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谁还在为周杰伦疯狂?

2022年7月15日 文/ 魏侨 编辑/ 丁宇

或许比起周杰伦本人,更需要他发新专辑的是歌迷、大众、华语乐坛以及所有需要他的话题和流量的人。

出品 | 博客天下大文娱组

作者|魏侨

编辑 | 丁宇

六年了,周杰伦终于发了新专辑。这意味着一场华语乐坛漫长的期盼终于成真,也意味着那些从“周杰伦”衍生出的话题、流量、狂欢,将达到新的高潮。

7月14日晚,周杰伦的第十五张专辑《最伟大的作品》比预告提前了3个小时上线,总销售额迅速破亿,成为2022年最火爆的音乐专辑。

从7月6日中午先行曲《最伟大的作品》上线开始至今,华语乐坛的话题都是周杰伦的主场。“周郎才尽”的梗已经玩了十几年,这一次热搜词条上“江郎会才尽但周郎不会”显得掷地有声。

时至今日,周杰伦的音乐不仅在质量上打败席卷下沉市场的短视频神曲,相比许多同时期的歌手走向更加小众、先锋音乐的探索道路,他的作品仍然具备广泛、大众化的传唱度,在当下无疑被寄予了“激浊扬清”的期望。

截至发稿前,新专辑数字版总销量已超过550万张,全平台销售总额超过1.5亿。如今的周杰伦,每个新动向,无论是发新歌、出专辑,还是重映演唱会,都会引起互联网的全民狂欢。

所以,等了六年才等到的《最伟大的作品》真的名副其实的“伟大”吗?唱着“路还在闯,我还在创”的周杰伦,又将走向何方?为什么人们还在需要周杰伦?

周郎又双叒才尽了?

歌迷可能很难在这张专辑里听到太多对于周杰伦自身的变革和突破,但如果只是想念周杰伦的音乐,那么这张专辑已经足够了。

先行曲《最伟大的作品》,糅合了古典钢琴,是专辑中技巧运用最复杂的作品。歌词和MV中致敬了一众艺术大师,营造了一出盛大的视听盛宴。许多歌迷表示在其中听出了《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夜曲》的风格。

这次上线的新歌,更让人感受到周杰伦的气息扑面而来,甚至有人顺着《还在流浪》的节奏和弦,哼出《上海1943》的曲调。

另外,《还在流浪》中加入了电音元素,引发了一些争议,也有人推断这是因为周杰伦的嗓音质量有所下降。歌曲好听与否因人而异,但事实上,早在2010年的《跨时代》,周杰伦就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歌曲中加入电音了。糅合了嘻哈、摇滚、电子等风格,歌曲呈现出魔幻诡谲。

这一次则是在抒情和弦中加入电音修饰人声,听起来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与歌曲中对流浪小城的复古情怀形成了反差,也算得上一次创新的尝试。

《红颜如霜》是唯一一首中国风曲目,也几乎是周杰伦每张专辑中雷打不动的必修课。从《东风破》开始,周杰伦用五声音阶与节奏蓝调的融合,开流行音乐与中国风结合之先河,而后才有了更加垂直的古风音乐。

目前《红颜如霜》是专辑中口碑最好的一首,相比过去的中国风,音色实在,唱腔饱满,唱到“凤求凰”一句时余音婉转,网友直叹“如听仙乐耳暂明”。方文山的词,融情于典,婉转悠长,或许在歌迷眼中尚不及《青花瓷》《发如雪》,但也足以给堆砌辞藻、旋律空泛的后来者做个榜样。

此外,《错过的烟火》音色立体丰富,情绪高昂,意境壮阔;《粉色海洋》则是轻快的小甜歌,慵懒和梦幻感恰到好处;《倒影》充分呈现了周杰伦音乐独有的情境感,葡萄藤蔓、老墙斑驳、夕阳斜照、倒影温柔,应和着起伏流畅的旋律,画面仿佛近在眼前。

早在《最伟大的作品》发布时,就有网友评论,“像是一首经过深度学习周杰伦后的AI原创单曲。”

