李一桐身上的“体寒”话题似乎有了新的佐证。如果说以往是因为总是出演女主角,作品热度却始终不如预期的话,那么这一次就是现象级爆剧的女主角依然没能让她真正“飞升”成为顶流。

而在《九霄寒夜暖》里,这位总是被观众调侃“体寒”的演员出演了一个真的“体寒”的女主,形成了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早在2019年李一桐就在社交媒体上用“体寒”调侃过自己在《剑王朝》中饰演的长孙浅雪,被网友解读为一种一语双关的自嘲。

被认为“体寒”的演员,李一桐不是唯一,却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这类讨论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正是因为它从侧面反映了影视行业角色塑造的问题,以及大众对于演员、影视作品的看法与评判标准,而这比一个演员的资质与人气高低显得重要得多。

当我们说“体寒”时,我们在说什么

比起同期的古偶剧,《九霄寒夜暖》收获了观众更积极的反馈,剧中无论是案件逻辑还是人物塑造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亮点;另一方面,也和观众较低的期待有关。

观众的低期待来自于女主角李一桐作为演员的“体寒”,即使如今《九霄寒夜暖》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好评,这仍然是舆论场中绕不开的话题。

“体寒”并不是一个褒奖之词,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在说演员“不红”,而这种“不红”在娱乐圈中的表现十分微妙。既不像“沧海遗珠”那样,拥有极佳的业务能力却被埋没,也不像所谓的“资源咖”,手握最好的资源却德不配位。

李一桐本人在《无限超越班》里说,她一路走来是一个非常“顺”的演员。第一部作品就出演女主,出道第二年凭借《射雕英雄传》的黄蓉跻身虎扑女神热门人选。平均一年产出3部主演剧集,她直言没有经历过太多跑组,也没有太长时间的等待。

高歌猛进的开局似乎让她早早进入了“待爆”行列,但始终没有“爆”。

“待爆”是近年来常被提起的一个概念,被用来形容那些刚刚崭露头角,有成为“爆款”潜质的年轻演员。这些演员往往条件出众,在娱乐圈中有一定的认知度,“待爆”演员与“爆”似乎就差一部真正让其人气飞升的代表作。

他们大多手握被认为是“流量密码”的待播作品,大多是制作阵容强大的IP剧,早年以古偶和耽改为主——近年来男频IP崛起,逐渐取代了现在已经讳莫如深的耽改。

而问题就出在,拥有所有成为爆款前提条件,却始终跨不过“爆款”这道坎。

对李一桐来说,她经历过许多“待爆”时刻。改编自经典IP的《媚者无疆》《鹤唳华亭》,与当年爆火小生李现合作的《剑王朝》,被赋予“《延禧攻略》第二”期待的《骊歌行》,现偶爆款《亲爱的,热爱的》的续集《你的时代,我的时代》,以“双女主”为营销噱头的《了不起的女孩》……虽然其中不乏制作精良、口碑很高的优秀作品,但始终没能在声量上实现质的飞跃。

直到《狂飙》播出,作品本身无疑是现象级的爆款剧,但作为女主角的李一桐所获得的流量红利与剧集的声量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类似的情况还可以类比《庆余年》之于李沁,《底线》之于蔡文静,《一闪一闪亮星星》之于张佳宁……

在观众眼里的“体寒”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上的预期违背,源于演员自身条件、演艺资源与其人气的不匹配。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看似负面的标签,在调侃之外,也包含着观众对于演员的肯定与惋惜。

当“体寒”成为一种问题

《狂飙》播出后,许多观众像以往一样开始分析李一桐没能收获爆款红利的原因,例如妆造过于漂亮,在正剧中像是偶像剧;再比如人设游离在剧情之外,显得有些多余和尴尬。

但事实上,《狂飙》中的女性角色外形上都非常出众,而重点在于,无论是气场强大美艳绝伦的大嫂陈书婷,还是清冷禁欲的高智商美女高启兰,甚至是全程慢吞吞的小五(武静丽 饰),她们在外形和人设上都极具辨识度,容易给迅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相较之下,李一桐扮演的孟钰漂亮得有些单薄。

作为一个敢爱敢恨,拥抱过理想主义的记者,孟钰的人设在“第四权”极有存在感的国产剧范围内原本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前期勇闯黑帮窝点被绑架的戏份也贡献了她少有的高光时刻,刚被解救时明明被吓得发抖还不忘梳理案件逻辑的镜头也让观众对她既心疼又敬佩。

但遗憾的是,剧中对孟钰父亲孟德海(张志坚 饰)相关内容的删减和改写,直接导致了孟钰人物形象的削弱甚至是崩解,最终成为了推动剧情和衬托男主角的工具角色。

这也并不只是女主角的问题,在《狂飙》里,正义一方的安欣如果不是张译的出演,甚至很难令人信服。剧中几乎没有他的生活片段,和孟钰感情更多的是为了衬托出他的悲剧感。相较之下,从底层摸爬滚打至权力巅峰,又深情专一、守护家人的反派高启强(张颂文 饰)显然更能赢得观众的共情。

