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异想大会 内文

数智星球|2500元“年轻人的第一台VR”,到底行不行

2022年10月20日 文/ 陈畅 编辑/ 孙春芳

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品营销活动,将字节跳动旗下VR公司PICO推入大众视野。

近日,多位消费者反映被“PICO 4 VR一体机”的广告刷屏了。抖音、B站、互联网电视、地铁站,到处都是窦靖童和何同学手持PICO 4“凹造型”的身影。

在此之前的9月底,PICO刚刚召开了面向全球的新品发布会。当天,售价2499元起的全新VR一体机PICO 4问世。

PICO成立于2015年3月,2021年9月被字节跳动以网传90亿元的价格收购,从此摇身一变从创业公司变成了有巨头撑腰的头部品牌,不光是团队人员骤增到千人,在强曝光下,也迅速坐稳国内VR硬件市场市占率第一的宝座。

然而,目前VR的受众依然小众,VR的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部件依然需要靠第三方供应,成本高居不下,导致其售价不够“亲民”。

此外,VR设备的应用场景依然有限,如何拓宽其生态内容,从而让VR厂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VR设备都能玩些什么?

作为一名资深数码测评者,周文在PICO 4发布后几天就迫不及待入手了,拿到产品后,首先是眼镜重量让他吃了一惊,只有295g。

周文很快试玩了畅玩版赠送的几款游戏,“听、视觉和手柄反馈感觉是不错的。”他向《财经天下》周刊表达了自己的玩机体验。

买了PICO 4都能玩些什么呢?PICO相关人员表示:“内置商城搭载了240多款VR应用,设备不仅可以健身、玩游戏,也可以坐着躺着看电影,VR还可以带着出门,火车上、飞机上都可以用,缓解旅途疲劳。”

“除赠送的之外,每款内容单独购买需3元到25元不等。”该工作人员补充道。

PICO自从被字节买走那一天起,就从一个小透明变成一家明星公司,收购当年,PICO VR打着“玩VR,选PICO”的Slogan,重金投放虎年春晚,植入《王牌对王牌7》《追星星的你》《为歌而赞》三档热门综艺,头部主播李佳琦和罗永浩的直播间都曾为其带货。

图/综艺截图

在VR圈,PICO往往被拿来和扎克伯格的Meta Quest相提并论。而作为收购以来推出的第一款产品,PICO 4被寄以厚望。

不难看出,为了让产品迅速破圈,字节开展了不余遗力的推广,产品请来音乐人窦靖童、数码科技类人气博主何同学、乒乓名将孙颖莎几位新生代代言人,在电商平台、视频平台、线下地铁等处投放广告,各大电竞选手、游戏主播、测评博主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都拥有了自己的PICO 4。

与此同时,《财经天下》周刊发现,PICO官方账号上的主播们也开启了在抖音、淘宝、京东的几乎全天候直播轰炸。他们围绕优惠促销、双11保价等方式卖力向观众介绍讲解新品。

截至10月20日,PICO 4一体机(包括加赠权益礼包的畅玩版)抖音平台销量5000+,淘宝销量6000+,京东未显示具体销量,但据此前信息,开售前3天,PICO 4 VR一体机在京东新品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

PICO也有线下店,《财经天下》周刊下载PICO VR助手看到,其线下店在全国多地都有分布,北京区域有20家,坐落在山姆会员店、万达店、新世界店等。

位于通州长楹天街内的PICO线下店,图/《财经天下》周刊摄

据公开数据,就竞争格局而言,在中国的VR市场中,2020年PICO和大朋你追我赶,互抢第一,到了2022年上半年,PICO出货约35万台,国内市占率约为62.5%。

全球范围内,Meta常年扮演行业老大角色,PICO的市占率则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0.99%,提升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11.16%,位列第二。

寒冬中的VR咋又火起来了?

VR市场走到今天,可谓几经波折。2014年Facebook用20亿美元收购Oculus,随后索尼发布 PS VR,紧接着,谷歌、三星、HTC 等大厂纷纷入局,VR迎来了市场的第一次发展。

但那时的VR技术尚在起步期,小品牌鱼龙混杂,消费者多是抱着好奇尝鲜的心态去购买,他们戴着笨重的设备、看着模糊低劣画质玩上几分钟就会头晕目眩。之后的几年,VR行业进入寒冬期。

2020年,Facebook 的 Oculus Quest 2 横空出世,与初代产品相比,Quest 2在处理器、分辨率和刷新率等方面改善明显,终端售价下探至300美元以内,发布后受到消费者热捧,成为了VR市场上第一款现象级产品。

图/视觉中国

根据映维网和中信证券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Quest 2 销量达到 250 万台,而在 2021年第一季度销量又进一步超过 Qculus 旗下其他所有头显产品销量之和。与此同时,全球VR 出货量从2019年的390万台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1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7.9%。