但从这个角度来看,AI深度学习依赖的是大量的有效数据,会带给观众这样的感觉,或许正是因为周杰伦的音乐已经形成了独有的鲜明风格,自成体系。

李宗盛曾说,周杰伦是目前为止华人为数不多把西方音乐和华语音乐包括中国风融会贯通成为一体,而且自称一派成熟成功的唯一例子,所以成就了杰伦音乐的超前和无法超越的经典。

或许在跨越时代的创新和立意上,近年来周杰伦的新作品已经很难比肩《以父之名》《七里香》《青花瓷》之类的经典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如《告白气球》《Mojito》等作品,旋律轻盈流畅,朗朗上口,依然有不错的传唱度。

作为流行音乐天王,周杰伦的歌还在口口相传中流行着,某种程度上证明着流行音乐还活着,完整地活在周杰伦的音乐MV中,而不是只能被截取在15秒的短视频里。

都在等着周杰伦

除了新歌,《最伟大的作品》还收录了周杰伦此前已经发布过的5首单曲,专辑中的12首歌曲还包含一段钢琴独奏。也就是说,算上提前发布的主打曲《最伟大的作品》,这张专辑也只给大家带来了6首新歌。

专辑歌单一经披露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网友认为这是偷懒甚至是诈骗。新媒体时代,不满直接转化成社交媒体上的声讨和质问,甚至有人扬言把周杰伦骂到退圈或者退网。

接着,便有人发现周杰伦删除了海外社交平台上关于旅游、广告以及调侃金曲奖等多条动态,并开启了评论审核。该行为被解读为他不愿与声势迫人的网络暴力迎头相撞,不得不谨慎行事。

但这些网友或许不记得,先把单曲放出来给大家听,是周杰伦与歌迷沟通后达成的共识。这5首旧歌也并没有收录在其他专辑中,这样的做法算是合乎情理。而且,将已经发布的单曲做成一张新专辑的做法,并非什么新鲜事,而是很多歌手和唱片公司都用过的形式。可惜到了周杰伦身上,就显得树大招风。

至于在社交平台上的动作,有比较资深的歌迷表示,周杰伦删除一些过往的动态并非第一次,希望不了解的人不要过分解读。

如果一定要说周杰伦有错,应该就是写歌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慢到跟不上大家的耳朵。

很多人都还记得2021年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发布的“年度十大热歌”。其中大部分歌曲的标题和前奏大众可能不太熟悉,但副歌响起多半耳熟能详,这就是短视频病毒式传播下催生的“抖音神曲”。自此“华语乐坛要完”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

与这些片断式的热度相比,要生产一首完整的热门歌曲变得越来越难,时代金曲正在成为宝贵财富。在Apple Music 2021年度热歌榜上,周杰伦一骑绝尘,占据了前10中的9席,这9首歌曲中有7首都是十余年前的作品。

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大众一边听着周杰伦的老歌,一边期盼着他的新歌——即使心知肚明如今生活优渥的他,早已褪去了初出茅庐时“文章憎命达”的尖锐和先锋,但仍然期待一个可能并不完美的周杰伦来拯救大多时候连及格线都难以企及的华语乐坛。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周杰伦,有些可能与音乐本身已无太大关系。暌违六年,无论周郎是不是真的才尽,“周杰伦新专辑”这件事本身都是一场安全的、优质的流量盛宴,好听与否并不重要,只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各个平台都必须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加入到这场狂欢中。

QQ音乐是新专辑发售量最大的平台,占到总量的85%。专辑发售前,QQ音乐就在APP上提前开启《最伟大的作品》发售预约,吸引了70余万人竞相争抢“前排座位”。数字专辑的减价优惠也同时开启,购买过《Mojito》或《说好不哭(with五月天阿信)》任一数字单曲的歌迷,专辑立减3元,两首都买过的,立减6元。

同时配合新专辑上线,推出了一系列周边产品,包括手办、饰品、耳机、麦克风等等。在QQ音乐平台购买专辑后也可以换上新专限定播放器皮肤和APP装扮套装。

咪咕音乐则在《最伟大的作品》歌曲MV上线之初就将APP图标换成了周杰伦的头像,并在首页推荐位铺满了他的作品。7月14日,咪咕音乐还推出了“和周杰伦有关的日子”特别节目,邀请了王濛、郎朗等明星嘉宾,与300万观众在线共同守候新专辑上线。