因此,与其说是演员的问题,不如说是国产剧主角形象塑造面临的桎梏,而这在女性角色上表现得更为明显,配角或者反派“艳压”主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演员“演主角不如演配角”的奇特现象,也被观众解读为“体寒”。

比如《楚乔传》里的元淳(李沁 饰)、《陆贞传奇》里的萧唤云(杨蓉 饰)、《伪装者》里的于曼丽(宋轶 饰)等等,这些角色有着生动立体的形象、复杂的心理变化与完整的人物弧光,比之剧中女主角毫不逊色,甚至收获了更多观众的喜爱。相比于这些演员所出演的女主角们,这些熠熠生辉的配角反而成为了她们在观众心目中最有光彩的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体寒”的问题似乎出在这些演员在质量尚可的作品中演了太多无功无过的主角,外形和演技似乎也挑不出太多的问题,既没有负面的话题性也缺少独特的吸引力,于是只能归结与“体寒”的玄学。

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从去年到现在,李一桐一共播出了5部作品,其中让观众记住并收获一致喜爱的角色似乎还是《苍兰诀》中惊鸿一瞥的司命星君。

“体寒”很重要吗?

在所有关于“体寒”的讨论中,一种隐含的价值观被忽略了,“寒”的另一面无疑是“火”,那么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火”?对于演员而言,火与不火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吗?

在大众普遍的认知中,似乎只有跻身流量,有狂热的粉丝追逐,高奢品牌加身,所到之处前呼后拥极尽溢美之词,才算是成功。

但这些形容有一个更具体的指涉对象——流量明星。高人气常常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有高热度流量明星出演的作品,往往在播出时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限制,也容易招致偏见和争议,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更易被放大和异化,作品本身的质量和艺人作为演员本身的能力常常被淹没在了无尽的情绪宣泄和争议之中。

演艺圈是马太效应表现最明显的地方,我们不可能期待每一个条件优秀实力过关的演员都成为最头部的“流量”,但影视行业依然需要能演好戏的演员。

郭晓婷去年在《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中凭借“疯批美人”顺德仙姬而出圈,而后又在《苍兰诀》里出演了让观众惊艳的花魁婉卿娘子。虽然在两部火热的古偶里出演了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但从社交平台的数据来看,郭晓婷并没有获得直接的“飞升”。

《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中郭晓婷饰演顺德仙姬

当年底微博热搜榜上出现了一个不上不下的热搜,#郭晓婷今年第四部剧开播#,观众才发现她今年播出的剧还有缉毒剧《冰雨火》和女性话题剧《她们的名字》。

在这些剧集里她可以是十恶不赦的阴狠反派,也可以是凄惨的“白月光”,既可以是顶流的CP,也可以是演员表十名开外的小配角。除此之外,在袁冰妍爆出税务问题之后,《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面临临时换角的问题,火速出现在片场救场的也是郭晓婷。

事实上,作为艺人本身没有突出的特点,也意味着作为演员的可塑性,在出演反差感强的角色更容易让观众信服,而那些性格鲜明、魅力四射的艺人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没有太多粉丝、人设、形象、CP的限制,少有番位上的计较,也不易陷入“演什么都是自己”的窠臼,甚至在档期和片酬上都有更宽裕的空间,让这类演员在主创眼里非常“好用”。

正因如此,即使在所谓的粉丝数据、商业价值上并不能与顶流比肩,但他们依然不缺戏拍。就像李一桐与导演徐纪周合作过三次,从《媚者无疆》到《特战荣耀》,再到《狂飙》,都是不同类型中质量过硬的作品,她在剧中的表现即使称不上惊艳绝伦,也至少做到了尊重角色,合格地完成了一个演员的本分。

而当观众反复将数据和人气作为作品和演员的评价标准,将人气与好的影视资源画等号时,无形中陷入了绝对的“唯流量论”思维。

然而事实上,好演员与高人气在逻辑上并不能完全对等,对于影视作品也不能单一地以热度来评价。年初的剧集市场中,即使热度与《狂飙》相去甚远,也并不妨碍《三体》成为国产剧科幻题材的一座里程碑。

而《狂飙》的爆红,让观众发现了如张颂文、高叶这样的“宝藏演员”。一方面给予他们关注和追捧,他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正是促进影视行业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高人气随之而来的高曝光与高关注,与演员需要潜心表演、体察生活的职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悖的。

决定演员表演能力与在影视行业中位置的因素十分复杂,显然“唯流量论”并不可取。如果大众不希望空有人气、缺乏业务能力的“流量”拥有出演主角的机会是德不配位,想要改变这种境况,不如从摒弃以流量人气作为评价标准的单一思维开始。

豆瓣国产剧小组中流传着一句话,“问扑没扑就是没扑,问爆没爆就是没爆。”与其纠结作品的“扑”还是“爆”,演员的“体寒”还是“飞升”,不如认真关心作品的质量、角色的塑造。

归根究底,影视行业既需要老少咸宜全民热追的《狂飙》,也需要开疆拓土求新求变的《三体》,既需要魅力四射同时实力过硬的“顶流明星”,也需要即使人气不高但优秀敬业的“体寒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