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刘奕君:每个人物都有多面性

2022年9月8日 文/ 聂丽平 编辑/ 陆宏明

真实的人物身上是带着烟火气的,而刘奕君擅长赋予人物烟火气。

出品 | 博客天下大文娱报道组

作者|聂丽平

编辑 | 陆宏明

烟火气

在《冰雨火》中,刘奕君饰演的杨兴权是个亦正亦邪的神秘人物。当他从预告片中出现时,网友的猜测就来了,这一次他演的是好人还是坏人?

悬念尚未揭开,刘奕君也从来不愿单纯地用“好”与“坏”来定义一个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个人心里都有善与恶,没有真正意义的好人或坏人,任何一个角色都具有多面性。

这种多面性放在刘奕君身上,更具有神秘感。他本就拥有一张正邪莫辨的脸:不笑的时候,嘴巴微抿,两道法令纹从鼻翼伸至嘴角,双目直瞪前方,藏着阴郁和狡诈;若眼神模糊失焦,或者眼里含泪时,又有一种脆弱感。

他的角色总是展现出“复杂又迷人”的脆弱一面,在正与邪、善与恶之间挣扎与犹疑。哪怕他扮演的是一个已经被剧本定义的百分百反派,他依然能演出人物身上的软肋。

“对演员来说,首先得让别人相信你演的是一个人。是人,就会有善恶面。人的七情六欲,会导致在选择利弊的时候出现偏差。这个偏差根据角色的生活阅历或是环境,以及欲望对他的吸引程度所产生的变化,即是善恶。从演员这个角度,我始终追求的是角色背后这些逻辑和背景,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有了不同的‘因’,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果’。”

这是属于刘奕君的表演逻辑,在饰演《冰雨火》中的杨兴权时,这个逻辑也同样适用。拿到《冰雨火》剧本时,即使已经是被公认的“演技派”,刘奕君依然感受到了这个角色的“难”。因为他的善恶边界很难用简单的行为和语言来界定,所以角色背后的行为动机也就变得复杂起来。

在刘奕君看来,最难的在于要体味杨兴权这个人物20年的心路历程。在《冰雨火》中,他是从一个小镇再去到境外,人生中经历了多重的辗转。他说:“最大的挑战也在于如何把他自己内心的挣扎,一点一滴地通过人物关系,真实而细腻地展现出来。”

剧中,杨兴权的多面性引起观众的好奇,他本身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杨玲爱护有加,但是各种细节都在表明他还有不为人知的隐藏身份。

真实的人物身上是带着烟火气的,而刘奕君擅长赋予人物烟火气,“一个角色如果有家室,就能作出更多文章、更加接地气,如果光是工作,这个人就没有烟火气。”在《冰雨火》中,父亲的角色,就是属于刘奕君的烟火气。

在接受《博客天下》专访时,刘奕君对此的概括是:“(杨兴权)就是人性的两个对立面。《冰雨火》最精彩的就是中间的一个‘雨’字,是人性中的挣扎。”冰和火看似是不相融的,但雨成为他们之间的过度,让很多事情和感情都不能单独地割裂开。

笨办法

其实,在过往的很多角色中,刘奕君都是那个有着“烟火气”的角色。《伪装者》中,他饰演的王天风和宋轶饰演的于曼丽有一场重逢对手戏。重回上海的王天风出现在明台的面粉厂,遇上了咬着棒棒糖欢欣雀跃从房间里出来的于曼丽,王天风刻意闻了闻于曼丽身上的味道,还从她手里拿走了棒棒糖,舔了一下。

这个细节,一下子将王天风对女特工学生复杂扭曲的感情表现了出来。吃棒棒糖的戏份是剧本里没有的,刘奕君为王天风写人物小传的时候,发现这个角色身上没有男女情感的设定,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于曼丽。那天在片场,导演临时给于曼丽加道具,让她吃着棒棒糖出场,刘奕君便在心里酝酿出了这个舔棒棒糖的细节。

刘奕君善于在剧本的设定之外填充更多细节。在挖掘角色前史的过程中,他会合理化人物的性格、心理和行为,并挖掘出剧本之外的更丰富的情感。

刘奕君在《伪装者》中饰演王天风

自称努力型演员的他,拍戏时下的都是笨功夫,他必须搞清楚人物的来龙去脉,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要揣摩清楚。“比如说我今天为什么坐在这儿,是什么原因,我坐在这个地方,我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他都有前史。你可以从大的(方面)去想,也可以从细的(方面)去分。比如我为什么经常有这样的一个行为,或者一个动作,是因为8岁那年我和谁打了一架,等等,要细化到这种程度。”