视频平台也有相应的动作。抖音借《最伟大的作品》MV首发之机做起了自家音乐平台汽水音乐的引流,释放出其布局音乐业务的野心。B站不仅邀请了杰威尔音乐官方入驻,更充分发挥平台UGC优势,在新专辑上线后推出了“周杰伦新歌二创大赛”。

快手拥有周杰伦全网唯一的中文社交媒体号,近期配合歌曲发布、专辑上线,营业频率直线上升,在短视频里键盘伴奏和尤克里里弹唱新歌的周董只此一家。另外,7月19日晚周杰伦将在快手直播,截至发稿前预约人数已经突破600万人。

就像周杰伦曾在演唱会上对歌迷说的,“我写了12首歌,听就好,可以不用买,因为我不是靠这个挣钱。”或许比起周杰伦本人,更需要他发新专辑的是歌迷、大众、华语乐坛以及所有需要他的话题和流量的人。

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很长时间以来,只要新歌上线,“难听”热搜总会如期而至,甚至被称为歌手人气的试金石,这正是华语乐坛如今面临的窘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伟大的作品》上线3小时后,在原定的上线时间零点,“难听”词条登上热搜第一,并蝉联了一整晚。

词条下的讨论却不只是这张专辑好听还是难听,更多的声音在争论,这是谁买的热搜?是不是存在着其他粉丝的“饭圈攻击”?其中也夹杂着对流量明星的明嘲暗讽。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那场声势浩大的“榜一争夺战”。2019年,微博上为周杰伦超话签到的歌迷成为了一种现象和奇观,在微博明星超话排名已经作古的今天,周杰伦依然是对抗流量最鲜明的一面旗帜。

事实上,周杰伦曾是当之无愧的“流量巨星”。但不同的是,在没有微博数据、打榜氪金的年代里,他凭借才华横溢而声名鹊起,他的流量依靠每一首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积累而来。过去在被质疑作品没深度时,他会直接回怼,“我的劲敌只有我自己。”如今他也依然以“哥”自居,唱着“时代的狂,音乐的王”。

有作品奖项傍身,有青春回忆加持,在公共舆论的场域中,周杰伦是一个安全的、确定的、一呼百应的对象。即使六年才发一张专辑,但过去的经典作品也持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周杰伦仍然是周杰伦。

两个月之前,TME live重映了两场周杰伦演唱会,开播当晚就创造了在线演唱会最高观看纪录,最终观看人数过亿。视频号近水楼台,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一夜。许多人拿出彼时观看演唱会的票根、荧光棒,回忆起听周杰伦的青春故事。这场重映贡献了数十个微博热搜,主流媒体也纷纷参与到大众的集体怀念活动中来。

从演唱会重映到新专辑发布,不知不觉间,周杰伦成为了一种社交符号。对于大众来说,如今的明星“塌房”风险日益增加,娱乐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与其承担风险尝试新事物,不如在故纸堆里寻找一些“确定的好”。

此前有艺人因为涉嫌违法等原因,作品被下架,便有网友喊话:“周杰伦一定要遵纪守法,不发专辑就算了,想喝奶茶就喝吧。”足可见大众对他过去音乐作品的在意。

与近期社交媒体上时常出现的经典剧反刍、港乐怀旧、王心凌翻红等等话题一样,大众对于周杰伦的怀念,与其说是通过他对抗流量,不如说是在怀念十余年前的娱乐圈环境。

让人怀念的是那个有作品和才华做底气,在镜头下能够真实鲜活地表达自己的周杰伦。就像网友说,只有周杰伦敢给自己的歌给取名《最伟大的作品》,更有人笑言,“不叫《最‘屌’的作品》就已经很谦虚了。”

周杰伦之后,华语乐坛再没能出现一个可堪与他比肩的全民偶像。或许正因如此,观众对他也愈加期盼,格外宽容。在新专辑的评论下面,很多歌迷表示,只要有新歌听,就已经足够了,至于他的艺术性、创造性,是否还是20年前的风格,都还没有进入到评价体系当中。

与其说是将周杰伦“神化”,倒不如说是将他作为一个契机。无论是新歌发布还是演唱会重映,都会引起一次全民的社交狂欢。在传播愈发圈层化、碎片化的现在,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但还是有人在期待着这样的机会,就像这条留言所说:“专辑听完了,什么时候发新专辑?”