从这个角度讲,Facebook对带动全球VR渗透率快速提升功不可没。

根据VR陀螺预测,2021年至2025年,全球 VR 用户将从1500万增长至9000万,年复合增长率为54%。

加入到行业的玩家越来越多,包括字节、腾讯、华为、爱奇艺,和即将下场的苹果。

据欢创科技CEO周琨观察,这一两年时间里,发生了三件里程碑事件把市场催熟了。

第一是Facebook更名Meta,成立虚拟现实实验室,同年 Meta Quest 2头显总出货量达1040 万台,扎克伯格断言的VR最低生态启动门槛——1000万台已经达成;

第二是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在海内外掀起掀起VR应用的新热潮;

第三是10月份刚举行完的Meta Connect 2022大会,扎克伯格宣布Quest商店三分之一的App实现了百万美元营收,其中55款App实现了500万美元营收(是一年前的两倍),33款App实现了1000万美元营收(是一年前的两倍)。

周琨对PICO的实力和前景十分看好,他向《财经天下》周刊强调,VR领域里面有两个核心技术颇为关键,这决定着产品能否达到用户体验的及格线,一是显示技术(光学镜片),二就是交互技术。“一个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或体量的公司,缺乏一定资金和资源投入的话,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及格线。”

VR如何实现商业化盈利?

并不是所有人用完PICO都会毫不犹豫地爱上它。

一位网友表示,新买的PICO 4大概三天选择退货,因为感觉没有必要,“它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如果只是单纯拿来看片,将近3000元的成本有点大,玩游戏也不如PS4或者Switch可玩性高。”

这暴露出入手VR设备后延伸出的另外一个问题——VR生态。“参数和性能是一方面,场景和实际落地体验是否是人们需要的,这才是核心。所以PICO 4能否普及VR,这得看它到底能带来什么效果,以及未来能做什么。”知乎VR领域答主“VR老鲸”表示。

早年国内VR设备销量起不来的原因除了硬件不行,内容匮乏也导致它们被弃用。时至今天,这个痛点还在。据Perkins Coie调研显示,2021年影响用户使用VR/AR的因素中,内容缺失仍以27%位居首位。

在这次的PICO 4发布会现场,PICO高管为大家介绍了PICO 4内容生态的四大组成部分,分别是VR运动健身、VR视频、VR娱乐和VR创造。

图/PICO-VR官微

按照PICO副总裁任利锋的标准,现在PICO 4 200多款内容尚不够丰富,他透露PICO将上线50款运动健身应用,160部3D电影,230款娱乐应用。

但尽管如此,在周琨看来,“目前PICO和Quest在内容生态方面的差距仍是数量级的。”目前Quest平台应用数量约375款,Quest合作平台Sidequest平台应用数量更是多达3255款。

因此,字节之于PICO不仅仅是资金上的帮助,更关键是带来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源和想象空间,如抖音可通过VR直播带货的方式,影响扩大年轻人对PICO的认知。据媒体报道,西瓜视频负责人、抖音综艺负责人和抖音娱乐总监均被调至VR团队。

一款VR设备需要的零部件众多,PICO的拆解视频显示,它仍有很多零件来自第三方。字节跳动首席执行官梁汝波曾提及,下一步,PICO将加大在芯片、光学器件、传感器等硬件方面的投入。这方面字节也在为PICO铺路,如投资光波导系统提供商深圳市光舟半导体、展开与高通合作等。

对于字节来说,做到让PICO VR业务盈利也是巨大挑战。 Meta去年在元宇宙业务亏损超100亿美元,PICO如何能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闭环商业路径呢?

目前VR市场的总盘子依然有限。据BCG预测,2021年全球AR/VR市场规模约为307亿美元,至 2024年有望达到29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30.54%,IDC预测2026年全球VR销量的数据大概为5000万台。

“VR老鲸”称:“VR目前只能是小众市场,目前依然很难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即使是Meta公司,旗下Quest 2产品销售也才到达千万级。而大众消费例如智能手机,2021年中国市场高达3.293亿部。”

就在PICO 4 问世几天后,扎克伯格发布售价过万元的 Quest Pro,向办公场景进军,这与PICO即将在12月发售的PICO 4 Pro定位相似。

周琨认为,用VR办公意味着它从娱乐产品转为生产力工具,VR有望取代PC变成一种办公用品,从而切走更广阔的PC市场蛋糕。

然而,梦想何时照进现实,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从销量对比上看,根据陀螺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VR头显出货量60.58万台,其中PICO销量约为37万台,上半年全球VR头显的出货量约684 万台,其中Quest 2销量约为590万台。Quest 2是Pico的15倍。

相比行业内发展坎坷的玩家来说,背靠字节、大把撒钱营销的PICO是幸运的。但面对Meta公司这样强大的对手,想要从它嘴里夺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