他把这种所谓的“笨功夫”,带到了《冰雨火》剧组,得到了傅东育导演的认可。同时,他也从跟导演的交流中,有了对人物更深层次的理解。“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当我向傅东育导演提出某一场戏的疑问的时候,他总会特别清晰地告诉你这个角色之前的行为逻辑,还有之后的行为逻辑,以便你在这场戏中做出最佳的一个表演选择。”

对于一个成熟的演员,能在拍摄中跟导演碰撞出新的火花并完成创作,是一件十分幸运又令人欣喜的事情。刘奕君认为,“演员有的时候是会有局限性的,常常会较为单一地,只想自己这一条线索,对其他的人物线会有想得不周全的地方,这就会造成你对这场戏表演的偏差。”

导演则会从更高的维度看到人物和剧情的走向。刘奕君觉得,在《冰雨火》的拍摄中,傅东育导演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会带着你,带着你这个角色走进他营造的规定情境和人物关系当中”。

刘奕君在《冰雨火》中饰演杨兴权

创作的过程让刘奕君难忘且过瘾,也让杨兴权这个角色立了起来。无论最终的谜团揭开时,等待杨兴权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刘奕君都是再一次“演了一个人”。

傅东育也成为认可刘奕君演技的导演之一。拍摄《破冰行动》时,他们本来有机会合作,但因为多种原因未能成功,直到《冰雨火》的时候,愿望才得以达成。刘奕君说:“没有参加《破冰行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是幸运的是我参加了《冰雨火》的拍摄。”

他和傅东育就《冰雨火》的目标做了深入的探讨,也将这个题材与《破冰行动》进行了比较,两个人的目标一致,“就像开机仪式的时候,我们的导演傅东育先生讲的那样,要把这部剧做成这类题材的一个标杆,在整个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就是带着大家这么做的。”

定心丸

对于导演傅东育来说,刘奕君出演杨兴权这个角色,就像他的一颗“定心丸”。与《破冰行动》相似的是,《冰雨火》也采用年轻演员作为主角,如何撑起这部戏成为关键,实力派演员的加入成为完全不需要担心的质量保证。

刘奕君怀里永远揣着重场戏,从接到剧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在脑海里一遍遍思考怎么演。这就是为什么,他觉得《冰雨火》中杨兴权的角色“难”。这种“难”,在刘奕君的表演经验中,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如何跳出之前的角色,给予观众新的观感。

他期待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过去了的作品即便再成功,我也不太会让自己沉浸其中,因为我还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不希望自己在一个安全区里自我陶醉,我既不可能永远站在现在这个位置,也没有什么挫折能再次打垮我。人生高峰低谷本就是寻常之事,我知道自己是谁就够了。”

他认为,演员的魅力正源于它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下一个角色是什么,不知道自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这是一个不断经历新鲜体验,不断经历未知刺激的过程。“不断审视自己,通过角色来关照自己的内心。”

刘奕君

在对《博客天下》谈起《冰雨火》的拍摄时,刘奕君说:“我特别庆幸能遇到傅东育导演,他有大局观,对剧中每一个角色了如指掌,他就像一面镜子,时时在旁边提醒着你走出舒适区,更加精准地体现人物的内心。”

对于演了很多角色的演员来说,在创作角色的时候,容易陷入惯性思维。但恰恰因为“资深”,刘奕君希望对待每一个角色的时候,首先要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忘记以前,重新塑造一个全新可信的角色,不能总呆在舒适区里,但是这一切都必须要在导演的把控之下才能精准地完成。”

从拿到剧本一直到关机,刘奕君始终都要生活在人物的世界当中。他说:“演员要拿出最大的真情,去展示人性最深处的痛苦和绝望、欲望和狼狈、渴求和快乐,同时去激发、去唤醒、去催化出更多观众的情感。”

为了这种“以情共情”,他表示,“创作的时候,演员既要知晓剧的大脉络,心里也要一直装着观众,这种创作方法其实挺伤神,特别用情的话也会伤命。”

刘奕君

每一个角色他都是这样熬过来的,就像演出那么多的反派,但观众依然无法在刘奕君的身上看到那些程式化的东西。演员是被动的,但也有可以主动选择的时刻,这里面的真正原因,是他一直想“求变”。

“你可以选择拍一些他们认为你信手拈来的所谓反面角色,你也可以选择拍一些我认为有所突破的反面角色,我会颠覆你在剧本当中对他的设定,我就会演得让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坏人。”

“变化”是对于角色,而“不变”则是相对于自己。如今,刘奕君最庆幸的是他依然保持着那种对待角色的向往,“打开新剧本的一瞬间,能闻到打印纸的墨香味儿,自然带着期待和憧憬,那种新鲜感跟当年一样,我想以后也会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